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籼稻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酶的变化及温度效应特征 被引量:188
1
作者 程方民 蒋德安 +1 位作者 吴平 石春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1-206,共6页
选 2个不同淀粉类型的早籼品种 ,对水稻开花后籽粒中直、支链淀粉的积累动态及淀粉合成代谢的 3个关键酶— 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与淀粉分支酶活性变化进行分析 ,并采用人工控温试验等方法探讨了不同温度下 ADPG焦磷酸化酶... 选 2个不同淀粉类型的早籼品种 ,对水稻开花后籽粒中直、支链淀粉的积累动态及淀粉合成代谢的 3个关键酶— 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与淀粉分支酶活性变化进行分析 ,并采用人工控温试验等方法探讨了不同温度下 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与淀粉分支酶的活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几乎是同步积累的 ,不同品种的淀粉积累形成差异表现在两者的相对积累比率上 ;上述 3个酶的活性变化在水稻灌浆过程中存在着十分明显时期特点 ,其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在水稻籽粒灌浆初期的活性最高 ,而 ADPG焦磷酸化酶与淀粉分支酶的活性则分别在开花后 15天与 2 0天左右时达到其活性高峰值 ;在籽粒淀粉合成代谢的 3个关键酶中 ,淀粉分支酶 (Q-酶 )活性可能是温度对稻米淀粉品质变化产生影响作用的酶调节位点之一 ,其不同温度下的活性表现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品种类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淀粉品质 淀粉合成酶 温度效应 籽粒灌浆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早籼水稻籽粒淀粉合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2
2
作者 程方民 钟连进 孙宗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2-501,共10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 ,设高温 (日均温度 32℃ )和适温 (日均温度 2 2℃ ) 2个温度处理 ,研究了 2个早籼水稻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蔗糖与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占总淀粉的比率及蔗糖合成酶 (SS)、ADPG焦磷酸化酶 (ADPG PPase)... 利用人工气候箱 ,设高温 (日均温度 32℃ )和适温 (日均温度 2 2℃ ) 2个温度处理 ,研究了 2个早籼水稻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蔗糖与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占总淀粉的比率及蔗糖合成酶 (SS)、ADPG焦磷酸化酶 (ADPG 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 (GBSS)、淀粉分支酶 (SBE)、淀粉去分支酶 (DBE)的活性变化动态及其温度处理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在籽粒灌浆初期 ,高温处理下籽粒中的蔗糖含量、淀粉含量及SS、ADPG PPase、SSS、SBE和DBE的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适温处理 ,而在灌浆中后期 ,不同温度下籽粒中有关酶的活性变化与蔗糖含量、淀粉含量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复杂 ;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籽粒中的SS、SSS活性差异与其淀粉积累过程的变化特征基本吻合 ,且对温度影响的反应较ADPG PPase敏感 ,可能是温度对籽粒中的淀粉合成代谢过程产生调控的重要位点 ;温度对水稻籽粒中直链淀粉占总淀粉比率的影响极为明显 ,高温处理使籽粒中直链淀粉占总淀粉比率降低 ,且不同温度处理间的差异在水稻灌浆的初期已开始显现 ,其原因可能与高温处理下相对较低的GBSS活性有关。 6种酶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结实期 温度 早籼水稻 籽粒淀粉 合成代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籼水稻垩白部位淀粉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被引量:35
3
作者 程方民 钟连进 +3 位作者 舒庆尧 黄华宏 石春海 吴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以 5个典型品质类型的早籼品种为材料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 (DSC)和淀粉粘度测定仪 (RVA)分析了稻米垩白与无垩白部位淀粉在热糊化特性和粘滞性等蒸煮食味品质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 :垩白部位淀粉糊化时的起始温度 (To)、峰值温度... 以 5个典型品质类型的早籼品种为材料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 (DSC)和淀粉粘度测定仪 (RVA)分析了稻米垩白与无垩白部位淀粉在热糊化特性和粘滞性等蒸煮食味品质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 :垩白部位淀粉糊化时的起始温度 (To)、峰值温度 (Tp)和终结温度 (Tc)普遍高于相同品种 (材料 )的无垩白米粉 ,且糊化过程所需的热焓 ( T)也显著增加 ,两者在 DSC热谱曲线间的差别非常清晰 ;垩白样品与无垩白样品相比 ,崩解值偏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偏高 ,而消碱值、回冷恢复值等指标的变化较复杂 ,但总的来看 ,两者间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水稻 垩白部位 淀粉 蒸煮食味品质 水稻
下载PDF
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14
4
作者 程方民 钟连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通过多个不同类型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 ,分析了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播期气候生态条件下的变异特征 ,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灌浆结实期间若干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稻米品质各性状可根据在不同播期条件下... 通过多个不同类型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 ,分析了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播期气候生态条件下的变异特征 ,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灌浆结实期间若干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稻米品质各性状可根据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大小划分为 3种类型 ,其中垩白度对气候条件变化最敏感 ,粒形、粒长等性状较迟钝 ,而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居中 ;同一品种晚播与早播相比 ,一般稻米的垩白度小、整精米率高、碱解值大 ,而直链淀粉含量的表现则与品种本身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有关 ;在影响稻米品质的诸气候生态因子中 ,水稻灌浆结实期间的日平均温度的作用最大 ,日平均太阳辐射、日平均温差和平均日照时数次之 ,而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降雨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气候因子 相关关系
下载PDF
稻米品质形成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及我国地域分布规律 被引量:64
5
作者 程方民 刘正辉 张嵩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6-642,共7页
在多品种、多试点的田间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箱控温、遮光处理等试验的基础上 ,通过对影响稻米品质诸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及稻米品质形成与水稻灌浆结实期前 30 d的日均温度、日均太阳辐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建立了稻米品质... 在多品种、多试点的田间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箱控温、遮光处理等试验的基础上 ,通过对影响稻米品质诸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及稻米品质形成与水稻灌浆结实期前 30 d的日均温度、日均太阳辐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建立了稻米品质的温度评价函数 ,然后用分段法构建了稻米品质的日均太阳辐射量订正函数 ,将上述两式结合 ,则可得某一地稻米品质气候生态条件的综合评价函数。利用该公式 ,在全国选若干代表点计算其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值 ,并以此为基础 ,分双季早籼、双季晚籼、单季粳稻与双季早粳、双季晚粳 4大类型描绘出我国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的地域分布框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气候生态条件 评价 气候生态指标 地域分布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稻米垩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8
6
作者 程方民 张嵩午 吴永常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31-34,共4页
通过对6种不同类型品种、4个温度处理的人工气候箱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灌浆结实前20d的高温条件会造成稻米垩白度的显著增加;低温对垩白形成的影响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一定的差异:粳稻品种对低温反应不敏感,籼稻品种在低温下垩... 通过对6种不同类型品种、4个温度处理的人工气候箱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灌浆结实前20d的高温条件会造成稻米垩白度的显著增加;低温对垩白形成的影响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一定的差异:粳稻品种对低温反应不敏感,籼稻品种在低温下垩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电镜观察证明,稻米垩白的形成与籽粒内部淀粉粒的结构有密切联系,胚乳淀粉结构松散,是稻米垩白形成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 温度 灌浆 结实期
下载PDF
人工控温条件下稻米垩白形成变化及胚乳扫描结构观察 被引量:65
7
作者 程方民 胡东维 丁元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7,共5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高温 (33℃ )和适温 (2 3℃ ) 2个不同的温度处理 ,对 2个不同垩白类型品种西农 81 1 6和广二矮1 0 4抽穗后稻米垩白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稻米胚乳内部淀粉体形态、大小、发育程度、排列结构的扫...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高温 (33℃ )和适温 (2 3℃ ) 2个不同的温度处理 ,对 2个不同垩白类型品种西农 81 1 6和广二矮1 0 4抽穗后稻米垩白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稻米胚乳内部淀粉体形态、大小、发育程度、排列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分析了稻米垩白形成变化与胚乳内部淀粉体结构特征的关系 ,结果表明 ,水稻灌浆结实期稻米垩白形成的变化过程主要是在抽穗 5d到 1 5~ 2 0d的这一时期 ,其余时段垩白度的变化幅度不大 ;高温 (33℃ )与适温 (2 3℃ )处理相比 ,以抽穗后 1 0~2 0d间的变化差别最为明显 ;胚乳淀粉体表现为“裸露型”还是“非裸露型” ,主要与胚乳细胞内部淀粉粒发育程度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化 温度 结构 水稻稻米垩白 生态改良
下载PDF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形成及其与灌浆结实期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71
8
作者 程方民 丁元树 朱碧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6-652,共7页
通过多类型品种的田间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箱控温处理等试验 ,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 Amylose content,简称 AC)的形成动态变化特征及灌浆结实期温度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水稻灌浆结实过程中稻米 AC的形成动态变化过程可以用... 通过多类型品种的田间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箱控温处理等试验 ,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 Amylose content,简称 AC)的形成动态变化特征及灌浆结实期温度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水稻灌浆结实过程中稻米 AC的形成动态变化过程可以用三次或二次曲线进行模拟 ,灌浆初期籽粒中的 AC值很低 ,随之急剧上升 ,至 2 0~ 30 d左右达到最大值 ,然后 AC的变化基本趋于稳定 ;稻米 AC的形成变化与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态特征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稻米 AC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从齐穗开始到齐穗后 2 0 d左右这一时段 ,其余时段的作用较小 ,且温度对 AC影响的生态特征与品种本身的 AC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与品种熟性间的关系不甚明显 ,高AC品种一般在较高温度下 AC可达最大 ,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温度 灌浆结实期 品质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稻米品质动态变化及温度影响效应 被引量:39
9
作者 程方民 张嵩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7-350,共4页
采 用大田多播期分 段取样方法,对多个 不同类型 水稻品种 灌浆结实 过程中稻米 品质的动 态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人工控温试验分析了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稻 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⒚结果表明,灌浆结实过程中稻米品质形成... 采 用大田多播期分 段取样方法,对多个 不同类型 水稻品种 灌浆结实 过程中稻米 品质的动 态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人工控温试验分析了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稻 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⒚结果表明,灌浆结实过程中稻米品质形成变化的主要阶段是中期和前 期,而 不是贯穿全灌浆结实期的始终,温度对其影响的关键时段是在齐穗 20 d 内,并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动态变化 温度 影响 水稻 籽粒灌浆过
下载PDF
气象生态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10
作者 程方民 朱碧岩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1998年第5期39-45,共7页
从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4个方面,论述了气象生态因子对其影响的生态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有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气象生态因子 稻米 品质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早籼稻米淀粉DSC曲线和晶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程方民 钟连进 孙宗修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0-494,共5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日平均温度分别32和22℃两个温度处理,对4个早籼水稻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淀粉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曲线和X射线衍射图谱及其特征参数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早籼稻米淀粉...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日平均温度分别32和22℃两个温度处理,对4个早籼水稻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淀粉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曲线和X射线衍射图谱及其特征参数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早籼稻米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热谱特征影响很大,供试4个早籼品种在高温(日平均32℃)下灌浆结实的稻米淀粉,其糊化起始温度(T_o)、糊化峰值温度(T_p)均明显高于同一品种灌浆结实期适温(日平均22℃)处理的稻米淀粉,且糊化过程所需的热焓(△H)也显著增加,不同温度处理间的DSC曲线差异非常明显;对供试4个早籼品种在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淀粉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发现,灌浆结实期的不同温度处理并不影响稻米淀粉晶体的类型,但对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和微晶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水稻 灌浆结实期 温度 淀粉 DSC曲线 晶体结构 结晶度 热力学特性
下载PDF
稻米胶稠度与结实期温度间的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程方民 张嵩午 +1 位作者 吴永常 王长发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16-20,共5页
对多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进行多试点、多播期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齐穗后20d内的日均温度是结实期温度对稻米胶稠度影响的主要时段。对稻米胶稠度与齐穗后20d温度关系的回归分析可知,稻米胶稠度随该时段温度的变化呈直... 对多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进行多试点、多播期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齐穗后20d内的日均温度是结实期温度对稻米胶稠度影响的主要时段。对稻米胶稠度与齐穗后20d温度关系的回归分析可知,稻米胶稠度随该时段温度的变化呈直线和抛物线型两种趋势,且这种趋势类型的形成与品种的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胶稠度 结实期温度 时段效应
下载PDF
小样品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简易测定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程方民 杨宝平 吴平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通过对多个NaOH浓度、糊化时间等不同处理参数的筛选 ,提出用 0 .6~ 0 .8mol·L-1的冷碱液直接糊化脱糙后的精米 ,然后于 37℃糊化 2 1h ,继而煮沸 10min测定小样品直链淀粉含量的实验方法 ,具有前处理简便、重复间误差小、用样量... 通过对多个NaOH浓度、糊化时间等不同处理参数的筛选 ,提出用 0 .6~ 0 .8mol·L-1的冷碱液直接糊化脱糙后的精米 ,然后于 37℃糊化 2 1h ,继而煮沸 10min测定小样品直链淀粉含量的实验方法 ,具有前处理简便、重复间误差小、用样量少等优点 ,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经t检验 ,与常规法 (NY147 88)差异不显著。该方法适用于分离群体或人工气候箱处理等小样品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测定 ,同时可作为普通实验室对众多育种材料及杂交后代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测定方法
下载PDF
结实期环境温度对稻米糊化温度影响的时段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方民 朱碧岩 +1 位作者 吴永常 陈建文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通过对1988年在全国13个点、8个品种多播期试验结果的积分回归分析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结实期环境温度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稻齐穗后20d内的温度状况,其它时段的温度对糊化温度的影响很小。电镜观察... 通过对1988年在全国13个点、8个品种多播期试验结果的积分回归分析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结实期环境温度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稻齐穗后20d内的温度状况,其它时段的温度对糊化温度的影响很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稻米的糊化温度与其籽粒的淀粉粒结构及排列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温度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是通过温度-灌浆动态-淀粉粒结构-糊化温度这样一个关系链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糊化温度 环境温度 时段效应 结实期
下载PDF
澄城县高效农业发展DYNAMO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方民 毕研光 孙新平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94-98,共5页
在对澄城县农业生产系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YNAMO仿真语言,构建了澄城县高效农业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4种代表当地高效农业发展方向的典型方案进行了仿真预测和分析评判,为探索高效农业发展之路确立了必要... 在对澄城县农业生产系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YNAMO仿真语言,构建了澄城县高效农业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4种代表当地高效农业发展方向的典型方案进行了仿真预测和分析评判,为探索高效农业发展之路确立了必要的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农业 DYNAMO模型 农业发展模式 澄城县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方民 朱碧岩 张正斌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6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对黄土高原坡耕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宏观分析和典型实例论证,从宏观决策角度对本区坡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及几个关键措施作了分析评述。
关键词 坡耕地 区域开发 发展战略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高效农业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17
作者 程方民 杨佩忠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6,共3页
运用DYNAMO仿真语言,构建了一个能较好地分析农业生产系统运行效益的动态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在选择高效农业发展最优方案上的应用进行了仿真分析。
关键词 高效农业 模型构建 仿真分析 中国
下载PDF
早籼稻米RVA谱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温度效应特征 被引量:67
18
作者 王丰 程方民 +1 位作者 钟连进 孙宗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8-332,共5页
采用粘度快速测定仪分析了 10个不同食味类型早籼品种的淀粉粘滞 (RVA谱 )特性 ,并通过人工气候箱控温处理试验对早籼稻米淀粉粘滞特性与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食味较优的早籼水稻品种一般具有较大的崩解值... 采用粘度快速测定仪分析了 10个不同食味类型早籼品种的淀粉粘滞 (RVA谱 )特性 ,并通过人工气候箱控温处理试验对早籼稻米淀粉粘滞特性与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食味较优的早籼水稻品种一般具有较大的崩解值和较小的消减值、回冷恢复值 ,而食味较差的早籼品种则相反 ,普遍有着较小的崩解值和较大的消减值、回冷恢复值 ,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 ;而不同食味类型早籼品种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最终粘度等指标上差异规律则不明显 ;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处理对早籼稻米淀粉粘滞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淀粉糊化过程的回冷特性上 ,与高温处理相比 ,水稻在适温处理下灌浆 ,其稻米淀粉的最终粘滞度、消减值和回冷恢复值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而崩解值的变化则相对较为复杂。适温处理下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的最终粘滞度、消减值和回冷恢复值等指标的变化 ,可能正是部分早籼品种“翻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米 品种 温度效应 水稻 稻米品质 淀粉 粘滞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灌浆期水稻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4
19
作者 王丰 程方民 +2 位作者 刘奕 钟连进 张国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高温(日均温度32℃)和适温(日均温度22℃)2个处理,对籽粒灌浆过程中4种主要内源激素(IAA、ZR、GA3和ABA)含量差异及其动态变化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速早期灌浆和缩短持续时间。...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高温(日均温度32℃)和适温(日均温度22℃)2个处理,对籽粒灌浆过程中4种主要内源激素(IAA、ZR、GA3和ABA)含量差异及其动态变化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速早期灌浆和缩短持续时间。在水稻灌浆初期,高温处理下籽粒IAA、ZR、GA3含量明显低于适温处理,而灌浆中、后期的处理间差异较小;温度处理对籽粒ABA含量的影响尤为显著,整个灌浆期均呈高温处理明显高于适温处理的基本趋势;2个供试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存在着一定差异,其变化与品种的灌浆动态有关。高温下灌浆前期籽粒中IAA、ZR、GA3含量的降低,尤其是ABA含量的剧增,可能是其早期灌浆加速及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结实期 温度 水稻 激素
下载PDF
氮、磷、锌营养对水稻籽粒植酸含量的影响及与几种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37
20
作者 赵宁春 张其芳 +1 位作者 程方民 周伟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90,共6页
以协青早、秀水110及其辐射诱变获得的低植酸突变系(HIPi1和HIPj1)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氮、磷、锌浓度处理下水稻籽粒植酸含量差异及与几种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高水平氮、磷、锌浓度处理的籽粒植酸含量较同一品种... 以协青早、秀水110及其辐射诱变获得的低植酸突变系(HIPi1和HIPj1)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氮、磷、锌浓度处理下水稻籽粒植酸含量差异及与几种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高水平氮、磷、锌浓度处理的籽粒植酸含量较同一品种的低氮、磷、锌处理均有所降低,但在水稻生育期间,籽粒植酸含量对磷、锌处理浓度变化的敏感性,则因品种的植酸类型特征而异;氮、磷浓度增加能分别提高铁或降低铜在籽粒中的积累,但在高锌处理下,籽粒铁含量明显降低、而钾和镁的含量等却有所升高;籽粒植酸含量一般与K、Mg、Fe、Cu4种矿质元素含量呈正相关、与籽粒Zn含量呈负相关,但统计显著水平因品种而异。低植酸突变体籽粒中的K、Mg、Fe、Zn等含量虽略有下降,但可以通过适当的介质营养条件来调节有关矿质营养在水稻籽粒中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酸 矿质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