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木刻版画的在地化逻辑及其中国精神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加彪 程伟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延安时期,作为革命艺术的木刻版画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经历了在地化的历程。延安木刻版画从城市化的艺术作品转换为乡土化的动员媒介,兼具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和崭新中国的未来想象。从在地化逻辑上看,延安木刻版画创作吸收欧洲先进的版... 延安时期,作为革命艺术的木刻版画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经历了在地化的历程。延安木刻版画从城市化的艺术作品转换为乡土化的动员媒介,兼具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和崭新中国的未来想象。从在地化逻辑上看,延安木刻版画创作吸收欧洲先进的版画经验,扎根延安大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延安民间文艺的精髓,更加吻合中国民众审美风格。延安木刻版画融入陕北地域特色,赋予边区日常生活意象以革命象征;传播边区社会新样态,成为党的有力喉舌。从中国精神意蕴上看,延安木刻版画的在地化旨归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革命斗争精神、创新进取精神和家国情怀,不仅鼓舞了当时边区乃至全国军民抗战活动和生产建设的热情,还能为当今党的社会动员奉献红色基因和历史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木刻版画 在地化 中国精神
下载PDF
我国高校学术讲座产业和趋势实证研究--以陕西省高校新闻传播学学术讲座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柯泽 程伟瀚 谭诗妤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第5期113-121,共9页
作为知识理论生产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高校学术讲座颇受重视,规模庞大,已形成隐形产业。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并不充分,对学术讲座这一特殊学术传播制度的产业规模、组织方式、驱动机制、内容质量、传播效果等问题的研究... 作为知识理论生产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高校学术讲座颇受重视,规模庞大,已形成隐形产业。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并不充分,对学术讲座这一特殊学术传播制度的产业规模、组织方式、驱动机制、内容质量、传播效果等问题的研究基本处于缺位状态。本文以陕西省12所高校举办的112场次各类新闻传播学学术讲座为样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量化研究,并以知识社会学和相关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推动这些学术讲座的社会动因以及社会后果,探讨我国高校学术讲座的市场机制,反思高校新闻传播学讲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学术讲座 市场机制 调查反思
下载PDF
网络“众怒”:问题界定、发生机制和治理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伟瀚 许加彪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3期65-72,共8页
网络“众怒”体现为网民“公意”的聚合,是社会愤怒情感在虚拟交往中的集体表达。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失范、合法权益受损、公权滥用、民族主义抗争事件引发的不同类型“众怒”有着不同的主导性发生机制。通过发掘网络“众怒”的内在机... 网络“众怒”体现为网民“公意”的聚合,是社会愤怒情感在虚拟交往中的集体表达。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失范、合法权益受损、公权滥用、民族主义抗争事件引发的不同类型“众怒”有着不同的主导性发生机制。通过发掘网络“众怒”的内在机理与背后折射,探寻社会的发展弊端,对于我们理解正义观念、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从完善社会“安全阀”机制、加强官方话语对网络情感的科学“导流”、构建全过程网络民主监督体系三个路径对网络“众怒”开展治理,因势利导、巧借其力,在最大程度地消解其负面效应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正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怒 情感 网络空间 治理
下载PDF
智媒伦理困境的认识论根源
4
作者 程伟瀚 《科技传播》 2021年第19期166-168,共3页
随着媒体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智媒时代的媒介伦理困境也日益凸显。由于传播主体经历了从人到物的转变,使得智媒伦理困境和传统媒介伦理困境的差异显著。探究智媒伦理困境的成因,不能仅从现实原因出发,而要结合哲学、思想史等背景,从... 随着媒体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智媒时代的媒介伦理困境也日益凸显。由于传播主体经历了从人到物的转变,使得智媒伦理困境和传统媒介伦理困境的差异显著。探究智媒伦理困境的成因,不能仅从现实原因出发,而要结合哲学、思想史等背景,从工具理性的异化、媒介技术史观暗含社会控制思想、主体对客观规律的迷信和盲从3个方面分析其认识论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媒介伦理 困境 认识论
下载PDF
“政治家办报”思想的历史探析和新时代价值
5
作者 周天浩 程伟瀚 《新闻传播》 2022年第19期30-32,共3页
坚持“政治家办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报刊现象和实践,“政治家办报”长期存在于中西方报刊发展的历史中。而作为一种新闻思想,自上世纪50年代被毛泽东提出以来,它的内涵... 坚持“政治家办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报刊现象和实践,“政治家办报”长期存在于中西方报刊发展的历史中。而作为一种新闻思想,自上世纪50年代被毛泽东提出以来,它的内涵就不断地被发展和深化。当前,只有充分认识中国新闻实践面临的诸多现实挑战,把握“政治家办报”的必要性、实践途径,才能发挥其新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家办报 历史 新时代 价值
下载PDF
理论引进与知识创新:德布雷媒介学的中国本土化历程及省思
6
作者 许加彪 程伟瀚 《传媒观察》 2023年第11期47-53,共7页
“媒介学”由法国学者德布雷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于2014年随其中文译著的出版正式进入中国。本文对2014年初至2022年末德布雷媒介学的国内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探究其研究概况、引进脉络和发展趋势。作为一门迟来的“新学”,媒介学在不到1... “媒介学”由法国学者德布雷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于2014年随其中文译著的出版正式进入中国。本文对2014年初至2022年末德布雷媒介学的国内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探究其研究概况、引进脉络和发展趋势。作为一门迟来的“新学”,媒介学在不到10年的发展中已深入新闻学、传播学、历史学、文学、影视戏剧学、编辑出版等多个领域且研究成果愈发丰硕,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自登陆中国以来,媒介学先后经历了引进与阐释、辨析与比较、外延与拓展三个发展阶段,在研究视角上呈现出本体、认识和方法的三重并进。从本土化观照出发,发现媒介学在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理论适应性与适用性的双重难题。未来,媒介学的本土化要以呼应本土特质、融入时代话语为旨归,力求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学 德布雷 引进 延展 本土化
原文传递
纪录片中的集体记忆呈现及其现实意义——以“二战”题材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柯泽 程伟瀚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8-245,共8页
集体记忆是历史在人们记忆中的存留,它往往指向当代人对历史和现实的重建,它的呈现和保存往往依赖各种文化媒介,如影视、画作、书籍等,这些文化媒介共同维系和塑造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和感受。其中,纪录片是集体记忆的系统化、符号化呈现... 集体记忆是历史在人们记忆中的存留,它往往指向当代人对历史和现实的重建,它的呈现和保存往往依赖各种文化媒介,如影视、画作、书籍等,这些文化媒介共同维系和塑造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和感受。其中,纪录片是集体记忆的系统化、符号化呈现,为人们提供丰富和深刻的集体记忆。"二战"题材纪录片所呈现的集体记忆不断重构着当代人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国家和民族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集体记忆 呈现 现实意义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的传媒变局、危机以及认识论误区——基于5G技术的理性与人文主义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柯泽 程伟瀚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8,共7页
人工智能,尤其是5G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正在急剧改变着传播形式和传播生态,并将彻底颠覆传统传播观念。在新技术浪潮冲击下,信息传播所需的时间被无限压缩,虚拟现实等新型传播形式将更多地出现,新媒体用户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丰富的体验... 人工智能,尤其是5G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正在急剧改变着传播形式和传播生态,并将彻底颠覆传统传播观念。在新技术浪潮冲击下,信息传播所需的时间被无限压缩,虚拟现实等新型传播形式将更多地出现,新媒体用户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丰富的体验。与此同时,新闻过度娱乐化、虚假新闻、隐私侵犯、媒介致瘾,尤其是媒介人文主义消解等问题日渐浮现,传媒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陷入新的困局和危机。媒介技术依赖具有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同时也难以逃避历史上所形成的认识论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5G 媒介人文主义 认识论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海外拓展战略——以“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欧亚传媒中心策划和运营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柯泽 卫白鸽 程伟瀚 《新闻战线》 2019年第4期43-46,共4页
"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项目是在总结过去十几年文化推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最新发展态势,为打造中德之间、欧亚之间命运共同体而策划的一项大型跨文化传播活动,这个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为"一带一路&qu... "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项目是在总结过去十几年文化推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最新发展态势,为打造中德之间、欧亚之间命运共同体而策划的一项大型跨文化传播活动,这个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播实践教学海外拓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 跨文化传播 实践教学 战略策划
原文传递
从“图像域”到“拟态域”:“元宇宙”时代的媒介域更替 被引量:31
10
作者 许加彪 程伟瀚 《传媒观察》 CSSCI 2022年第3期12-17,共6页
“元宇宙”的到来让人类看到了它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系统来统摄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作为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媒介域”及其更替旨在说明传递技术及其制度配置如何被牵连进信仰的改变,也就是社会秩序的确立和改变。... “元宇宙”的到来让人类看到了它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系统来统摄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作为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媒介域”及其更替旨在说明传递技术及其制度配置如何被牵连进信仰的改变,也就是社会秩序的确立和改变。随着元宇宙的发展、进化,当下的媒介载体和社会环境可能产生冲突,媒介域面临转换时刻。本文从语言、载体、扩散机构三个要素出发分析“图像域”到“拟态域”的更替,探究思想观念如何通过“元宇宙”这套新的中心媒介转换为物质力量,并思考“拟态域”下可能出现的媒介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媒介域 图像域 拟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