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冠心病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春光 罗兴才 +5 位作者 要彤 刘玉玉 赵社海 程佳媛 李跃 赵小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通过心率减速力(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DRs)检测技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探讨其对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21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隐匿性CHD 5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目的:通过心率减速力(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DRs)检测技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探讨其对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21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隐匿性CHD 5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心绞痛(AP)53例,缺血性心力衰竭(IHF)54例。同期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对各组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软件系统分析并计算出DC值及DRs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D各亚组(AMI组、AP组、IHF组、隐匿性CHD组)的DC值及DRs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值与DRs值所提示CAD各亚组的危险分级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数量越多范围越大,病情越重,这与DC、DRs所提示CHD各亚组的危险分级相一致。结论:心率减速力和连续心率减速力能够测定分析迷走神经功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对高危人群有较高的预警价值,可作为预警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减速力 连续心率减速力 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血清hs-CRP、ADAMTS-1、Lp-PLA2及GRACE评分、fQRS对急诊PCI后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文婷 李方江 +5 位作者 要彤 房志琴 刘玉玉 张爱婷 任淑珍 程佳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1(ADAMTS-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GRACE评分、碎裂QRS波群(fQRS)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1(ADAMTS-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GRACE评分、碎裂QRS波群(fQRS)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急诊PCI的AMI患者200例,根据其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58例和非MACE组142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2~24 h血清hs-CRP、ADAMTS-1、Lp-PLA2水平及GRACE评分,记录术后12导联心电图fQRS发生情况。对两组比较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危险因素预测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ACE组术前血清hs-CRP、Lp-PLA2、GRACE评分均高于非MACE组(P均<0.05),术前血清ADAMTS-1水平与非M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血清hs-CRP、ADAMTS-1、Lp-PLA2水平及GRACE评分均降低,且非MACE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MACE组、非MACE组术后存在fQRS 20例(34.5%)、14例(9.9%),两组比较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hs-CRP、Lp-PLA2、GRACE评分升高及术后hs-CRP、ADAMTS-1、GRACE评分升高是急诊PCI后A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预测MACE的AUC及95%CI分别为0.748(0.659~0.837)、0.640(0.555~0.725)、0.647(0.563~0.731)、0.970(0.950~0.989)、0.720(0.641~0.800)、0.831(0.770~0.891)。结论术前血清hs-CRP、Lp-PLA2、GRACE评分升高及术后hs-CRP、ADAMTS-1、GRACE评分升高是急诊PCI后A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术后血清hs-CRP及GRACE评分对MACE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 炎症因子 GRACE评分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碎裂QRS波群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常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文婷 李方江 +6 位作者 白雪琴 要彤 刘玉玉 张爱婷 任淑珍 房志琴 程佳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常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的400例EH伴LV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359例)、无效组(4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常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的400例EH伴LV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359例)、无效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发生率及心率变异性(HRV)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EH伴LVH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有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269例、90例、41例,有效率为89.75%。两组患者性别及入院时极低频、低频(LF)/高频(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入院时血压、入院时LVH、入院时间歇性LBBB发生率,以及入院时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RR间期所占百分数、HF、L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高血压病程≥10年、入院时舒张压较高、收缩压较高、入院时LVH重度肥大、入院时发生间歇性LBBB,以及入院时SDNN、RMSSD、HF、LF是EH伴LVH患者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H伴LVH患者常规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合并间歇性LBBB、HRV降低与EH伴LVH患者常规治疗后疗效不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率变异性 左心室肥厚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佳媛 白雪琴 +7 位作者 王春光 要彤 刘玉玉 孙志广 任淑珍 张文婷 籍强 王立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2期3546-3548,共3页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维格列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PN)、抵...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维格列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PN)、抵抗素(R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BG、APN、RET、FF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观察组除TC、TG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维格列汀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RET水平,提高APN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格列汀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清脂联素 抵抗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伴fQRS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文婷 李方江 +4 位作者 任淑珍 要彤 张爱婷 程佳媛 刘玉玉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4期2888-2891,共4页
目的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伴碎裂QRS波群(fQRS)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常规十二导联心电... 目的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伴碎裂QRS波群(fQRS)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中有无fQRS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fQRS组(48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无fQRS组(52例)。追踪所有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HRV指标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陈旧性心肌梗死fQRS组患者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fQRS组[142(122,164)ms比111(96,141)ms、112(98,135)ms比97(76,124)ms](P<0.05),两组频域指标极低频、低频、高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fQRS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0级的发生率低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fQRS组[6.2%(3/48)比46.2%(24/52)](P<0.05),Ⅰ级、Ⅲ~Ⅴ级的发生率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fQRS组[56.2%(27/48)比36.5%(19/52)、35.4%(17/48)比9.6%(5/52)](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fQRS组的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fQRS组[93.8%(45/48)比53.8%(28/52)](P<0.01)。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fQRS患者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fQR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死 碎裂QRS波群 心率变异性 室性心律失常 时域指标
下载PDF
心电向量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任淑珍 王春光 +4 位作者 要彤 刘玉玉 武雪亮 程佳媛 张文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035-2037,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93例COPD患者依心脏彩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A组),肺动脉高压组(B组),同步记录常规心电图、心电向量图,确定心电向量图不同指标诊断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93例COPD患者依心脏彩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A组),肺动脉高压组(B组),同步记录常规心电图、心电向量图,确定心电向量图不同指标诊断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最佳阈值,筛出反映肺动脉高压的最优指标,分析心电向量图对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结果心电向量图额面最大P向量电压>0.15 m V、额面最大P向量角度>75.03°、QRS环额面或横面最大向右面积占环体总面积的百分比>20.88%、横面QRS最大向量角>83.24°分别为诊断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最佳阈值,其中心电向量图额面或横面最大向右面积占环体总面积百分比>20.88%的粗符合率(86.12%)、敏感性(85.70%)最高,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心电向量图QRS环额面或横面最大向右面积占环体总面积的百分比>心电图额面平均电轴,前者最佳阈值处的敏感性较后者明显提高。结论心电向量图对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优于常规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动脉高压 心电向量图 常规心电图
下载PDF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结合心率变异性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文婷 任淑珍 +4 位作者 白雪琴 张爱婷 程佳媛 房志琴 史建林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结合心率变异性(HRV)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左心室肥厚患者100例,分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4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粥... 目的探讨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结合心率变异性(HRV)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左心室肥厚患者100例,分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4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左心室肥厚组(32例)、主动脉瓣狭窄所致左心室肥厚组(15例)及肥厚型心肌病所致左心室肥厚组(13例)。记录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4组患者间歇性完全性LBBB发生率及HRV差异。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与冠心病所致左心室肥厚组间歇性完全性LBBB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12/40)比28.1%(9/32)](P>0.05),此2组间歇性完全性LBBB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主动脉瓣狭窄所致左心室肥厚组及肥厚型心肌病所致左心室肥厚组[6.7%(1/15)、7.7%(1/13)](均P<0.01)。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HRV时域指标全部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明显高于冠心病所致左心室肥厚组和主动脉瓣狭窄所致左心室肥厚组[(164±58)ms比(126±45)、(115±22)ms](均P<0.01),与肥厚型心肌病所致左心室肥厚组[(138±71)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SDN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间HRV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完全性LBBB与HRV时域指标SDNN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左心室肥厚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率变异性 时域指标 频域指标
下载PDF
不同病因左心室肥厚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文婷 李方江 +4 位作者 任淑珍 张爱婷 刘玉玉 程佳媛 要彤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3期2682-268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左心室肥厚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发生情况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功能检查科收治的200例左心室肥厚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24 h动态血压监...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左心室肥厚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发生情况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功能检查科收治的200例左心室肥厚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及患者病史、心脏超声、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肥厚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组(26例)、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肥厚组(30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组(64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80例),记录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四组患者间歇性LBBB发生率及HRV指标的差异。结果肥厚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组间歇性完全性LBBB发生率为7.69%(2/26),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肥厚组为6.67%(2/30),冠心病左心室肥厚组为28.12%(18/64),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为30.00%(24/80),其中冠心病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间歇性完全性LBBB发生率高于肥厚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组和主动脉狭窄左心室肥厚组(P<0.05)。各组HRV时域指标SDN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高于肥厚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组、主动脉狭窄左心室肥厚组、冠心病左心室肥厚组(P<0.05);各组HRV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冠心病左心室肥厚患者间歇性LBBB发生率偏高,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高于其余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率变异性 时域指标 频域指标
下载PDF
术前不规则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AMI合并HFpEF患者直接PCI治疗后无复流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志广 王春光 +4 位作者 赵小祺 赵社海 姚楠 张爱婷 程佳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2-106,132,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在急性心肌梗死合(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 目的 探讨术前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在急性心肌梗死合(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无复流中的预测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10例AMI合并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PCI治疗后是否发生复流而分为正常血流组(n=162)和无复流组(n=48)。对两组患者PPCI治疗前FKN和NLR进行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探讨其预测价值;同时根据ROC分析中各指标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又分为高FKN组和低FKN组、高NLR组和低NLR组;对比各组患者有无复流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PPCI治疗前FKN和NLR均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预测AMI合并HFpEF患者PPCI治疗后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是0.715(95%CI:0.684~0.746),截断值为3.86,此时特异度和敏感度最佳,分别为73.6%和68.5%。术前FKN预测AMI合HFpEF患者PPCI治疗后无复流的AUC是0.728(95%CI:0.697~0.769),截断值为4.17μg/L,此时特异度和敏感度最佳,分别为60.4%和75.2%;两者联合预测AMI合并HFpEF患者PCI治疗后无复流的AUC是0.868(95%CI:0.841~0.893),最佳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7.9%和64.7%。高FKN组和低FKN组PPCI治疗后无复流患者分别为22例和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6.447,P=0.011)。高NLR组和低NLR组PPCI治疗后无复流患者分别为20例和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228,P=0.022)。经单因素分析,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在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0级患者比例、发病到球囊扩张时间、病变血管长度和病变血管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指标及术前FKN和NLR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TIMI血流0级、病变血管数、术前FKN和NLR均是导致AMI合并HFpEF患者PPCI治疗后无复流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术前FKN和NLR作为影响AMI合并HFpEF患者PPCI治疗后无复流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其无复流情况,以两者联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 不规则趋化因子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circ_0005075靶向miR-626调控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炎症损伤的机制
10
作者 张文婷 李方江 +6 位作者 邹芳 要彤 任淑珍 张晓磊 刘玉玉 张爱婷 程佳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54-2757,共4页
目的探讨circ_0005075对H/R诱导心肌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Con)组、H/R组、H/R+si-circ_0005075组、H/R+si-NC组、H/R+miR-626组、H/R+miR-NC组、H/R+si-circ_0005075+anti-miR-626组、H/R+s... 目的探讨circ_0005075对H/R诱导心肌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Con)组、H/R组、H/R+si-circ_0005075组、H/R+si-NC组、H/R+miR-626组、H/R+miR-NC组、H/R+si-circ_0005075+anti-miR-626组、H/R+si-circ_0005075+anti-miR-NC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irc_0005075和miR-626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5075和miR-626的靶向关系。结果H/R诱导心肌细胞中circ_0005075表达水平升高,miR-626表达水平降低,IL-6和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circ_0005075表达或过表达miR-626后,IL-6和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_0005075靶向调控miR-626;抑制miR-626表达逆转了干扰circ_0005075表达对H/R诱导心肌细胞炎症损伤的作用。结论干扰circ_0005075表达可能通过靶向miR-626抑制H/R诱导心肌细胞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_0005075 miR-626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炎症损伤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病程患者的连续心率减速力和心脏猝死差异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楠 王春光 +2 位作者 程佳媛 孙志广 张爱婷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病程患者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和心脏猝死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AMI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梗死后时间不同分为四组:A组(<1个月...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病程患者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和心脏猝死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AMI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梗死后时间不同分为四组:A组(<1个月)、B组(1~3个月)、C组(3~6个月)和D组(>6个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24 h动态心电图和M型超声心动图仪检查。对比各组心率减速力(DC)指标:DC值、DRs值;心率变异性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值;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C、DR2、DR4、TS和SDNN在A、B、C和D四组中依次升高,且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DR8和TO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各组低风险层、中风险层和高风险层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LVSP和LVEF依次升高,且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DC与LVSP、LVEF呈明显正相关(r=0.385、0.421,P均<0.05);TS与LVSP、LVEF呈明显正相关(r=0.346、0.411,P均<0.05);SDNN与LVSP、LVEF呈明显正相关(r=0.329、0.485,P均<0.05);但TO与LVSP、LVEF相关性不大(r=0.142、0.172,P均>0.05)。结论AMI后不同病程患者心率减速力、心率变异性、心功能指标及危险分层差异明显,其心率减速力、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指标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病程 连续心率减速力 心脏猝死
下载PDF
碎裂QRS波群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文婷 李方江 +6 位作者 要彤 邹芳 刘玉玉 房志琴 任淑珍 张爱婷 程佳媛 《中国综合临床》 2021年第6期496-503,共8页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群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首次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功能检查科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依据患...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群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首次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功能检查科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依据患者首次就诊于我院的病例库资料及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组99例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波群组101例,之后回顾性分析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查的24 h动态心电图,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率变异性不同指标的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的评估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心率变异性不同指标的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依据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Lown分级室性期前收缩Ⅰ级、室性期前收缩Ⅲ-Ⅴ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组均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组[室性期前收缩Ⅰ级:54.5%(54/99)与39.6%(40/101)(χ^(2)=4.484,P<0.05;室性期前收缩Ⅲ-Ⅴ级:34.3%(34/99)与9.9%(10/101)(χ^(2)=17.406,P<0.05)]。室性期前收缩0级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组发生率为8.1%(8/99),低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组48.5%(49/101)(χ^(2)=37.995,P<0.05)。室性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组发生率为91.9%(91/99)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波群组51.5%(52/101)(χ^(2)=57.146,P<0.05)。室性期前收缩Ⅱ级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组室性心律失常阳性发生例数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组较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波群组HRV时域指标全部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窦性心搏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average NN intervals,SDANN)偏高[SDNN:143.00(122.00,166.00)与110.00(95.00,130.50),Z=5.780,P<0.05;SDANN:112.00(100.00,136.00)与96.00(76.00,118.50),Z=4.013,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HRV不同指标显示,HRV时域指标SDNN、SDANN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后碎裂QRS波均有统计学意义(SDNN:OR=0.949,95%CI:0.922~0.977,P<0.001;SDANN:OR=1.036,95%CI:1.005~1.068,P=0.022),HRV时域指标SDNN、SDANN的ROC曲线下面积显示,SDNN、SDANN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后碎裂QRS波具有一定诊断准确性(SDNN:AUC:0.737,95%CI:0.666~0.807,灵敏度:0.818,特异度:0.634;SDANN:AUC:0.664,95%CI:0.587~0.741,灵敏度:0.737,特异度:0.673。0.5<AUC<1)。结论碎裂QRS波群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死 碎裂QRS波群 心率变异性 室性心律失常 时域指标
原文传递
电焊工心血管系统损害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光 赵小祺 +5 位作者 焦宏 李国利 徐志伟 孙志广 杨文 程佳媛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1-664,共4页
目的分析电焊工心血管系统检查结果异常情况。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取170名男性电焊工为观察组,另选择非从事电焊作业的男性工人175名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观察组人群心脏不适感、异常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 目的分析电焊工心血管系统检查结果异常情况。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取170名男性电焊工为观察组,另选择非从事电焊作业的男性工人175名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观察组人群心脏不适感、异常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工龄≤10. 0年亚组和> 10. 0年亚组人群心脏不适感、异常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同工龄亚组人群(P <0. 05);观察组工龄> 10. 0年亚组人群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同工龄亚组人群(P <0. 01)。结论电焊作业可导致工人心血管功能受损,工龄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焊 电焊工 工龄 血压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基于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感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佳媛 《才智》 2018年第14期91-91,共1页
教师身份认同感对师范生的人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当前我国师范生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师范生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感偏低,本文分别从个人、社会及薪资待遇出发来分析导致师范生身份认同... 教师身份认同感对师范生的人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当前我国师范生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师范生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感偏低,本文分别从个人、社会及薪资待遇出发来分析导致师范生身份认同感低的原因,并结合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身份认同感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