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臀后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输注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秦朝生 余振卫 +2 位作者 林澄 刘敬臣 蒋奕红 《微创医学》 2024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评估臀后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右美托咪定输注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的效果及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右美托咪定组(n=27)及联合组(n=29)。... 目的评估臀后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右美托咪定输注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的效果及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右美托咪定组(n=27)及联合组(n=29)。对照组仅施行常规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右美托咪定组麻醉管理方案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联合组麻醉管理方案同右美托咪定组,并在麻醉诱导后给予患者行双侧臀后部TAPB。比较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血管活性药间羟胺、阿托品的使用情况,术后2、6、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围术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3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及间羟胺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右美托咪定组、对照组的瑞芬太尼用量依次增加,联合组术中阿托品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2)术后2、6、12、24 h,联合组患者静息时及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24 h,联合组静息时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4 h联合组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右美托咪定组(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静息时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2、24 h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3)联合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右美托咪定组(均P<0.05),但3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联合组未见TAPB穿刺损伤及局麻药中毒相关并发症发生,且3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后部TAPB联合术中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能减少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并改善术后镇痛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镇痛 结直肠外科手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右美托咪定 术后康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术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对腹腔镜肝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比较
2
作者 秦朝生 余振卫 +1 位作者 林澄 蒋奕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术(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术(TAPB)对腹腔镜肝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ESPB组和TAPB组,分别行ESPB和TAPB。记录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术(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术(TAPB)对腹腔镜肝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ESPB组和TAPB组,分别行ESPB和TAPB。记录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麻醉用药,术后2、6、12、24 h安静及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发生低血压及使用升血药情况,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结果 与TAPB组比较,ESPB组术中镇痛药瑞芬太尼用药总量减少,术后2 h静息时及咳嗽时的VAS降低,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缩短(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 与TAPB比较,超声引导下ESPB能够为腹腔镜肝切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镇痛,且其操作过程更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术 肝切手术 麻醉管理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1
3
作者 秦朝生 柳元铭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3-716,共4页
研究表明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可以成功阻滞腹部的外周疼痛信号的传导,有效缓解疼痛,超声技术的辅助使这一技术得以定形[1]。现将TAP阻滞用于术后镇痛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TAP阻滞的解剖学基础腹部前外侧... 研究表明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可以成功阻滞腹部的外周疼痛信号的传导,有效缓解疼痛,超声技术的辅助使这一技术得以定形[1]。现将TAP阻滞用于术后镇痛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TAP阻滞的解剖学基础腹部前外侧的肌肉由外及里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肌肉之间为筋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 腹内斜肌 解剖学基础 问题综述 超声探头 腹外斜肌 镇痛效果 硬膜外镇痛 前支 阻滞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秦朝生 李爱国 +1 位作者 林澄 柳元铭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2期223-226,233,共5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浓度与容量的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时对老年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为确定使用合适的罗哌卡因的剂量与容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行右上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0.375%罗哌卡因20 mL...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浓度与容量的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时对老年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为确定使用合适的罗哌卡因的剂量与容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行右上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0.375%罗哌卡因20 mL组(A组)和0.5%罗哌卡因15 mL(B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和比较2组臂丛各主要神经根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并观察与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M型超声测量阻滞前和阻滞后30 min时2组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右侧膈肌移动度,通过观察膈肌移动度的变化来反映膈肌麻痹情况,计算和比较2组膈肌麻痹率。结果 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P<0.05);2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30 min后A组和B组分别有20例(66.7%)和19例(63.3%)出现平静呼吸时部分或完全膈肌麻痹,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深呼吸状态时B组膈肌完全麻痹发生率明显高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20 mL与0.5%罗哌卡因15 mL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均有理想的臂丛阻滞效果,而0.375%罗哌卡因20 mL在深呼吸时引起的膈肌麻痹较少,为罗哌卡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膈肌麻痹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秦朝生 林育南 刘敬臣 《微创医学》 2016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腹部腋中线入路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40例和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40例。TAP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腹部腋中线入路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40例和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40例。TAP组术毕行超声引导双侧腋中线水平入路TAP阻滞并置入导管,双侧总计给予0.375%罗哌卡因2.5 mg/kg,之后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6-8 ml/h至术后48 h;PCEA组给予0.15%罗哌卡因+3μg/m L芬太尼行PCEA至术后48 h。记录术后2 h、6 h、12 h、24 h、36 h、48 h时患者安静和咳嗽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后TAP阻滞平面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等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作调查回访。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晶体输液量、术中输液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术中胶体液输注量少于PCEA组(P〈0.05),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于PCEA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随时间不断下降,各时点咳嗽时的VAS评分均较安静时高,但TAP组与PCEA组安静及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面腋中线水平入路TAP阻滞平面范围涉及T9-L1,术后各时点腹部感觉阻滞平面上、下界与术后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曲马多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AP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明显短于PCEA组(P〈0.05)。PCE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P〈0.05),下肢运动感觉障碍例数较TAP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镇痛不全率、镇痛失败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侧腹部腋中线入路持续TAP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能够提供持续有效的术后镇痛作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 神经阻滞 腹腔镜 结直肠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朝生 蒋奕红 刘敬臣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术后有效的疼痛管理是剖宫产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周围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周围神经阻滞方式包括椎旁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腰方肌阻滞、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及竖脊肌平... 术后有效的疼痛管理是剖宫产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周围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周围神经阻滞方式包括椎旁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腰方肌阻滞、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及竖脊肌平面阻滞。不同周围神经阻滞的优势与不足各不相同,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镇痛策略。研究表明,术后合理采用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参与多模式镇痛策略可使产妇获益。同时,部分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如椎旁神经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患者实施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支持,伴随超声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更多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镇痛 周围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敬臣 秦朝生 《微创医学》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疼痛是手术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是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腹部手术的疼痛主要产生于前腹壁,可通过采用多模式镇痛(如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复合静脉应用阿片类药物)得以缓解。阿片类药物常以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 疼痛是手术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是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腹部手术的疼痛主要产生于前腹壁,可通过采用多模式镇痛(如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复合静脉应用阿片类药物)得以缓解。阿片类药物常以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方式静脉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腹部手术 应用 腹横肌 非甾体类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 阻滞 手术应激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振海 陈治军 +1 位作者 秦朝生 王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3期30-32,共3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5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n=32)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n=33)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5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n=32)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n=33)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麻醉后5min、10min、30min的HR、MAP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但B组患者麻醉后5min、10min、30min的HR、MAP、Sp 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1.19±0.23)min,显著短于B组的(5.19±0.97)min(P<0.05);A组麻醉优良率100%,B组为90.91%,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则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股骨近端骨折病人术前镇静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澄 陈治军 +1 位作者 秦朝生 龙小菊 《骨科》 CAS 2020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block,SIFIB)对股骨近端骨折病人术前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拟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block,SIFIB)对股骨近端骨折病人术前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拟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1组)、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2组)以及给予生理盐水滴鼻的对照组。三组病人入室后分别滴注对应的滴鼻剂,而后行超声引导下SIFIB(0.375%罗哌卡因30 ml),神经阻滞20 min后开始摆体位穿刺。记录滴鼻前(T0)、神经阻滞时(T1)、神经阻滞后10 min(T2)、体位摆放成功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T2时,D1组、D2组的心率明显较对照组慢,D2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D1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D1组和对照组;T3时,D1组、D2组的心率明显较对照组慢,D2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D1组和对照组。结论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病人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联合SIFIB可获得良好的术前镇静效果,减少病人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
下载PDF
丙泊酚与瑞马唑仑对经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黄志华 王艳芳 +1 位作者 秦朝生 蒋奕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马唑仑用于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在我院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1 mg·kg^(-1)丙泊酚、3μg·kg^(-1)芬太尼、0.1 ...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马唑仑用于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在我院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1 mg·kg^(-1)丙泊酚、3μg·kg^(-1)芬太尼、0.1 mg·kg^(-1)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并以4~6 mg·kg^(-1)·h^(-1)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试验组用0.2 mg·kg^(-1)瑞马唑仑、3μg·kg^(-1)芬太尼、0.1 mg·kg^(-1)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并以0.2~0.4 mg·kg^(-1)·h^(-1)瑞马唑仑进行麻醉维持。比较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镜检时间、追加麻醉药物比例,检测2组患者的术前、术后24 h的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入组80例患者。试验组拔喉罩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镜检时间、苏醒时间、追加麻醉药物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整体麻醉效果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 h时S100β分别为(0.66±0.17)和(0.78±0.21)μg·L^(-1);NSE分别为(8.47±1.78)和(11.47±2.06)μg·L^(-1);IL-6分别为(8.64±1.21)和(12.89±1.47)pg·mL^(-1);TNF-α分别为(6.27±1.07)和(9.13±1.41)pg·mL^(-1),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75%和22.50%,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对神经系统损伤较小,可稳定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丙泊酚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 血流动力学 药物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误入对侧颈部静脉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朝生 蒋奕红 刘敬臣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9-370,共2页
该文报道了1例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误入对侧颈部静脉,引起右侧颈部组织红肿的病例。值得肯定的是该病例具有实施中心静脉穿刺的适应证,并且在出现并发症后利用颈部CT明确诊断。中心静脉穿刺径路通常优先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不是锁骨... 该文报道了1例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误入对侧颈部静脉,引起右侧颈部组织红肿的病例。值得肯定的是该病例具有实施中心静脉穿刺的适应证,并且在出现并发症后利用颈部CT明确诊断。中心静脉穿刺径路通常优先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不是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异位率达9.1%,而右侧颈内静脉和右侧无名静脉以及上腔静脉接近于一条直线,该径路发生易位率的可能更小。而相比于右侧颈内静脉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径路气胸、血胸和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该病例穿刺点的选择、穿刺过程中导丝置入是否遇到阻力以及穿刺后利用CVP和波形等判断导管位置等方面尚需完善。该病例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穿刺不仅仅是用于胃肠道手术后静脉营养和化疗,围术期还需要根据CVP指导输液,有时也需要利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因此围术期应实施连续CVP监测。在临床中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首先中心静脉穿刺径路首选右侧颈内静脉;其次,对于中心静脉导管的定位和穿刺,超声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在基层医院尚不能普及,因此在穿刺过程中应避免导丝及导管置入过深,根据置入过程是否顺利以及CVP的压力和波形综合判断导管位置。术后应加强随访,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明确导管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 血管活性药物 导管位置 穿刺过程 右侧颈部 上腔静脉 静脉营养 穿刺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