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耕读文化传承的“微介入”乡村传统公共建筑改造设计研究--以吉安陂下“星聚堂”为例
1
作者 程宝飞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19-22,共4页
乡村祠堂建筑作为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在当代社会环境下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基于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发展需要,本研究以吉安陂下“星聚堂”为改造设计对象,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 乡村祠堂建筑作为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在当代社会环境下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基于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发展需要,本研究以吉安陂下“星聚堂”为改造设计对象,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改造设计策略。在设计方式上采用“微介入”方式,通过对祠堂这一传统公共建筑与时俱进的更新设计,融入现代公共服务,唤醒古建筑活力,弘扬耕读文化,延续耕读精神。在精神文化和物质空间层面采用不同形式的“微介入”设计策略,从而提升乡村传统公共建筑的活力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文化 微介入 乡村传统公共建筑 空间改造
下载PDF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村落的“非遗—空间”耦合机制探究——基于渼陂村下元宵民俗的实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飞 黄智燕 程宝飞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1-100,共10页
为促进传统村落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保护与发展协同,以渼陂村下元宵民俗为实证对象,基于统计分析建立其“非遗—空间”耦合机制假设。以空间句法定量评价“非遗的空间属性”,以实地观察定性归纳“空间的非遗内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验证... 为促进传统村落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保护与发展协同,以渼陂村下元宵民俗为实证对象,基于统计分析建立其“非遗—空间”耦合机制假设。以空间句法定量评价“非遗的空间属性”,以实地观察定性归纳“空间的非遗内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验证假设和深入探究“非遗—空间”耦合机制。结果表明:“原生型”非遗与村落空间保护及建设紧密联系,其保护发展规划可在格局不变基础上更新少量节点或建筑,进一步与“原生型”非遗共生;“文旅型”非遗与村落空间保护及建设联系紧密,其旅游规划设计可着重于整合利用非遗资源,空间保存与开发并重,与“文旅型”非遗耦合产生更利于旅游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句法 非遗 空间 耦合机制
下载PDF
阿基米德立体在模块化灯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雨佳 程宝飞 杨晓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阿基米德立体的形态构成方法,探求一种快捷、量化、可行的模块化灯具设计新方法。方法研究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灯具的评价方法,并根据阿基米德立体的基本构成原理,将模块化灯具的造型元素划分为面类造型因子... 目的研究阿基米德立体的形态构成方法,探求一种快捷、量化、可行的模块化灯具设计新方法。方法研究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灯具的评价方法,并根据阿基米德立体的基本构成原理,将模块化灯具的造型元素划分为面类造型因子、线类造型因子以及线面结合类造型因子三大类。结论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灯具的评价方法,归纳了模块化灯具造型因子,提出了模块化灯具设计的具体手法和应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基米德立体 模块化设计 评价方法 灯具设计
下载PDF
基于立体几何的模块化灯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晓丹 刘雨佳 +1 位作者 程宝飞 胡陈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3-127,共5页
目的研究立体几何的形态构成方法,提出灯具的模块化设计新方法。方法从4类经典立体几何形态入手,重点从模块化设计角度分析它们作为基本形对灯具造型的启发应用。结论分析现代灯具模块化生产的必要性,以此达到灯具产品更新换代快、崇尚... 目的研究立体几何的形态构成方法,提出灯具的模块化设计新方法。方法从4类经典立体几何形态入手,重点从模块化设计角度分析它们作为基本形对灯具造型的启发应用。结论分析现代灯具模块化生产的必要性,以此达到灯具产品更新换代快、崇尚节能环保的理念发展要求,提出灯具模块化设计新方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几何 模块化设计 灯具设计
下载PDF
基于海昏侯墓葬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宝飞 刘雨佳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期296-296,共1页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十三五"背景下,本文对海昏侯墓葬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现状及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海昏侯墓葬品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具体方法,力求为海昏侯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十三五"背景下,本文对海昏侯墓葬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现状及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海昏侯墓葬品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具体方法,力求为海昏侯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墓 文化创意产品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吉安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探究
6
作者 刘飞 朱松 程宝飞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6期79-86,共8页
吉安传统村落受庐陵文化影响历经岁月积淀,大量保存至今,价值深厚,而村落空间特征是解析其遗产价值的基础。通过选择空间布局、空间节点和空间界面作为视角,得到吉安传统村落在空间构成方面丰富美观、空间关系方面多元变化以及空间氛围... 吉安传统村落受庐陵文化影响历经岁月积淀,大量保存至今,价值深厚,而村落空间特征是解析其遗产价值的基础。通过选择空间布局、空间节点和空间界面作为视角,得到吉安传统村落在空间构成方面丰富美观、空间关系方面多元变化以及空间氛围方面独具匠心的外部空间特征;选择民居厅堂空间为典型视角,得到其空间氛围极具感染力的建筑内部空间特征。并且联系吉安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庐陵文化的丰富内涵,探寻影响吉安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从而总结其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特征 形成机理 吉安
下载PDF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地方性保护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吉安地区为例
7
作者 刘飞 朱松 +1 位作者 程宝飞 刘瑜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82-88,共7页
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入选之后该如何继续监测保护和良性发展的问题,以吉安地区所传承的庐陵文化和地域特色作为地方性保护评价的导向,从认识评价对象、确定保护评价原则、选择评价主体、建立保护评价框架、选用评价方法和准备评价... 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入选之后该如何继续监测保护和良性发展的问题,以吉安地区所传承的庐陵文化和地域特色作为地方性保护评价的导向,从认识评价对象、确定保护评价原则、选择评价主体、建立保护评价框架、选用评价方法和准备评价标准表,到最后统计数据和应用评价结果,尝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地方性保护评价体系。体系构建的过程遵守严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旨在将该体系适当运用于应对如今历史村镇入选之后保护与发展困难的现状,并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监测保护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保护评价 监测 吉安
下载PDF
高校众创空间“再”改造设计策略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显宏 程宝飞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双创”升级背景下,文章通过对众创空间的背景、运营模式以及空间构成的研究分析,针对高校众创空间室内环境,得出了其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布局单一、视觉审美单调等问题的结论,并提出“再”改造的观点。基于绿色营造理念和可持续... 在“双创”升级背景下,文章通过对众创空间的背景、运营模式以及空间构成的研究分析,针对高校众创空间室内环境,得出了其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布局单一、视觉审美单调等问题的结论,并提出“再”改造的观点。基于绿色营造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探究出众创空间“再”改造的设计策略,即应用创新导引、构建创新氛围、勾勒“创新”边界、形成创新孵化的设计策略,以期为众创空间的环境改造升级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升级 众创空间 空间改造 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