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秦鸣妍 梁雅茹 宫晓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第9期46-50,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中老年糖尿病的患者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年我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调查数据,对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现状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使用STATA 12.0软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描... 目的分析我国中老年糖尿病的患者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年我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调查数据,对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现状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使用STATA 12.0软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中老年糖尿病患者1 540例,其中70.1%的患者自评血糖控制较好。但糖尿病的管理率仍然较低,有较高比例(25.5%)的患者未采取任何药物/胰岛素治疗,分别有22.2%和62.2%的患者在过去一年中未检测过血糖和尿糖,超过80.0%的患者过去一年中未做过眼底检查和微蛋白尿检查。社区医生的参与度也较低,过去一年中有80.1%的患者未通过社区医生或村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检测。提示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不甚乐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未上过学的患者,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自评血糖控制较好。居住地类型,如乡镇(OR=0.57)、农村(OR=0.73)等相对偏远地区患者的血糖控制较差,过去12个月中血糖检测频率为每月1~2次的患者(OR=0.64)自评血糖控制较差。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中有较多的糖尿病患者未得到有效的管理,基层卫生机构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参与度较低,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城乡差异群体中糖尿病管理情况存在差异。均衡发展城乡社区基本卫生服务、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水平,促进基本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对糖尿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居民 糖尿病 慢性病管理 血糖控制
下载PDF
社区儿童保健整合产后避孕服务的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秦鸣妍 徐伟清 +1 位作者 陈维怡 钱序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2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 分析利用儿童系统保健时机开展产后避孕服务的可行性,为妇女和儿童保健服务的整合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通过对1 946名产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妇女产后避孕现状和在儿童保健服务时获取产后避孕服务的需求;选取区级和社区基层妇... 目的 分析利用儿童系统保健时机开展产后避孕服务的可行性,为妇女和儿童保健服务的整合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通过对1 946名产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妇女产后避孕现状和在儿童保健服务时获取产后避孕服务的需求;选取区级和社区基层妇幼保健管理者、妇幼领域专科医生、社区医生共计26名,开展个人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从卫生系统角度分析在儿童保健服务时提供产后避孕服务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结果 调查时有1 438名(73.90%)产后妇女已恢复性生活,妇女产后首次性行为避孕率为89.50%(1 287/1 438),产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率为3.89%(56/1 438);产后12个月及以上的妇女在每次性生活中规范使用避孕措施的占比低于80.00%;有91.73%(1 785/1 946)的妇女希望在利用儿童保健服务的同时获得产后避孕的相关信息。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妇女儿童保健服务的整合是推进全生命周期妇幼保健服务的必然趋势,坚实的社区基层卫生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是上海整合妇幼保健服务具备的基本要素;但服务对象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可能性、儿童保健卫生人力紧缺以及妇幼保健服务信息不互通是整合服务的实践阻力。当前,相关生育保障政策的出台及信息化互通平台的建设都有利于整合服务的实施;但妇幼保健人员的激励机制长期得不到改善会给整合服务的实施带来挑战。结论 在我国现有卫生资源条件下,利用儿童系统保健服务时机提供产后避孕服务是可以尝试的,但具体的整合服务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儿童保健 妇女保健 产后避孕
下载PDF
产后2年内妇女避孕方法使用及保健现况调查
3
作者 秦鸣妍 徐伟清 +1 位作者 梁霁 钱序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产后2年内妇女的避孕方法使用现况和相关保健服务利用情况。【方法】2021年6—11月,对陪同婴幼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儿童系统保健的产后2年内不同时期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产后2年内妇女的避孕方法使用现况和相关保健服务利用情况。【方法】2021年6—11月,对陪同婴幼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儿童系统保健的产后2年内不同时期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等方法。【结果】调查的1946位产后妇女中,有1934位属于已婚或未婚同居,其中1430位已恢复性生活。产后4、6、12、18和24个月妇女的避孕普及率分别为92.34%(193/209)、92.16%(235/255)、87.31%(282/323)、91.95%(297/323)和90.00%(288/320);现代避孕方法使用率分别为87.08%(182/209)、87.06%(222/255)、82.04%(265/323)、83.09%(271/323)和85.31%(273/320);未满足的避孕需求率分别为7.66%(16/209)、7.84%(20/255)、11.46%(37/323)、6.81%(22/323)和10.00%(32/320);产后6、12、18和24个月妇女的长效可逆避孕方法使用率分别为0.39%(1/255)、2.17%(7/323)、0.31%(1/323)和2.81%(9/320)。全部调查对象中,32.17%(626/1946)仅接受过1次产后避孕服务,27.85%(542/1946)没有接受过任何产后避孕服务。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后避孕方法使用情况与分娩后(出院前)和产后家庭访视时有无接受过相关宣教服务有关(P<0.05)。【结论】产后妇女有未满足的避孕需求;分娩后(出院前)以及产后访视乃至产后检查时的避孕宣教质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妇女 产后避孕 需求 卫生服务利用
原文传递
我国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问题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昭润 秦鸣妍 +1 位作者 钱序 程利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2-657,共6页
目的探讨国内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滞留现状、可能造成的健康问题以及取出困难情况。方法在CNKI、万方、CBM、PubMed等中外数据库中检索了迄今为止我国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相关的公开发表文献,获得了... 目的探讨国内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滞留现状、可能造成的健康问题以及取出困难情况。方法在CNKI、万方、CBM、PubMed等中外数据库中检索了迄今为止我国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相关的公开发表文献,获得了符合本综述纳入排除标准的15篇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结果整理。结果纳入研究普遍提到IUD滞留问题。IUD取出难度及妇女的心理问题均随妇女绝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围绝经期IUD滞留与腰部疼痛、小腹坠痛和绝经后出血有关。绝经后适时取出IUD有助于改善妇女腰背疼痛、心理问题的发生,能够有效避免后期IUD取出困难问题。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存在IUD滞留问题,IUD滞留可能造成取出困难,同时可能造成妇女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绝经后适时取出IUD作为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持续服务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围绝经期 绝经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