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洋淀上覆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赋存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程昕煜 杨丽虎 宋献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44-4352,共9页
为探究我国白洋淀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于2021年10月通过野外采样、实验室预处理、显微镜观察和激光红外光谱测定等方法鉴定了淀区10份上覆水及10份沉积物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形状、粒径和聚合物类型,并通过Stokes沉降公式... 为探究我国白洋淀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于2021年10月通过野外采样、实验室预处理、显微镜观察和激光红外光谱测定等方法鉴定了淀区10份上覆水及10份沉积物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形状、粒径和聚合物类型,并通过Stokes沉降公式研究了微塑料在上覆水-沉积物界面的沉降规律,对其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区上覆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为474~19382 n·m^(-3)和95.3~29542.5 n·kg^(-1),平均值为6255.4 n·m^(-3)和11088 n·kg^(-1).上覆水中的微塑料主要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7.20±0.26)%],沉积物中微塑料以氯化聚乙烯[CPE,(46.11±1.30)%]为主.淀区内微塑料的沉降速度从0.0793~111.7547 mm·s^(-1)不等,粒径大的颗粒沉降速度较高,易沉降并保留在沉积物中.研究区微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为洗涤废水产生的纺织纤维排放,船舶漆、船舶橡胶和建筑材料磨损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MPs) 上覆水 沉积物 污染特征 白洋淀
原文传递
土壤中微塑料检测技术及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荣飒爽 程昕煜 +4 位作者 陈卓妮 张潇雨 赵会薇 方艳艳 刘微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7-1229,共13页
微塑料(MPs)指长度或宽度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其因粒径小、性质稳定、难降解,已成为地球系统功能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水体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已得到广泛研究,而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对国内外土壤中微塑... 微塑料(MPs)指长度或宽度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其因粒径小、性质稳定、难降解,已成为地球系统功能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水体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已得到广泛研究,而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对国内外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分离检测方法及生态风险进行综述,对未来土壤中微塑料研究提出展望.土壤中微塑料分离方法主要包括筛分法、密度分离法、泡沫浮选法等.微塑料的鉴别及表征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存在耗时长、破坏微塑料结构等问题,将各方法适当结合或改进有望弥补不足.土壤微塑料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植物的光合作用、氧化应激、生长存活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今后研究重点为:(1)规范微塑料分离鉴别方法;(2)明确微塑料污染的剂量-效应关系;(3)土壤微塑料降解及其与其他污染物协同作用造成的土壤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塑料 分析方法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