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治疗效果研究
1
作者 张大华 宋为群 +3 位作者 张甜甜 程亦男 汪洁 赵钰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8-683,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左侧大脑外侧裂后部颞顶联合区对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本研究采用自身交叉...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左侧大脑外侧裂后部颞顶联合区对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本研究采用自身交叉随机对照试验,入组患者经西方失语成套测验诊断标准评估为传导性失语。将12例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治疗顺序:A期—洗脱期—B期)和B组(治疗顺序:B期—洗脱期—A期),各6例。A期为tDCS真干预联合言语语言训练,B期为tDCS假干预联合言语语言训练,洗脱期仅接受言语语言训练,每期均训练5 d。tDCS阳极为刺激电极,放置于刺激靶点;阴极为参考电极,放置于右侧肩部。tDCS的强度为1.4 mA,真刺激为20 min/次,假刺激仅30 s/次后自动停止,均2次/d,共治疗10次。言语语言训练30 min/次,2次/d,共训练10次。A、B期治疗前和治疗后立即进行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和非训练项)功能检查,并比较A期与B期治疗前后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和非训练项)功能评分的差值。结果(1)A组与B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康复治疗前,A组与B组患者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非训练项)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A组与B组内洗脱期治疗前后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非训练项)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B期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A期患者治疗前后复述功能、视图命名(训练项)、视图命名(非训练项)功能评分的差值均较高[分别为(6.9±1.4)分比(2.2±1.0)分,t=9.604;(6.2±1.2)分比(1.8±1.1)分,t=9.277;(6.5±1.0)分比(1.5±1.0)分,t=12.247;均P<0.01]。结论初步分析显示,tDCS对左侧大脑外侧裂后部颞顶联合区脑组织的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和非训练项)能力。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不能 失语 传导性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复述功能 视图命名
下载PDF
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疗效分析
2
作者 张大华 宋为群 +3 位作者 程亦男 袁英 汪洁 马佳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予以低电流密度(0.028 mA/cm2,低密度组)、中等电流密度(0.057 mA...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予以低电流密度(0.028 mA/cm2,低密度组)、中等电流密度(0.057 mA/cm2,中密度组)和高电流密度(0.080 mA/cm2,高密度组)电刺激(每组各1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评价量表(FMA‑UE)和上肢动作研究测验量表(ARAT)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不同电流密度组患者治疗后FMA‑UE(F=284.343,P=0.000)、ARAT(F=180.427,P=0.000)和mBI(F=487.159,P=0.00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各组间FMA‑UE(F=2.293,P=0.000)和ARAT(F=2.572,P=0.00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密度组和中密度组FMA‑UE(t=2.426,P=0.029;t=2.140,P=0.035)和ARAT(t=2.537,P=0.024;t=2.353,P=0.028)评分均高于低密度组。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尤以电流密度0.057和0.080 mA/cm2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卒中 运动障碍 上肢
下载PDF
研究生学术不端预防处理体制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励 程亦男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38-42,共5页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引发社会关注。文章梳理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危害及国外学术不端防治的经验,分析国外防治做法带来的启示,指出要从健全防治制度建设、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制定科学招生标准和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导师和社...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引发社会关注。文章梳理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危害及国外学术不端防治的经验,分析国外防治做法带来的启示,指出要从健全防治制度建设、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制定科学招生标准和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导师和社会公共媒介力量等方面着手构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防控体系,构建研究生学术不端预防处理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不端 预防处理 机制构建
下载PDF
不同刺激靶点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动词命名疗效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张大华 宋为群 +2 位作者 汪洁 袁英 程亦男 《中国康复》 2023年第8期460-464,共5页
目的:对比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左侧大脑Broca区和运动区对左侧大脑额叶损伤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动词命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和门诊进行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失... 目的:对比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左侧大脑Broca区和运动区对左侧大脑额叶损伤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动词命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和门诊进行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失语症患者36例,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Broca组、M1组各12例;3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时长的言语语言治疗,训练内容均为评价中的训练项图片。在此基础上,Broca组采用阳极tDCS刺激左半球Broca区,M1组为阳极tDCS刺激左半球M1区,刺激强度均1.4mA,刺激时长20min,连续治疗5d。于治疗前及治疗5d后进行动词的命名和听理解评估,其中动词命名包括训练项和非训练项动词命名。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训练项动词命名成绩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Broca组较M1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Broca组非训练项动词命名成绩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Broca组较M1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Broca组动词听理解成绩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Broca组较M1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tDCS刺激Broca区较M1区能更有效地提高左侧额叶损伤导致的失语症患者的动词理解和命名,并对动词命名的治疗效果有更好的泛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经颅直流电刺激 动词命名
下载PDF
经典Broca区在语言加工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大华 汪洁 +2 位作者 袁英 宋为群 程亦男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2-165,共4页
本文回顾整理了经典Broca区的解剖定位及其在言语语言加工的研究,对经典Broca区的解剖定位及其在言语语言产生和句法加工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脑卒中 BROCA区 Broca失语症
下载PDF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程亦男 霍速 +2 位作者 杜巨豹 孙丽 赵文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96-498,共3页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否能明显增强脑血管意外偏瘫伴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方法2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病程全部在6个月以上,均经其他康复方法治疗未能再进一步改善功能。全部患者...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否能明显增强脑血管意外偏瘫伴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方法2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病程全部在6个月以上,均经其他康复方法治疗未能再进一步改善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15次、每次50min的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屈髋肌、髋外展肌肌力评估和肌电信号数据采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01)。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是改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髋关节的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治疗 脑血管意外 偏瘫患者 肌力 肌电信号 髋关节功能 自主 操作性 结论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患者非流利型失语症视图命名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程亦男 汪洁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恢复期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卒中发病3~6个月的失语患者10例.选用病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治疗分为A期和B期,A期为常规语言治疗2周,在A期...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恢复期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卒中发病3~6个月的失语患者10例.选用病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治疗分为A期和B期,A期为常规语言治疗2周,在A期治疗的基础上,B期使用常规语言治疗联合低频rTMS,低频rTMS刺激右侧半球额下回后部2周.在A期治疗前后和B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中的视图命名测试.结果常规语言治疗后,患者视图命名成绩未见明显提高.继续2周低频rTMS加常规语言治疗,患者的视图命名成绩平均提高中位数7个,与rTMS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图命名的反应时间,平均缩短中位数3.95 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刺激患者右侧半球额下回后部,可以提高恢复期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的正确率并加快视图命名反应时间.提示低频rTMS治疗对右侧大脑半球失语症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失语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程亦男 汪洁 +1 位作者 宋为群 屈亚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04-607,共4页
失语症系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及其相关区域受损,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1]。急性卒中后失语症的发病率高达30%~40%。
关键词 卒中 失语 经颅磁刺激 综述
下载PDF
大脑右半球在失语症恢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程亦男 汪洁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自19世纪Broca通过对失语患者的尸体解剖发现他们的病变部位大多位于左侧大脑半球以来,即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具有语言功能优势。但早期Gowers对失语症恢复期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发生新的损伤后,会使失语再发[1],还有Kinsbourn... 自19世纪Broca通过对失语患者的尸体解剖发现他们的病变部位大多位于左侧大脑半球以来,即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具有语言功能优势。但早期Gowers对失语症恢复期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发生新的损伤后,会使失语再发[1],还有Kinsbourne研究发现失语症恢复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大脑右半球 左侧大脑半球 失语患者 右侧大脑半球 病变部位 尸体解剖 语言功能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卒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10
作者 袁英 汪洁 +6 位作者 吴东宇 宋为群 张大华 程亦男 陈滟 赵钰婷 张甜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5-770,共6页
目的: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卒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30例卒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tDCS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外周经皮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tDCS组进行小脑t DCS治疗,而对照组进... 目的: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卒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30例卒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tDCS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外周经皮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tDCS组进行小脑t DCS治疗,而对照组进行小脑t DCS假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吞咽障碍能力评价表和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改良Masa吞咽能力评价和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tDCS组和对照组的改良吞咽障碍能力评价和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且tDCS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阳极tDCS配合外周经皮电刺激治疗,可以更为明显地改善卒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为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卒中 共济失调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物理疗法应用于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耿宏 张艳明 +2 位作者 胡美华 霍速 程亦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3-924,共2页
目的:观察物理疗法应用于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在急性期采用超短波、红外线,在恢复期采用超短波、中频电疗和功能训练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及表情肌肌电信号测定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后Portmann简易评分比... 目的:观察物理疗法应用于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在急性期采用超短波、红外线,在恢复期采用超短波、中频电疗和功能训练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及表情肌肌电信号测定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后Portmann简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前2.9835±1.6371,治疗后15.6209±1.8743,P<0.01);治疗前、后表情肌肌电信号评分差异同样有显著性意义(额肌:治疗前17.55±5.45,治疗后41.35±7.46,P<0.01;眼轮匝肌:治疗前20.75±5.95,治疗后55.40±10.52,P<0.01;提上唇肌,治疗前24.80±7.56,治疗后79.35±36.83,P<0.01;口轮匝肌,治疗前63.45±15.85,治疗后88.40±15.61,P<0.01)。结论:在急性期采用超短波、红外线,在恢复期采用超短波、中频电疗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疗法 面瘫 超短波 中频电疗 肌电 功能训练 红外线
下载PDF
急性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艳明 姚辉 +2 位作者 屈亚萍 杜巨豹 程亦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有抑郁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康复组40例,常规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后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及评定。两组... 目的:研究急性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有抑郁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康复组40例,常规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后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及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均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康复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62.1±17.2)明显高于常规组(48.7±13.2)(P<0.01);康复组治疗后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53.4±12.8)明显高于常规组(39.6±11.9)(P<0.01);康复组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14.3±0.6)明显低于常规组(18.3±0.6)(P<0.01)。结论:急性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训练 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偏瘫患者伸腕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霍速 赵文汝 +2 位作者 孙丽 杜巨豹 程亦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94-495,共2页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偏瘫患者伸腕功能障碍的疗效,并分析不同病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经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偏瘫后伸腕功能障碍的患者26例,分为病程1年以内组(A组)和病程1年以上组(B组)两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患者进...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偏瘫患者伸腕功能障碍的疗效,并分析不同病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经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偏瘫后伸腕功能障碍的患者26例,分为病程1年以内组(A组)和病程1年以上组(B组)两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患者进行腕屈、伸运动及相关肌肉训练,每次治疗45min共治疗15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肌力和肌电信号提高程度平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腕伸肌肌力和肌电信号,病程长短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 偏瘫患者 功能障碍 病程 肌力 疗效 操作性 结论 肌肉训练
下载PDF
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训练在亚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巨豹 宋为群 +7 位作者 王茂斌 张艳明 潘钰 屈亚萍 袁英 程亦男 朱琳 刘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4-526,532,共4页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PBWSTT)存在的膝、踝关节控制不良,采用靶向性训练,观察其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r...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PBWSTT)存在的膝、踝关节控制不良,采用靶向性训练,观察其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Ⅱ期的稳定性卒中患者28例作为试验组,均接受靶向性训练和PBWSTT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治疗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FAC由治疗前0.37±0.14提高到治疗后3.9±1.2、FMA由治疗前21.8±6.3提高到治疗后42.5±7.6、FIM由治疗前33.8±3.3提高到治疗后86.8±9.6;对照组FAC由治疗前0.38±0.28提高到治疗后2.6±1.1、FMA由治疗前19.1±5.6提高到治疗后32.6±5.2、FIM由治疗前32.3±4.8提高到治疗后73.8±7.8。试验组FAC、FMA积分及FIM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独立步行能力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训练有利于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靶向性训练 卒中 偏瘫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复述功能正常的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能力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大华 汪洁 +4 位作者 卢洁 王佩佩 程亦男 袁英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0,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左半球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能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左半球额叶损伤卒中后(1~6个月)非流利... 目的对比分析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左半球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能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左半球额叶损伤卒中后(1~6个月)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30例,复述功能正常。根据康复治疗方案的不同,将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tDCS组和TMS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言语语言治疗(视图命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评价图片中的治疗项图片,不训练非治疗项图片;训练30 min/次,2次/d,共训练2周。TMS组和tDCS组在言语语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间歇性θ节律刺激(iTBS)和阳极tDC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视图命名能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治疗项视图命名和非治疗项视图命名。结果(1)3组接受不同言语康复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听理解能力、卒中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3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981,P<0.01),其中治疗前3组患者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6±3.3)分,tDCS组:(7.8±2.4)分,TMS组:(8.2±3.1)分;P>0.05];治疗2周后,TMS组[(14.2±2.3)分]和tDCS组[(17.5±2.8)分]得分高于对照组[(11.2±2.9)分],tDCS组得分高于TMS组(均P<0.05)。对照组、tDCS组和TMS组患者治疗后命名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6.614,tDCS组:t=4.651,TMS组:t=3.279,均P<0.05)。(3)3组患者治疗前后非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12,P<0.05),其中3组患者治疗前非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7.6±3.2)分,tDCS组:(6.9±2.6)分,TMS组:(7.9±3.1)分;P>0.05];治疗后tDCS组得分[(11.6±2.4)分]高于对照组[(8.5±2.3)分]和TMS组[(8.5±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tDCS组较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29,P<0.01),对照组和TMS组与本组治疗前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TMS和tDCS应用于左半球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疗效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tDCS治疗左侧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效果可能优于TMS,更适合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命名障碍 非侵入性脑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间歇性θ节律刺激
下载PDF
听觉语言加工的双流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洁 吴东宇 +4 位作者 袁英 张大华 张甜甜 王卓 程亦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8-841,共4页
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和皮质直接电刺激研究的发展,人类对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特别是近十年,对听觉语言加工的双流模型(dual-stream model of language processing)涉及的脑区功能和结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语言理... 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和皮质直接电刺激研究的发展,人类对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特别是近十年,对听觉语言加工的双流模型(dual-stream model of language processing)涉及的脑区功能和结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语言理解的连贯性功能解剖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Hickok和Poeppel提出了听觉语言加工的双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语言 流模型 直接电刺激 神经机制 颞上回 语言理解 语言加工 影像学技术 听觉刺激 功能解剖
下载PDF
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干预脑卒中后失语症视图命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大华 汪洁 +2 位作者 宋为群 程亦男 袁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82-1585,共4页
失语症系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及其相关区域受损,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与社会功能[1]。其中视图命名障碍是失语症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也是失语症康复的一个难点。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 失语症系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及其相关区域受损,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与社会功能[1]。其中视图命名障碍是失语症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也是失语症康复的一个难点。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技术,该技术能够引起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的皮质环路可塑性改变,研究证明rTMS对脑卒中后的失语症视图命名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2]。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表明,rTMS治疗存在一些不安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轻度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等;而最严重的副作用是诱发癫痫[3]。Theta爆发式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是rTMS的一种新的治疗范式,相比较传统rTMS具有刺激时间短、刺激脉冲数少、刺激强度低等优势,能诱导持久的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副作用的发生[4],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整理了TBS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的疗效研究进展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失语症 刺激强度 命名障碍 经颅磁刺激 大脑皮质 功能障碍 视图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阅读环路经颅直流电刺激节点的选择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朗读障碍的作用:2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洁 袁英 +6 位作者 吴东宇 宋为群 张大华 程亦男 王卓 张甜甜 赵钰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0,共5页
阅读是正字法到语音和正字法到语义加工的协同作用[1-2]。在字母文字系统,正字法到语音即形-音映射是非常规则的。形-音加工的神经基础依赖于腹侧枕颞区到颞顶区的连接[3-4],即背侧通路。背侧通路通达至颞顶交界区的缘上回、角回和颞上... 阅读是正字法到语音和正字法到语义加工的协同作用[1-2]。在字母文字系统,正字法到语音即形-音映射是非常规则的。形-音加工的神经基础依赖于腹侧枕颞区到颞顶区的连接[3-4],即背侧通路。背侧通路通达至颞顶交界区的缘上回、角回和颞上回后部,主要是基于规则的阅读,负责字母语言亚词汇的形-音或形-义对应加工;而腹侧通路包括枕叶内侧纹状皮层、颞枕交界区下部以及颞叶内侧的下部区域,主要是基于记忆的阅读,负责词典水平词形和语音通达(如整词阅读)。左腹侧通路倾向使用阅读频繁出现的词或例外词,它的发音不遵循典型的正字法到语音映射规则[5-6]。视觉词汇经过早期的视觉和正字法分析后,经由大脑左半球的背侧和腹侧两条通路完成阅读与朗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区 左半球 映射规则 腹侧通路 正字法 语义加工 神经基础 朗读
下载PDF
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影响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张艳明 程亦男 +2 位作者 耿宏 屈亚萍 姚辉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350-351,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康复组40例,常规组4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脑卒中后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两组病人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康复组40例,常规组4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脑卒中后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均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HAMD评分,康复组治疗前FAM评分为28.65±16.58,治疗后评分59.80±23.39,P<0.01,常规组治疗前FAM评分为32.20±12.38,治疗后评分48.28±13.02,P<0.01;康复组治疗前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26.88±10.90,治疗后评分53.50±12.82,P<0.01,常规组治疗前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25.75±9.01,治疗后评分39.75±11.66,P<0.01;康复组治疗前HAMD评分27.50±4.73,治疗后评分14.28±3.66,P<0.01,常规组治疗前评分26.45±4.66,治疗后评分18.7±2.82,P<0.01。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排除重度痴呆以及由于失语、失用、感知功能有障碍而不能参与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结论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康复 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体感诱发事件相关电位N140: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
20
作者 刘霖 朱琳 +6 位作者 付伟 萧演清 岳月红 霍速 孟志勇 程亦男 宋为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8期643-648,共6页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长久以来被作为一种探索大脑运作机制的工具,其良好的时间分辨特性可以将毫秒级的大脑功能变化清晰地呈现出来。作为ERP的一种,体感诱发事件相关电位(somatosensory event-related pote...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长久以来被作为一种探索大脑运作机制的工具,其良好的时间分辨特性可以将毫秒级的大脑功能变化清晰地呈现出来。作为ERP的一种,体感诱发事件相关电位(somatosens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SERPs)N140波向我们部分解释了“大脑如何对于体感输入进行处理”的这样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康复 潜伏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