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吸液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程振平 路建美 +3 位作者 朱秀林 朱健 张丽芬 赵祥永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67-670,共4页
以α-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为单体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得高吸液性树脂。该树脂吸水率可达 60 0 g/g ,吸甲醇率达 60g/g以上。对影响其吸液性能的多种因素 ,如单体、单体配比、油水相比、引发剂及交联剂和分散... 以α-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为单体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得高吸液性树脂。该树脂吸水率可达 60 0 g/g ,吸甲醇率达 60g/g以上。对影响其吸液性能的多种因素 ,如单体、单体配比、油水相比、引发剂及交联剂和分散剂用量等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探讨了其吸醇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液性树脂 反相悬浮聚合 性能 吸水 吸油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非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振平 路建美 +1 位作者 朱秀林 黄爱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9-52,共4页
将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 及丙烯酰胺(AAM) 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液共聚合,制得吸去离子水倍率达1000 倍,吸盐水率( w(NaCl) =0-9%) 达150 倍的非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多种因... 将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 及丙烯酰胺(AAM) 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液共聚合,制得吸去离子水倍率达1000 倍,吸盐水率( w(NaCl) =0-9%) 达150 倍的非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多种因素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体配比m (AAM)∶m(DM)=1∶5 ,等离子体放电功率以150W 为好;在实验范围内树脂吸液率随放电时间(10~90s)及后聚合时间(6~18d) 的延长而增大。另外,采用本方法制取高吸水性树脂的单体总转化率在68% 以上,同时树脂的吸液能力明显比热聚合法制得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离子体引发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性能 合成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阳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程振平 路建美 +2 位作者 张丽芬 张正彪 朱秀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DM)盐酸盐及丙烯酰胺(AM)水溶液共聚合 ,制得了吸水率达 110 0g g、吸甲醇率达 46g g、吸乙二醇率达 137g g的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聚合条件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得出最佳实...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DM)盐酸盐及丙烯酰胺(AM)水溶液共聚合 ,制得了吸水率达 110 0g g、吸甲醇率达 46g g、吸乙二醇率达 137g g的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聚合条件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为 :后聚合时间 =174h ,放电时间 =30s ,放电功率 =10 0W ,w(DM +AM) =44 .0 % ,m(DM)∶m(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低温等离子体引发共聚 丙烯酰胺
下载PDF
二元共聚高吸醇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振平 路建美 +2 位作者 朱健 张丽芬 朱秀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7-500,共4页
将水溶性单体甲基炳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盐酸盐及丙烯酸(AA)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基水溶液共聚合,制得了吸甲醇离高达140倍的高吸醇性树脂。对影响吸醇性能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后聚合时间为22h... 将水溶性单体甲基炳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盐酸盐及丙烯酸(AA)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基水溶液共聚合,制得了吸甲醇离高达140倍的高吸醇性树脂。对影响吸醇性能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后聚合时间为22h,放电时间为30s,放电功离为150W,单体质量分数为40%,丙烯酸中和离为21.6%,单体配比(m(DM)∶m(AA)为4∶1。)另外,本树脂具有较快的吸醇速度,其值小于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醇性树脂 丙烯酸 DM 二元共聚物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反相悬浮聚合法珠状高吸醇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振平 朱秀林 +2 位作者 路建美 张丽芬 金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447,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 -N ,N′ -二甲胺基乙酯与丙烯酰胺为单体 ,Span系列作分散剂 ,进行反相悬浮聚合 ,制得了大粒径珠状高吸醇性树脂。其吸甲醇率可达 3 0倍以上 ,树脂粒径 3mm以上。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方 :过硫酸钾质量分数 0 4% ,Span60 0 2... 以甲基丙烯酸 -N ,N′ -二甲胺基乙酯与丙烯酰胺为单体 ,Span系列作分散剂 ,进行反相悬浮聚合 ,制得了大粒径珠状高吸醇性树脂。其吸甲醇率可达 3 0倍以上 ,树脂粒径 3mm以上。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方 :过硫酸钾质量分数 0 4% ,Span60 0 2 5 g/10 0ml,交联剂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 15 % ,单体在水相中的质量分数为 4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悬浮聚合 高吸醇性树脂 甲基丙烯酸 二甲胺基乙酯 丙烯酰胺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水溶液聚合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振平 路建美 +1 位作者 朱秀林 黄爱明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20-522,539,共4页
将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DM) ,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其水溶液聚合。重点考察了多种因素对聚合物产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单体质量分数以48.5 3% ,等离子体放电功率以 10 0 W为好 ;在实验范围内 ,随放电时间 (0~ 6 5 s)及... 将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DM) ,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其水溶液聚合。重点考察了多种因素对聚合物产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单体质量分数以48.5 3% ,等离子体放电功率以 10 0 W为好 ;在实验范围内 ,随放电时间 (0~ 6 5 s)及后聚合时间 (3~ 2 4d)的延长 ,聚合物产率增加。聚合反应对溶剂具有较大的选择性 ,其中以水溶剂效果最佳。另外 ,聚合物具有较大的吸水能力 (10 0 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聚合 产率 吸水树脂
下载PDF
离心流化床中大颗粒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程振平 张丽芬 +2 位作者 路建美 王喜忠 闫红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56-61,共6页
采用因次分析法得出了离心流化床中传热无因次关系式,并采用流态化中流体与固体颗粒间的传热研究的不稳态实验模型,以大粒径的固体颗粒物料进行实验,得出了实验条件下的准数关联式,并对实验结果作出了解释。
关键词 离心流化床 传热膜系数 大颗粒 流化床 传热性能
下载PDF
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振平 路建美 +2 位作者 张丽芬 王丽华 朱秀林 《胶体与聚合物》 2000年第3期18-20,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盐酸盐为单体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其水溶液聚合 ,制得了一种水溶性的阳离子聚合物。研究了聚合条件对聚合物产率及特性粘度的影响 ,并研究了聚合物水溶液的流变性能。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引发聚合 流变性能 水溶性高分子
下载PDF
重整催化剂再生过程中注氯量的调节 被引量:8
9
作者 程振平 《河南化工》 CAS 2004年第8期31-32,共2页
对重整催化剂再生过程氧氯化进行分析 ,提出了重整催化剂再生时注氯量的调节依据 ,根据近期内提升时第一反应器床层和出口温度的变化情况 。
关键词 重整催化剂 再生 氧氯化 水氯平衡
下载PDF
大粒径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朱秀林 程振平 +1 位作者 路建美 毕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35,共24页
合成了聚丙烯酸钠型大粒径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单体添加量、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搅拌转速、分散剂等对树脂吸液率及粒径的影响。得到了粒径在1.57mm、吸去离子水1500g/g左右的大粒子。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聚丙烯酸钠 大粒径 性能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健 朱秀林 +2 位作者 程振平 周年琛 路建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9-663,共5页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在50℃下将丙烯酸十八酯(ODA)与甲基丙烯酸(MAA)进行共聚,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ODA)与甲基丙烯酸(MAA)的共聚物凝胶; 研究了共聚组成对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亚砜(DMSO...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在50℃下将丙烯酸十八酯(ODA)与甲基丙烯酸(MAA)进行共聚,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ODA)与甲基丙烯酸(MAA)的共聚物凝胶; 研究了共聚组成对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亚砜(DMSO)平衡溶胀后的凝胶,在[ODA]:[MAA]摩尔比为1:3时,具有较高的规整性和较高的溶胀倍率。DSC测定表明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聚合物凝胶存在有序-无序结构的转变。将共聚物凝胶在由不同极性的溶剂环己醇和DMSO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溶胀,发现聚合物凝胶在极性溶剂DMSO中的规整性最高,随着小极性溶剂环己醇的比例加大,混合溶剂的极性下降,聚合物凝胶在混合溶剂中的规整性逐渐降低,相变温度向低温迁移,吸热和放热量降低,至环己醇含量≥40%后,在升温-降温过程中其吸放热量均为0,不发生相变,这说明溶剂的极性对聚合物凝胶的规整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丙烯酸十八酯 规整度 甲基丙烯酸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 被引量:5
12
作者 路建美 朱健 +3 位作者 朱秀林 程振平 姜琦松 王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6-579,共4页
运用等离子体技术对丙烯酸胺进行了水溶液中的引发聚合的研究,考察了后聚合时间,放电时间,放电功率,丙烯酸胺浓度等因素对聚合转化率以及吸水率等方面的影响。丙烯酰胺聚合时会发生自交联,生成的聚合物可以作为吸水树脂应用,其吸... 运用等离子体技术对丙烯酸胺进行了水溶液中的引发聚合的研究,考察了后聚合时间,放电时间,放电功率,丙烯酸胺浓度等因素对聚合转化率以及吸水率等方面的影响。丙烯酰胺聚合时会发生自交联,生成的聚合物可以作为吸水树脂应用,其吸水率最高达200左右,要大大高于热聚合时生成的聚合物的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等离子体引发 水溶液聚合 PIP 吸水率
下载PDF
改性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英文) 被引量:9
13
作者 纪顺俊 路建美 +2 位作者 朱秀林 程振平 李弈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07-510,共4页
将造成环境“白色污染”的发泡聚苯乙烯添加到由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为单体的聚合体系中 ,从而合成新型的高吸油性树脂。考察了发泡聚苯乙烯的添加量、交联剂和引发剂等因素对树酯吸油性能的影响 ,所得树脂可吸苯 2 2 g/g,吸煤油 1 3.5
关键词 吸油树脂 发泡聚苯乙烯 丙烯酯2-乙基已酯 聚合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4
14
作者 谷玉荣 朱秀林 +2 位作者 程振平 陈健英 路建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采用FeCl2·4H2O为催化剂,三苯基膦为配位剂,2-溴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苯作溶剂,进行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分别就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所... 采用FeCl2·4H2O为催化剂,三苯基膦为配位剂,2-溴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苯作溶剂,进行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分别就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通过扩链反应及聚合物端基分析证实了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催化剂 三苯基膦 配位剂 2-溴丙酸乙酯 引发剂 甲苯 溶剂
下载PDF
N取代丙烯酰胺的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及聚合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健 朱秀林 +2 位作者 程振平 路建美 张正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通过等离子体引发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 N ,N -二甲基丙烯酰胺 ( DMAA)和 N ,N -二乙基丙烯酰胺 ( DEAA)聚合物 PDMAA和 PDEAA.实验结果表明 ,对 DMAA及 DEAA,转化率随后聚合时间、放电时间延长而增大 ,单体质量分数以 5 0 %为佳 ;对 D... 通过等离子体引发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 N ,N -二甲基丙烯酰胺 ( DMAA)和 N ,N -二乙基丙烯酰胺 ( DEAA)聚合物 PDMAA和 PDEAA.实验结果表明 ,对 DMAA及 DEAA,转化率随后聚合时间、放电时间延长而增大 ,单体质量分数以 5 0 %为佳 ;对 DEAA转化率随放电功率的增大而增加 ,而对 DMAA转化率以 1 5 0 W为佳 .对 PDMAA的吸水率 ,后聚合时间以 4 h为佳 ,放电时间延长吸水率下降 ,而放电功率对吸水率的影响不大 ;对 PDEAA的吸水率 ,后聚合时间以 8d为佳 ,放电时间延长、放电功率增加吸水率下降 .同时对所得的聚合物的吸水率和温度的关系作了考察 ,结果发现 PDMAA具有最高临界共溶温度区域为 2 0~30℃ ,而 PDEAA则具有最低临界共溶温度为 31℃ ,而且它们的最高吸水率达一百多倍 ,是传统方法制备的同类聚合物的吸水率的 4~ 1 0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丙烯酰胺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温敏树脂 聚酰胺 性能 吸水率
下载PDF
交联聚丙烯酰胺的反相悬浮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震乾 路建美 +2 位作者 程振平 唐秀波 朱秀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水为分散相 ,环己烷为连续相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 ,合成交联聚丙烯酰胺微球 ,考察了不同油水相比 ,单体浓度 ,分散剂用量对粒径的影响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 。
关键词 交联聚丙烯酰胺 反相悬浮 合成 性能 丙烯酰胺 N 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 交联剂 过硫酸钾 引发剂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六酯与丙烯酸共聚物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健 周年琛 +2 位作者 程振平 朱秀林 路建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5-638,共4页
合成了丙烯酸十六酯(HA)与丙烯酸(AA)的共聚物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对共聚物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亚砜(DMSO)平衡溶胀后的凝胶,在HA与AA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具有较高的规整性。溶剂的极性对聚合物凝胶的规整性有较大的影响... 合成了丙烯酸十六酯(HA)与丙烯酸(AA)的共聚物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对共聚物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亚砜(DMSO)平衡溶胀后的凝胶,在HA与AA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具有较高的规整性。溶剂的极性对聚合物凝胶的规整性有较大的影响。DSC及X射线衍射表明共聚物凝胶具有液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六酯 丙烯酸 共聚物 凝胶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法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正彪 程振平 +2 位作者 朱健 路建美 朱秀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6,272,共5页
通过等离子体本体引发聚合 ,合成了 3种甲基丙烯酸长链正构烷基酯 (辛酯AMOE ,十二酯AMDE ,十四酯AMTE)的交联聚合物 (交联剂为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和线型聚合物。交联聚合物用作吸油树脂 ,在所考察的 5种溶剂中对苯的吸收率最高。考察... 通过等离子体本体引发聚合 ,合成了 3种甲基丙烯酸长链正构烷基酯 (辛酯AMOE ,十二酯AMDE ,十四酯AMTE)的交联聚合物 (交联剂为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和线型聚合物。交联聚合物用作吸油树脂 ,在所考察的 5种溶剂中对苯的吸收率最高。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和后聚合时间对 3种交联聚合物转化率和吸苯率的影响 ,确定了吸苯率最高的合成条件 :交联剂用量 0 .6 3% ,0 .2 0 % ,0 .87% ;放电时间 10 0s ,90s,12 0s;后聚合时间 2d ,2d ,3d ;对应的转化率分别为 6 7.6 % ,5 8.4 % ,5 5 .4 % ;最高吸苯率分别为 8.9,12 .3,13.6 g/ g树脂。考察了分子量 1.0 1× 10 6的线性聚合物PAMTE对凝点 - 12℃的苏北原油的降凝效果 ,加剂量由 0 .3g/kg增至 3.0g/kg时凝点下降由 4℃增至 15℃ ,加剂量 0 .75 g/kg时凝点下降 13℃。加剂量为 1.0g/kg时 ,PAMTE的降凝幅度随分子量增大 (5 .80×10 5~ 1.2 9× 10 6)而增大 (2℃~ 16℃ ) ;PAMDE的降凝幅度 (8℃~ 10℃ )受分子量 (3.6 8× 10 6~ 1.5 3× 10 7)影响较小 ,分子量为 1.17× 10 7时凝点下降 10℃。图 8表 4参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 等离子体聚合 交联聚合物 吸油树脂 线型聚合物 原油降凝剂 合成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低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弟 朱秀林 +2 位作者 程振平 朱健 路建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以α-溴代丁酸乙酯(α-EBrB)/硫氰酸亚铜(CuSCN)/N,N′,N′,N″,N″-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为引发体系,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MA)的低温(30℃)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考察了催化体系、配比... 以α-溴代丁酸乙酯(α-EBrB)/硫氰酸亚铜(CuSCN)/N,N′,N′,N″,N″-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为引发体系,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MA)的低温(30℃)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考察了催化体系、配比、引发剂用量以及温度对聚合速率、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催化体系 低温
下载PDF
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共聚物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冬梅 张可达 +1 位作者 孙建平 程振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39,共3页
将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 ( N ,N二甲基 )氨基乙酯共聚合成了一种水溶性高分子 (以下简称共聚物 ) ,测定了其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粘度、电导率 ,发现在 0 .0 0 5%~ 1% (重量百分比 ,下同 )浓度范围内 ,其水溶液表面张力均小于纯水 ... 将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 ( N ,N二甲基 )氨基乙酯共聚合成了一种水溶性高分子 (以下简称共聚物 ) ,测定了其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粘度、电导率 ,发现在 0 .0 0 5%~ 1% (重量百分比 ,下同 )浓度范围内 ,其水溶液表面张力均小于纯水 ,1%水溶液粘度达 130 0 m Pa· s,电导率为 510μs/cm。另外共聚物对水具有减阻性能、对泥土具有保湿性能 ,用共聚物改性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 ,用于分离乙醇水混合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水溶性 高分子 性能 氨基乙酯 共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