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G-1和NF-kB p65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于营 罗新华 +1 位作者 程明亮 程云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6期4193-4199,共7页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EG-1和NF-κB ...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EG-1和NF-κB p65蛋白在40例HCC组织、对应癌旁肝组织及8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AEG-1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AEG-1和NF-κB p65的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HCC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AEG-1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2.5%(29/40)、60%(24/40)、12.5%(1/8),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4,P〈0.05).且AEG-1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P〈0.05).NF-κB p65在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5%(30/40)、62.5%(25/40)、12.5%(1/8),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P〈0.05),且NF-κB p65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AEG-1、NF-κB p65双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单阳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EG-1可能通过上调NF-κB p65的表达而促进HCC的发生和转移,联合检测AEG-1及NF-κB p65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有望成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核因子-ΚB P65
下载PDF
AEG-1、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临床特性与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程云娟 罗新华 程明亮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633-636,共4页
目的了解AEG-1、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临床特性并进行分析。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癌组织中的AEG-1、β-c... 目的了解AEG-1、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临床特性并进行分析。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癌组织中的AEG-1、β-catenin及C-myc蛋白细胞表达水平及表达载量,分析其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 AEG-1在肝癌组织的高表达率为72.5%,以AOD值记分为0.80±0.07,Western Blot测出相对表达量为1.56±0.12;β-caten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75.0%,以AOD值记为0.75±0.06,Western Blot测出相对表达量为1.23±0.11;C-myc的高表达率为62.5%,以AOD值记为0.69±0.06、Western Blot测出相对表达量为1.15±0.09。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肝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HBs Ag、术前AFP浓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EG-1、β-catenin和C-myc有望成为评价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的指导性指标,进而可以用于评估病程进展及预后;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起病过程中的作用途径独立于AFP系统,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AEG-1 Β-CATENIN C-MYC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AEG-1、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云娟 罗新华 程明亮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967-969,1055,共4页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AEG-1、β-catenin、C-myc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AEG-1、β-catenin、C-myc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组,8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中AEG-1、β-catenin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癌组织中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组织中AEG-1蛋白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0),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AEG-1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5。结论 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AEG-1可能通过Wnt信号传导途径调控下游的β-catenin和C-myc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参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 Β-连环蛋白 C-MYC
下载PDF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β-连环素及周期素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于营 罗新华 +1 位作者 程明亮 程云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AEG)1、β-连环素(β-catenin)及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HCC的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各40例,另选取...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AEG)1、β-连环素(β-catenin)及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HCC的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各40例,另选取8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在HCC组织、对应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AEG-1、β-catenin、Cyclin D1在HCC中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在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840、4.274、8.817、4.274、9.919、4.850,P值分别为0.005、0.039、0.003、0.039、0.002、0.028)。AEG-1、β-catenin、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在性别、年龄、HBs Ag、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病理分化程度、肝癌TNM分期及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EG-1蛋白的表达与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0.741,P值均<0.01)。结论 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EG-1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1、β-catenin的表达和活性而促进HCC的发生和转移;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可作为HCC基因治疗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Β连环素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程云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明确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9月到2021年3月进入本院治疗的9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选入无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创治疗组额外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 明确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9月到2021年3月进入本院治疗的9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选入无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创治疗组额外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疗效、实施治疗前后各项通气指标变化情况、病死率、呼吸机肺炎发生率。结果:无创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比常规治疗组的75.56%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PaCO2、PaO2、血pH值、HR、RR指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无创治疗组的PaCO2、血pH值显著比常规治疗组更高,PaCO2、HR、RR指标比常规治疗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常规治疗组相比较,无创治疗组的病死率、呼吸机肺炎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急性呼吸衰竭急诊中利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各项通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急诊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6
作者 程云娟 《进展》 2021年第5期166-167,共2页
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必须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语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化品鉴能力等各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四大能力提升 综合语用能力
下载PDF
低免疫人群重症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7
作者 朱江兰 程云娟 谢文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369-371,共3页
分析低免疫人群感染后病原菌分布及主要感染部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211.1至2021.12.27 313例低免疫人群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资料。分析病原学分布及主要感染部位。结果:313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65株。合并糖尿病者检... 分析低免疫人群感染后病原菌分布及主要感染部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211.1至2021.12.27 313例低免疫人群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资料。分析病原学分布及主要感染部位。结果:313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65株。合并糖尿病者检出革兰阴性菌91株(70.00%),革兰阳性菌30株(23.08%);合并肿瘤患者检出革兰阴性菌55株(69.62%),革兰阳性菌18株(22.78%);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检出革兰阴性菌46株(74.19%),革兰阳性菌8株(12.90%);合并慢性肝、肾疾病患者检出革兰阴性菌73株(77.66%),革兰阳性菌15株(15.96%);低免疫群体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血液。结论:低免疫人群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在临床中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完善药敏实验,加强医院感染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免疫人群 重症感染 病原菌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