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硅调控滇润楠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1
作者 金红燕 许红连 +2 位作者 杨雄伟 程小毛 黄晓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4-213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外源硅(Si)条件下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对照(CK,良好水分处理)、单独干旱处理(D)、干旱+1 g/L硅处理(M1)、干旱+2 g/L硅处理(M2)、干旱+3 g/L硅处理(M3)、干旱+4 ... 为探究不同浓度外源硅(Si)条件下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对照(CK,良好水分处理)、单独干旱处理(D)、干旱+1 g/L硅处理(M1)、干旱+2 g/L硅处理(M2)、干旱+3 g/L硅处理(M3)、干旱+4 g/L硅处理(M4)和干旱+5 g/L硅处理(M5)7个处理,分析各处理植株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滇润楠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和光合能力,对其造成氧化伤害,施硅处理可缓解干旱胁迫对滇润楠幼苗造成的伤害,且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主要表现为M4处理下,滇润楠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及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活性显著高于单独干旱处理组(D);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单独干旱处理组(D)。综上可知,4 g/L的硅酸钠能更好地促进干旱胁迫下滇润楠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增加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减轻干旱胁迫对其造成的伤害,提高了干旱下植株的光合能力及生物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润楠 外源硅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下载PDF
玉龙雪山不同海拔急尖长苞冷杉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小毛 林开文 +2 位作者 姜永雷 杨自云 黄晓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4-659,共6页
利用4对SSR引物对玉龙雪山内5个海拔梯度的急尖长苞冷杉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在物种水平上,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基因多样性(He)分别为0.971 9和0.556 7,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玉龙雪山不同海拔梯度上急尖长苞冷... 利用4对SSR引物对玉龙雪山内5个海拔梯度的急尖长苞冷杉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在物种水平上,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基因多样性(He)分别为0.971 9和0.556 7,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玉龙雪山不同海拔梯度上急尖长苞冷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差异,且随着海拔梯度的递增,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除海拔3 350 m外,其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海拔3 700 m处达到最大值;急尖长苞冷杉居群间的基因流(N_m)为4.778 0,群体分化系数(Fst)为0.049 7,且基于AMOVA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有3.55%的变异发生在居群间,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群体间分化低,且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内。研究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对急尖长苞冷杉遗传多样性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尖长苞冷杉 海拔梯度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SSR
下载PDF
基于AFLP的滇西北玉龙雪山不同海拔川滇高山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程小毛 李响 +1 位作者 姜永雷 黄晓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滇西北玉龙雪山不同海拔(2 750~3 500 m)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6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多态位点比率为100%,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5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7,反映出川...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滇西北玉龙雪山不同海拔(2 750~3 500 m)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6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多态位点比率为100%,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5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7,反映出川滇高山栎总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处于较高水平;由Shannon信息指数计算的值比Nei指数估算的居群遗传多样性高,但两者都一致表明6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而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海拔3 050~3 350 m川滇高山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而海拔2 750~2 900m及3 500m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有降低的趋势。本研究中川滇高山栎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89,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的遗传变异的8.90%,而91.10%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AMOVA分析表明11.00%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89.00%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两者都说明川滇高山栎居群间存在较低的遗传分化,总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居群内部。基因流Nm为5.12,表明较高的基因流可能是导致川滇高山栎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高山栎 AFLP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SSR标记开发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4
作者 程小毛 黄晓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4-307,共4页
简要介绍了SSR标记开发方法及SSR标记在通用性、遗传多样性与种质鉴定、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与克隆等研究中的应用,对SSR标记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为今后SSR标记在植物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SSR 简单串联重复 植物
下载PDF
基于AFLP标记技术的三翅槭与三角枫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程小毛 岳琳 黄晓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79-83,共5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三翅槭与三角枫的亲缘关系,明确三翅槭在槭属中的分类地位,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三翅槭1份材料和三角枫4份材料进行亲缘关系检测,并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组合共获得202条谱带,其中99条带具...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三翅槭与三角枫的亲缘关系,明确三翅槭在槭属中的分类地位,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三翅槭1份材料和三角枫4份材料进行亲缘关系检测,并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组合共获得202条谱带,其中99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49.01%,说明AFLP标记技术适用于三翅槭和三角枫亲缘关系研究。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1时,可将三翅槭和三角枫划分成2个相互独立的类群,说明三翅槭与三角枫在分子水平上的分类与形态学上的分类一致,此外三翅槭与三角枫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1也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AFLP分子标记,成功分析了三翅槭与三角枫亲缘关系,为证明三翅槭是槭属新种提供了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翅槭 三角枫 AFLP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茶树EST-SSRs在山茶科植物中的通用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程小毛 陈自兰 王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596-7598,共3页
[目的]研究茶树EST-SSRs在山茶科植物中的通用性。[方法]选用来源于茶树EST序列的7对EST-SSRs引物,对山茶科植物的19份材料进行了扩增。[结果]7对EST-SSRs引物中有5对引物能对19个供试材料进行有效扩增,通用性比率为71.43%;扩增率最高... [目的]研究茶树EST-SSRs在山茶科植物中的通用性。[方法]选用来源于茶树EST序列的7对EST-SSRs引物,对山茶科植物的19份材料进行了扩增。[结果]7对EST-SSRs引物中有5对引物能对19个供试材料进行有效扩增,通用性比率为71.43%;扩增率最高的为云南山茶凤山茶、华东山茶彩霞和云南山茶菊瓣,最低的为川滇莲蕊茶和大花杨桐;有效扩增的5对引物对中有4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表现出丰富且差异明显的多态性。[结论]从茶树基因组上开发的SSR引物在山茶科植物不同种属植物间有较高的通用性,可用于山茶科植物比较基因组研究和分析标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EST-SSR 通用性 山茶科植物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香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程小毛 罗翠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1-172,共2页
以香樟2年生实生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香樟幼苗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香樟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50%田间持水量干旱处理下,香樟叶片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增加,说明在严重缺乏水分环... 以香樟2年生实生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香樟幼苗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香樟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50%田间持水量干旱处理下,香樟叶片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增加,说明在严重缺乏水分环境下,香樟可以启动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系统来积极应对干旱胁迫,减少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茶树EST-SSRs信息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小毛 王璇 黄晓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公布的茶树表达序列标签中获得12378条茶树EST,通过CAP3软件进行拼接去冗余后再用Bathprimer3 vl.0(http://wheat.pw.usda.gov/demos/BatchPrimer3/)在线软件查找微卫星(Microsatellite,SSR)重复序列。结果表明:通过... 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公布的茶树表达序列标签中获得12378条茶树EST,通过CAP3软件进行拼接去冗余后再用Bathprimer3 vl.0(http://wheat.pw.usda.gov/demos/BatchPrimer3/)在线软件查找微卫星(Microsatellite,SSR)重复序列。结果表明:通过前处理得到全长为2 307.014kb的无冗余EST4779条,从中检索出27种重复基元类型共207个SSR,分布于156条EST中,出现频率是3.26%。其中包括二核苷酸重复72个(34.78%),三核苷酸重复88个(42.51%),四核苷酸重复31个(14.98%),五核苷酸重复16个(7.73%)。AG/CT和ACC/GGT分别是二、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类型,分别占二、三核苷酸重复的86.11%和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EST SSR
下载PDF
挪威云杉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小毛 宗媛媛 黄晓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185-186,192,共3页
对挪威云杉EST序列的SSR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 164条无冗余EST序列中,SSR的出现频率是7.39%,其平均分布频率为7.35 kb,平均长度为15.39 bp;三、四核苷酸是主要的重复类型,二者出现的频率占总SSR的73.29%;AG/CT、AGG/CCT、AAAG/CTTT分别... 对挪威云杉EST序列的SSR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 164条无冗余EST序列中,SSR的出现频率是7.39%,其平均分布频率为7.35 kb,平均长度为15.39 bp;三、四核苷酸是主要的重复类型,二者出现的频率占总SSR的73.29%;AG/CT、AGG/CCT、AAAG/CTTT分别是二、三、四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云杉 EST SSR
下载PDF
Study on the Transferability of Camellia sinensis EST-SSRs in Theaceae Plant
10
作者 程小毛 陈自兰 王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2期198-200,216,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transferability of Camellia sinensis EST-SSRs in Theaceae plant.[Method] Seven pairs of EST-SSRs primers which derived from Camellia sinensis EST sequence were used to ampli...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transferability of Camellia sinensis EST-SSRs in Theaceae plant.[Method] Seven pairs of EST-SSRs primers which derived from Camellia sinensis EST sequence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nineteen materials of Theaceae plant.[Result] Five pairs in the seven pairs of EST-SSRs primers could effectively amplify the nineteen tested varieties,and the transferability rate was 71.43%.The amplification rate of Camellia retiacalate FengShanCha,Camellia japouica CaiXia and Camellia retiacalate JuBan was the highest.The amplification rate of Camellia synaptica Sealy and Adinandra sagonica var.wallichiana(oc)Ming was the lowest.Moreover,four pairs in the five pairs of primers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amplify showed the rich polymorphism whos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in the tested materials.[Conclusion] SSR primers which were developed from Camellia sinensis genome had the higher transferability in the different genus and species of Theaceae plant,could be used in the comparative genome research and analysis mark research of Theaceae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sinensis EST-SSR Transferability Theaceae plant
下载PDF
千家寨不同海拔野生茶树的EST-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晓霞 唐探 +2 位作者 姜永雷 冯程程 程小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7-353,共7页
利用5对EST-SSR引物对千家寨内7个海拔梯度的野生茶树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在物种水平上,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基因多样性(He)分别为1.33和0.66,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千家寨不同海拔梯度上野生茶树居群的遗传多... 利用5对EST-SSR引物对千家寨内7个海拔梯度的野生茶树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在物种水平上,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基因多样性(He)分别为1.33和0.66,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千家寨不同海拔梯度上野生茶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差异,且随着海拔梯度的递增,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低—高—低的分布,并在海拔2 100 m处达到最大值;野生茶树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1.84,群体分化系数(Fst)为0.12,且基于AMOVA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有16.32%的变异发生在居群间,表明野生茶树群体间属于中度分化,且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野生茶树本身的遗传特性和不同海拔居群所处生境的异质性是其现有遗传格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海拔梯度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EST-SSR
下载PDF
云南玉龙雪山川滇高山栎生理生化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晓霞 冯程程 +2 位作者 姜永雷 唐探 程小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6,24,共7页
以云南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A1:2 750 m,A2:2 900 m,A3:3 050 m,A4:3 200 m,A5:3 350 m,A6:3 500 m)的川滇高山栎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探讨了该树种适应垂直气候环境变化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 以云南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A1:2 750 m,A2:2 900 m,A3:3 050 m,A4:3 200 m,A5:3 350 m,A6:3 500 m)的川滇高山栎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探讨了该树种适应垂直气候环境变化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川滇高山栎叶片各生理指标呈非线性变化。在较低海拔点(2 750 m)及较高海拔点(3 500 m)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而在中间海拔点(3 200 m)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在海拔3 050 m处,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脯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SOD、CAT、APX)活性等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而当海拔超过或低于3 050 m时,其值都有所增加。海拔3 050 m是川滇高山栎的最适生长区域,光照充足,叶绿素含量较多,生长较快,膜脂过氧化程度轻;在低海拔区域,由于光照不足或人为破坏,导致其生长较缓慢;在高海拔区域,虽然该物种能通过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和可溶性细胞代谢物质的调节形成一定的生态适应,但随海拔的进一步增加(3 500 m),由于低温、大气稀薄或强的紫外辐射等不利环境的加剧,植株体内的抵御能力有限,亦限制了川滇高山栎的生长发育。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地区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高山栎 抗氧化系统 海拔 生理生化
下载PDF
土壤干旱与盐胁迫对球花石楠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晓霞 黄大韧 +2 位作者 杨自云 高昆 程小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87-89,共3页
以球花石楠2 a生实生苗为试材,分别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及盐处理(0.1 mol/L NaCl溶液),测定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及盐胁迫引起植株光合色素含量的改变,叶绿素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 以球花石楠2 a生实生苗为试材,分别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及盐处理(0.1 mol/L NaCl溶液),测定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及盐胁迫引起植株光合色素含量的改变,叶绿素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均有所降低,而在盐胁迫下均有所增加。盐胁迫刺激了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干旱胁迫仅增加了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渗透调节物质脯胺酸含量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均显著增加。此外,综合所测指标分析,盐胁迫对球花石楠幼苗的影响要大于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花石楠幼苗 干旱胁迫 盐胁迫 生理生化
下载PDF
滇西北玉龙雪山急尖长苞冷杉不同海拔的生理特性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晓霞 唐探 +1 位作者 姜永雷 程小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4,共5页
对丽江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3 100、3 250、3 400、3 550、3 700 m)梯度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分布于海拔3 100-3 800 m,不同海拔种群抗氧化酶... 对丽江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3 100、3 250、3 400、3 550、3 700 m)梯度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分布于海拔3 100-3 800 m,不同海拔种群抗氧化酶APX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在海拔3 100-3 550 m条件下并无显著变化,而当海拔上升到3 700 m时,MDA含量、抗氧化酶SOD、CAT、APX活性以及游离脯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海拔;此外,在海拔3 550 m环境下,急尖长苞冷杉叶片MDA含量、游离脯胺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都处于最低水平;海拔3 550 m环境因子最适宜于急尖长苞冷杉的生长,而较低海拔或较高海拔环境均不利于该植物的生长;当海拔上升到3 700 m时,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能力显著增强,以应对高海拔的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尖长苞冷杉 抗氧化系统 海拔 生理特性 滇西北
下载PDF
叶面及根际施用外源NO对盐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敏 李燕 +2 位作者 宁朋 程小毛 黄晓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3-592,共10页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外源NO对植株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为提高植株耐盐性及其在盐渍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华常春藤水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盐...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外源NO对植株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为提高植株耐盐性及其在盐渍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华常春藤水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盐胁迫及叶面和根际施用NO供体SNP处理,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结果】(1)300 mmol/L盐处理下,中华常春藤叶片叶绿素a(Chla)和b(Chlb)及总量、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_((Ⅱ)))降至最低,分别是对照(CK)的23%、20%、23%、41%、51%和41%,而丙二醛(MDA)含量却升至最高,相比CK增加了88%。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物质含量在不同程度盐胁迫下均显著增加。(2)100 mmol/L盐浓度下,叶面喷施和根际施用SNP组比未施用组叶绿素总量、ETR、F_(v)/F_(m)以及Y_((Ⅱ))分别上升了80%/2%、61%/21%、13%/11%和106%/56%。(3)300 mmol/L盐浓度下,叶面喷施和根际施用SNP组比未施用组叶绿素总量、ETR、F_(v)/F_(m)以及Y_((Ⅱ))分别上升了73%/35%、92%/18%、36%/15%和86%/50%;此外,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物质含量均在300 mmol/L盐胁迫和叶面喷施SNP共同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结论】高浓度盐胁迫导致中华常春藤叶片膜脂过氧化严重,光合机构受损,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而外施SNP可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等缓解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且以叶面喷施SNP的缓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盐胁迫 外源一氧化氮 不同施用方式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云南含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晓霞 魏东玲 程小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3-977,共5页
本研究选择云南含笑半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对其进行人工低温处理,共设4个处理组[25(对照)、15、5、0℃],研究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程度低温处理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5℃的低温条件对该树种的影响较小,各项生理指标变化不显著;5℃低... 本研究选择云南含笑半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对其进行人工低温处理,共设4个处理组[25(对照)、15、5、0℃],研究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程度低温处理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5℃的低温条件对该树种的影响较小,各项生理指标变化不显著;5℃低温下,叶绿素b含量显著减少,抗氧化酶SOD、APX活性显著增加,抑制了细胞的膜脂过氧化,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该树种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响应来减轻低温伤害;而0℃低温胁迫对该树种造成的伤害较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及叶绿素b含量都显著下降,膜脂过氧化严重。试验结果说明云南含笑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低温,但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该树种的正常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含笑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土壤干旱对枇杷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晓霞 左任英 程小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247-10248,10286,共3页
[目的]以枇杷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处理(70%田间持水量)和重度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比较枇杷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的响应。[... [目的]以枇杷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处理(70%田间持水量)和重度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比较枇杷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的响应。[结果]干旱处理尤其是50%田间持水量使得植株叶片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同时增加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枇杷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累积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特性来积极应对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土壤干旱 生理代谢
下载PDF
伊桐(Itoa orientalis)幼苗对土壤干旱与盐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晓霞 杨自云 +1 位作者 高昆 程小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6-900,共5页
以伊桐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和0.1 mol/L盐溶液处理,比较伊桐幼苗的形态生长、生物量分配、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特... 以伊桐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和0.1 mol/L盐溶液处理,比较伊桐幼苗的形态生长、生物量分配、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与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影响了伊桐幼苗的形态生长,减少了其生物量积累,增加了胡萝卜素含量,从而减小了光合叶绿素含量,增加了植株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②伊桐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对土壤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伊桐幼苗受盐胁迫的不良影响要大于干旱胁迫,说明伊桐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但耐盐性却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桐 干旱胁迫 盐胁迫 形态生长 生理生化
下载PDF
Web环境下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义科 程小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9-83,共5页
简单描述了Web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近来飞速发展的技术 ,介绍了后台信息发布的相关知识 ,结合一些程序重点说明了系统用户管理的结构及功能 ,提出了一些相关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 WEB JSP 数据库 用户管理
下载PDF
云南省乡土树种大头茶属植物资源分布与利用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长乐 李靖 +2 位作者 白琼 黄晓霞 程小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78-80,共3页
乡土树种在园林城市绿化应用中是优先选用的树种,但由于对其资源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等掌握不全面、市场开发不足等因素,往往应用不足。山茶科的大头茶属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常见种,在云南省共有5种,在云南省中部地区有广泛分布,均是典... 乡土树种在园林城市绿化应用中是优先选用的树种,但由于对其资源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等掌握不全面、市场开发不足等因素,往往应用不足。山茶科的大头茶属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常见种,在云南省共有5种,在云南省中部地区有广泛分布,均是典型的云南乡土树种,但在城市绿化中鲜有应用。通过介绍在云南省分布的5个大头茶种类的分类学特征与分布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观赏价值评价,为乡土植物大头茶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园林应用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茶属 植物资源 园林应用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