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与2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袁荣华 秦炜颜 金小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3D与2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DTC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于南... 目的 探讨3D与2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DTC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DT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2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炎症因子、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7 d两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浆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7 d TSH、T3、T4、FT4水平及术后6个月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与2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DTC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和安全性均相当,但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能够提供更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治疗更为精准、微创,故具有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炎性损伤轻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 2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湉 孙勇强 +1 位作者 秦炜颜 崔晓峰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515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胆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结石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观察胆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结石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术后下床、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8.6%)低于对照组(2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相对来说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小切口胆囊切除 腹腔镜胆囊切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秦炜颜 袁荣华 冯士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3期69-71,共3页
目的对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双侧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的60例双侧甲... 目的对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双侧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的60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未发生围术期死亡病例;病理结果 :双侧微小乳头状癌10例,一侧微小乳头状癌伴一侧乳头状癌26例,双侧乳头状癌19例,滤泡状癌3例,未分化癌2例;60例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炎4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21例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中均见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率为100%,颈部淋巴结转移平均(7.15±1.48)个/例。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例饮水呛咳,术后4个月内恢复;3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1例顽固性低钙血症,需长期用药,但病情控制良好;1例声调变低,未经干预1个月后恢复;2例轻度声音嘶哑,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随访结果 :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4~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35±3.89)个月;截止随访结束,无死亡和肿瘤复发病例。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用于治疗双侧甲状腺癌安全、有效,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把控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预期手术效果和手术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双侧 甲状腺全切术 喉返神经损伤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秦炜颜 陈锦鹏 袁荣华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5月择期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择期传统开放手术的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5月择期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择期传统开放手术的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其余手术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虽手术时间延长,但可显著降低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外观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肿瘤 开放甲状腺切除术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外观满意度
下载PDF
胆囊切除对小鼠肠道中碱性鞘磷脂酶的表达与活性影响研究
5
作者 施文 冯士春 +4 位作者 翟晓峰 唐翀 秦炜颜 姜湉 孙永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770-770,共1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小鼠胆囊切除模型探讨了胆囊切除对肠道内碱性鞘磷脂酶(Alk-SMase)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的干预效果.方法利用手术切除小鼠胆囊建立胆囊切除小鼠模型;利用高校液相色谱检测小鼠粪便中胆汁酸含量,利用... 目的本研究通过小鼠胆囊切除模型探讨了胆囊切除对肠道内碱性鞘磷脂酶(Alk-SMase)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的干预效果.方法利用手术切除小鼠胆囊建立胆囊切除小鼠模型;利用高校液相色谱检测小鼠粪便中胆汁酸含量,利用蛋白印迹实验以及液闪烁仪计数发分别检测Alk-SMase蛋白表达水平及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切除了胆囊的小鼠的胆酸(CA)以及鹅脱氧胆酸(CDCA)水平降低;脱氧胆酸(DCA)的水平升高;而石胆酸(LCA)的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对切除胆囊的小鼠进行口服UDCA干预之后,胆囊切除的小鼠的CA以及CDCA水平升高,而DCA的水平降低;LCA的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在切除了胆囊之后,小鼠肠组织中的Alk-SMase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的降低;在对胆囊切除的小鼠利用UDCA进行了干预之后,Alk-SMase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活性显著性的高于没有进行干预组.结论口服UDCA干预胆囊切除的小鼠可以有效阻止胆囊切除引起的粪便中胆汁酸含量以及肠组织中Alk-SMase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活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碱性鞘磷脂酶
下载PDF
结直肠癌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唐翀 姜湉 +3 位作者 高雪松 施文 秦炜颜 孙永强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5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72例)ADAM-9表达,术后随访分析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正常组织ADAM-9表达阴性,癌组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72例)ADAM-9表达,术后随访分析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正常组织ADAM-9表达阴性,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阳性率为(69.4%,50/72)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ADAM-9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差异,但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DAM-9表达阳性结肠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ADAM-9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术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提示ADAM-9可作为预测结肠癌生存期的指标,用于术后复发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 预后
下载PDF
关于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秦炜颜 翟晓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期428-429,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不同方法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的效果。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NP(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参附注射液组以及清胰利胆颗粒组,每组15只。利用牛磺胆酸钠制作SD大鼠的ANP模型,参附注射液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进行... 目的:探讨利用不同方法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的效果。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NP(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参附注射液组以及清胰利胆颗粒组,每组15只。利用牛磺胆酸钠制作SD大鼠的ANP模型,参附注射液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清胰利胆颗粒组使用清胰利胆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与ANP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取大鼠的肠系膜淋巴结、腹水与下腔静脉血培养,对比四组大鼠各个部位的病原菌落计数。结果:对照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要明显低于ANP组、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P<0.01);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要明显低于ANP组(P<0.01);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与清胰利胆颗粒可以有效地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细菌移位 参附注射液 清胰利胆颗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