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1
1
作者 秦爱 李根容 +3 位作者 邓方进 张明娟 周朝旭 肖昭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7-104,共8页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多重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 RAA)同时检测食品中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 根据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rfbE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以及金黄色葡...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多重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 RAA)同时检测食品中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 根据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rfbE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RAA特异性引物,筛选出最优的引物组合并优化各项实验条件;通过标准菌株验证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并通过人工污染实验,验证方法在实际食品样本中的检测能力。结果 多重RAA方法最佳扩增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50min;方法特异性良好,仅对目标菌株存在特异性扩增条带,与其他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方法对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为0.10 ng/μL;对经过简单增菌的人工污染牛奶样本和牛肉干样本中目标菌株的检出限为100 CFU/mL。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AA扩增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通量高等优势,适用于多种场景下食品样本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食品安全核酸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标准化现状
2
作者 秦爱 王娟 +4 位作者 邓方进 余秋地 周朝旭 李根容 肖昭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50-360,共11页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无需借助内参基因和标准曲线,通过极限稀释和泊松分布统计即可实现核酸单分子层面的绝对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和高耐受性等技术优势,在...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无需借助内参基因和标准曲线,通过极限稀释和泊松分布统计即可实现核酸单分子层面的绝对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和高耐受性等技术优势,在食品安全核酸检测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介绍了dPCR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及商业化平台,综述了dPCR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动物和植物源性成分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和食源性病毒检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标准化现状,并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dPCR在食品安全核酸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推广和标准制定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品安全 标准化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明明 秦爱 +4 位作者 袁磊 王娟 余秋地 张明娟 李根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55-164,共10页
随着转基因研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农业领域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推进,抗逆、抗病和高产优质的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作物品种日渐增多。但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在带来极大经济效益同时,其安全性也备受争议... 随着转基因研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农业领域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推进,抗逆、抗病和高产优质的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作物品种日渐增多。但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在带来极大经济效益同时,其安全性也备受争议。因此,世界各国不断建立和完善GM产品标识制度,有些国家甚至规定了转基因成分(genetically modified ingredients,GMIs)具体阈值限量。为更好地对GMF安全性提供评价,识别和量化GMIs检测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从基于外源核酸水平的检测技术和基于外源蛋白的检测技术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定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定量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基因组测序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以及较新的CRISPR/Cas核酸检测技术等重要技术的原理、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并总结分析各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期为促进GMF快速、准确及高通量检测技术发展,为确保我国GMF安全的高效准确的监督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检测技术 优缺点
下载PDF
一次性餐具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4
作者 王娟 袁磊 +1 位作者 秦爱 余秋地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9期89-92,共4页
为了准确验证实验室对一次性餐具中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实验室自愿参加一次性餐具用品中沙门氏菌的测定能力验证计划。本实验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对两份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均为阳性,... 为了准确验证实验室对一次性餐具中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实验室自愿参加一次性餐具用品中沙门氏菌的测定能力验证计划。本实验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对两份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均为阳性,取得满意结果,同时对能力验证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质控制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餐具 沙门氏菌 能力验证 关键控制点分析
下载PDF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秦爱 刘明明 +2 位作者 邓方进 余秋地 肖昭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8-286,共9页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 RAA)是一种新型的国产等温扩增技术,其扩增反应可以在恒定温度(37~42℃)下快速完成,具有较高检测效率,且对精密仪器和检测场地的要求较低,更能应对大批量筛查、应急处理等应...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 RAA)是一种新型的国产等温扩增技术,其扩增反应可以在恒定温度(37~42℃)下快速完成,具有较高检测效率,且对精密仪器和检测场地的要求较低,更能应对大批量筛查、应急处理等应用场景。经10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 RAA技术已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本文介绍了RAA技术的反应原理,综述了近3年RAA技术及其扩展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RAA技术在样品前处理、假阳性和假阴性、检测通量、试剂盒开发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为RAA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推广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 食源性致病菌 分子检测
下载PDF
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秦爱 张明娟 +3 位作者 邓方进 王娟 袁磊 李根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等温扩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其反应过程始终维持在恒定的温度下,降低了对精密仪器和检测场地的要求,并大幅度缩短了检测时间,更能满足准确、快速、灵敏、便携的日常检测需求。目前,食源性致病菌仍是影响食品... 等温扩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其反应过程始终维持在恒定的温度下,降低了对精密仪器和检测场地的要求,并大幅度缩短了检测时间,更能满足准确、快速、灵敏、便携的日常检测需求。目前,食源性致病菌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环介导核酸等温扩增、滚环扩增、跨越式滚环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单引物等温扩增、依赖解旋酶的等温扩增、链置换扩增、交叉引物扩增9种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的扩增原理和优缺点,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样品前处理、引物设计、结果判读、检测灵敏度、检测通量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等温核酸扩增 快速检测 技术难点 解决措施
下载PDF
基于质谱的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秦爱 郑晓敏 王坤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0-478,共9页
基于质谱的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从定性和定量蛋白质组学两个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近年来出现的靶向蛋白质组学、DIA/SWATH技术、化学蛋白质组学,以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等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植物 质谱 蛋白质组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十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明娟 刘明明 +4 位作者 余秋地 袁磊 王娟 秦爱 李根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73-281,I0015,I0016,共11页
为建立能够同时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属、克罗诺杆菌属、志贺氏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10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通过特异性... 为建立能够同时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属、克罗诺杆菌属、志贺氏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10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通过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引物特异性验证、引物灵敏度验证和多重PCR检测体系主要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以及人工感染样品应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可以扩增出10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特异目标条带,无非特异扩增。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其序列同源性高达98%,体系灵敏度可达10ng/μL。人工污染样品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多重PCR方法简单快速,仅需简单增菌,检出限可达10 CFU/mL,整个检测时间在48 h以内。建立的多重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与检验机构实际检测工作联系紧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 快速检测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