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重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践理性及其风险
1
作者 程广云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伯恩施坦将恩格斯晚年放弃武装起义、利用议会制度的策略方案提升为原则主张。这是由客观形势和主观认知——思维方式两方面决定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是受到康德区分“物自体”和“现象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伯恩施坦划分了“纯粹的理... 伯恩施坦将恩格斯晚年放弃武装起义、利用议会制度的策略方案提升为原则主张。这是由客观形势和主观认知——思维方式两方面决定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是受到康德区分“物自体”和“现象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伯恩施坦划分了“纯粹的理论”(“理论中的不变成分”)和“应用的理论”(“学说体系中的可变成分”)。他对马克思主义纯粹理论的“修正”摧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消除黑格尔“原罪”;将“科学的社会主义”“修正”为“伦理的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社会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应用理论的“修正”以资本主义“适应论”取代资本主义“崩溃论”,以社会主义“渐进论”取代社会主义“激进论”;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消除布朗基“原罪”;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资本主义改良和资本主义民主。总起来说,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思想路径是应对当时社会政治风险的实践理性的产物和表现,但规避社会政治风险却带来了副产品——意识形态风险,因而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异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施坦 修正主义 实践理性 社会政治风险 意识形态风险
下载PDF
捍卫语言的多样性——论《雪崩》辩护巴别事件的启示
2
作者 程广云 卫莹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7-94,共8页
尼尔·斯蒂芬森科幻小说《雪崩》的主题是为巴别/信息启示录事件作辩护。巴别/信息启示录事件就是上帝变乱人类语言。数字时代的人文危机表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可以归结为最后一个方面。今天,人类一方面... 尼尔·斯蒂芬森科幻小说《雪崩》的主题是为巴别/信息启示录事件作辩护。巴别/信息启示录事件就是上帝变乱人类语言。数字时代的人文危机表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可以归结为最后一个方面。今天,人类一方面通过理想(人工)语言尤其是数学语言支配科学,另一方面则追求日常(自然)语言统一。数字时代加速了人类语言统一的进程,重建巴别塔已成定势。捍卫人文知识的关键在于捍卫日常语言。捍卫语言的多样性,就是捍卫思想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这就是所谓巴别/信息启示录事件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 巴别/信息启示录事件 数字人文
下载PDF
ChatGPT与新文科建设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广云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17-30,141,共15页
文科主要及于文本(符号系统),构成主体间认知关系。新文科1.0版是以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为典范和以哲学启蒙教育范式为中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范式。新文科2.0版是以ChatGPT及其所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为基础的新文科,其... 文科主要及于文本(符号系统),构成主体间认知关系。新文科1.0版是以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为典范和以哲学启蒙教育范式为中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范式。新文科2.0版是以ChatGPT及其所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为基础的新文科,其研究对象(领域)包括人类所生成的传统文本和AI所生成的新文本;其方法是人际和人机交往与对话;其学术规范和制度相比1.0版也有相应变化。这是ChatGPT给新文科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新文科建设应表现在学术规范和学术制度的改革上。学术规范类似于康德式的“直言律令”,有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新的学术规范首先测量某项学术成果中的“干货”,即主要论点、支撑性论据和支撑性论证等,在确认其成立的前提下,测量其原创度/创新度(O/I)、权重(w)、成本(C)等项指标,记为w(O/C)/I;其次测量其中的“水分”,即所有陈述、引用和举例等是否具有相关性,能否增强说服力和可读性等项指标。学术制度则类似于康德式的“假言律令”,有舆论制度和法规制度。在新的学术制度中,w(O/C)/I是评价学术价值的根本标准。“软指标”可以部分交给AI“自由裁量”。学术评价主体实现人机协同,从而可以更进一步消解学术评价中的人类主观偶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文科 新文科 学术规范 学术制度
下载PDF
论权利的连续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广云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7,共7页
权利的连续统是指权利之间时间—历史上先后传承、空间—地理上内外分界、逻辑上因果关联因而合法性/正当性上连续证成的系统或集合,它包括权利三阶和权利四维。首先,人权与公民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属于一阶初始权利。人权逻辑在先,是... 权利的连续统是指权利之间时间—历史上先后传承、空间—地理上内外分界、逻辑上因果关联因而合法性/正当性上连续证成的系统或集合,它包括权利三阶和权利四维。首先,人权与公民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属于一阶初始权利。人权逻辑在先,是普遍的、消极的和制约性的,即其他权利不得侵犯人权;公民权历史在先,是特殊的、积极的和生成性的,即其他权利均由公民权派生。其次,主权与所有权属于二阶派生权利。所有权在历史序列上优先,主权在逻辑序列上优先,在地理上,主权覆盖所有权,在合法性/正当性上,主权证成所有权。最后,治权和领导权属于三阶派生权利。治权源于主权,主权是治权的法理依据,治权是主权的实现途径,领导权确立了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权利的连续统否证离散性的权利或权利的离散化、空集和交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利三阶 权利四维 权利连续统
下载PDF
从“语言”到“图像”——主流价值观认同的视觉机制与文化反思 被引量:3
5
作者 邓依晴 程广云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7,共10页
从语言叙事到图像叙事的转向,视觉图像对意义的直观性承载与传播改变了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主客体经验关系,展开视觉图像的表意样态就成为主流价值观认同的题中之意。主流价值观认同是通过图像对现实世界的视觉表征来完成的,图像符号的能... 从语言叙事到图像叙事的转向,视觉图像对意义的直观性承载与传播改变了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主客体经验关系,展开视觉图像的表意样态就成为主流价值观认同的题中之意。主流价值观认同是通过图像对现实世界的视觉表征来完成的,图像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构成视觉表征的表征轴,图像符号的生产者和观看者构成视觉表征的交流轴,视觉表征的四边形结构指向了主流价值观认同的表意样态。生产者和观看者的视觉素养解决的是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主体性能力问题,媒介视觉素养为生产者和观看者的主流价值认同提供了体外化技术延展。观看与被观看在视觉表征关系中的权力配置是视觉体制的基本问题,观看与被观看的视觉权力架构成为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体制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叙事 图像叙事 主流价值观认同 视觉机制
下载PDF
立何德 树何人--对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重要论述的思考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广云 张子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从而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探究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重要论述要紧抓“培养什么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从而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探究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重要论述要紧抓“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重要论述从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德、树有共产主义理想之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有中国魂之人,立自强不息的君子之德、树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个方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立何德、树何人”的时代之问,是对教育本性的匡正和回归。这对于克服当下教育中的顽瘴痼疾,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回应社会对教育的关切,实现人们对新时代美好教育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立德树人 教育本性 美好教育
下载PDF
承认理论批判——从黑格尔到泰勒、霍耐特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广云 鹿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共8页
承认思想缘起于社会契约思想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社会哲学中"社会斗争"的模式是"为自我持存而斗争"。经过康德和费希特,这一模式发生了理论转型,经历了从"为利益而斗争""为权... 承认思想缘起于社会契约思想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社会哲学中"社会斗争"的模式是"为自我持存而斗争"。经过康德和费希特,这一模式发生了理论转型,经历了从"为利益而斗争""为权利而斗争"到"为名誉而斗争",再到伦理总体模型和交往理论模型的"为承认而斗争"的重心转移和内在逻辑变化。承认思想形成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古典承认理论,以泰勒和霍耐特为代表的现代承认政治和现代承认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理论 古典承认理论 现代承认理论
下载PDF
哲学教育与公民教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教育思想三题 被引量:3
8
作者 程广云 夏年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38,共6页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开创了古典教育的模式。古典教育的主要形态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是哲学教育。由城邦政治决定的公民教育形态、由贵族文化决定的哲学教育形态,构成了古典教育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至今...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开创了古典教育的模式。古典教育的主要形态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是哲学教育。由城邦政治决定的公民教育形态、由贵族文化决定的哲学教育形态,构成了古典教育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至今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邦政治 贵族文化 公民教育 哲学教育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古典教育
下载PDF
通识教育之反思与构想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广云 夏年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古典教育的精神,就是以公民教育为主要形态,以哲学教育为最高形态。古典教育就是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技能教育。古典教育与技能教育之间的矛盾是贯穿整个西方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的一对基本矛盾。文艺复兴以来,古典... 古典教育的精神,就是以公民教育为主要形态,以哲学教育为最高形态。古典教育就是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技能教育。古典教育与技能教育之间的矛盾是贯穿整个西方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的一对基本矛盾。文艺复兴以来,古典教育模式受到了现代性即教育的大众化和实利化的挑战。针对甘阳和蒋庆倡导的博雅教育、经典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文章提出了通识教育三阶(背景教育、经典教育、对话教育)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教育 自由教育 技能教育 通识教育三阶
下载PDF
论治理的前提、模式与体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广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7,共7页
治理研究是关于全部政治行为的总体研究,体现了政治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总体特征,因为任何一个政治社会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及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将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这种变无序为有序的政治行为即"治理",而政治哲... 治理研究是关于全部政治行为的总体研究,体现了政治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总体特征,因为任何一个政治社会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及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将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这种变无序为有序的政治行为即"治理",而政治哲学所探讨的是治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非任何一种治理行为在任何一个时间、地点、条件下都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因为我们既可以通过平和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强制的方式完成治理这一政治行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序通常区分为良序和劣序,治理则区分为善治(好的治理)和恶治(坏的治理)。本文以资源约束与人性假设为治理的前提,进而探讨治理的模式,最终探讨治理的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治道 政道 统治 管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及其中国化、现代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广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3-88,共6页
我思考着现今时代和过去时代的空虚和苦痛,思考着白天的谈话和晚间的活动,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涉及存在之最终规律的问题。我想从这位哲人那里得到回答。在人们沉默下来的时候,我竭力搜索枯肠寻求最佳措词,后来我用下面这样一个大问题... 我思考着现今时代和过去时代的空虚和苦痛,思考着白天的谈话和晚间的活动,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涉及存在之最终规律的问题。我想从这位哲人那里得到回答。在人们沉默下来的时候,我竭力搜索枯肠寻求最佳措词,后来我用下面这样一个大问题打断了这位革命家和科学家的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 文化精神 无产阶级 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生存境遇 毛泽东 生存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延安精神
下载PDF
“公有私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所有权和社会所有制设想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广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4,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所有权和社会所有制的设想来自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所有权和所有制设想的基本问题域,虽然当时欧洲工人运动所信奉的种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主张为其设想奠定了理论的根基,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康德和黑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所有权和社会所有制的设想来自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所有权和所有制设想的基本问题域,虽然当时欧洲工人运动所信奉的种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主张为其设想奠定了理论的根基,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类似设想却为其提供了主要的理论资源。通过认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设想的基本结构前后一致。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历史前提,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用于生产;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用于消费,也就是生产资料公有而生活资料私用即"公有私用"的财产制度。前者是社会联合的条件,后者是个人自由的条件。由此构建自由人联合体。我们可以用分工-机器-智能机器这一历史进程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私用” 社会所有权 社会所有制 社会化大生产 自由人联合体
下载PDF
形而上学终结与科学一体化——重估《自然辩证法》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广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59,共8页
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有两个意图:一是反对形而上学,二是实现科学一体化。自然辩证法不是任何一种自然哲学,而是对于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或批判和反思,是关于自然科学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它是从自然哲学到科学哲学的过渡,是科学的哲学... 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有两个意图:一是反对形而上学,二是实现科学一体化。自然辩证法不是任何一种自然哲学,而是对于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或批判和反思,是关于自然科学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它是从自然哲学到科学哲学的过渡,是科学的哲学,而不是哲学的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化,而不是科学的哲学化。它在研究对象(客观规律)、研究基础(社会实践)上实现了科学的一体化,同时将哲学转换为思维科学。相比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是一个本体论承诺;只有确立一种以历史主义为主导,兼容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综合的科学划界标准,即一种可证实的、可证伪的、历史主义的综合的科学划界标准,才能确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形而上学终结 科学一体化 本体论承诺 历史主义划界标准
下载PDF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广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共7页
研究毛泽东的"两论"和邓小平的"三论",应结合它们的语境和语用,探析其中深层语义,我们会发现政治形而上学和政治实践哲学两个不同的基本面向。"两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研究社会历史问题... 研究毛泽东的"两论"和邓小平的"三论",应结合它们的语境和语用,探析其中深层语义,我们会发现政治形而上学和政治实践哲学两个不同的基本面向。"两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用实践论和矛盾论来置换唯物论和辩证法;实践论和矛盾论相互蕴含。后者具有三个基本层面:实践论是由战争认识论和革命认识论发展到哲学认识论,矛盾论是由军事辩证法和政治辩证法发展到哲学辩证法。邓小平的"三论",其实是从生产力论回归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的实践论与毛泽东的实践论同中有异,邓小平的不矛盾论与毛泽东的矛盾论异中有同。因此可以说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也就是从政治的形而上学发展到政治的实践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矛盾论 生产力论 政治形而上学 政治实践哲学
下载PDF
宗教与邪教:历史主义的理解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广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1-56,共6页
宗教的世俗化和普世化是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我们认为 ,是否具有世俗化和普世化的基本特征正是宗教与邪教的历史主义划界标准。邪教是宗教的历史反动。相反 ,新兴宗教运动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支流。如果以宗教世俗化、普世化为衡量标准 ,... 宗教的世俗化和普世化是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我们认为 ,是否具有世俗化和普世化的基本特征正是宗教与邪教的历史主义划界标准。邪教是宗教的历史反动。相反 ,新兴宗教运动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支流。如果以宗教世俗化、普世化为衡量标准 ,“新兴宗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顺应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另一类则是违背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如原教旨主义、邪教等等。前一类比较少 ,后一类比较多。对于中国来说 ,2 0世纪 80— 90年代是一个“精神文化空间”逐步变成“信仰真空”的时代。所谓“信仰真空”是指任何一种传统或者现代信仰在民众“精神文化空间”中无以确立 ,导致失落 ,从而为其它信仰提供可乘之机。邪教正是这样乘隙而入。它是一种错误的、有害的“信仰填充”。如何重建 (重构 )我们这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空间” ?笔者认为 :第一 ,重建科学精神 ;第二 ,重建人文精神 ;第三 ,坚持“政教分离”原则 ,推动宗教世俗化 ;第四 ,坚持“宗教宽容”、“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邪教 历史主义 宗教世俗化 宗教普世化 新兴宗教运动
下载PDF
泛李约瑟问题:无穷穷举——驳“李约瑟问题”终结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广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5,共6页
提出"李约瑟问题",乃是以西方的科学技术为典范,考察东方和中国的科学技术。我们以分析、解决一个"泛李约瑟问题"为基本线索。这个问题不仅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而且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人文社... 提出"李约瑟问题",乃是以西方的科学技术为典范,考察东方和中国的科学技术。我们以分析、解决一个"泛李约瑟问题"为基本线索。这个问题不仅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而且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由此,"李约瑟问题"形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的结构和模式。也就是说,"李约瑟问题"不仅在答案上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而且问题本身也具有无限可能性。这是一个无穷穷举过程。从中(东)西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到中(东)西人文社会等等的比较研究,乃是转换和扩展"李约瑟问题"。只要存在中西科技、人文、社会比较,或者任意两个以上的文化和社会比较,"李约瑟问题"就有其意义和价值。只有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真正达到一体化程度,"李约瑟问题"才会真正宣告"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泛李约瑟问题 无穷穷举
下载PDF
基于唯物史观的政治哲学--规范理论还是境况理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广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119,共9页
规范论和境况论在政治哲学领域内存在“纠缠”,马克思主要是沿着唯物史观路径创立政治哲学的,即从唯物史观路径去破解普遍性、必然性难题,最终在《资本论》中创立了自己的具有具体性、历史性特征的新型政治哲学体系。马克思政治哲学坚... 规范论和境况论在政治哲学领域内存在“纠缠”,马克思主要是沿着唯物史观路径创立政治哲学的,即从唯物史观路径去破解普遍性、必然性难题,最终在《资本论》中创立了自己的具有具体性、历史性特征的新型政治哲学体系。马克思政治哲学坚持从事实和事实总和中引出价值规范,反对以价值规范来框架生活和生活世界,即基于唯物史观,而非某种规范政治理论。这一新型政治哲学体系致力于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中实现对每一政治哲学问题的具体历史阐明,致力于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探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基础上阐明资本主义政治和观念的生产和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政治哲学 规范理论 境况理论
下载PDF
《资本论》的叙事和逻辑——巨型文本的阅读和创作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广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资本论》是一部史诗级的巨型文本,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生活世界形成、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叙事经典,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的真相和秘密。《资本论》的叙事结构是物象-人格结构,体现在拜物教的批判上。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客... 《资本论》是一部史诗级的巨型文本,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生活世界形成、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叙事经典,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的真相和秘密。《资本论》的叙事结构是物象-人格结构,体现在拜物教的批判上。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客观化、复杂性的"科学的哲学",在思维中批判性和反思性地复制和再现现实生活世界。《资本论》的逻辑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科学方法,是现象-本质方法,或者偶然-必然(规律)方法。所谓"征候阅读法"乃是一种科学发现法,不见其所见,见其所不见:一是即现象求本质,亦即"镜像"方法;二是即偶然求必然(规律),亦即"平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文本 拜物教 征候法 镜像法 平均法
下载PDF
走出精神危机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广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人本主义 精神危机 科学理性 文化精神 审美主义 弗洛伊德 形而上学 人类精神 西方传统文化 城市生活方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民间立场和田野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广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象化观念性现实存在 ,可以从三个基本视角来看 ,一是把它看做意识形态 ,二是把它看做理论体系 ,三是把它看做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象化观念性现实存在 ,可以从三个基本视角来看 ,一是把它看做意识形态 ,二是把它看做理论体系 ,三是把它看做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上层建筑 ,它蕴涵着“官方立场” ;作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是专家学者学术研究的文本符号系统 ,它蕴涵着“知识分子立场” ;作为文化现象的马克思主义 ,内化积淀于民众心理状态中 ,渗透附着于民众生存状态中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它蕴涵着“民间立场”。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 ,“民间立场”是原生态的 ,“知识分子立场”是次生态的 ,“官方立场”是又次生态的。“官方立场”通常从“政治语用学”或“政治解释学”的视域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版本研究”以及“比较研究”则往往是“知识分子立场”的表现。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田野研究” ,是在“民间立场”上借用人类学、民族学术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 ,它主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文化现象 ,揭示内化积淀于民众心理状态、渗透附着于民众生存状态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人们所实际接受、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田野”。“田野研究”的最终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间立场 田野研究 文化精神 知识分子立场 文化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