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2例不孕不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程庆秋 彭琪 +3 位作者 曾小媚 梁娇 梁建行 陆小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以在本院2013年8月-2018年8月就诊的242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42例不孕不育患者中染色体核...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以在本院2013年8月-2018年8月就诊的242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42例不孕不育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有54例,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8例,占总不孕不育人数的3.31%;数量异常1例,占总不孕不育人数的0.41%;多态性核型45例,占总不孕不育人数的18.60%。结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因此染色体核型测定能深入了解不孕不育原因,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 不孕不育 染色体核型分析 外周血
下载PDF
东莞地区28986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庆秋 彭琪 +2 位作者 梁健行 曾小媚 陆小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8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通过对近几年东莞地区儿童全血6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儿童全血中各元素含量的现状,更好地为当地儿童的营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对28986名在东莞市儿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14岁儿童的全血进行6种微... 目的通过对近几年东莞地区儿童全血6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儿童全血中各元素含量的现状,更好地为当地儿童的营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对28986名在东莞市儿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14岁儿童的全血进行6种微量元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童6种元素中锌和铁的缺乏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7.957%和14.12%,铅超标率为0.640%;不同性别钙的缺乏率有显著差异(P<0.05),缺乏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钙、锌、铁的缺乏率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岁以下婴幼儿锌和铁的缺乏率最高;铁缺乏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铅的超标率在年龄阶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铜、镁的缺乏率极低,无法得到统计检验结果。结论东莞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率高,应重视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加强儿童膳食营养指导,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微量元素 缺乏 铅中毒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鼠源性广谱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再学 田新贵 +3 位作者 张耀忠 程庆秋 陆小梅 钟柏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EV71中和抗原表位SP55以及... 目的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EV71中和抗原表位SP55以及高度同源的CV-A16 VP1羧基端的第163~177位氨基酸(PEP55)同时进行检测,筛选同时与EV71和CV-A16发生交叉反应的mAb,并进行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对EV71和CV-A16的中和作用,并分析mAb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筛选获得1株可以同时中和EV71及CV-A16的mAb 6E5,其重链为IgG1亚类,轻链为Kappa链;细胞微量中和实验表明其抗EV71感染的中和效价为1∶128,抗CV-A16感染的中和效价为1∶32。结论成功获得1株能同时中和EV71及CV-A16的广谱中和活性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EV71) 柯萨奇病毒A16(CV-A16) 中和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mAb)
下载PDF
尿HCMV-DNA检测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钟瑞芬 黎四平 +4 位作者 梁丽云 程庆秋 黄慧萍 胡勉裕 陆小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75-477,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疾病中的新生儿尿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与血HCMV-IgM抗体的结果,评估尿HCMV-DNA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 520例婴幼儿的尿液进行HCM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疾病中的新生儿尿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与血HCMV-IgM抗体的结果,评估尿HCMV-DNA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 520例婴幼儿的尿液进行HCM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同时采集其血液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HCMV-IgM抗体。结果 1 520例婴幼儿中尿HCMV-DNA阳性者有153例,阳性率为10.07%,血液标本中的HCMV-IgM阳性者仅有4例,阳性率为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520例婴幼儿的疾病构成中,诊断为肝炎综合征的HCMV-DNA阳性率为82.6%,HCMV-IgM阳性率为3.85%。出现黄疸症状的HCMV-DNA阳性率为8.95%,肺部感染的HCMV-DNA阳性率4.62%。各项疾病或症状的HCM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婴幼儿HCMV的感染时,尿HCMV-DNA检测比HCMV-IgM抗体更为优越,尤其在肝炎综合征、新生儿黄疸、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新生儿 尿
下载PDF
12898例全自动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文瑞 叶敏南 +5 位作者 彭琪 何月敬 程庆秋 曾小媚 陆小梅 黎四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8-439,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自动血红蛋白(Hb)电泳检测的结果,并探讨Hb电泳在血红蛋白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进行血常规及全自动Hb电泳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自动血红蛋白(Hb)电泳检测的结果,并探讨Hb电泳在血红蛋白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进行血常规及全自动Hb电泳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Hb电泳检测结果,对疑似地中海贫血的患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计算Hb电泳筛查的检出率、基因检测的符合率及各种血红蛋白病的构成比。结果共收集了12 8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MCV为(85.32±13.61)fL,MCH为(29.87±6.44)pg,通过全自动Hb电泳仪共检出阳性标本1 315例,其中男568例、女747例,检出率是10.19%,其中疑似α-地中海贫血的患者761例,占5.90%;疑似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495例,占3.84%;HbJ患者11例,占0.08%;HbK患者15例,占0.12%;HbG患者9例,占0.07%;HbD患者3例,占0.02%;HbE患者21例,占0.16%。α-地中海贫血基因符合率80.55%,β-地中海贫血基因符合率96.77%。结论全自动Hb电泳检测在血红蛋白病的筛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病 地中海贫血
下载PDF
东莞地区469例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文瑞 叶敏南 +6 位作者 彭琪 黎四平 龙健灵 何月敬 程庆秋 曾小媚 陆小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7期2287-2288,共2页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类型,为G6PD缺乏症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进行G6PD酶活性筛查的患者资料,记录其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结果,随机抽取469例表型阳性样本,通过反...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类型,为G6PD缺乏症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进行G6PD酶活性筛查的患者资料,记录其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结果,随机抽取469例表型阳性样本,通过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其基因突变类型。结果采用G6PD/6PGD比值法共检测16 464例标本,检出阳性标本672例(G6PD/6PGD<1.0),检出率为4.08%。随机抽取样本中,检出基因突变460例,检出率为98.1%,其中G1376T突变173例、G1388A突变141例、A95G突变82例、G871A突变60例、G392T突变23例、C1024T突变14例;还检出中国地区G6PD少见突变基因型C1004T突变6例、T517C突变2例、C1360T突变1例;同时检出C1311T多态性65例和双重杂合突变96例。结论东莞地区G6PD缺乏症发生率较高,G6PD基因突变类型具有中国人群普遍代表性,又有该地区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基因突变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东莞地区G6PD缺乏症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文瑞 叶敏南 +5 位作者 彭琪 龙健灵 何月敬 程庆秋 曾小媚 陆小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7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人群G6PD缺乏的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提供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基因型及表型资料,完善本地区基因突变谱,并为制订本地区G6PD缺乏症的预防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男性外周血...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人群G6PD缺乏的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提供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基因型及表型资料,完善本地区基因突变谱,并为制订本地区G6PD缺乏症的预防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男性外周血样本,采用G6PD/6PGD比值法进行筛查,记录其G6PD/6PGD比值法检测结果,G6PD/6PGD<l.5确诊为G6PD缺乏,阳性样本采用PCR-RDB进行基因诊断,同时随机抽取50例阴性样本作为对照组进行基因诊断。计算疾病检出率、基因突变、基因型频率和基因构成比。结果 3885例样本中共检出302例表型阳性的G6PD缺乏症患者,检出10种基因突变和1种多态性位点,鉴定出12种基因型,另有3例样品未发现PCR-RDB检测的17种突变类型。50例阴性样本进行基因诊断均为阴性。东莞市男性人群G6PD缺乏表型阳性的群体检出率是7.77%,17种常见突变基因携带率是7.70%,各种突变类型的构成比依次为G1376T(32.8%)、G1388A(34.1%)、A95G(12.4%)、G871A(3.7%)、G392T(3.7%)、C1024T(3.3%)。结论本研究阐述了东莞地区G6PD缺乏的人群发生率和详细的基因突变谱和突变频率,研究资料为在该地区制订有效可行的G6PD缺乏预防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 缺乏 G6PD 6PG 比值法 基因类型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某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小华 程庆秋 +1 位作者 曾小媚 陆小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2期3103-3106,共4页
目的探究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及各类病毒分布特征,为临床治疗判断及预防工作提供相应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16148例,... 目的探究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及各类病毒分布特征,为临床治疗判断及预防工作提供相应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16148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7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包括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副流感病毒(PIV)Ⅰ、Ⅱ、Ⅲ型,对相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6148例鼻咽分泌物标本中检出病毒3997例,病毒检出率为24.75%,其中单一病毒感染3976例,混合感染21例。检出病毒前4位依次为RSV 1971例(12.21%)、ADV 569例(3.52%)、PIVⅢ型552例(3.42%)、Flu A 366例(2.27%)。7种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秋、冬4季7种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依次为18.89%、23.88%、27.58%、27.28%,不同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结论RSV是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不同病毒在不同年龄段内流行性不同,且其流行性与季节相关,秋、冬季是高发季节,应根据病毒流行特点及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手足口病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龙健灵 叶俊琴 +3 位作者 李文瑞 彭琪 何月敬 程庆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522-523,共2页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方法收集433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A-16)鉴别与分析。结果实时荧光PCR法检测433例患儿肛拭子标本使用...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方法收集433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A-16)鉴别与分析。结果实时荧光PCR法检测433例患儿肛拭子标本使用通用型试剂盒检出366例阳性,其中66例为EV-71感染,151例为CA-16感染。结论 EV-71和CA-16肠道病毒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该地区2011年以CA-16感染为主,实时荧光PCR技术对手足口病的病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
下载PDF
东莞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范雪金 彭琪 +8 位作者 陆小梅 赖茂 陈秀英 黎四平 李文瑞 马可泽 何晓光 程庆秋 刘绍基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流行现状,分析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东莞地区0~14岁儿童8680人,进行初筛问卷调查,对可疑对象进行确...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流行现状,分析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东莞地区0~14岁儿童8680人,进行初筛问卷调查,对可疑对象进行确诊,统计分析儿童哮喘的患病现状;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哮喘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东莞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27%,男、女患病率比为1.43:1.00;哮喘患儿中,0~3岁和6~11岁年龄段儿童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57%和3.96%;首次发病以3岁内居多[141例(49.6%)],好发季节为换季时[110例(3886%)],易发时间无规律者居多[109例(38.45%)],发作诱因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264例(92.96%)]。通过对284例哮喘患儿及284例非哮喘儿童的病例.对照研究并对多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因素为儿童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家族过敏史(OR=0.586,95%C1:0.353~0.927)、食物过敏史(OR=0.508,95%CI:0.306~0.843)、湿疹(OR=0.302,95%CI:0.163~0.561)、荨麻疹(OR=0.292,95%C1:0.141~0.607)、婴幼儿期使用抗生素(OR=0.377,95%CI:0.169—0.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东莞地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27%,高于全国水平。增加儿童抵抗力,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本地区防治儿童哮喘发病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东莞地区儿童哮喘社区干预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雪金 彭琪 +8 位作者 陆小梅 赖茂 陈秀英 黎四平 李文瑞 马可泽 何晓光 程庆秋 刘绍基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134-136,139,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东莞地区的儿童哮喘社区干预模式以提高哮喘患儿及家长的认知水平和防治能力,降低社区儿童的哮喘发病率。方法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动态档案,经调查访问收集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对患儿及父母实施系统化的社区干预,包括...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东莞地区的儿童哮喘社区干预模式以提高哮喘患儿及家长的认知水平和防治能力,降低社区儿童的哮喘发病率。方法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动态档案,经调查访问收集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对患儿及父母实施系统化的社区干预,包括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监督患儿合理规范用药,建立哮喘患儿日常记录卡,成立社区哮喘防治小组进行健康教育等,定期随访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为期一年系统化的社区干预,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规范化治疗率由68.2%升高至86.3%,人均年平均急诊次数由(3.2±0.4)次降至(1.5±0.2)次,人均年平均发病次数由(4.5±0.8)次降至(2.0±0.4)次,人均年住院天数由(8.0±2.8)d降至(5.0±1.6)d,人均住院花费由(2698±20.2)元降至(1554±30.9)元,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儿童实施社区干预,进行长期的监测、管理和教育工作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急性发作,提高诊治效率,缓解病情,降低就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干预 哮喘 儿童
原文传递
表达肠道病毒71型VP1蛋白的重组乳酸菌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价
12
作者 程庆秋 蒋再学 +1 位作者 王康伟 陆小梅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7期955-958,共4页
目的基于乳酸菌表达系统构建可以表达肠道病毒71型(EV 71)主要抗原蛋白VP1的重组乳酸菌并评价其诱导机体产生黏膜及体液免疫的能力。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EV 71主要抗原蛋白VP1,并使用pNZ8148乳酸菌表达载体构建pNZ8148-EV 71 VP1... 目的基于乳酸菌表达系统构建可以表达肠道病毒71型(EV 71)主要抗原蛋白VP1的重组乳酸菌并评价其诱导机体产生黏膜及体液免疫的能力。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EV 71主要抗原蛋白VP1,并使用pNZ8148乳酸菌表达载体构建pNZ8148-EV 71 VP1重组质粒,通过电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NZ9000食品级乳酸菌中从而构建NZ9000/pNZ8148-EV 71 VP1重组乳酸菌,并使用Nisin进行诱导表达以及使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EV 71 VP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小鼠口服试验以及ELISA检测方法检测NZ9000/pNZ8148-EV 71 VP1重组乳酸菌诱导机体产生IgA及IgG的抗体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NZ9000/pNZ8148-EV 71 VP1重组乳酸菌,经过Western-blot结果表明,该重组乳酸菌经10 ng/mL的Nisin诱导表达4 h,可以在破碎菌体后的上清中检测到EV 71 VP1蛋白表达。并且诱导后的重组乳酸菌通过口服后可以刺激机体的黏膜与体液免疫反应。结论EV 71 VP1蛋白作为主要抗原蛋白,可以通过构建重组乳酸菌的方式诱导机体产生黏膜与体液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乳酸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