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前24h早期预警评分变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秦爱娜 王慧 +1 位作者 时文华 谭练仪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6期63-65,68,共4页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前24h早期预警评分(NEWS)变化趋势并予以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从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发生脑疝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未发生脑疝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前24h早期预警评分(NEWS)变化趋势并予以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从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发生脑疝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未发生脑疝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的相关影响因素。此外,分别采集两组受试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mL,检测并比较血清CRP、IL-6水平。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得: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血压以及NEWS评分均和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密切相关(均P<0.05),而性别、年龄、颅底骨折、糖尿病均和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无关(均P>0.05)。以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与否为因变量,赋值如下:继发脑疝=1,未继发脑疝=0。以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血压以及NEWS评分为自变量,赋值如下:GCS评分≤8分=1,>8分=0;蛛网膜下腔出血=1,无蛛网膜下腔出=0;低血压=1,无低血压=0;NEWS评分≥7分=1,<7分=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的危险因素包括GCS评分≤8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血压、NEWS评分≥7分(均OR>1,P<0.05)。病例组血清CRP、IL-6水平分别为(89.92±7.05)mg/L、(134.29±20.95)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0±6.23)mg/L、(89.44±11.57)ng/L(均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前24h的NEWS评分明显升高,可能成为预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疝的有效客观性指标之一,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继发脑疝 早期预警评分 影响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世光 吴祖成 +3 位作者 秦爱娜 何鞍生 阮金德 廖汉杰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488-489,共2页
目的观察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抗病毒、平喘等治... 目的观察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抗病毒、平喘等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应用家庭雾化吸入治疗,疗程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喘息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3.02±1.31)d、(5.39±1.21)d、(6.26±1.3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1±1.49)d、(6.78±1.68)d、(7.92±1.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进一步加快缓解患儿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下载PDF
FOCUS-PDCA模式在声门下吸引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怀银 秦爱娜 柳文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4期177-178,共2页
目的:分析FOCUS-PDCA模式应用于声门下吸引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行声门下吸引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声门下吸引护理;研究组开展基于FOCUS-PDCA模式的声门下吸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FOCUS-PDCA模式应用于声门下吸引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行声门下吸引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声门下吸引护理;研究组开展基于FOCUS-PDCA模式的声门下吸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每日吸引总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行声门下吸引的患者采用FOCUS-PDCA护理模式,可使吸引效果进一步得到优化,同时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也会随之缩短,有助于降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风险,患者也会对护理服务给予更积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模式 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满意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华军 卢见行 +3 位作者 王令 秦爱娜 彭志贤 杨志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3-72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超短波治疗及肩关节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超短波治疗及肩关节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针对肩部压痛点进行徒手封闭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对2组患者肩部疼痛、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用通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后伸范围。于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M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M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3.9%)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治疗能在短期内显著缓解肩袖损伤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其疗效明显优于局部痛点徒手封闭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封闭注射 肩袖损伤 肩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