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溜破系统地表预注浆工程在铁矿井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志鹏 贲勇 +1 位作者 杨福军 程中平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6期57-58,共2页
大贾庄铁矿溜破系统施工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需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措施,但施工极为困难。对此,通过对溜破系统地表预注浆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讨论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分析了溜破系统地表预注浆工程在技术与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关键词 溜破系统 地表预注浆 施工方案
下载PDF
油桃品种的RAPD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1 位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3-68,共6页
为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油桃品种进行分析 ,本研究利用 RAPD技术 ,采用从 2 0 0个 1 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 9个油桃品种的基因组 DNA进行扩增 ,通过扩增 1 80个位点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油桃的系统发育 ,将供试油桃品种分... 为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油桃品种进行分析 ,本研究利用 RAPD技术 ,采用从 2 0 0个 1 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 9个油桃品种的基因组 DNA进行扩增 ,通过扩增 1 80个位点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油桃的系统发育 ,将供试油桃品种分为 3类 ;并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油桃的品种分子识别表 ,提出了重点保存的油桃种质有曙光、瑞光 2号、五月火、艾米拉、红李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RAPD 系统发育 品种 分子识别表 种质保存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黄肉桃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1 位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6,共8页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十碱基随机物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37个黄肉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的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黄肉桃的系统发育,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黄肉桃的分子检索表,并提出了重点保存的黄肉桃种质。
关键词 黄肉桃 种质资源 RAPD分析 系统发育 分子检索表 重点种质保存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对蟠桃品种的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1 位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对蟠桃的品种识别、系统发育及资源保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本试验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13个蟠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蟠桃的系统发育,在相似系数为0 917... 为了对蟠桃的品种识别、系统发育及资源保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本试验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13个蟠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蟠桃的系统发育,在相似系数为0 917处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类,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蟠桃品种的识别谱带,并提出了需重点保存的蟠桃种质为玉露蟠桃、五月鲜扁干、苏联蟠桃、嘉庆、扬州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系统发育 蟠桃 品种识别 种质保存
下载PDF
寿星桃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1 位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4-77,共4页
该研究利用RAPD技术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寿星桃种质进行分析 .采用从 2 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0个寿星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通过对 180个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寿星桃的系统发育 ;运用特殊谱带 ,... 该研究利用RAPD技术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寿星桃种质进行分析 .采用从 2 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0个寿星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通过对 180个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寿星桃的系统发育 ;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寿星桃的分子检索表 ;并对扩增的特殊位点进行统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星桃 种质资源 RAPD分析 系统发育 分子检索表 重点种质保存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对桃不同类群的遗传差异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胡春根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6-270,共5页
运用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对桃属中 2 0 3份试材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中的砧木类、寿星桃类、碧桃类、垂枝桃类、红叶桃类、硬肉桃类、蜜桃类、水蜜桃类、蟠桃类、油桃类和黄肉桃类采用多态标记、标记频率、扩增位点... 运用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对桃属中 2 0 3份试材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中的砧木类、寿星桃类、碧桃类、垂枝桃类、红叶桃类、硬肉桃类、蜜桃类、水蜜桃类、蟠桃类、油桃类和黄肉桃类采用多态标记、标记频率、扩增位点变异系数、各位点的相关性的比较 ,结果如下 :寿星桃、垂枝桃、红叶桃和碧桃为较原始类 ,而硬肉桃、蜜桃、水蜜桃、蟠桃、油桃和黄肉桃为较进化类 ,且它们相关联程度大 在遗传多样性方面 ,砧木类最高 ;红叶桃、蜜桃、蟠桃和黄肉桃次之 ;寿星桃、碧桃、垂枝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属 RAPD技术 RAPD标记 多态标记 扩增位点变异系数 遗传差异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抗栗疫病板栗品种及优系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程中平 吴群 +2 位作者 黄俊斌 胡春根 王章利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47,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选择较为适合鉴定栗疫病抗性的时期(枝条),并对不同品种进行抗栗疫病筛选。采用从3个板栗产区分离得到并经形态和分子确认后的3个栗疫病菌株JS-6、TC-4和LT-1培养的菌丝,对中国板栗品种和在美国育成中国板栗优系接种培养10天... 本研究旨在选择较为适合鉴定栗疫病抗性的时期(枝条),并对不同品种进行抗栗疫病筛选。采用从3个板栗产区分离得到并经形态和分子确认后的3个栗疫病菌株JS-6、TC-4和LT-1培养的菌丝,对中国板栗品种和在美国育成中国板栗优系接种培养10天,对病斑面积进行测定,按分级标准确定品种或优系对栗疫病的感抗。通过不同时期对枝条进行接种的比较,认为选夏季枝条接种菌株菌丝进行栗疫病抗性鉴定更严格、准确。通过对不同品种的夏季枝条接种3个菌株菌丝进行鉴定,抗栗疫病品种为Nanking、宜昌深刺、大乌壳、宋家早、重阳栗和七月早,较抗栗疫病品种为八月红、广德大红袍、九家种和东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病 离体枝条接种 接种时期 抗病品种
下载PDF
桃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1 位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89-99,共11页
采用 RAPD技术 ,利用 2 0 0个引物筛选的 2 2个 10碱基随机引物对桃 182个变种、类型、品种进行 DNA扩增。对扩增位点上的带型分析 ,观察到有的引物在某一位点上明显有带的分离 ,且 S6 5、S4 59、S1 6 7、S6 0 引物在这一位点可以包含... 采用 RAPD技术 ,利用 2 0 0个引物筛选的 2 2个 10碱基随机引物对桃 182个变种、类型、品种进行 DNA扩增。对扩增位点上的带型分析 ,观察到有的引物在某一位点上明显有带的分离 ,且 S6 5、S4 59、S1 6 7、S6 0 引物在这一位点可以包含一个类群或几个类群全部的供试品种、变种或类型 ,但各类群都没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带。聚类图分析表明 ,来源无性系的品种遗传一致度最大达 0 .990 ;有的品种也表现出较大遗传一致度的为 0 .985 ;也有的品种的遗传一致度较低 ,范围在 0 .6 86~ 0 .831之间。对桃的分类 ,以水蜜桃、寿星桃、垂枝桃作为类群划分较明晰 ,其它品种的类群划分则较困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下载PDF
分子标记在桃上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4 位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罗正荣 龚俊杰 姜正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分子标记 应用 种质资源 分子遗传图谱
下载PDF
RAPD技术在桃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1 位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共3页
采用 RAPD技术 ,用筛选的 2 2个 10碱基随机引物对桃属 2 0 3个材料的 DNA进行扩增 ,对所得到的 180个位点建立数据库 ,并采用聚类法、统计学方法、标记频率法、多态带数和特殊位点法进行分析 。
关键词 RAPD 分析方法 种质资源 保存
下载PDF
蟠桃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1 位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38-41,共4页
利用RAPD技术 ,采用从 2 0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的 2 2个随机引物对 13个蟠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通过扩增 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蟠桃的系统发育 ,并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蟠桃的分子检索表 ;
关键词 系统发育 分子检索表 重点种质保存 蟠桃 种质资源 RAPD分析
下载PDF
桃不同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中平 黄宏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27-32,共6页
采用RAPD技术,利用从200个随机引物筛选的22个十碱基引物对桃10个类群180个样品的DNA进行扩增,得到180个位点。通过对所得的数据统计分析,在类群的遗传多样度上表现为:黄肉桃类>蜜桃类>蟠桃类>红叶桃类>硬肉桃类>碧桃类&... 采用RAPD技术,利用从200个随机引物筛选的22个十碱基引物对桃10个类群180个样品的DNA进行扩增,得到180个位点。通过对所得的数据统计分析,在类群的遗传多样度上表现为:黄肉桃类>蜜桃类>蟠桃类>红叶桃类>硬肉桃类>碧桃类>水蜜桃类>油桃类>寿星桃类>垂枝桃类。在180个位点中检验出多样度范围在0.4以上的位点分布在桃总群体中的有37个,而在桃类群间的则有13个。聚类分析的结果是:桃食用栽培品种的类群聚为一组;其它非食用桃类群各为一组。对桃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结构分析,为桃的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类群 RAPD 遗传多样性及其结构分析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系统发育的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程中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50,共6页
采用RAPD技术 ,利用从 2 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的 2 2个随机引物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中的 2 2 3个试材进行了DNA扩增分析。结果表明 :每个随机引物都能在桃、李、杏、梅、樱类植物的DNA扩增带中找到多态 ,但每类植物没有... 采用RAPD技术 ,利用从 2 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的 2 2个随机引物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中的 2 2 3个试材进行了DNA扩增分析。结果表明 :每个随机引物都能在桃、李、杏、梅、樱类植物的DNA扩增带中找到多态 ,但每类植物没有能区别其他类别的共有特征带。对 2 2个随机引物 180个位点上的RAPD带进行聚类分析 ,结合前人从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和酶学的研究结果 ,认为桃、李、杏、梅、樱类植物可划分为桃属、李属、杏属和樱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系统发育 蔷薇科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对蜜桃种质资源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中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利用RAPD技术 ,采用从 2 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4个蜜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 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蜜桃的系统发育 ,将供试的蜜桃品种分为 3组 ;并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蜜桃的分子检索表 ... 利用RAPD技术 ,采用从 2 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4个蜜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 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蜜桃的系统发育 ,将供试的蜜桃品种分为 3组 ;并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蜜桃的分子检索表 ,提出了特殊保存的蜜桃种质有秋蜜、太原水蜜、深州红蜜和温州水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蜜桃 种质资源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对碧桃种质资源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中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8个碧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的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碧桃的系统发育,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碧桃的分子检索表,并提出了重点保存的碧桃种质。
关键词 RAPD技术 碧桃 种质资源 系统发育 分子检索表 多态带数 特殊位点
下载PDF
硬肉桃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多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中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22引物对17个硬肉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硬肉桃的系统发育,将供试的硬肉桃品种分为5组;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硬肉桃的分子检索表;提出了重...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22引物对17个硬肉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硬肉桃的系统发育,将供试的硬肉桃品种分为5组;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硬肉桃的分子检索表;提出了重点保存的硬肉桃种质有大红袍、五月鲜、秦岭冬桃、一线红、阳泉肉桃和大甜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肉桃 种质资源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DNA RAPD 系统发育 保存
下载PDF
桃不同类群及李属近缘种植物多态信息量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中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84-91,共8页
通过RAPD技术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及桃种内的不同类群的DNA扩增带的多态信息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1个引物均能为桃类植物提供较大的多态信息量,樱类和梅类的多态信息位于其次,而李类和杏类则较低。有11个引物最适用于... 通过RAPD技术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及桃种内的不同类群的DNA扩增带的多态信息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1个引物均能为桃类植物提供较大的多态信息量,樱类和梅类的多态信息位于其次,而李类和杏类则较低。有11个引物最适用于桃、李、杏、梅、樱类的群体样品的多态性检测,每类植物均有各自能提供较大信息量的引物,其变化由李类只有1个引物到桃类有21个引物。在桃种内的各类群中,供试引物在黄肉桃、红叶桃、蟠桃、蜜桃类群中的信息量较大,有9个引物较适宜于对桃种内的各类群多态信息量分析;对于单个类群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引物,从水蜜桃只有1个引物到黄肉桃有18个。根据多态信息量的指标,为桃及其李属近缘种植物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提供直接可供选择的引物和比较直观确定供试样品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属内种类 桃种内类群 多态信息量
下载PDF
红叶桃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中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7,共3页
利用RAPD技术 ,采用筛选的 2 2个随机引物对 9个红叶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通过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红叶桃的系统发育 ,并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红叶桃的分子检索表 ,提出了重点保存的红叶桃种质有筑波 3号、筑波
关键词 红叶桃 种质资源 RAPD分析 随机引物 基因组 扩增位点 分子检索表
下载PDF
栗育种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中平 陈绪中 张忠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9期134-136,160,共4页
本文从栗实生选种、芽变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抗病虫害育种、航天育种及遗传规律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的栗育种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以便对栗育种的现况有一个基本了解。
关键词 育种 进展
下载PDF
几个板栗株系的开花结果习性比较分析
20
作者 程中平 王章利 +3 位作者 殷照东 陈艳梅 梅利娟 王业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5-660,共6页
采用在美国育成的几个株系,并以常见的本地栽培品种‘桂花香’作对照,对刚进入结果幼树的枝梢开花习性,枝梢生长情况与开花坐果关系,以及树冠不同部位的枝梢开花与坐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全部参试材料而言,末级梢的长、粗... 采用在美国育成的几个株系,并以常见的本地栽培品种‘桂花香’作对照,对刚进入结果幼树的枝梢开花习性,枝梢生长情况与开花坐果关系,以及树冠不同部位的枝梢开花与坐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全部参试材料而言,末级梢的长、粗度区间分别以20.0~59.9cm和0.5~1.49cm的雌花量和坐果数较高;株系95—1—26和95—1-9雌花着生部位较其它3个株系或品种的节位高出一倍以上,其平均着生节位与末级梢平均节位基本上相等;从树冠立体分布上看,其外围和树冠上部水平方向中膛结果数较多,但对于每个株系来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上研究结果对幼年结果树的枝梢培养、树体的整形修剪,以及达到早期丰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株系 枝梢生长 树体结构 开花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