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脓毒症病人肠道功能与院内30 d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实 秦秉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脓毒症病人肠道功能状况及其与院内30 d死亡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5例脓毒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法以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23例)和测试集(62例)。根据病人入住ICU期间30 d的死亡情...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脓毒症病人肠道功能状况及其与院内30 d死亡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5例脓毒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法以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23例)和测试集(62例)。根据病人入住ICU期间30 d的死亡情况,将训练集123例病人分为死亡组(n=47)和生存组(n=76),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Cox)分析确定ICU脓毒症病人院内30 d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评估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使用训练集建立列线图模型,在测试集中进行内部验证,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训练集123例脓毒症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损伤,AGI分级Ⅲ级和Ⅳ级病人年龄显著大于AGI分级Ⅰ级和Ⅱ级者(F=5.351,P<0.05)。年龄(HR=4.356,95%CI=2.292~6.366,P=0.022)、AGI分级Ⅲ+Ⅳ级(HR=6.027,95%CI=3.184~8.969,P<0.001)、急性生理学评分(APS)Ⅲ(HR=3.996,95%CI=1.879~4.537,P<0.001)、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HR=5.015,95%CI=2.034~6.389,P<0.001)为ICU脓毒症病人院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AGI分级与年龄(r=0.620,P=0.035)、APSⅢ(r=0.700,P=0.002)、SOFA(r=0.650,P=0.018)呈显著正相关。构建预测ICU脓毒症病人院内30 d死亡的列线图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95%CI=0.738~0.892)、0.805(95%CI=0.730~0.880),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结果显示模型准确度及有效性均较好。结论ICU脓毒症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损伤,AGI分级Ⅲ或Ⅳ级为ICU脓毒症病人院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评估ICU脓毒症病人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重症监护病房 住院病人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Th1 IL-18、IL-18BPa和IL-18Rα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7 位作者 谷芳秋 李翼飞 张钊龙 赵悰怡 赵丹阳 郑卉 张祎捷 秦秉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鼻炎(AR^(-))、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鼻炎...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鼻炎(AR^(-))、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鼻炎(AR^(+))患者和HC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原对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的影响;qPCR检测过敏原对CD4^(+)T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HC相比,AR^(-)和AR^(+)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中IL-18蛋白的表达增加,IL-18BPa蛋白的表达减少;AR^(+)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中IL-18Rα蛋白的表达增加;过敏原可增强HC Th1细胞IL-18Rα蛋白的表达,并诱导AR^(+)患者和HC CD4^(+)T细胞IL-18、IL-18BPa和IL-18RαmRNA的表达。结论过敏原极可能通过促进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进而参与AR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CD4阳性Th1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受体α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2 位作者 张钊龙 何韶衡 秦秉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00,共5页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失控反应所导致可以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组织肥大细胞(mast cell,MC)作为炎症反应的经典效应细胞之一,由血液肥大细胞前体细胞发育而来,可通过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失控反应所导致可以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组织肥大细胞(mast cell,MC)作为炎症反应的经典效应细胞之一,由血液肥大细胞前体细胞发育而来,可通过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对MC在脓毒症中的潜在作用做一总结,为探索MC在脓毒症中的新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肥大细胞 潜在作用
下载PDF
脓毒症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兴伟 赵霞飞 秦秉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186-189,194,共5页
脓毒症是机体因感染产生免疫反应失调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脓毒症免疫反应的病理生理通常分为急性炎症反应和随后的免疫抑制两个阶段,脓毒症并发的免疫抑制使患者容易受到医院和机会性感染的影响,造成脓... 脓毒症是机体因感染产生免疫反应失调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脓毒症免疫反应的病理生理通常分为急性炎症反应和随后的免疫抑制两个阶段,脓毒症并发的免疫抑制使患者容易受到医院和机会性感染的影响,造成脓毒症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晚期死亡增加。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可以帮助临床及时发现患者的免疫抑制风险,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本文就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抑制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秦秉玉 张加强 +2 位作者 刘贺 崔明珠 孟凡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54-654,677,共2页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先心病患儿15例。心功能Ⅱ~Ⅲ级。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20μg/kg、乙托咪酯0.3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先心病患儿15例。心功能Ⅱ~Ⅲ级。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20μg/kg、乙托咪酯0.3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6mg/(kg·h),切皮前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1mg/kg。转机后CPB机内加入枸橼酸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05mg/kg,异丙酚维持原注射剂量不变。CPB采用高流量100mL/(kg·min)非搏动性血流灌注。记录各个时间点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结果 麻醉诱导后患者各时间点CSI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CPB期间各时间点CSI指数均低于CPB前即刻(P〈0.05),鼻咽温度均低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气管插管、CPB前即刻及CPB期间各时点MAP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或0.01),CPB期间各时点MAP低于CPB前即刻(P〈0.05);阻断前即刻HR明显高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结论 CSI监测可有效反映低温CPB下先心病手术中麻醉深度,但小儿CSI变化有其自身特点,低温与CPB对CSI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体外循环 心脏病 先天性 儿童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持续输注高渗糖切除胰岛细胞瘤8例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秉玉 张加强 +2 位作者 刘贺 孟凡民 赵素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1-1002,共2页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高渗糖 胰岛细胞瘤
下载PDF
气管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呛咳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秦秉玉 郑向明 +1 位作者 张加强 崔明珠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9期15-16,18,共3页
目的 观察全麻拔管时气管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呛咳反射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手术结束前未减浅麻醉时,试验组将2%利多卡因5ml注入气管导管内,对照组将生理盐... 目的 观察全麻拔管时气管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呛咳反射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手术结束前未减浅麻醉时,试验组将2%利多卡因5ml注入气管导管内,对照组将生理盐水5ml注入气管导管内。观察拔除气管导管前、拔管后1、2、3、5、10min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拔管吸痰时呛咳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后1~5min SBP、SD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前及拔管后5min内与拔管后10min时相比,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围拔管期中、重度呛咳率是8%,对照组是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可以减轻全麻苏醒期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及降低患者呛咳和烦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麻醉 气管拔管 血流动力学 呛咳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麻醉深度指数监测 被引量:1
8
作者 秦秉玉 张加强 +3 位作者 王开伟 刘贺 崔明珠 孟凡民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8例,年龄18~55岁,其中男16例,女22例,体重46~68kg,心功能Ⅱ~Ⅲ级,其中包括低...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8例,年龄18~55岁,其中男16例,女22例,体重46~68kg,心功能Ⅱ~Ⅲ级,其中包括低温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27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乙托咪酯0.3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6~10mg·kg^-1·h^-1,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1mg/kg。转机后体外循环机内加入芬太尼5μg/kg及维库溴铵0.05mg/kg,异丙酚维持原注射剂量不变。体外循环采用高流量100ml·kg^-1·min^-1非搏动性血流灌注。记录入室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前即刻、降温至32.0℃、阻断主动脉前即刻、阻断主动脉后2min、开始复温即刻、停CPB即刻及停CPB后15min时的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结果麻醉诱导后各时间点患者的CSI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期间各时间点的CSI指数均低于体外循环前即刻(P〈0.05);体外循环期间各时点鼻咽温度均低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气管插管、CPB前即刻及体外循环期间各时点的MAP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体外循环期间各时点的MAP低于CPB前即刻(P〈0.05);阻断前即刻的HR明显高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结论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中可有效反映麻醉深度,低温体外循环期间麻醉深度指数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监测
下载PDF
低浓度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秦秉玉 邓芳 +2 位作者 孟凡民 韩振兴 夏令杰 《中原医刊》 1997年第7期9-11,共3页
为减少传统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的毒性反应,增强麻醉效果,缩短苏醒时间,更有利于循环系统的稳定,我们将利多卡因浓度降低为0.2%并复合0.05%氯胺酮及0.025%哌口替啶,通过31例临床观察,利多卡因第一小时平均用量... 为减少传统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的毒性反应,增强麻醉效果,缩短苏醒时间,更有利于循环系统的稳定,我们将利多卡因浓度降低为0.2%并复合0.05%氯胺酮及0.025%哌口替啶,通过31例临床观察,利多卡因第一小时平均用量仅4.81±1.77mg/kg。31例中利多卡因、氯胺酮、哌口替啶最大用量分别为880mg、240mg、150mg。气管插管后10分钟,手术开始及静滴复合液第一、二、三小时的血压、心率平稳,脉压差不少于5kPa,RPP不超过12000,与诱导前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停药后30分钟即能呼之睁眼,术后12小时内未用镇痛药者19例,占61.3%,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浓度 静脉复合麻醉
下载PDF
两种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在心包纤维板剥脱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秦秉玉 孟凡民 +1 位作者 夏令杰 韩振兴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7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两种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在心包纤维板剥脱术中的应用秦秉玉孟凡民夏令杰韩振兴我院自1982~1995年对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纤维板剥脱术26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7岁。主诉... 两种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在心包纤维板剥脱术中的应用秦秉玉孟凡民夏令杰韩振兴我院自1982~1995年对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纤维板剥脱术26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7岁。主诉多为心慌、闷气、下肢浮肿,并均有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心包纤维板 剥脱术 麻醉诱导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917
11
作者 黄勋 邓子德 +25 位作者 倪语星 邓敏 胡必杰 李六亿 李家斌 周伯平 王选锭 宗志勇 刘正印 任南 李卫光 邹明祥 徐修礼 周建英 侯铁英 鲜于舒铭 胡成平 艾宇航 王玉宝 秦秉玉 刘进 吴佳玉 郑波 孙树梅 赵鸣雁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为...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5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65位专家参与,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收集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抗药性 微生物 病原菌 多重耐药 泛耐药 全耐药 MDR XDR PDR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王海波 郭志松 +3 位作者 李敏 代荣钦 朱文亮 秦秉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A组行...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A组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B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C组行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指标水平(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治疗后第14天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值。结果 A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00%,B组为20.00%,C组为22.00%,三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1)。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B、C组;第3天A、B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均较C组低;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PCT较B、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腹胀(8.00%)、腹泻(4.00%)、胃潴留(4.00%)的发生率均为三组最低。治疗后第14天A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最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早期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感染 胃肠功能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微小RNA-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樊清波 李小威 +1 位作者 简立国 秦秉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和VEGF、微小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108只健康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三七总皂苷低剂量治疗组和三七总皂苷高剂量治疗组,心肌梗...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和VEGF、微小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108只健康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三七总皂苷低剂量治疗组和三七总皂苷高剂量治疗组,心肌梗死对照组和三七总皂苷治疗组分别于术后即刻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三七总皂苷(100和400 mg/kg),术后3、7、14、21 d分别处死9只大鼠,进行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测定,免疫组化法测定梗死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RT-PCR法检测miRNA-21、VEGF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3组3、7、14及21 d梗死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VEGF和miRNA-2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微血管密度=35.163、42.906、49.510、54.245,P均<0.001;F梗死面积百分比=59.358、68.241、66.350、58.667,P均<0.001;F VEGF蛋白=145.576、164.024、179.349、186.362,P均<0.001;F VEGF mRNA=253.542、268.958、315.313、347.914,P均<0.001;F miRNA-21 mRNA=53.421、67.954、72.358、75.694,P均<0.001)。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三七总皂苷治疗组微血管密度、VEGF蛋白、VEGF和miRNA-21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减少(P均<0.05);不同剂量三七总皂苷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梗死周边区miRNA-21、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间均呈正相关(r心肌梗死对照组=0.609,P=0.036;r三七总皂苷低剂量治疗组=0.522,P=0.047;r三七总皂苷高剂量治疗组=0.581,P=0.042)。结论:三七总皂苷有促进心肌梗死后VEGF和miRNA-21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和缩小梗死面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肌梗死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小RNA-21 MIRNA-21
下载PDF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4
14
作者 樊清波 张慧峰 +2 位作者 李玮 李敏 秦秉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33-1634,共2页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重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且并发症多,预后差。由于溶栓时间窗和其他溶栓禁忌证的限制,临床可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较少。而纳洛酮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竞争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早在1981年就被报道静脉注射后...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重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且并发症多,预后差。由于溶栓时间窗和其他溶栓禁忌证的限制,临床可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较少。而纳洛酮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竞争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早在1981年就被报道静脉注射后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1〕。近几年研究报道,早期应用纳洛酮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促进意识恢复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应用剂量国内外尚有争议。本研究就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重症脑梗死 GCS评分 NIHSS评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后心肌氧耗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文杰 郑向明 +3 位作者 张立 秦秉玉 卢伟东 孟凡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23-24,共2页
36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Ⅰ组术前给予东莨菪碱0.006 m g/kg,Ⅱ组术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1 m g/kg。观察静注前,注药后1、3、5、10、20、30 m in的HR、SBP、DBP、RPP、HRV等变化。结果证明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冠心病患... 36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Ⅰ组术前给予东莨菪碱0.006 m g/kg,Ⅱ组术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1 m g/kg。观察静注前,注药后1、3、5、10、20、30 m in的HR、SBP、DBP、RPP、HRV等变化。结果证明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冠心病患者术前用药优于东莨菪碱,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基本稳定,不增加心肌氧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东莨菪碱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氧耗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ICU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玥 秦秉玉 +1 位作者 邵换璋 黄晓佩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多发伤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多发伤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10 mg/L芬太尼(2μg·kg-1·h^-1)联合8 mg/L右美托咪定(0.5~0.7 μg· kg-1·h^-1)持续微量泵泵入;试验组应用布托啡诺0.4 g/L(20μg·kg-1·h^-1)联合右美托咪定8 mg/L(0.5~0.7 μg·kg-1·h^-1)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48 h.两组均维持镇静目标Ramsay评分2~4分,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达到0~3分.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6、12、24、48 h两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比较两组镇静镇痛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CPOT评分、Ramsay评分、HR、RR、MAP、PaO2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aO2、SpO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给药后48 h达到最低[对照组:CPOT评分(分)为2.56±0.39比7.21±0.35,Ramsay评分(分)为3.34±0.69比1.12±0.25,HR(次/min)为110.52±10.98比129.21±12.36,RR(次/min)为29.09±6.38比36.04±5.15,MAP (mmHg,1 mmHg=0.133 kPa)为110.01±14.32比113.24±15.84,PaCO2(mmHg)为37.43±5.67比43.79±7.14,PaO2 (mmHg)为72.32±3.55比57.42±7.55,SpO2为0.94±0.10比0.87±0.08;试验组:CPOT评分(分)为2.01±0.72比7.67±0.73,Ramsay评分(分)为3.56±0.37比1.18±0.27,HR(次/min)为80.54±9.98比126.54±12.37,RR(次/min)为20.06±3.18比35.28±4.85,MAP(mmHg)为78.69±12.34比112.52±13.42,PaCO2 (mmHg)为35.06±4.98比43.79±6.28,PaO2 (mmHg)为97.98±7.98比58.62±6.35,SpO2为0.99±0.10比0.89±0.08];两组各时间点MAP、HR、RR、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PaO2、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镇静镇痛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in:22.6±5.4比39.8±7.2,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5% (4/42)比34.8%(15/43),P< 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ICU重症创伤患者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稳,无呼吸抑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右美托咪定 多发伤 镇静镇痛
下载PDF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白介素-8和-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晗 秦秉玉 +3 位作者 邵换璋 刘卫青 代荣钦 樊清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442-3443,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1、白细胞介素(IL)-8和-12的影响。方法严重脓毒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均参照2008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性休克治疗指南,除了...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1、白细胞介素(IL)-8和-12的影响。方法严重脓毒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均参照2008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性休克治疗指南,除了早期容量复苏、升压药物等常规治疗外,均给予早期经验性广谱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CRRT。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HMG-1、IL-8和-12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HMG-1、IL-8和-12表达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RRT治疗严重脓毒血症效果显著,且能降低HMG-1、IL-8和-12表达,进而调节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高迁移率族蛋白(HMG)-1 白细胞介素(IL)-8 IL-12 脓毒症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樊清波 刘卫青 +1 位作者 郭志松 秦秉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232-3233,共2页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所以急性期临床治疗重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康复治疗则为恢复期开展的治疗。但目前多数学者认...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所以急性期临床治疗重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康复治疗则为恢复期开展的治疗。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发病初4 w恢复进展最快,8~12 w时功能获得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Fugl-Mayer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NF-κB、IL-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卫青 张晓晔 +1 位作者 朱敏 秦秉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BLM组25只,气管注射BLM5mg/kg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NAC组25只,...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BLM组25只,气管注射BLM5mg/kg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NAC组25只,于注射BLM前5天开始,每天给予NAC250mg/kg直至取材;对照组25只,气管注射生理盐水。第1、3、7、14、28天处死小鼠,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左肺组织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分别采用ELISA法和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的含量和灌洗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结果:第7、14、28天,BLM组肺组织病理可见实变及胶原沉积,而NAC组明显减轻;3组小鼠肺组织HY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C组HYP含量低于BLM组(P<0.05);第1、3、7天,3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NF-κBp65的表达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NAC组2指标均低于BLM组(P均<0.05)。结论:NA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致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IL-4的产生,进而减轻BLM所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4 肺间质纤维化 N-乙酰半胱氨酸 小鼠
下载PDF
高钠血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樊清波 秦秉玉 +1 位作者 李玮 刘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6-747,共2页
血清钠改变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症脑卒中合并高钠血症多提示病情复杂且预后不良[1]。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9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高钠血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 血清钠改变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症脑卒中合并高钠血症多提示病情复杂且预后不良[1]。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9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高钠血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295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其中男179例,女116例,年龄51~79(63.3±12.4)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高钠血症 病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