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兆楼 程光 +3 位作者 吴芳芳 董骏 马善义 程志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初诊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例,接受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d1,奥沙利铂130 mg/m2d1,每3周重复治疗。入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以上...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初诊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例,接受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d1,奥沙利铂130 mg/m2d1,每3周重复治疗。入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结果:全组CR 2例,PR 5例,SD 11例,总有效率为38.9%(7/18)。中位生存期9.0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2个月,1年生存率为33.3%(6/18)。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疲乏,均为Ⅰ~Ⅱ。结论: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非鳞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二钠 奥沙利铂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一线治疗
下载PDF
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志原 李春燕 +1 位作者 孙音 赵吉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5-7,共3页
目的:新型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抗胰腺癌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组织样本肿瘤内和癌旁组织内PI3K/mTOR表达水平,再通过MTT、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VP-BEZ23... 目的:新型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抗胰腺癌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组织样本肿瘤内和癌旁组织内PI3K/mTOR表达水平,再通过MTT、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VP-BEZ235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胰腺癌组织内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NVP-BEZ235可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型;NVP-BEZ235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途径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结论:NVP-BEZ235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途径,激活细胞凋亡途径,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为NVP-BEZ235用于临床治疗胰腺癌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P-BEZ235 PI3K/AKT/MTOR 胰腺癌 凋亡
下载PDF
MG700型刮板输送机负载调速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志原 《机械管理开发》 2021年第7期239-240,277,共3页
以MG700刮板输送机调速系统改造为研究内容,以综采面刮板输送机与液压支架和采煤机之间的协同工作关系为基础,设计了MG700刮板输送机调速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完成了该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的设计。为了验证调速系统的可靠性,构建了刮板输送... 以MG700刮板输送机调速系统改造为研究内容,以综采面刮板输送机与液压支架和采煤机之间的协同工作关系为基础,设计了MG700刮板输送机调速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完成了该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的设计。为了验证调速系统的可靠性,构建了刮板输送机不同负载状态与采煤机运行速度位置方向之间的关系模型,在对其调试后进行试运行,运行结果表明该调速系统实现了对刮板输送机转速的自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调速系统 负载 节能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加作 李春燕 +2 位作者 赵吉光 程志原 解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48-52,共5页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血清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94例nsNSCLC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血清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94例nsNSCLC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观察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探究2组治疗3个周期后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差异,分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随访2年生存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周期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周期后,2组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周期后,2组血清载脂蛋白A1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对nsNSCLC的疗效显著,对血清CYFRA21-1、CA125及生长因子有显著调节作用,且不良反应不会显著增加,但对患者生存期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免疫治疗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糖类抗原-1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生存期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善义 马俊 +5 位作者 吴芳芳 李春燕 杨帆 孙兆楼 程志原 江卫兵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573-1578,共6页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例HER2过表达的BC患者,随机分为曲妥珠单抗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例HER2过表达的BC患者,随机分为曲妥珠单抗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曲妥珠单抗组给予曲妥珠单抗静脉滴注治疗(首剂8 mg/kg,第2次及以后6 mg/kg);联合组在曲妥珠单抗基础上,再给予帕妥珠单抗治疗(帕妥珠单抗首剂840 mg,第2次及以后420 mg)。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ADR)并对ADR进行评级。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随访收集患者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联合组的ORR为78.26%,曲妥珠单抗组的ORR为60.87%,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的HER2过表达率为47.83%,曲妥珠单抗组的过表达率为78.26%,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采集病理标本复查,联合组有21例BC患者被评价为病理疗效有效,占91.30%。曲妥珠单抗组有15例BC患者被评价为病理疗效有效,占65.22%,人数百分比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心悸的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曲妥珠单抗组心悸的发生率(26.09%,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共发生36例ADR,曲妥珠单抗组共发生38例ADR,两组不同分级的ADR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联合组的转移率为4.35%,显著低于曲妥珠单抗组(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HER2过表达的BC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帕妥珠单抗 HER2过表达 乳腺癌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T1期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春燕 程志原 +2 位作者 马善义 董骏 朱加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T1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宣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T1期TNB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的表达;采用单...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T1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宣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T1期TNB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的表达;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R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1期TNBC患者AR表达与预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87例T1期TNBC患者中,AR阳性表达28例(32.18%),低于癌旁组织70例(80.45%)。AR在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指数≥20%、组织学分级为G3、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降低;其中,Ki-67指数、组织学分级是AR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截止至2020年3月31日,R阳性组总生存率为82.14%(23/28),高于AR阴性组59.32%(35/59)(P<0.05)。AR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大于AR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39个月(P<0.05)。结论在T1期TNBC中存在AR的阳性表达,但阳性表达率较低。Ki-67指数、组织学分级是TNBC患者AR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AR阳性表达预示着TNBC患者生存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期三阴性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肝癌患者晚期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加作 赵吉光 程志原 《肝脏》 2023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肝癌患者晚期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4例,在静脉滴注治疗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次的基础上,...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肝癌患者晚期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4例,在静脉滴注治疗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次的基础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250 mg/d、500 mg/d。记录2组治疗1个月后的客观缓解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2年总生存率。结果高剂量组客观缓解率为67.65%,高于低剂量组(41.18%,P<0.05);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肾性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更高(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个月、1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8个月、9个月,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1.25%、45.45%。2组PF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适量提高阿帕替尼使用剂量有助于提升疗效,但肾性蛋白尿、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晚期 阿帕替尼 卡瑞利珠单抗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效果观察
8
作者 朱加作 赵吉光 +1 位作者 程志原 李春燕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宣城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4例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7例。...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宣城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4例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 研究组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 持续治疗2个周期, 随访1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35.1%(13/37)比13.5%(5/37)、67.6%(25/37)比43.2%(16/3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0, P=0.030;χ^(2)=4.43, P=0.03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乏力、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后, 研究组生存20例, 1年总生存(OS)率为54.1%;对照组生存10例, 1年OS率为28.6%;两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 P=0.044)。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效果较好, 该方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老年人 治疗结果 信迪利单抗 阿帕替尼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