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少堂:古诗文教学阅读背诵第一位、讲解分析第二位
1
作者 程少堂 《湖北教育》 2018年第3期6-7,共2页
受访人:程少堂,教授。我国语文界有深广影响的语文味教学流派、语文味教学法之创立者,“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全国高校教材《现代教育学》参编者,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受访人:程少堂,教授。我国语文界有深广影响的语文味教学流派、语文味教学法之创立者,“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全国高校教材《现代教育学》参编者,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著有《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味教学法》《语文味代表课观止——语文昧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教学实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阅读 古诗文 现代教育学 背诵 讲解 高中语文教材 教学流派 语文味
下载PDF
把说明文教得有深意有新意——以程少堂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梁青 程少堂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传统教学法教学说明文,翻来覆去教的就是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当然,这些不仅可以教、应该教,而且还要教好;但这些并非说明文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相对比较浅层的一部分。语文教师的眼睛如果永远只盯着说明对象、说明顺... 传统教学法教学说明文,翻来覆去教的就是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当然,这些不仅可以教、应该教,而且还要教好;但这些并非说明文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相对比较浅层的一部分。语文教师的眼睛如果永远只盯着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这些表层,自然很难发现说明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说明文 新意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 学法教学
下载PDF
程少堂论语文
3
作者 程少堂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共1页
一、语文教师就是语文 1.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就是语文。通过语文教师的形象,我们可以目睹语文的风采和它的生动构成。2.语文教师既要会讲“很像语文课的语文课”,也要敢讲和会讲“不像语文课的语文课”。
关键词 中学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教育学二重起点论 被引量:8
4
作者 程少堂 邵涌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18,共5页
迄今为止,教育理论界认为教育学只有一个起点,即逻辑起点。因此,人们选定的教育学的起点都是唯一的,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笔者打算在本文中提出如下观点:(一)任何科学都有两个起点,即除了叙述起点(逻辑起点)之外,还应有一个认识起点(研究... 迄今为止,教育理论界认为教育学只有一个起点,即逻辑起点。因此,人们选定的教育学的起点都是唯一的,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笔者打算在本文中提出如下观点:(一)任何科学都有两个起点,即除了叙述起点(逻辑起点)之外,还应有一个认识起点(研究起点)。(二)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起点。(三)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矛盾)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逻辑起点 研究起点 教育系统 范畴体系 理论体系 科学体系 发展 马克思 叙述起点
下载PDF
重视闲暇教育 促进素质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程少堂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38,共5页
一、关于闲暇和学生的闲暇的属性闲暇本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但对于什么是闲暇,社会学家的界定也众说不一,几乎没有共同的一致的看法。有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认为闲暇就是“闲空”、“闲工夫”,即“没有事情要做”,“没有活... 一、关于闲暇和学生的闲暇的属性闲暇本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但对于什么是闲暇,社会学家的界定也众说不一,几乎没有共同的一致的看法。有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认为闲暇就是“闲空”、“闲工夫”,即“没有事情要做”,“没有活动”的时候。这种对闲暇的理解是不大妥当的。因为事实上,闲暇时不仅可能有事做,而且必定是有活动的,没有绝对的无活动的闲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生活 闲暇教育 闲暇时间 培养学生 闲暇活动 文明化 学生素质发展 健康发展 自由活动时间 方式方法
下载PDF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被引量:36
6
作者 程少堂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语文课本 师生 情感美 语言文字 文体美 要素 品味 感动 语体
下载PDF
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荷花淀》教学实录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少堂 邹玲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新课标、新教材的实验已进行了一轮。但是,对于“什么是语文课”这一最基本的问题,不少教师感到非常困惑,有的甚至十分无奈地慨叹:语文课越教越不会教了!”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最近,我们收到了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老师《荷花淀... 新课标、新教材的实验已进行了一轮。但是,对于“什么是语文课”这一最基本的问题,不少教师感到非常困惑,有的甚至十分无奈地慨叹:语文课越教越不会教了!”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最近,我们收到了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老师《荷花淀》的课堂教学实录。《荷花淀》是解放后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篇目,自1952年入选至今,长盛不衰。不同年龄段的语文教师对这一名篇的教学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同一位教师在不同时期很可能有着不同(甚至迥然不同)的心得体会。程老师“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把语文课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是不是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的发展创新呢?这种创新的价值何在?值不值得大力倡导?能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呢?等等,倘若能参照程少堂老师的教学实践及其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展开认真、细致的讨论,相信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会有所帮助。欢迎赐稿,欢迎交流与交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荷花淀》 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 教学效率 中学 课程标准
下载PDF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 被引量:3
8
作者 程少堂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2-56,共5页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程少堂广东省珠海教育学院拙文《“教育的外部规律”说不能成立吗?》(载《教育研究》1992年第10期)有幸得到孙振东同志的专文教正(见(教育研究》1994年第9期《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一文。以下...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程少堂广东省珠海教育学院拙文《“教育的外部规律”说不能成立吗?》(载《教育研究》1992年第10期)有幸得到孙振东同志的专文教正(见(教育研究》1994年第9期《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一文。以下简称《探论》)。读到《探论》后,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规律 教育目的 教育实践活动 内部联系 社会子系统 探论 外部联系 内在联系 术语学 内部规律
下载PDF
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六) 悲欣何时交集:当代中西战争文化心理比较——“战争生活”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少堂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9-36,共8页
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战争生活"主题单元有五篇课文,分别是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聂华苓的散文《亲爱的... 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战争生活"主题单元有五篇课文,分别是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聂华苓的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从文章角度解读这个单元,主要是探讨这五篇文章的信息(材料、意旨、感情等)、体式(结构、语体、体裁等)、技法(篇法、段法、句法等);从文学角度解读这个单元,主要是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大部分语文教师对从这两个角度解读文本处理教材比较熟练,比较有信心,而对从文化角度解读则感到比较陌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我这里重点谈一下从文化角度解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讲座 教学设计 战争 文化心理 生活 阅读 中西 交集
下载PDF
教育规律实现机制的特点及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少堂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19,共3页
以教育规律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和揭示教育规律实现机制的特点,对于发展教育实践和教育科学理论有重大意义。 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就是把并不能直接指导教育实践的“抽象”的教育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了系列中介环节,转化为... 以教育规律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和揭示教育规律实现机制的特点,对于发展教育实践和教育科学理论有重大意义。 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就是把并不能直接指导教育实践的“抽象”的教育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了系列中介环节,转化为具体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改造教育实践的过程。实现了这一过程,也就是实现了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时代性。同一条教育规律,由于时代的不同,可以实现为不同的形式。例如,一般认为:“教育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规律 实现机制 当代教育 质度 教育活动 条教 人的教育 客观条件 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过程
下载PDF
试论教育规律的特殊本质(续)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少堂 《教育学术月刊》 1996年第6期13-15,共3页
试论教育规律的特殊本质(续)程少堂(续上期)二、教育规律本质的内在规定:教育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1、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所谓主体... 试论教育规律的特殊本质(续)程少堂(续上期)二、教育规律本质的内在规定:教育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1、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所谓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是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规律 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活动 特殊本质 主体与客体 主观与客观 本质关系 主客体地位 主客观关系 受教育者
下载PDF
语文课:用开放的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语文课中爱情内容如何教出语文味之我见
12
作者 程少堂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爱情” 语文课堂 否定态度 老师
下载PDF
《你是我的同类》实录
13
作者 程少堂 王晓菁(整理)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课堂实录 《你是我的同类》 中学 语文教学 选修课 教学内容
下载PDF
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程少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1,2+32-36,共10页
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既是教育基本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又是一个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未见到教育理论界有人对此进行研究。教育规律是人们教育活动的规律,离开了教育实践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参与,教育规律就... 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既是教育基本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又是一个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未见到教育理论界有人对此进行研究。教育规律是人们教育活动的规律,离开了教育实践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参与,教育规律就不可能实现;同时,教育规律实现还必须有其客观的基础或前提。因此,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就是教育规律实现的客观条件(客观机制)和主体促进教育规律实现(主观机制)的有机统一。研究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从理论意义上说,在于能把教育规律的研究从客观的静态的列举,推进到微观的机制的把握,从而有利于对教育规律作全面而透彻的了解;从实践意义上说,有助于让人们了解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具体步骤,或是说有助于具体地指导人们如何按教育规律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规律 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机制 观念模型 社会主体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主体 非理性因素 教育科学理论 社会条件
下载PDF
教学风格论 被引量:28
15
作者 程少堂 《教育科学》 1988年第2期17-23,共7页
许多教师正艰苦地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什么是教学风格?成熟的教学风格有哪些共同特征?在追求风格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本文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心理学及艺术的有关原理,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 许多教师正艰苦地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什么是教学风格?成熟的教学风格有哪些共同特征?在追求风格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本文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心理学及艺术的有关原理,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风格论 辩证唯物主义 教学实际 教师 系统论 问题提出 心理学 基本原则 独特性 教学方式方法
下载PDF
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程少堂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走过的是漫漫六十年追寻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心有情有信念的语文人。内心深处想必总能听到一种深切而深情的呼唤——那是对有中国特色、能反映汉语文教学规律、体现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的新的语文教学法的...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走过的是漫漫六十年追寻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心有情有信念的语文人。内心深处想必总能听到一种深切而深情的呼唤——那是对有中国特色、能反映汉语文教学规律、体现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的新的语文教学法的历史性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法 语文味 语文教育史 中国当代 中国特色 教学规律 审美个性 语文课程
下载PDF
语文味研究回顾 被引量:18
17
作者 程少堂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语文味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 教学环境 情感体验 高中
下载PDF
“语文味”的成长史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少堂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2,共3页
从1999年底到2001年上半年,是语文味理论的酝酿和萌芽时期。
关键词 语文课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 教育改革
下载PDF
论基“过度学习”的基点度、价值及原则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少堂 孙芳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4-28,共5页
我国近年来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学习方法的论著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过度学习的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是在近年出版的一些发行量很大的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论著中,也未能见到有关过度学习的内容。有鉴于此,笔... 我国近年来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学习方法的论著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过度学习的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是在近年出版的一些发行量很大的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论著中,也未能见到有关过度学习的内容。有鉴于此,笔者对什么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的价值及原则等进行了探索,并有一些新的看法,因此愿不揣浅陋,于此献愚者之一得。一、关于过度学习基点度的确定在西方,过度学习的研究差不多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而在我国,许多教学工作者对过度学习的概念是陌生的。究竟什么是过度学习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 基点 学习动机 技能 学习者 学习次数 识记 知识 原则
下载PDF
试论教育规律的特殊本质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少堂 《教育学术月刊》 1996年第5期17-20,共4页
试论教育规律的特殊本质程少堂众所周知,教育规律问题是一个很重要同时又是很复杂的学术问题,对教育规律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探讨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前苏联一些著名教育理论家指出研究教育规律,"这项任务是很复杂的,因为还... 试论教育规律的特殊本质程少堂众所周知,教育规律问题是一个很重要同时又是很复杂的学术问题,对教育规律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探讨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前苏联一些著名教育理论家指出研究教育规律,"这项任务是很复杂的,因为还没有发现有哪一种观点能够阐明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规律 社会规律 本质联系 繁育系统 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自由 生产关系 特殊本质 认识过程 人的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