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成程 陈建明 +4 位作者 王元山 李占清 高晓翔 秦相营 钟晖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11年12月采用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共治疗的19例脊髓空洞症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复查MRI判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死亡病例,有效率89.5%,术后... 目的回顾分析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11年12月采用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共治疗的19例脊髓空洞症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复查MRI判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死亡病例,有效率89.5%,术后复查MRI均可见脊髓空洞明显缩小。结论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手段,具有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损伤小的优点,其治疗原理符合最新的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空洞症 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疗效
下载PDF
椎弓根固定联合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秦相营 连学辉 +1 位作者 雷高 陈祖宁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676-680,共5页
目的:分析椎弓根固定联合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的80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单独改良单开门椎管... 目的:分析椎弓根固定联合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的80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单独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椎弓根固定联合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患者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增颈椎不稳、颈后肌无力、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弓根固定联合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丢失,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钉固定 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
下载PDF
观察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对伴神经根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优良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波 雷高 +2 位作者 秦相营 涂国继 邓德文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693-1695,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对伴神经根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优良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45例伴神经根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实施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对手术效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治疗优... 目的:观察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对伴神经根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优良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45例伴神经根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实施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对手术效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治疗优良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优良率可达91.11%,优30例(66.67%),良11例(24.44%),可3例(6.67%),差1例(2.22%);治疗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评分明显下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伴神经根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优良率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 神经根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I期后前路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建明 张成程 +6 位作者 王元山 许天明 文景 李占清 高晓翔 钟晖 秦相营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2,共3页
外伤性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脊柱序列异常,颈椎完全失稳,复位困难,特别是无脊髓功能损伤者,手术风险大。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牵引复位后行外固定制动,待脊柱稳定后再去除外固定”。,但随着手术治... 外伤性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脊柱序列异常,颈椎完全失稳,复位困难,特别是无脊髓功能损伤者,手术风险大。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牵引复位后行外固定制动,待脊柱稳定后再去除外固定”。,但随着手术治疗方式的改进,目前该方法已逐渐被临床医师放弃。减压加内固定的手术治疗逐渐成为治疗的主流方式,手术可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或后路复位减压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国内外均有报道。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对22例外伤性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采用I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 联合手术治疗 关节突绞锁 难复性 后前路 前路减压内固定 脊柱稳定 颈椎损伤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早期疗效
5
作者 秦相营 张成程 +3 位作者 钟晖 李占清 李勇 高晓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方法、应用、早期疗效及相关优势。方法:对80例主要以单侧肢体症状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术后进行随访并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方法、应用、早期疗效及相关优势。方法:对80例主要以单侧肢体症状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术后进行随访并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椎间隙相关高度(R)测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改良Macnab标准评定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在60~110min,平均85min,出血量90~260ml,皮肤给予丝线缝合,术后均Ⅰ期愈合,住院时间7~11d,术后3~7月达到植骨融合,平均4个月恢复正常生活,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无感染病例,无假关节形成,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65例,良9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92%。结论: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是可行的脊柱外科手术,对特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钉内固定 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连学辉 韩子冀 +2 位作者 肖红利 雷高 秦相营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347-1352,共6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ROI-C)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应用ACDF联合ROI-C治疗颈椎病的患者89例,其中男58例,女31例,共融合138个节段。...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ROI-C)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应用ACDF联合ROI-C治疗颈椎病的患者89例,其中男58例,女31例,共融合138个节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残疾指数评分(NDI)评价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椎体间融合率以及邻近节段的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术后颈椎的稳定性及远期效果。结果89例手术患者随访时间为(25.6±6.8)个月,最小12个月,最长36个月。单节段53例,手术时间为(85.54±12.53)min,出血量为(58.45±10.24)mL;双节段25例,手术时间为(115.57±16.42)min,出血量为(92.62±12.44)mL;三节段9例,手术时间为(148.63±19.42)min,出血量为(118.54±11.25)mL;四节段2例,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188 min、175 mL及214 min、225 mL;术后1周至12个月随访时患者的JOA评分显著增加,NDI评分显著降低,VAS评分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5、26.35、20.26,均P<0.05)。术后仅2例出现吞咽不适感,发生率为2.2%;患者均未出现切口血肿、感染、声音嘶哑、呛咳等并发症。术后1周至12月随访时患者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X线检查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融合器松动移位,未见邻近节段有明显退变。结论采用ACDF联合ROI-C治疗颈椎病疗效良好,术后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手术时间 失血 手术 疼痛测定
原文传递
颈椎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王波 雷高 +2 位作者 秦相营 涂国继 邓德文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4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OI-C治疗,...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OI-C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0.00%(0/30),低于对照组的6.67%(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及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椎间融合器 传统内固定 神经功能 吞咽困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