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北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程培华 陈晓 +1 位作者 覃祥玲 黎玉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7-397,共1页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病原菌 检测 桂北地区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培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8-260,共3页
介绍了目前患病率正逐渐增高、临床上仍属病因不明、顽固难治的特应性皮炎(AD)的最新治疗方法进展。其中包括与细胞因子治疗有关的方法,及与免疫有关的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为AD临床治疗实践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治疗进展 诊断
下载PDF
用PCR和DNA印渍术对100例单纯性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分型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培华 F.Diaz-Mitoma 《华夏医学》 2000年第1期8-10,共3页
使用 PCR和 DNA印渍术对 1 0 0例泌尿生殖道 HSV感染患者进行了分型测定。结果在 1 0 0例中 ,阳性病例为94例 (占 94% ) ,阴性病例 6例 (6 % )。结论 :上述结果为
关键词 DNA分型 PCR DNA印渍术 生殖器疱疹病毒
下载PDF
缝隙切开、毛囊微株移植术治疗男性型秃发
4
作者 程培华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缝隙切开、毛囊微株移植术是在传统毛发皮瓣移植及环钻整柱体移植的基础上改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移植术。由于采取缝隙切开、受植部位不去除任何组织、用微小毛组织株植入以及前额发际线单毛囊微移植成形等,所以,植后成活率很高,前瘢... 缝隙切开、毛囊微株移植术是在传统毛发皮瓣移植及环钻整柱体移植的基础上改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移植术。由于采取缝隙切开、受植部位不去除任何组织、用微小毛组织株植入以及前额发际线单毛囊微移植成形等,所以,植后成活率很高,前瘢痕形成率很低,美容效果好。被称之为毛发移植史上最重要的进展。现就该移植术的原理、特点、适应证、操作步骤及术后处理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切开 微毛株移植 秃发 男性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瘢痕疙瘩与肥大性瘢痕治疗进展
5
作者 程培华 《华夏医学》 CAS 1993年第1期75-78,共4页
瘢痕疙瘩是在皮肤损伤如外伤、手术、炎症反应或烧伤等的愈合过程中,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并超出原损伤范围而形成。肥大性瘢痕亦系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与前者仅有程度上的差异与发病部位的不同。二者均发生在特异... 瘢痕疙瘩是在皮肤损伤如外伤、手术、炎症反应或烧伤等的愈合过程中,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并超出原损伤范围而形成。肥大性瘢痕亦系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与前者仅有程度上的差异与发病部位的不同。二者均发生在特异素质的个体,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男女发病率大约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肥大性 瘫痕疙瘩 过度增生 愈合过程 男女发病率 疲痕疙瘩 皮损内注射 治疗法 胶原合成
下载PDF
医学五年制本科生皮肤性病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改进措施探讨
6
作者 程培华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119-1121,共3页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复方咪康唑及甲氰咪胍对62例脂溢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程培华 《华夏医学》 CAS 1993年第2期34-35,共2页
作者用自配制剂复方眯康唑(硝酸咪康唑加去炎松,比例为4:1混合)外用以及内服甲氰咪胍对62例脂溢性皮炎(SD)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复方咪康唑 甲氰咪胍 脂溢性皮炎
下载PDF
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脱排病毒及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夏利 刘升学 +6 位作者 蒙坚 程培华 陈德华 黄熙 刘群英 罗婧莹 孙文国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8期49-52,55,共5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患者不同状态下无症状排毒情况及与药物干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患者58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t qua... 目的:探讨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患者不同状态下无症状排毒情况及与药物干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患者58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检测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患者体内血清抗体(HSV-IIgG、IgM及HSV-II IgG、IgM)的分泌情况,分析比较患者不同病程、不同复发频率和有无抗体产生等多种状态下及药物干预后HSV病毒脱排情况。结果:入选的580例患者中,排毒阳性299例(51.6%),DNA质粒数为81-9.9×103copies/ml,平均3.8×103copies/ml。病程超过3年的患者与小于3年的患者比较,排毒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71,P<0.01)。频发患者(每年复发频率大于6次)与少发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1.4140,P<0.01)。血清抗体阳性组HSV脱排病毒阳性率明显低于血清抗体阴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37.8977,P<0.01)。对299例排毒阳性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盐酸伐昔洛韦片(A组)、阿昔洛韦咀嚼片(B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患者HSV病毒脱排率高达51.6%,病程越长者、复发频率越少者、血清中存在相关抗体者,其排毒检测阳性率越低,此时患者的传染性越小,且排毒阳性患者用药干预后能明显抑制HSV脱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 无症状HSV脱排病毒 荧光定量PCR 排毒质粒数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婧莹 黄熙 +2 位作者 陈德华 程培华 刘群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60mL,丹参注射液20mL,1次/d。对照组20例仅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疗...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60mL,丹参注射液20mL,1次/d。对照组20例仅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疗程均为4周。皮肤硬化程度采用改良的Rodnan评分法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Rodnan评分下降值(10.95±4.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1.96)(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丹参 系统性硬皮病
下载PDF
志愿者在大型医院门诊服务中的作用及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姚峥 王香平 +3 位作者 张育 白弘冬 花蕾 程培华 《医学与社会》 2013年第4期32-34,共3页
随着大型医院门诊量的增长,患者构成和就诊需求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非医疗性服务的需求明显上升。医院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以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为中心,以就诊环节衔接和候诊服务为重点,以患者流量为依据,设置志愿者服务岗位和服务时间... 随着大型医院门诊量的增长,患者构成和就诊需求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非医疗性服务的需求明显上升。医院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以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为中心,以就诊环节衔接和候诊服务为重点,以患者流量为依据,设置志愿者服务岗位和服务时间,做好岗前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服务规范。通过志愿者服务,推进了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满足了门诊患者非医疗性服务的需求,增进了医患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门诊服务 志愿者
下载PDF
联合使用免疫调节剂后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豚鼠模型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利平 张婧 +4 位作者 黄熙 蒙坚 刘群英 蒋丽君 程培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2-1114,114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联合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及匹多莫德片治疗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豚鼠模型的免疫状况,借以间接揭示人类RGH患者长期间隙性服用免疫调节剂的疗效。方法用HSV-2 Sav感染已排除HSV感染的雌性中华彩豚,造成RGH豚鼠...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联合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及匹多莫德片治疗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豚鼠模型的免疫状况,借以间接揭示人类RGH患者长期间隙性服用免疫调节剂的疗效。方法用HSV-2 Sav感染已排除HSV感染的雌性中华彩豚,造成RGH豚鼠模型后,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先后测出不同用药时间段(3个月,6个月,12个月)、RGH豚鼠模型组(未给药)及空白对照组的豚鼠血清IL-5,10,13及血清IFN-γ的浓度(pg/m L),再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RGH豚鼠模型组IL-5,10及IL-13的浓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不同用药时间段豚鼠的IL-5,10及IL-13浓度均低于RGH豚鼠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GH豚鼠模型组IFN-γ的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不同用药时间段豚鼠的IFN-γ浓度均高于RGH豚鼠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段联合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及匹多莫德片后可纠正RGH豚鼠模型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分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H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匹多莫德片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阿维A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婧莹 黄熙 +2 位作者 陈德华 程培华 刘群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7,共2页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SS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维A酸类药物对SSc有较好疗效。...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SS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维A酸类药物对SSc有较好疗效。笔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予阿维A口服和不予阿维A口服各治疗15例SSc肢端型患者,并对治疗前、后血清TGF—β1值进行检测,以了解TGF—β1与SSc病情的相关性,同时探讨阿维A治疗SSc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阿维A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生物学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少华 程培华 +4 位作者 陈德华 黄熙 郭昆义 罗美芳 黄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E-7250型2450MHz,输出功率20、40、60W的微波辐射对接种后的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情况进行实验室的观察。将接种的白色念珠菌的试管分别按不同的辐射时间、辐射次数接种为辐射10、15、2...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E-7250型2450MHz,输出功率20、40、60W的微波辐射对接种后的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情况进行实验室的观察。将接种的白色念珠菌的试管分别按不同的辐射时间、辐射次数接种为辐射10、15、20min;每一辐射时间段分为辐射1次、3次、6次、9次的组别。按设计分组辐射完成后,置27℃恒温箱内,观察30d后试管内菌落的生长情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生物学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输出功率60W的微波辐射,30d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情况:10min辐射1、3次为较旺盛生长(+++),辐射6、9次为少量生长(++)。15min辐射1次为较旺盛生长(+++),辐射3、6次为少量生长(++),辐射9次为微量生长(+)。20min辐射1次为少量生长(++),辐射3次为微量生长(+),辐射6、9次为很微量生长(±)。结论:60W,2450MHz的医疗常用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辐射的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输出功率 白色念珠菌
下载PDF
生殖器疱疹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婧 程培华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2期79-81,共3页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反复发作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有间断排毒的特点,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近几年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关于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较多,本文就该病的最新研...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反复发作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有间断排毒的特点,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近几年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关于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较多,本文就该病的最新研究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原发及复发 研究及治疗 进展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不同性别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婧莹 陈德华 +2 位作者 黄熙 程培华 刘群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4-575,共2页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好发于女性,男性较少。为了解男性与女性SSc患者在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同.现对我科2000年7月~2008年7月住院的25例...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好发于女性,男性较少。为了解男性与女性SSc患者在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同.现对我科2000年7月~2008年7月住院的25例男性SSc患者及45例女性SSc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下载PDF
1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学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群英 陈德华 +3 位作者 黄苹 黄熙 程培华 杨凤元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液学异常变化。方法:对116例SLE患者外周血、骨髓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6例中血象异常者96例,其中贫血64例(66.67%),血小板减少54例(56.25%),白细胞减少66例(68.75%),贫血合并白细胞减少25例(2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液学异常变化。方法:对116例SLE患者外周血、骨髓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6例中血象异常者96例,其中贫血64例(66.67%),血小板减少54例(56.25%),白细胞减少66例(68.75%),贫血合并白细胞减少25例(26.04%),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16例(16.67%),白细胞合并血小板减少17例(17.71%),全血细胞减少15例(15.63%)。在116例中有40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32例(80%),增生低下者8例(20%)。且SLE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其外周血和骨髓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异常 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优化单纯疱疹病毒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利 程培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7-1319,共3页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生殖器疱疹(GH)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HSV感染机体后可长期潜伏在骶神经节中,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因而无法彻底清除。在一定条件如应激、疲劳、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下,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HSV-DNA疫苗 生殖器疱疹
下载PDF
142例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患者病毒脱排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婧 黄熙 +4 位作者 蒙坚 王利平 魏娇 蒋冬香 程培华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分析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GH)患者的病毒脱排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亚临床型GH患者142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SV)-DNA脱排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I... 目的分析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GH)患者的病毒脱排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亚临床型GH患者142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SV)-DNA脱排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Ig G抗体类型。分析年龄、性别、抗体类型及病程长短、发病频率对病毒脱排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142例患者中HSV-DNA阳性率为49.3%,女性的病毒脱排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血清HSV-ⅠIg G++HSV-ⅡIg G+与单纯HSV-ⅡIg G+患者病毒脱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均高于单纯HSV-ⅠIg G+患者。病程≤6年的患者病毒脱排阳性率高于>6年者,频发患者(复发≥6次/年)高于少发患者(复发<6次/年,均P<0.05)。病程≤6年的患者中,频发患者高于少发患者,而病程>6年的患者中,频发与少发患者病毒脱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女性患者HSV-Ⅱ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亚临床型GH患者的病毒脱排阳性率与性别、血清抗体类型、病程及发病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生殖器 单纯疱疹病毒属 疱疹病毒1型 疱疹病毒2型 病毒脱排 抗体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对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豚鼠模型排毒及IL-2和IL-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利平 陆富永 +4 位作者 魏娇 杨凤元 蒙坚 罗婧莹 程培华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豚鼠模型的排毒及机体免疫的情况,借以揭示人类亚临床型GH患者联合服用免疫调节剂后的疗效。方法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2Sav感染从未感染过HSV的雌...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豚鼠模型的排毒及机体免疫的情况,借以揭示人类亚临床型GH患者联合服用免疫调节剂后的疗效。方法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2Sav感染从未感染过HSV的雌性中华彩豚,建成GH豚鼠模型,待其症状好转后,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豚鼠外生殖器及生殖道拭子HSV-DNA的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出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的浓度,再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及用药组比较。结果亚临床型GH豚鼠模型仍有HSV排泌,且其IL-2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IL-4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用药组的豚鼠HSV-DNA阳性率明显减少,而其血清IL-2浓度高于亚临床GH豚鼠模型组,IL-4的水平低于亚临床GH豚鼠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型GH豚鼠模型确实存在HSV排泌,同时其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也发生了异常,匹多莫德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后不仅能减少HSV排泌,还能改善机体免疫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亚临床型 匹多莫德 铜绿假单胞菌 单纯疱疹病毒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桂北地区216例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方如 蒙坚 +4 位作者 严文杰 杨凤元 刘群英 程培华 黄熙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了解桂北地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06—2015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共有216例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近2... 目的了解桂北地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06—2015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共有216例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近2年确诊患者数明显增加;男女之比为1.1∶1,平均确诊年龄(64.4±14.5)岁;组织病理类型以基底细胞癌(71例,32.8%)最常见,其次是鳞状细胞癌(57例,26.3%);头面部是皮肤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占51.4%。结论桂北地区的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确诊患者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老年人好发,其中表皮恶性肿瘤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皮肤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