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市闲置地内自生植物形成的荒野景观特征研究
- 1
-
-
作者
尹豪
李金诺
吴晓妍
程娴辞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
出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7,共7页
-
文摘
【目的】闲置地由于人为干扰程度较低,自然演替和生态过程得以发生,形成了以自生植物为主导的荒野景观,该过程增强了城市生态功能的稳定性。因此,探究城市闲置地自生植物的生长规律与群落特征,有助于为此类特殊生境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城市荒野景观的营造与更新。【方法】以北京西玉河村闲置地为例,对该区域2009—2022年的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拆建前后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趋势。于2023年3—5月对39个样方内的自生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计算其相对频度、相对盖度、相对多度、相对优势度和重要值5个评价指标。【结果】1)拆建前(2009—2017年),场地植被覆盖率整体变化不显著;在建筑拆除后的第1年内(2017—2018年),乔木植被覆盖率未发生显著变化;拆建后(2018—2022年)植被覆盖率显著上升,年均增幅约8.0%。2)场地内共记录到植物24科、41属、44种,其中自生植物39种,以菊科为主,占自生植物种类总数的28.95%;草本植物种类占自生植物种类总数的69.23%。3)传播型为风传播的自生植物占比为43.59%;优势种包括藜(Chenopodium album)、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和尖裂假还阳参(Crepidiastrum sonchifolium)等,共形成11种优势植物群落。4)自生草本植物多在3月集中萌发,4月开花,部分花期延续至5月,个体观赏性强的植物有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翅果菊(Lactuca indica)等,整体观赏性由群落质感决定。5)葎草(Humulus scandens)、藜和尖裂假还阳参表现出明显的种间竞争。【结论】科学地保留和利用自生植物为在闲置地营造荒野景观提供了新途径,未来应进一步探究降低人为干扰、维持生态平衡的景观营造方法以及植被恢复初期的管理措施等内容。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生植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景观
城市再野化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ontaneous plant
biodiversity
ecological landscape
urban rewilding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