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无创性生理指标在运动性疲劳监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研究展望
1
作者 秦晗蕾 朱欢 +1 位作者 万利 向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2期98-102,125,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无创性指标生理在运动性疲劳监控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策略进行梳理与总结,为无创性生理指标在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①目前运动训练中常用的无创性生理指标主要包括心率变异性、无创微循环指标、睡眠质...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无创性指标生理在运动性疲劳监控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策略进行梳理与总结,为无创性生理指标在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①目前运动训练中常用的无创性生理指标主要包括心率变异性、无创微循环指标、睡眠质量、主观疲劳感觉量表等,其中无创微循环指标最具创新价值和意义。②无创生理指标能从不同方面对运动员疲劳状态进行科学监控,是对传统血液生化监控指标的有效补充,对提高监控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无创生理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和范围,建议:①将无创性指标与常规血液生化指标有效结合应用于运动性疲劳监测,并进一步明确无创性生理指标的科学性及有效性。②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建立针对性的无创性指标监控体系以及评价方法标准等。③进一步明确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训练环境等条件下无创性生理监控指标的应用方法评价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运动性疲劳 身体机能状态 无创性生理指标
下载PDF
常见代谢性疾病微循环功能变化及有氧运动干预效应
2
作者 朱欢 庹艳芳 +3 位作者 文凡 秦晗蕾 向阳 周术锋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87-93,共7页
该综述首先梳理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微循环功能的变化特点,然后总结有氧运动对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微循环功能的干预效应并提出运动处方建议。研究得出:1)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微循环... 该综述首先梳理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微循环功能的变化特点,然后总结有氧运动对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微循环功能的干预效应并提出运动处方建议。研究得出:1)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微循环功能障碍,表现为微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血管稀疏以及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有氧运动能改善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微循环功能,提高患者物质能量代谢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以及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建议在医学检查的技术基础上将运动状态下患者微循环功能的变化特点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并深入探究不同运动强度、运动量下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变化情况。此外,有氧运动对高年龄段肥胖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微循环功能的干预研究仍较少,后续应重点关注该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慢性代谢性疾病 微循环功能 干预效应 运动处方
下载PDF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验案
3
作者 蒋雨琦 刘天烨 +1 位作者 秦晗蕾 戴高中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戴高中教授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该文介绍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验案1则。
关键词 痛泻要方加减 泄泻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戴高中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4
作者 秦晗蕾 戴高中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但本病复发率高,长期使用西药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上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能降低本病的复发率和避免西药产生...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但本病复发率高,长期使用西药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上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能降低本病的复发率和避免西药产生的耐药性,具有独有的优势。文章从病因病机、中医内治、中医外治法、心理干预治疗等方面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非幽门螺杆菌螺杆菌感染致胃黏膜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天烨 戴高中 +2 位作者 王雨丹 蒋雨琦 秦晗蕾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2期39-4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对于幽门螺杆菌(Hp)致胃内病变机制的关注与研究,有研究表明,在许多的胃内病变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胃黏膜上均能发现一种形状类似于Hp但是传播途径、致病机制等诸多方面与H...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对于幽门螺杆菌(Hp)致胃内病变机制的关注与研究,有研究表明,在许多的胃内病变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胃黏膜上均能发现一种形状类似于Hp但是传播途径、致病机制等诸多方面与Hp不同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被称为非幽门螺杆菌螺杆菌(NHPH)的存在,证实了NHPH在胃黏膜损伤导致胃内病变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受限于目前技术以及体外培养难度,NHPH感染如何损伤胃内黏膜及其与Hp的异同点仍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故本文就胃黏膜损伤的相关机制以及NHPH感染致胃黏膜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幽门螺杆菌螺杆菌 致病机制 内镜下表现 治疗 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