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站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学兵 张瑾 +3 位作者 张娥铿 程桥珍 张志伟 程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980-982,共3页
目的通过强化坐-站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探讨其对治疗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 目的通过强化坐-站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探讨其对治疗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强化坐-站训练,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每周治疗6天,持续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身体重心分布、Berg平衡量表、TUGT及步态分析测试并记录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患肢负重比例、BBS及TUGT评分、步速、步幅、患及健侧步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患肢负重比例、BBS及TUGT评分、步速、步幅、患及健侧步长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研究组在BBS及TUGT评分、步速、步幅、患及健侧步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患肢负重比例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强化坐-站训练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加快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站训练 脑卒中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程伟 刘晓俊 +1 位作者 张娥铿 程桥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2期1778-1781,共4页
目的了解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6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66.46±9.79)岁;治疗组男47... 目的了解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6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66.46±9.79)岁;治疗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65.78±8.91)岁。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三级康复治疗(病房床前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康复理疗科继续康复治疗+家庭或社区长时间持续康复治疗)。对患者分别在入组时(M0)及发病1个月后(M1)、3个月后(M3)及6个月后(M6)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并记录数据,再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0、M1时,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3、M6时,治疗组上肢FMA评分分别为(35.21±20.43)分、(46.67±18.61)分,均高于对照组(24.54±19.52)分、(29.56±2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0时,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1、M3、M6时,治疗组下肢FMA评分分别为(18.34±9.67)分、(25.24±9.82)分、(30.51±6.23)分,均高于对照组(13.41±8.72)分、(17.19±8.78)分、(19.65±1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治疗 功能障碍
下载PDF
肌内效贴技术在肱骨外上髁炎无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娥铿 程桥珍 +1 位作者 曹学兵 程伟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2227-2230,共4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使用肌内效贴布、肌内效贴布配合常规理疗、常规理疗、外用药物四种方法。治疗前后参照肘关节功能相关量表评分标准,从疼...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使用肌内效贴布、肌内效贴布配合常规理疗、常规理疗、外用药物四种方法。治疗前后参照肘关节功能相关量表评分标准,从疼痛、压痛、握力、关节功能等方面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疼痛、压痛、握力、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肌内效贴布配合常规理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其余三组。结论:采用肌内效贴布配合常规理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其他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理疗 肱骨外上髁炎
下载PDF
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桥珍 张娥铿 +1 位作者 程伟 曹学兵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9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2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超短波、电脑调制中频电等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配合肌内效贴贴...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2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超短波、电脑调制中频电等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配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LK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LKS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能有效改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 髌骨动作轨迹障碍 肌内效贴 超短波 疼痛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横向摩擦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对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伟 程桥珍 +2 位作者 张娥铿 曹学兵 程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10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横向摩擦(Transverse Friction Massage,TFM)联合物理因子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将48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TFM组各24例,分别给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和TFM联合物理因子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VAS和拇... 目的:观察横向摩擦(Transverse Friction Massage,TFM)联合物理因子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将48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TFM组各24例,分别给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和TFM联合物理因子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VAS和拇指AROM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拇指A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TFM组VAS评分与AROM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TFM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性腱鞘炎 横向摩擦治疗 物理因子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