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地塞米松与大剂量甲基氢化泼尼松治疗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秦晓铧 陈立 +1 位作者 谢晓玲 陈国枢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542-543,共2页
目的:观察对重症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人患者应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方案以及应用大剂量的甲基氢化泼尼松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临床资料,以随机原则分为A组(50例)与B组... 目的:观察对重症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人患者应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方案以及应用大剂量的甲基氢化泼尼松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临床资料,以随机原则分为A组(50例)与B组(50例),对A组中的50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方案进行治疗,对B组应用甲基氢化泼尼松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有效率(76.0%)与B组有效率(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其血小板上升为50×109/L,与达峰时间,以及血小板的计数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未出现患者死亡病例。结论:对重症ITP成人患者应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方案以及应用大剂量的甲基氢化泼尼松方案进行治疗,均有显著疗效,虽然两种方案的疗效相近,但地塞米松方便口服,相对廉价,并且不良反应较少,能够取代大剂量的甲基氢化泼尼松作为对重症ITP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甲基氢化泼尼松 地塞米松
下载PDF
骨髓检查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秦晓铧 陈立 +1 位作者 谢晓玲 陈国枢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3期122-123,共2页
目的对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骨髓象与PAIg(血小板的相关抗体)的检测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度与表达PAIg之间的关系,包括患者疾病其转归情况,以及骨髓检查于诊断以及判断患者预后... 目的对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骨髓象与PAIg(血小板的相关抗体)的检测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度与表达PAIg之间的关系,包括患者疾病其转归情况,以及骨髓检查于诊断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我院自2002年至2010年来收住院的ITP患者临床资料200例,应用激素治后有效的患者为135例,8例为激素禁忌,应用激素治疗后无效的患者为57例,将激素治疗后无效的患者依据其治疗方案分成两组,A组(35例进行脾切除),B组(22例应用免疫抑制剂),并对两组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患者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者为82.0%,应用激素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巨核细胞减低患者(P<0.01);A、B两组疗效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巨核细胞增多患者较减少患者其疗效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患者应用PAIg检测,其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患者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出巨核细胞减低者(P<0.01);而抗体阳性患者其激素治疗的效果较抗体阴性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患者抗体阳性较阴性者其疗效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AIg呈阳性,进行激素治疗与脾切除术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中有效者,治疗前后分别对比其抗体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ITP患者其骨髓的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者占绝大多数,同时PAIg的阳性率也较巨核细胞减低者高。应用激素治疗的效果同治疗前的巨核细胞数以及PAIg的表达相关,而免疫抑制剂与脾切除的疗效同巨核细胞数以及PAIg的表达无关。应用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检查来进行ITP患者的诊断,为一项非常必要的方法,其巨核细胞数与PAIg的水平能够提高激素的疗效,并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相关抗体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Hyper-CVAD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秦晓铧 陈立 +3 位作者 陈国枢 谢晓玲 黎国伟 许先吟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2期65-65,7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42例完...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42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3例死亡。33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26例感染,22例黏膜炎,21例肝功能损害,8例心脏毒性,患者造血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访36个月,30例死亡,20例于CR状态下维持生存,5例复发患者正予治疗。结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方案可行,但对患者骨髓抑制较为明显,需加强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CVAD ALL 疗效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精准诊疗模式的优化与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秦晓铧 陈小宇 洪雅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期191-193,210,共4页
目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精准诊疗模式的优化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24例,均经初始诊断选择规范化早期治疗方案。化疗后复查骨髓分为两组,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分为完全缓解组(48例)和非完全缓解组... 目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精准诊疗模式的优化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24例,均经初始诊断选择规范化早期治疗方案。化疗后复查骨髓分为两组,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分为完全缓解组(48例)和非完全缓解组(76例)。分析治疗后非完全缓解组存在的骨髓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的差异。综合多种参数包括治疗反应等进行治疗后二次诊断并对高危指标进行二次评估,针对实验室检查差异结果分析选择不一样的治疗方案。结果完全缓解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完全缓解组患者,完全缓解组患者进行治疗的平均费用低于非完全缓解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治疗满意度达到95.8%,非完全缓解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精准诊疗的诊疗模式进行诊疗,能够有效使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并帮助患者大幅度节约治疗所需费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异质性 精确诊断 优化
下载PDF
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秦晓铧 刘金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从细胞免疫的角度探讨其与无症状神经梅毒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取健康人(20例,对照组)和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14例,试验组)外周血,荧光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3+T细胞、CD4+T细胞... 目的分析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从细胞免疫的角度探讨其与无症状神经梅毒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取健康人(20例,对照组)和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14例,试验组)外周血,荧光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CD56+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中的CD3+T无明显改变,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56+NK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其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可能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神经梅毒 外周血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秦晓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8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联合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行BD方案,即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患者行BADT方案,即给予硼替佐米、地塞...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联合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行BD方案,即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患者行BADT方案,即给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阿霉素和沙利度胺。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RR)75.68%高于对照组的5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9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DT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更为理想,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阿霉素 地塞米松 沙利度胺 不良发应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与疗效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立 秦晓铧 +1 位作者 谢晓玲 陈国枢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5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巨核细胞数量与激素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观察120例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激素的疗效。结果 ITP患者中巨核细胞数量不少或增多者占大多数,巨核细胞少者激素治疗效果较差(...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巨核细胞数量与激素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观察120例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激素的疗效。结果 ITP患者中巨核细胞数量不少或增多者占大多数,巨核细胞少者激素治疗效果较差(总有效率20.0%),巨核细胞明显增多者效果最好(总有效率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获得性自身免疫使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及血小板被直接破坏导致ITP的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好,部分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巨核细胞生成障碍,考虑运用血小板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1等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长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细胞计数 疗效
下载PDF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立 谢晓玲 +1 位作者 秦晓铧 陈国枢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6期294-29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亚砷酸(ATO)辅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甲酸联合化疗(维甲酸30~50mg/d,分3次口服... 目的探讨分析亚砷酸(ATO)辅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甲酸联合化疗(维甲酸30~50mg/d,分3次口服;白细胞高至10×109以上者联合化疗)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亚砷酸治疗,ATO按10mg/d,加入5%葡萄糖500mL稀释,持续输注18h,4周为1个疗程,直至达到完全缓解;并对其进行随访。对两组病例的完全缓解率(CR)、有效率及达到完全缓解平均所需时间,两组病例的外周白细胞、出凝血指标、不良反应等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对照组中为缓解病例以及治疗过程中复发病例采用联合ATO疗法予以治疗,并观察上述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00%(初治病例),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缓解平均时间分别为(25.3±1.05)d、(29±1.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治病例中,4例完全缓解(66.7%),1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有效率83.3%;外周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61.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在治疗1周后出凝血指标恢复正常。结论亚砷酸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完全缓解率,缩短了完全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治疗由维甲酸和联合化疗治疗以后复发者,同样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抗体、巨核细胞数量对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立 秦晓铧 +1 位作者 谢晓玲 陈国枢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1期96-97,105,共3页
目的比较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不同,探讨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观察132例ITP患者及48例非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 目的比较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不同,探讨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观察132例ITP患者及48例非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ITP患者中巨核细胞数量正常者35例,增多者78例,77例ITP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58例。结论由于血小板抗体生成使ITP患者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中是必要的检查,血小板抗体与巨核细胞数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巨核细胞数量
下载PDF
骨髓CKS1B、p53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彩翔 黎国伟 秦晓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722-1726,共5页
目的 探讨骨髓CKS1B、p53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6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4个疗程(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28d为1... 目的 探讨骨髓CKS1B、p53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6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4个疗程(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28d为1个疗程)后根据2014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标准将86例MM患者分为有效组(n=53)和无效组(n=33),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在MM患者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根据骨髓CKSIB、p53基因水平阳性表达分组,比较患者临床特点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M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有效组MM患者骨髓CKS1B、p5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14.682,P均<0.001)。绘制CKS1B、p53对MM患者疗效监测的ROC曲线分析显示,CKS1B、p53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8、0.51,AUC分别为0.851、0.896,敏感度为75.75%、90.90%,特异度为77.35%、83.01%。MM患者的骨髓CKS1B、p53阳性表达与R-ISS分期、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7.232,4.282,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血红蛋白、CKS1B及p53为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骨髓CKSIB、p53对MM患者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MM中骨髓CKSIB、p53阳性表达与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KSIB p53 疗效监测 预后
下载PDF
改良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雅萍 秦晓铧 +1 位作者 陈小宇 陈立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AML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改良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30例)和常规组(改良CAG方案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改良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AML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改良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30例)和常规组(改良CAG方案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3.33%比70.00%,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胃肠不适、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脱发、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难治性AML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CAG方案 地西他滨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RNA干扰MAGE-A3基因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12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3 位作者 廖彩翔 秦晓铧 吴红梅 谢晓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738-3740,共3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MAGE-A3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MAGE-A3干扰基因重组质粒载体,转染K562白血病细胞系,观察各组白血病细胞MAGE-A3基因表达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白血病细胞MAGE-A3基因表达明显... 目的:探讨RNA干扰MAGE-A3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MAGE-A3干扰基因重组质粒载体,转染K562白血病细胞系,观察各组白血病细胞MAGE-A3基因表达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白血病细胞MAGE-A3基因表达明显增高,而重组质粒组MAGE-A3基因表达显著降低;重组质粒组白血病细胞在24 h、48 h及72 h的增殖活性逐渐减弱,且重组质粒组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白血病细胞。结论:RNA干扰能显著抑制MAGE-A3基因表达并进一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A3 RNA干扰 白血病 质粒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变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陈立 陈国枢 +3 位作者 秦晓铧 谢晓玲 黎国伟 许先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0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变急性细胞白血病(post MDS-AL)的临床特点、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WHO标准回顾性分析MDS患者转白的临床特点,联合化疗治疗post MDS-A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24例MDS患...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变急性细胞白血病(post MDS-AL)的临床特点、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WHO标准回顾性分析MDS患者转白的临床特点,联合化疗治疗post MDS-A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24例MDS患者其中24例转变为AL,主要为AML类型,中位转白时间为12个月。免疫分型显示post MDS-AL患者除表达CD34、CD117、CD10、CD13、CD33等分化抗原外,尚表达CD7、CD71、CD64、CD22、CD11b、CD14、CD15等分子。24例post MDS-AL患者22例接受联合化疗,19例完成化疗,9例(47.4%)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总体有效率(OR)73.7%。治疗OR率在不同年龄、染色体核型分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伴发感染及肝功能损害等。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转白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2和P=0.048)。中位随访12(1~62)个月,6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患者经历了难治/复发,失访4例,死亡9例,4例仍存活。生存分析显示,CR组病例中位存活时间为28个月、3年OS约为35%,高于非CR组的9个月和12%,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172)。结论 MDS高危向AL转化,post MDS-AL是一组难治性疾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联合化疗 难治/复发 预后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国枢 陈立 +6 位作者 曹海燕 秦晓铧 谢晓玲 洪雅萍 廖彩翔 胡俊 黎国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4期82-84,共3页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0例AL患者中, 27例确诊合并念珠菌性败血症,发...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0例AL患者中, 27例确诊合并念珠菌性败血症,发生率为6.0%,均处于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持续缺乏状态。27例患者确诊后均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 13例死亡, 14例治愈。随访3~25个月, 14例存活患者中11例如期进行后续化疗,无复发,无慢性播散病例。结论念珠菌性败血症是AL化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三唑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败血症效果较好,念珠菌性败血症不影响AL的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念珠菌性败血症 化学疗法
下载PDF
替加环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
15
作者 陈国枢 陈立 +4 位作者 秦晓铧 谢晓玲 洪雅萍 廖彩翔 黎国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1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抗感染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联合使用替加环素... 目的:观察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抗感染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联合使用替加环素进行抗菌治疗的临床数据,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5.6%。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中位替加环素治疗时间为7(4~19)d。共培养出细菌53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41株(87.8%),革兰阳性(G+)菌12株(1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缺乏症时间、替加环素治疗天数与疗效具有相关性。45例患者中,共16例(35.6%)患者出现较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恶心9例(20.0%)、呕吐5例(11.1%)、转氨酶升高4例(8.9%)、腹泻3例(6.7%)。结论:替加环素为基础的的抗感染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替加环素 粒细胞缺乏症 发热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与预后分析
16
作者 秦晓铧 陈小宇 洪雅萍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分型特点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7例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ML相关免疫表型,包括CD33、CD13、CD19、CD7、CD38和CD4等。根据AML危险度分层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免疫... 目的评价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分型特点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7例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ML相关免疫表型,包括CD33、CD13、CD19、CD7、CD38和CD4等。根据AML危险度分层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免疫分型和预后。结果低危组的总预后良好率高于高危组(P〈0.05),但低危组与中危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危组CD33和CD38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3、CD19、CD7和CD4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ML患者常见的免疫分型指标,特别是CD38和CD33表达情况,对判断病变危险程度和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33 CD38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乙肝合并NHL的效果
17
作者 秦晓铧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究合并乙肝感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NHL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1例合并乙肝... 目的探究合并乙肝感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NHL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1例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设为观察组,26例未合并乙肝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CHOP化疗,观察组给予化疗方案行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病情控制效果、肝功能损伤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总缓解率(ORR)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均未出现3级和4级肝功能损伤。结论 NHL患者合并乙肝感染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CHOP化疗 乙肝病毒感染 非霍奇金淋巴瘤 毒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