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帕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潘振华 单娟 +2 位作者 郭小奇 程志垚 李定杰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5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Ⅲ~Ⅳ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帕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Ⅲ~Ⅳ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帕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调强适形放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Ⅲ~Ⅳ期NSCLC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阿帕替尼 调强适形放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SPECT肺灌注显像在优化NSCLC放疗计划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潇 葛红 +5 位作者 程志垚 杨辉 于金明 叶柯 杨成梁 张成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 应用SPECT肺灌注检查,探讨放疗计划功能剂量学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之间的关系,并探索运用SPECT优化放疗计划的优势.方法 2014—2015年入组23例NSCLC患者,全部患者放疗前行SPECT肺灌注检查,生成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fDVH,对比fVx(接受... 目的 应用SPECT肺灌注检查,探讨放疗计划功能剂量学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之间的关系,并探索运用SPECT优化放疗计划的优势.方法 2014—2015年入组23例NSCLC患者,全部患者放疗前行SPECT肺灌注检查,生成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fDVH,对比fVx(接受≥xGy照射功能肺组织占全部功能肺组织体积百分比)与RP发生的相关性.优化放疗计划,对比优化后放疗计划与常规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参数.采用χ2检验、ROC曲线分析应用,常规放疗计划的DVH及fDVH参数与回顾性优化后放疗计划DVH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双肺fV13与≥2级RP发生率相关性最高.优化放疗方案后fV10、fV13、f V20、fV25、fV40明显降低(P=0006、0007、0010、0036、0035),CI较原放疗方案增加(P=0040).结论 SPECT可优化放疗计划,fV13可能与RP发生率和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单光子发射型 肺灌注显像 放射性肺损伤 剂量体积直方图
原文传递
MdaccAutoPlan软件在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程志垚 李定杰 +3 位作者 吴慧 黄蓉 尹小芳 王枫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5-290,共6页
目的 比较MdaccAutoPlan软件与人工计划设计在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应用MdaccAutoPlan软件设计自动治疗计划(MDAP)与人工计划,在保证射野角度、优化参数、计划要求等条件尽量一致的情况下,对两... 目的 比较MdaccAutoPlan软件与人工计划设计在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应用MdaccAutoPlan软件设计自动治疗计划(MDAP)与人工计划,在保证射野角度、优化参数、计划要求等条件尽量一致的情况下,对两种计划进行计划评价剂量学以及工作效率方面数据的对比。结果 MDAP中PGTV、PTV1、PTV2的D98%、Dmean较人工计划降低2.5%、0.3%、0.1%、0.5%、0.6%、1.0%,PGTV、PTV1、PTV2的D2%较人工计划上升1.7%、1.5%、0.6%。其中PGTV D98%、PGTV D2%和PTV2 D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5.519、6.701、0.937,P〈0.05)。MDAP的右侧腮腺D50%、左侧腮腺D50%、脊髓Dmax、脊髓Dmean较人工计划减少24.8%、27.7%、11.4%、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7、5.375、6.786、3.810,P〈0.05),两侧眼晶状体较人工计划升高65.0%、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3、3.440,P〈0.05)。视神经、视交叉和脑干3种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P的后颈部剂量分布略优于人工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人工计划的计划靶区曲线、脑干曲线、脊髓曲线均高于MDAP。MDAP计划的人工操作时间较人工计划减少了59.4%,计算机处理时间较人工计划增加了34.4%。结论 MdaccAutoPlan软件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危及器官剂量限制可能优于人工计划,且能减少计划设计时间,提高计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accAutoPlan 调强放疗 计划设计
原文传递
CT—MRI图像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蓉 吴慧 +4 位作者 卢晓旭 徐靖 王彦玲 李定杰 程志垚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CT-MRI图像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诊为脑胶质瘤的36例患者行术后IMRT,采用标点法(L)+手动融合法(M)+互信息法(MI)进行图像融合,并分别根据CT图像及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及OAR,成组... 目的探讨CT-MRI图像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诊为脑胶质瘤的36例患者行术后IMRT,采用标点法(L)+手动融合法(M)+互信息法(MI)进行图像融合,并分别根据CT图像及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及OAR,成组t检验体积差异。计算CT及MRI图像上相应标记点的距离误差,并采用体积法及几何中心法计算其体积交叠度及中心位置距离。结果采用L+M+MI法进行图像融合有着较高融合精度,融合误差均〈2mm。Ⅲ—Ⅳ级胶质瘤组GTVCT比GTVMRI减少,分别为(74.62±46.91)、(105.99±58.86)cm^3(P=0.042);CTVCT比CTVMRI也减少,分别为(304.03±130.05)、(387.94±150.12)cm^3(P=0.040)。融合前后视交叉中心位置变化最小(1.32±1.42)mm,CTV中心位置变化最大(7.99+11.06)mm,其次为GTV、脑干。结论CT-MRI图像融合有助于减少靶区勾画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有水肿区存在及术后病灶残存患者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图像融合 脑瘤/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UiBot软件实现治疗计划系统CT定位影像及轮廓自动导入功能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兵 程志垚 +4 位作者 郭伟 毛荣虎 娄朝阳 程秀艳 葛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实现CT定位影像和轮廓自动导入Eclipse和Monaco两套治疗计划系统(TPS)。方法基于Eclipse和Monaco的TPS,利用流程自动化可编程程序UiBot,根据Eclipse和Monaco各自CT定位影像和轮廓导入流程,使用UiBot提供的窗口元素等功能开发出CT定... 目的实现CT定位影像和轮廓自动导入Eclipse和Monaco两套治疗计划系统(TPS)。方法基于Eclipse和Monaco的TPS,利用流程自动化可编程程序UiBot,根据Eclipse和Monaco各自CT定位影像和轮廓导入流程,使用UiBot提供的窗口元素等功能开发出CT定位影像和轮廓自动导入的自动化脚本程序。结果通过比较手动导入和自动导入的导入时间,自动化脚本程序不仅实现了从CT定位影像和轮廓到Eclipse和Monaco的TPS准确自动导入,而且也具有与手动导入相同的效率。大部分患者影像层数在130~180之间,且手动导入时间与自动导入时间在此区间的平均时间为76s和75s。结论通过利用脚本开发程序UiBot的自动化功能,结合放疗工作的实际问题和重复的工作流程可以开发出自动化的脚本,极大提高了放疗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为放疗流程自动化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计划系统 自动导入脚本 CT定位影像 UiBot软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