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地西他滨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1
作者 高杰清 程愈 +3 位作者 尹雅琪 母义明 沈凯 赵欣群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91-396,404,共7页
背景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ATMs)在介导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中起关键作用。体外实验发现,地西他滨可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至于其在ATMs以及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利用体内、体外模型,检测地... 背景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ATMs)在介导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中起关键作用。体外实验发现,地西他滨可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至于其在ATMs以及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利用体内、体外模型,检测地西他滨是否可以调节ATMs向M2极化,减轻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方法高脂喂养制作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通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腹腔胰岛素耐量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地西他滨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提取小鼠脂肪组织,检测脂肪组织炎症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ATMs数量及表型的变化。体外研究中,将3T3-L1脂肪细胞诱导为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1组、M2组,分别与PBS、LPS+IFN-γ刺激的巨噬细胞、地西他滨处理后巨噬细胞共培养,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细胞PI3K和p-AKT的表达。结果地西他滨处理后,肥胖小鼠的空腹胰岛素和HOMA-IR下降(P<0.05),脂肪组织、肝组织和肌肉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均得到改善(P<0.05)。与肥胖组相比,地西他滨处理后脂肪组织炎症减轻,CD11c、iNOS(M1型巨噬细胞)表达下调,CD206、Arg-1(M2型巨噬细胞)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中,脂肪细胞与LPS+IFN-γ刺激的巨噬细胞共培养后PI3K、p-AKT表达下降,而与地西他滨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共培养,下降的PI3K、p-AKT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地西他滨可以减轻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该效果可能源于地西他滨促进巨噬细胞向抑炎型M2型转化,减轻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巨噬细胞极化 炎症 地西他滨 脂肪组织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佳 张海霞 +3 位作者 苏婉露 程愈 母义明 谷伟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3-393,共11页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早期注射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只5周龄雄性db/db小鼠构建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MSCs组,n=10)和T2DM组(n=10);另设置鼠龄匹配的db/m小...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早期注射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只5周龄雄性db/db小鼠构建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MSCs组,n=10)和T2DM组(n=10);另设置鼠龄匹配的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MSCs组小鼠行连续6周的人UCMSCs(1×106/0.2 ml生理盐水)尾静脉输注治疗,NC组及T2DM组尾静脉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输注6次。每周监测各组小鼠的血糖和体重。第6次治疗结束后,心脏灌流处死各组小鼠并采集血液、留取肾脏组织,行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肾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以及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IRT1、Claudin-1、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Col Ⅳ的表达情况。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肾小球的形态。取对数生长期HK-2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诱导模型组(HG组)、高糖诱导siRNA组(HG+siRNA组)、MSCs组(HG+MSC组)、SIRT-1 siRNA组(HG+MSC+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第6次治疗后,与NC组[(7.66±0.37) mmol/L]比较,T2DM组、MSCs组血糖水平[分别为(32.54±0.36)、(29.74±1.04) mmol/L]均明显升高(P<0.01);而与T2DM组比较,MSCs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T2DM组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与T2DM组比较,MSCs组肾小球硬化程度减轻,系膜外基质沉积延缓,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改善。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T2DM组比较,MSCs组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此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SCs组Col Ⅰ、Col Ⅳ阳性面积百分比较T2DM组明显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T2DM组出现明显的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足突广泛融合和消失;与T2DM组比较,MSCs组肾小球足突结构规则、完整。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G组SIRT-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凋亡相关的细胞色素C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HG组比较,HG+MSC组SIRT-1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凋亡相关的Bax和细胞色素C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HG+MSC组比较,HG+MSC+siRNA组SIRT-1蛋白含量降低(P<0.01),凋亡相关的Bax和细胞色素C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 UC-MSCs治疗可能通过上调SIRT1的表达、下调Claudin-1的表达,对T2DM小鼠发挥肾脏保护功能并且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糖尿病大鼠β细胞再生的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程愈 申晶 +4 位作者 郝好杰 李冰 郭恩凯 韩为东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促进糖尿病大鼠模型中β细胞再生的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给予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注射,3 d后开始监测血糖,连续3 d随机血糖>...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促进糖尿病大鼠模型中β细胞再生的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给予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注射,3 d后开始监测血糖,连续3 d随机血糖>28 mmol/L者选为实验对象。所有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5),BMSC移植组(n=15),BMSC培养上清移植组(n=15)以及BMSC示踪组(以Dil染料标记BMSCs,n=5),分别接受PBS、MSC、MSC培养上清及Dil-BMSC的移植。结果 BMSC移植后30 d左右血糖水平有明显改善[(20.4±0.98)mmol/L,n=15],胰岛素水平有明显提高[(0.99±0.23)ng/ml,n=15],β细胞质量明显增长。富含BMSC分泌因子的BMSC上清输注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有一定程度的降低[(26.2±1.53)mmol/L,n=15],胰岛素水平有所恢复[(0.341±0.08)ng/ml,n=15],β细胞质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在胰腺仅检测到小部分BMSC,这部分归巢于胰腺的BMSC中检测不到与胰岛素的共标。结论 BMSC的分泌效应为BMSC促进糖尿病动物模型中β细胞再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 糖尿病 β细胞再生
下载PDF
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β细胞凋亡的研究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愈 申晶 +4 位作者 郝好杰 李冰 郭恩凯 韩为东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756-759,共4页
目的详细阐述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中β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方法 SD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大剂量STZ(65 mg/kg),观察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指定时间点处死大鼠,对胰腺行HE染色、免... 目的详细阐述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中β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方法 SD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大剂量STZ(65 mg/kg),观察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指定时间点处死大鼠,对胰腺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TUNEL染色。结果注射STZ后,SD大鼠血糖呈现出一个高-低-高的三相反应,伴随着胰岛素水平低-高-低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病理学改变。STZ注射后6 h,β细胞凋亡率(由TUNEL染色衡量)大幅度上升,β细胞凋亡较为同步,此后β细胞凋亡率急剧下降,直到STZ注射后48 h,几乎检测不到β细胞的凋亡。结论单次大剂量STZ诱导的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β细胞凋亡在病程早期(STZ注射后6 h)即达高峰,且较为同步,相应出现了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病理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Β细胞凋亡 1型糖尿病模型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程愈 郝好杰 +1 位作者 母义明 韩为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性、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MSCs...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性、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MSCs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本文就MSCs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糖尿病 免疫调节 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素分泌细胞 再生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杰清 薛静 +3 位作者 程愈 张琪 母义明 王莹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胰岛素抵抗相关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高脂喂养12周,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FD组)、地西他滨处...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胰岛素抵抗相关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高脂喂养12周,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FD组)、地西他滨处理组(DAC组),另选正常饲料饲养的小鼠作为对照组(NC组)。腹腔注射地西他滨或PBS后,每日监测体重,于治疗后第14天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试验和胰岛素耐量试验,附睾脂肪组织行HE染色,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脂肪组织炎症相关因子以及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地西他滨处理后,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下降(P<0.01),糖耐量明显改善(P<0.01),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显著提高(P<0.01)。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地西他滨处理后,脂肪组织促炎因子MCP-1、IL-1β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抑炎因子IL-4、IL-10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i NOS、CD11c的表达明显下调,分别降低了31.89%、24.07%(P<0.0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Arg-1和CD206表达分别上调了28.97%、144.44%(P<0.01)。结论地西他滨可以显著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考虑与调节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表型、减轻慢性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巨噬细胞极化 炎症 地西他滨
下载PDF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深部组织脓肿形成三例
7
作者 韩松梅 谷伟军 +5 位作者 肖海英 程愈 宋凌云 孙迪 张越 窦京涛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213-1216,共4页
类鼻疽病是由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发病率低,约为1.9/10万人,但病死率达30%~35%[1]。该病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 类鼻疽病是由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发病率低,约为1.9/10万人,但病死率达30%~35%[1]。该病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省也偶有该病的报道[2]。该病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败血症、局部皮肤和皮下脓肿形成等,而深部器官脓肿形成的病例报道则少见[3]。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本文对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4—2018年收治的3例BP感染合并深部组织脓肿形成患者的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组织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脓肿形成 澳大利亚北部 人畜共患传染病 病例报道 类鼻疽病 肺部感染
下载PDF
OCT4介导肝细胞去分化过程中巢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8
作者 李冰 郭恩凯 +4 位作者 郝好杰 申晶 程愈 韩为东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OCT4介导的原代肝细胞去分化过程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包装、浓缩表达OCT4的慢病毒并感染肝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RT-PCR法监测nestin、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 目的探讨OCT4介导的原代肝细胞去分化过程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包装、浓缩表达OCT4的慢病毒并感染肝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RT-PCR法监测nestin、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以及叉头框A2(FOXA2)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OCT4慢病毒感染后,肝细胞内颗粒逐渐释出,并在7 d左右开始出现肝细胞增殖。在肝细胞ALB减弱,AFP、FOXA2增强的过程中,nestin从第3天持续至第9天,表达逐渐增强,从12 d起开始减弱,至18 d时上述基因的表达几近消失。结论 Nestin的表达伴随肝细胞去分化和增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OCT4 巢蛋白
下载PDF
Oct4介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去分化研究
9
作者 郭恩凯 李冰 +6 位作者 申晶 程愈 郝好杰 韩庆旺 伍志强 韩为东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通过Oct4介导小鼠肝细胞去分化为Sox17阳性细胞,探索肝胰重编程新途径。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pWPT-Oct4,包装和浓缩病毒;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小鼠原代肝细胞;Oct4-慢病毒浓缩液感染小鼠原代肝细胞,RT-PCR检测肝细胞及内胚层转录... 目的通过Oct4介导小鼠肝细胞去分化为Sox17阳性细胞,探索肝胰重编程新途径。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pWPT-Oct4,包装和浓缩病毒;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小鼠原代肝细胞;Oct4-慢病毒浓缩液感染小鼠原代肝细胞,RT-PCR检测肝细胞及内胚层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通过酶切、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包含Oct4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肝细胞后,外源性Oct4出现表达,成熟的肝细胞转录因子(Alb、Ttr、Afp)表达下降,并表达内胚层早期标记物Sox17,而没有Oct4、Nanog及Sox2等多能性基因的内源性表达。结论 Oct4介导肝细胞去分化,并出现Sox17阳性细胞,为进一步将Sox17阳性细胞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肝细胞 去分化
下载PDF
跨专业教育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
10
作者 程愈 申晶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7期565-570,共6页
目的 通过住院医师反馈以及相关量表,评估糖尿病教学中,内分泌和药学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轮转的72名内科住... 目的 通过住院医师反馈以及相关量表,评估糖尿病教学中,内分泌和药学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轮转的72名内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轮转期间与科室药师共同参加跨专业糖尿病案例教学。课程结束后所有住院医师完成课程评价、反思论文,以及国际跨专业协作能力调查表(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competencies attainment survey,ICCAS),以评估参加IPE后糖尿病药物相关知识增益、所获得知识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结果 课程评价及反思揭示内科住院医师对“药物副作用”“药物对体重的作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降糖药物的选择”等知识有了深入理解。同时,更加熟悉跨专业诊疗模式,并表示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具有跨专业合作的意愿。ICCAS的分数在大多数领域中显著增加(P<0.05),表明住院医师沟通与交流能力以及协作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更加熟悉以患者及患者家庭为中心的团队运作模式。结论 IPE增加了内科住院医师对药学专业的了解,提供了跨专业交流的体验,并体现跨专业合作和沟通的价值,最终积极影响内科住院医师对与药师跨专业合作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糖尿病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跨专业教育
下载PDF
19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彩彩 谷伟军 +3 位作者 吕朝晖 程愈 田昊 贾爱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IAS的认识,减少IAS的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确诊的19例IAS患者。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IAS的认识,减少IAS的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确诊的19例IAS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诱发药物、病程、生化特点、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19例IAS患者,男性1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62.53±10.60)岁。IAS多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见,占47%。IAS患者多有含巯基药物用药史(7/19),外源性胰岛素亦可诱发(6/19)。19例IAS患者血清IAA阳性,而ICA及GAD-Ab阴性。IAS患者OGTT试验示血浆葡萄糖与C-肽空腹时最低,1 h、2 h时显著高于空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后开始下降;而胰岛素在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IAS患者,最低血糖(2.81±1.14)mmol/L,胰岛素2101.50(787.60,7589.00)mU/L;非经典IAS患者,最低血糖(2.73±0.39)mmol/L,胰岛素1347.50(475.00,3158.88)mU/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HLA-DR4等位基因为HLA-DRB1*0403、*0701与DQB1*0302、*0202。治疗上,4例患者采取改变饮食结构,8例患者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7例患者采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患者于3~6个月低血糖症状可缓解。结论IAS患者好发于中老年,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含有巯基药物为最常见诱发因素,外源性胰岛素亦可诱发。IAS预后良好,通过去除诱因、调整饮食多可缓解,必要时给予糖苷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HLA-DR4 低血糖症 外源性胰岛素 含巯基药物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输注对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雅平 程愈 +2 位作者 郝好杰 刘杰杰 申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上清输注对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紊乱的治疗效果,探讨MSCs分泌产物促进胰岛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腹腔单次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Z,6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诱导成功的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M...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上清输注对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紊乱的治疗效果,探讨MSCs分泌产物促进胰岛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腹腔单次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Z,6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诱导成功的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MSCs培养上清治疗组(CM,n=15)、培养基治疗组(M,n=15),分别输注MSCs培养上清、培养基。另将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连续治疗3d后每日测血糖,于治疗第7天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并行腹腔糖耐量检查(IPGTT)。对动物胰腺组织标本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SCs上清治疗后胰岛β细胞再生情况,并进一步探究胰岛细胞再生的可能机制。结果与M组比较,治疗早期(<7d)CM组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明显增加(P<0.05)。IPGTT结果显示,CM组较M组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明显增强。胰腺组织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M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内β细胞数量较M组明显增加(P<0.05),但仍少于对照组;β细胞增殖率较M组及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MSCs分泌产物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促进胰腺再生,恢复胰岛功能,可用于早期糖尿病的控制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胰岛 再生 胰岛素分泌细胞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龚正媛 张瀶曦 +6 位作者 尹雅琪 邹俊彦 于松岩 李冰 薛婧 程愈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探索多次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MSC组,10只)和糖尿病组(DM组,10只),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N组,10只)。对MSC组的实验鼠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 目的探索多次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MSC组,10只)和糖尿病组(DM组,10只),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N组,10只)。对MSC组的实验鼠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3×10~6重悬于0.5 ml PBS)尾静脉输注治疗;N组和DM组尾静脉输注等体积PBS,每两周输注1次,共输注4次。治疗4次后,每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尾静脉输注CM-Dil染料标记的UC-MSCs,72 h后处死,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UC-MSCs在各脏器的分布情况。结果输注UC-MSCs 4次后,DM组血糖维持在28.2±2.9 mmol/L,MSC组血糖水平维持在23.9±3.7 mmol/L,明显低于DM组;MSC组糖耐量水平在各时间点均优于DM组;N组平均体质量约为695g,DM组平均体质量约为582 g,MSC组平均体质量约为599 g,消瘦状态较DM组有所改善;DM组肾小球硬化率为46%,MSC组为16%,多次输注UC-MSCs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硬化程度,此外MSC组脂肪肝程度及胰腺的病理状态与DM组相比均有所改善。CM-Dil阳性UC-MSCs计数结果显示:UC-MSCs经尾静脉输注72 h后主要归巢至脾,且三组脾中归巢干细胞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 0.05);肾、肝中仅有少量干细胞归巢,其中DM组的归巢干细胞数目明显多于N组和MSC组(P <0.05);三组的胰腺组织中均未观察到CM-Dil阳性细胞。结论多次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干细胞归巢到肝、肾、胰腺的数目十分有限,大量干细胞归巢于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归巢示踪 糖尿病
下载PDF
外周DDAVP刺激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彩彩 郭清华 +8 位作者 窦京涛 王先令 吕朝晖 谷伟军 程愈 杨国庆 杜锦 巴建明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7-592,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刺激试验鉴别诊断库欣病与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最佳截断点,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 目的分析外周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刺激试验鉴别诊断库欣病与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最佳截断点,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确诊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库欣病组93例,EAS组9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刺激后血ACTH水平为检测变量,以是否为库欣病为状态变量,寻找诊断库欣病的最佳截断值。以不同切点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鉴别库欣病与EA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与库欣病组比较,EAS组病程较短,基础血皮质醇及血ACTH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以外周DDAVP刺激后血ACTH升高≥33.6%为切点鉴别诊断库欣病与EAS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9%及55.6%,为最佳截断值。随着刺激后血ACTH的升高,诊断库欣病的敏感度下降,若同时以刺激后血皮质醇升高幅度≥20.0%为切点,诊断库欣病的敏感度下降,特异度未见升高,故血ACTH较血皮质醇特异度更高。若以外周DDAVP刺激后血ACTH升高≥33.6%,以及经典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血皮质醇抑制率(或尿游离皮质醇抑制率)≥50.0%为切点,鉴别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7.5%。结论以外周DDAVP刺激后血ACTH升高≥33.6%为切点,诊断库欣病的敏感度最高,可作为库欣病的筛查试验,提高库欣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AVP刺激试验 库欣病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异位ACTH综合征 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下载PDF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的性别相关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阳茹 尹雅琪 +13 位作者 陈予龙 程愈 李一君 臧丽 陈康 杜锦 裴育 王先令 郭清华 吕朝晖 窦京涛 巴建明 母义明 谷伟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代谢异常情况、激素水平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因肾上腺意外瘤(AI)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诊断的SCS患者118例,其中男38例...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代谢异常情况、激素水平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因肾上腺意外瘤(AI)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诊断的SCS患者118例,其中男38例,女80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代谢异常、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节律、午夜1 mg和经典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等检测结果的差异,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SCS患者中性别与午夜0:00时皮质醇(F_(00:00))、1 mg地塞米松抑制实验后晨8:00时皮质醇(1 mg DST-F_(08:00))及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后晨8:00时皮质醇(小剂量DST-F_(08:00))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SCS患者体重指数[BMI,(28.08±8.30) kg/m^(2)vs.(25.57±3.76) kg/m^(2),P=0.026]、三酰甘油水平[(1.68±1.04) mmol/L vs.(1.35±0.69) mmol/L,P=0.045]及糖代谢异常比例(60.5%vs. 37.5%,P=0.019)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而年龄、SCS病程、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SCS患者F_(00:00)、1 mg DST-F_(08:00)及小剂量DST-F_(08:00)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以年龄、起病年龄、BMI、SCS病程为校正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上述指标性别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绝经对女性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校正年龄、起病年龄、BMI、SCS病程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绝经对女性患者F_(00:00)、1 mg DST-F_(08:00)、小剂量DST-F_(08:00)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女性SCS患者BMI、三酰甘油及糖代谢异常比例低于男性;但其F_(00:00)、1 mg DST-F_(08:00)、小剂量DST-F_(08:00)水平高于男性,且不受年龄、发病年龄、BMI及病程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性别 皮质醇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下载PDF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16
作者 程愈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1期53-54,共2页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注重德育。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学习 高中英语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 思想教育 自身素质 克服困难 培养 德育
下载PDF
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联合HDDST在库欣病与异位ACTH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彩彩 郭清华 +7 位作者 窦京涛 杜锦 王先令 吕朝晖 谷伟军 程愈 巴建明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9-1014,共6页
背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为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和异位ACTH综合征(ectopic ACTH syndrome,EAS),岩下窦静脉分段采血(bilateral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 背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为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和异位ACTH综合征(ectopic ACTH syndrome,EAS),岩下窦静脉分段采血(bilateral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BIPSS)是鉴别两者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和技术要求高难以临床广泛开展,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ighdose 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HDDST)及外周血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esmopressin,DDAVP)刺激试验操作较为简单,可广泛开展。目的探讨外周血DDAVP刺激试验联合HDDST鉴别诊断库欣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经术后病理、临床指标、BIPSS确诊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ACTH-皮质醇节律、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rinary free cortisol,24 h UFC)、外周DDAVP刺激试验后血ACTH及血皮质醇变化和HDDST后血、尿皮质醇变化,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和(或)经典HDDST不同切点鉴别诊断CD与EA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119例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中,CD 105例,男性10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38.20±12.52)岁;EAS 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4.86±17.17)岁。以外周DDAVP刺激试验后血ACTH升高幅度≥35%为切点,鉴别诊断CD与EA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9%和55.6%;以经典HDDST血和尿皮质醇抑制率均度≥50%为切点,鉴别CD与EA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2.0%和90.0%;联合外周DDAVP刺激试验血ACTH升高≥35%和HDDST试验血皮质醇(或尿游离皮质醇)抑制率≥50%为切点,鉴别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3%和87.5%。结论以外周DDAVP刺激试验作为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定位试验,敏感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以HDDST作为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定位试验,敏感度较低,但特异性较高;两个试验联合诊断,可提高鉴别库欣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DDAVP刺激试验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库欣病 异位ACTH综合征
下载PDF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皮质醇水平与肾上腺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茹 尹雅琪 +14 位作者 王岩 程愈 李一君 臧丽 陈康 杜锦 裴育 王先令 郭清华 吕朝晖 窦京涛 巴建明 母义明 谷伟军 全会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7-67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皮质醇水平的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患者肾上腺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65例SC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午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 目的探讨不同皮质醇水平的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患者肾上腺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65例SC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午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晨8:00时血皮质醇(1 mg DST-F_(8:00))138 nmol/L为切点分为低水平组(n=36)与高水平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水平、肿瘤大小、CT值及对侧肾上腺影像学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对侧肾上腺宽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侧肾上腺长度、宽度、高度与不同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骨密度、合并相关代谢异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水平组患者年龄及发病年龄更小(P<0.001),且女性较多(P=0.014);高水平组午夜0:00时皮质醇水平(F_(0:00))及1 mg DST-F_(8:00)较低水平组明显升高(P<0.001);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CT值及对侧肾上腺的长度、高度、体积均无明显差异,但高水平组对侧肾上腺宽度小于低水平组(P=0.007)。SCS患者1 mg DST-F_(8:00)升高水平与对侧肾上腺宽度呈明显负相关(β=-1.79,95%CI-3.05~-0.52,P=0.007);以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BMI、ACTH水平、肿瘤直径为调整变量逐一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SCS患者1 mg DST-F_(8:00)与对侧肾上腺宽度的关系,结果仍一致。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侧肾上腺宽度与舒张压呈明显负相关(β=-2.484,95%CI-3.883~-1.085,P=0.002),而对侧肾上腺长度及高度与代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 mg DST-F_(8:00)水平更高的SCS患者对侧肾上腺宽度更小,且舒张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肾上腺影像 肾上腺宽度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婧 程愈 +1 位作者 郝好杰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53-355,359,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巨噬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能显著调节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此特性是间充质干细胞抑...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巨噬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能显著调节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此特性是间充质干细胞抑制炎症和促进组织修复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综述主要对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对巨噬细胞功能、表型的调节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调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皮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例
20
作者 臧丽 魏秀风 +8 位作者 郭清华 陈予龙 尹雅琪 程愈 谷伟军 巴建明 窦京涛 吕朝晖 母义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5-1028,共4页
患者女性,20岁,糖尿病伴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6年。发病初期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佳,后停用胰岛素使用口服药治疗。近1年因血糖异常升高再次启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但超大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胰岛素... 患者女性,20岁,糖尿病伴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6年。发病初期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佳,后停用胰岛素使用口服药治疗。近1年因血糖异常升高再次启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但超大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胰岛素轻度升高,未发现拮抗胰岛素激素水平增高的内分泌疾病,基因检测未见异常突变;静脉胰岛素输注可将血糖控制达标。最终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皮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使用二甲双胍、恩格列净联合肌肉注射胰岛素,患者血糖控制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皮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