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天然气成因和气源分析 被引量:49
1
作者 朱俊章 施和生 +2 位作者 庞雄 秦成岗 高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6-459,共4页
指出: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天然气组成差异较大,既有烃类含量很高的纯烃气藏,也有无机成因的二氧化碳气藏和高含氮气藏;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值绝大多数小于-28‰,以混合气和油型气为主;甲烷碳同位素值介于-44.2‰~-33.6‰之间,C2+含量介... 指出: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天然气组成差异较大,既有烃类含量很高的纯烃气藏,也有无机成因的二氧化碳气藏和高含氮气藏;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值绝大多数小于-28‰,以混合气和油型气为主;甲烷碳同位素值介于-44.2‰~-33.6‰之间,C2+含量介于4.76%~10.98%之间,C1/(C2+C3)值介于6.28~21.44之间,大多属于高成熟—过成熟天然气;与天然气相伴生的高成熟凝析油具有较高的Pr/Ph值(2.58~6.38),双杜松烷有一定丰度,C304-甲基甾烷含量低,来自于恩平组烃源岩。利用ln(C1/C2)—ln(C2/C3)和(δ13C2-δ13C3)—ln(C2/C3)图版,结合油-气-岩的综合分析,认为番禺低隆起天然气以来自于恩平组烃源岩干酪根裂解气为主,以原油裂解气和文昌组烃源岩晚期干酪根裂解气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天然气成因 气源层 碳同位素 干酪根 原油 裂解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断层与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21
2
作者 于水明 梅廉夫 +2 位作者 施和生 秦成岗 汤济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2-565,579,共5页
综合运用断层分类、断层活动史分析、油藏充注史分析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断层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发育两种类型断层:长期活动断层及晚期断层,这两种断层活动期与油气充注期匹配关系均较好,推断... 综合运用断层分类、断层活动史分析、油藏充注史分析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断层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发育两种类型断层:长期活动断层及晚期断层,这两种断层活动期与油气充注期匹配关系均较好,推断二者在油气充注史中起了相似的作用。勘探实践和各种证据表明,该区断层是油气垂向输导的主要通道,现今的静态的断层封闭作用控制了新近系目的层的油气成藏,而岩性对接情况是该区断层静态封闭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议该区勘探应加强目的层顶面演化特征研究、落实圈闭和断层封闭性,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且断层封闭性有效的圈闭,勘探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断层封闭性 断层输导 油气充注 油气成藏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韩江组高精度层序格架和沉积样式与岩性地层圈闭的发育分布 被引量:21
3
作者 董伟 林畅松 +4 位作者 秦成岗 谢利华 阳孝法 崔立叶 张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4-802,共9页
番禺低隆起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区。区内的韩江组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顶底界面均以削蚀和上超不整合及其对应的整合为界;依据四级旋回的海泛面可进一步划分出11个四级层序或体系域。三级层序SQhj1上部的2个四级层序发育两套具... 番禺低隆起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区。区内的韩江组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顶底界面均以削蚀和上超不整合及其对应的整合为界;依据四级旋回的海泛面可进一步划分出11个四级层序或体系域。三级层序SQhj1上部的2个四级层序发育两套具有前积结构的三角洲沉积,SQhj2的低位域广泛发育下切谷充填和低水位楔。结合钻井约束的地震沉积学和古地貌学分析,揭示了四级层序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和演化。高位域三角洲前缘砂坝和水下水道、低位下切水道及低位楔三角洲、海滩砂坝砂体等为区内主要的储集砂体,它们与其上覆的海进泥岩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沿上超斜坡带、下斜坡或坡折带可形成岩性地层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格架 地震沉积学 岩性地层圈闭 韩江组 番禺低隆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大型丘状地质体地震相分析及地质解释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波 张昌民 +5 位作者 李少华 杜家元 秦成岗 张忠涛 朱锐 余烨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9,共13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叠前深度偏移三维地震资料揭示了6个位于mfs18.5之上约250m处的大型丘状构造,这些丘状地质体最显著的特征为剖面上不对称的丘形和平面上不规则的椭圆形态。丘状体底座直径为826~3 542m,最大高度可达403m,规模最大的...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叠前深度偏移三维地震资料揭示了6个位于mfs18.5之上约250m处的大型丘状构造,这些丘状地质体最显著的特征为剖面上不对称的丘形和平面上不规则的椭圆形态。丘状体底座直径为826~3 542m,最大高度可达403m,规模最大的丘状体体积可达0.53 km^3。这些丘状地质体与国外报道的丘状砂岩侵入体有着相似的地震反射特征,在符合SEG标准的零相位正常极性地震资料中,其顶面和底面分别响应于连续性较好的中-强振幅正向和负向反射同相轴,其核部以杂乱反射为主要特征,与围岩地层平行-亚平行的席状反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且丘状体内部速度较围岩地层速度高,综合分析判断为砂岩侵入体。该沉积体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丘状体 丘状砂岩侵入 地震相分析 地震响应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珠江组-韩江组高精度层序地层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利华 林畅松 +3 位作者 董伟 秦成岗 张忠涛 熊亮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6-377,共12页
以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古生物分析,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新近系珠江组到韩江组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归为明显削蚀不整合明显上超不整合、底超不整合弱削蚀或上超不整合和整合界面等。每个三级层序内以主要水进面... 以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古生物分析,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新近系珠江组到韩江组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归为明显削蚀不整合明显上超不整合、底超不整合弱削蚀或上超不整合和整合界面等。每个三级层序内以主要水进面为界划分出3~4个四级层序。结合地震属性分析,揭示了四级层序框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和发育。受古地貌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的控制,高位域三角洲砂体主要分布于隆起及以西地区,低位域三角洲前缘砂体主要分布于隆起-缓坡坡折带。概括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4种潜在的非构造圈闭发育模式并进行了分布预测,认为东部的低位域三角洲前缘砂体和东南部的断裂坡折带下的低位域三角洲前缘砂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易形成构造-岩性或岩性地层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番禺低隆起 新近系 珠江组 韩江组 高精度层序地层 地层圈闭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珠江组下部陆架边缘沉积演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伟 刘惟庆 +3 位作者 林畅松 秦成岗 舒良峰 黄雪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19-1727,共9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运用地震相、地震沉积学等分析手段,结合钻井、测井等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珠江组下部的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珠江组下部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海相沉积体系,地震剖面中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分布在Y2井区...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运用地震相、地震沉积学等分析手段,结合钻井、测井等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珠江组下部的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珠江组下部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海相沉积体系,地震剖面中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分布在Y2井区及以南区域,平面上呈菱形,其两侧发育改造的滨海砂坝,南部发育斜坡浊积扇,这三者形成了海退体系中的主要岩性圈闭;X1、Y1井区及以北发育海进体系中的滨海砂坝圈闭.海平面升降、物源供给和构造古地貌对沉积演化和圈闭形成过程中起明显的控制作用.21.0~19.0 Ma期间,海平面下降和河流回春作用是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构造古地貌及其控制的古水深控制了相带展布与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地震沉积 沉积演化 珠江组 白云北坡
下载PDF
元素地球化学在层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余烨 张昌民 +3 位作者 李少华 朱锐 秦成岗 张忠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04-211,共8页
为了探讨地球化学元素对层序界面及体系域识别方法的适用性,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地球化学元素为基础,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Fe,Al,Mn及Mn/Fe,Th/U,Sr/Ca比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它们与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果... 为了探讨地球化学元素对层序界面及体系域识别方法的适用性,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地球化学元素为基础,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Fe,Al,Mn及Mn/Fe,Th/U,Sr/Ca比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它们与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层序界面上的Fe,Al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且以氧化物形式出现;微量元素Th/U比值很大,Sr/Ca比值则很小。Fe族元素、Th/U,Cr/V,Co/Ni,Sr/Ba及δ(Ce)等地球化学指标在低位体系域(LST)时期逐渐增高至最高,海侵体系域(TST)时期逐渐降低到最低,高位体系域时期(HST)再逐渐增高;而Mn族元素、Mn/Fe,Mn/Ti,Sr/Ca,∑REE,(La/Ce)N等地球化学指标则刚好相反,在低位体系域(LST)时期逐渐降低到最低,海侵体系域(TST)时期逐渐增高至最高,高位体系域时期(HST)再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层序界面识别 体系域识别 珠江口盆地 白云北坡
下载PDF
超压盆地中泥岩的流体压裂与幕式排烃作用 被引量:62
8
作者 解习农 刘晓峰 +1 位作者 胡祥云 秦成岗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9-64,共6页
流体压裂是在异常高流体压力体系的低渗泥岩中流体活动的主要输导通道。流体压裂不仅导致低渗泥岩的幕式压实作用,而且为油气运移、储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超压盆地泥岩的压实演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连续压实和幕式压实阶段... 流体压裂是在异常高流体压力体系的低渗泥岩中流体活动的主要输导通道。流体压裂不仅导致低渗泥岩的幕式压实作用,而且为油气运移、储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超压盆地泥岩的压实演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连续压实和幕式压实阶段,其中幕式压实阶段又可根据导致流体压裂的主控因素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阶段,即水力压裂和生烃压裂,前者主要由于泥岩欠压实和新生流体源的增压所致,后者则主要由于泥岩中有机质生烃及烃类裂解后增压所致。泥岩中流体压裂大大改善了岩石的渗透率,也为烃源岩内排烃提供了良好的输导通道,幕式流体压裂导致幕式排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盆地 流体压裂 幕式排烃作用 泥岩 油气藏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近系深水低位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冉怀江 林畅松 +1 位作者 朱筱敏 秦成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0,153,共5页
南海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油气探区,该地区的深水低位沉积研究是目前油气勘探的热点。在地震、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以及沉积分析方法,对南海北部新近系重点层序(SQzj2和SQhj2)的深水低位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控制因... 南海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油气探区,该地区的深水低位沉积研究是目前油气勘探的热点。在地震、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以及沉积分析方法,对南海北部新近系重点层序(SQzj2和SQhj2)的深水低位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陆坡深水低位域沉积主要包括陆架边缘三角洲、低位扇、下切水道充填等;新近系深水低位沉积体系的展布以及层序结构的演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盆地古构造地貌、断裂陆架坡折带、构造沉降(速率)、沉积物供给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控制,其中持续的构造沉降是研究区深水低位沉积体系展布及充填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新近系 深水 低位域沉积 控制因素
下载PDF
白云凹陷东南部晚渐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地貌演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思琦 张忠涛 +2 位作者 林畅松 秦成岗 邢作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2,共10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沉积学和地震地貌学方法,建立白云深水区晚渐新世三级层序地层格架,揭示白云凹陷东南部晚渐新世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结构和沉积地貌特征。结果表明:珠海组至珠江组下段可划分7个层序,中...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沉积学和地震地貌学方法,建立白云深水区晚渐新世三级层序地层格架,揭示白云凹陷东南部晚渐新世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结构和沉积地貌特征。结果表明:珠海组至珠江组下段可划分7个层序,中上部ZHSQ5、ZHSQ6和ZHJSQ1时期发育三期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其中ZHSQ5时期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范围较小且相对富泥,前三角洲在地震剖面上呈约300m厚的斜交前积反射;ZHSQ6时期陆架边缘三角洲展布最广,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呈网状交织,横向展布达5km,三角洲前缘在地震剖面上为S型前积反射,前积体的高度向盆地方向逐渐减薄,前三角洲斜坡远端发育多个小型滑塌浊积体;ZHJSQ1时期继承早期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特点,同时前缘下斜坡伴生较大规模的滑塌浊积扇。估算三角洲沉积古水深为600m,三角洲前缘斜坡倾角为4°~7°,反映三角洲形成于深水陆架边缘环境。晚渐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共同作用控制研究区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形成期次和展布规模,而同沉积断裂活动对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位置及沉积形态具有制约作用。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砂坝、分流河道砂体及前三角洲浊积砂体可构成重要的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晚渐新世 陆架边缘三角洲 沉积结构 沉积地貌
下载PDF
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惟庆 吴伟 +3 位作者 林畅松 秦成岗 舒良锋 王雨涵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6-62,共7页
采用铸体薄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物性分析等测试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主要为灰色中细粒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 采用铸体薄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物性分析等测试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主要为灰色中细粒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其次为剩余原生粒间孔、原生孔隙等。储层具有排驱压力较高、配位数较高、孔喉半径小和孔喉分选性较差的孔隙结构特点,为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储层发育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复合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其它微相砂体。成岩作用过程主导储层物性变化,砂岩储集体中的原生储集空间因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而大幅降低,后期溶蚀作用产生较多的次生储集空间,尤其是长石的溶蚀极大改善了本区储层物性,导致储集体中溶蚀性次生孔隙为主要的储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韩江组层序格架及富砂沉积体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伟 郑伟 +2 位作者 刘惟庆 代一丁 秦成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9,共7页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并利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韩江组的层序地层格架、体系域和富砂沉积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Qhj1层序体系域可四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并利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韩江组的层序地层格架、体系域和富砂沉积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Qhj1层序体系域可四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和下降体系域(FSST),SQhj2层序可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具有两期特征,可细分为LST1和LST2;SQhj1层序的FSST三角洲砂体和SQhj2层序的低位扇体是研究区重要的富砂沉积体,SQhj1层序FSST中的三角洲前缘近端坝、远端坝以及SQhj2层序LST1和LST2中的斜坡水道复合体、盆底扇以及低位楔三角洲前缘砂体等均为有利的富砂沉积体;SQhj1、SQhj2沉积层序发育演化受盆地古地貌、同沉积断裂及断裂坡折带、沉积物供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北坡 韩江组 沉积层序 富砂沉积体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珠海组石英颗粒表面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邢作昌 林畅松 +2 位作者 秦成岗 张忠涛 王思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地保留了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各种地质营力所形成的微观形貌特征,这些微观形貌可为沉积物搬运机制、沉积环境解释提供依据。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珠海组单颗粒石英的表面形貌特征的研...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地保留了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各种地质营力所形成的微观形貌特征,这些微观形貌可为沉积物搬运机制、沉积环境解释提供依据。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珠海组单颗粒石英的表面形貌特征的研究发现,该组的沉积石英颗粒表面微观形貌类型可划分为机械、化学、机械化学成因等3大类和26小类。其中以次棱角状、V形撞击坑、直弯沟/刻痕、机械上翻片、磨蚀疲劳等碰撞磨蚀压刻等机械成因的微观形貌特征最为突出,表明研究区珠海晚期的沉积作用以中等的搬运距离、高能的水动力条件(上部流动体制)和跃移为主的搬运机制为特征。该研究填补了中国深水区此项研究的空白,虽然这些微观形貌的具体沉积环境意义还有待深入研究,但这将为沉积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深水区 珠海组 单颗粒石英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基于扫描电镜的砂岩储层分析:以白云凹陷珠江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惟庆 吴伟 +1 位作者 秦成岗 舒良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观察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压汞分析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江组岩屑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组岩屑砂岩储层发育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储层平均孔隙度12.3%,属于物性良好的油气储...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观察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压汞分析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江组岩屑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组岩屑砂岩储层发育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储层平均孔隙度12.3%,属于物性良好的油气储层。储层中原生孔隙发育较差,孔隙组成以次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中溶孔和铸模孔构成了储层主要孔容,为油气主要富集渗流场所。储层自生矿物包括粘土矿物、次生石英加大、黄铁矿和片沸石等,粘土矿物为主要自生矿物,其发育程度与储层孔隙度呈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岩屑砂岩 储层 珠江组 白云凹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75
15
作者 施和生 柳保军 +3 位作者 颜承志 朱明 庞雄 秦成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9-374,共6页
白云-荔湾深水区位于南海北部陆架边缘陆坡区。近年来在白云凹陷北坡的一系列天然气发现和LW3-1气区的突破证实白云凹陷为富生烃凹陷。白云-荔湾深水区发育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和珠海组等3套巨厚烃源岩层,并发育古近系浅海陆架、陆架... 白云-荔湾深水区位于南海北部陆架边缘陆坡区。近年来在白云凹陷北坡的一系列天然气发现和LW3-1气区的突破证实白云凹陷为富生烃凹陷。白云-荔湾深水区发育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和珠海组等3套巨厚烃源岩层,并发育古近系浅海陆架、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新近系陆坡大型深水扇2套优质砂岩储集层系。渐新世—中新世分布在白云凹陷南北两侧的2个陆架坡折带、"构造脊+断裂+砂体+不整合+流体底辟"复合油气输导体系以及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了白云-荔湾深水区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形成了中新世陆架坡折带(白云凹陷北坡—白云主凹气区)和渐新世陆架坡折带(白云凹陷南坡—荔湾主凹气区)两大油气富集区,已发现天然气均位于两大陆架坡折带控制的有利成藏区内,展示出白云-荔湾深水区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南海北部陆坡 白云-荔湾深水区 油气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陆架坡折盆地强制海退及正常海退沉积——以珠江口盆地珠江组—韩江组为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谢利华 张博 +3 位作者 秦成岗 王艳飞 陈胜红 高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3-1100,共8页
关于强制海退形成的沉积体对应层序中体系域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争论的焦点。结合Exxon公司建立的层序地层沉积模型,将强制海退沉积体对应于早期低位体系域以及晚期高位体系域,正常海退沉积体对应于晚期低位域前积体、高位域早期前积体... 关于强制海退形成的沉积体对应层序中体系域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争论的焦点。结合Exxon公司建立的层序地层沉积模型,将强制海退沉积体对应于早期低位体系域以及晚期高位体系域,正常海退沉积体对应于晚期低位域前积体、高位域早期前积体。以珠江口盆地坳陷期的珠江组—韩江组为例,将其划分为7个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对应7个三级层序。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可容纳空间的外在响应。在陆架坡折之上产生的高位域晚期前积体和陆坡及以下地区发育的低位域早期低位扇体;在陆架坡折带及以下形成的低位前积楔、坡折带及以上形成的高位早期前积体,是有利的油气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珠江组 韩江组 强制海退 正常海退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油气复合输导体系探讨 被引量:37
17
作者 施和生 秦成岗 +1 位作者 张忠涛 轩义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1-366,共6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具有长期生烃、多源供烃的烃源特征,发育包括断裂体系、输导砂体、构造脊、不整合面等在内的油气输导体系。研究区油气主要输导层位为T60(23.8Ma)-T50(18.5Ma)和T40(16.5Ma)-...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具有长期生烃、多源供烃的烃源特征,发育包括断裂体系、输导砂体、构造脊、不整合面等在内的油气输导体系。研究区油气主要输导层位为T60(23.8Ma)-T50(18.5Ma)和T40(16.5Ma)-T35(13.8Ma),其中T60-T50广泛发育连片的古珠江三角洲—滨岸沉积砂体及其上覆的巨厚泥岩,为油气的横向输导及长距离运移提供了必要条件,而T40-T35发育的三角洲、斜坡扇与低位进积复合体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和侧向输导体。广泛发育的第三系同沉积反向断层是研究区油气运移的纵向输导体系。断层、砂体、构造脊及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相互匹配,形成了"构造脊"背景下的"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 断裂体系 输导砂体 不整合面构造脊
下载PDF
白云凹陷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沉积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江艳 张昌民 +2 位作者 朱锐 余烨 秦成岗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6-9,4,共4页
综合岩性、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荔湾井区新近系珠江组(Nzj)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夹少量牵引流沉积。重力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浊流、碎屑流和颗粒流,自然伽马曲线多呈中-高振幅的钟形,在地震剖面上主... 综合岩性、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荔湾井区新近系珠江组(Nzj)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夹少量牵引流沉积。重力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浊流、碎屑流和颗粒流,自然伽马曲线多呈中-高振幅的钟形,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丘状反射特征,内部成层性差。牵引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等深流,因沉积厚度较薄自然伽马曲线多呈指状,此类特征是受海平面升降影响所致。Nzj沉积早期海平面处于较低位置,粗碎屑物质的注入及顺坡而下的流动为重力流沉积提供了条件,沉积后期海平面不断上升,粗碎屑注入减少,重力流活动减弱,等深流发育并改造了早期重力流沉积中砂级或砂级以下的沉积物,从而形成了重力流-等深流沉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荔湾井区 珠江组 深水沉积 重力流 等深流
下载PDF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超晚期天然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水明 梅廉夫 +2 位作者 施和生 秦成岗 汤济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14,共4页
中海油近期在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的深水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开辟我国深水油气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造发育史分析以及对典型气藏的解剖,论证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藏属典型超晚期成藏。对该... 中海油近期在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的深水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开辟我国深水油气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造发育史分析以及对典型气藏的解剖,论证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藏属典型超晚期成藏。对该区气藏形成地质条件的研究表明:新近纪以来白云凹陷一直处于主生、排烃期以及东沙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是该区超晚期成藏形成的2个必要条件,二者的相互匹配则是超晚期成藏的充要条件。进而对该区提出勘探建议:以断层为依托、以超晚期油气平面运移路径为指向,寻找有利保存条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气藏形成 气源岩 排烃 地壳运动 勘探区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SQ21.0层序陆架坡折带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30
20
作者 秦成岗 施和生 +4 位作者 张忠涛 高鹏 徐徽 屈亮 刘道理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地震、测井和古生物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及其周围地区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地层分析,认为区内层序地层发育受控于特殊的古地理位置——陆...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地震、测井和古生物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及其周围地区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地层分析,认为区内层序地层发育受控于特殊的古地理位置——陆架坡折。由于陆架坡折带位置从21Ma以来基本处在白云凹陷北坡附近,使得该区长期处于陆架坡折以下的斜坡深水环境,在低海平面时期发育了大量低水位体系域沉积体。以SQ21.0层序陆架坡折带为重点,通过多种研究手段,确定出陆架坡折带的分布范围,并识别出陆架坡折带控制的低位体系域主要沉积体,主要有陆架边缘三角洲(或低位楔、低位三角洲)、水道充填和低位扇等3种类型,并对其特征及展布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2个极具潜力的勘探领域——隐形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 SQ21.0层序 陆架坡折带 陆架边缘三角洲 水道充填 低位扇 隐形构造圈闭 岩性圈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