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低血糖反应性脑血管痉挛发作2例报道
1
作者 边宝娟 范新娟 程永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低血糖 脑血管痉挛发作 脑血管疾病 治疗 交感神经系统
下载PDF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经颅多普勒的检测异常特征
2
作者 牛洪体 牛素芳 +1 位作者 程永好 邹颂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282-5282,共1页
对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异常者52例,检出异常血管72支。对照组50例异常者6例,检出异常血管7支。脑梗死组存在脑动脉硬化和/或血管狭窄或痉挛者41例,对照组3例。提示脑动脉硬化及血管... 对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异常者52例,检出异常血管72支。对照组50例异常者6例,检出异常血管7支。脑梗死组存在脑动脉硬化和/或血管狭窄或痉挛者41例,对照组3例。提示脑动脉硬化及血管狭窄,痉挛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诊断 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 发病机制 血流动力学障碍
下载PDF
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预测研究
3
作者 牛洪体 柳伟 +3 位作者 孙光明 程永好 邹颂虞 郭风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脑血管病发展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对近 3年的慢性脑血管病患者 10 0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发现随访 3个月、6个月、1年及 2年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累积发生... 目的 探讨慢性脑血管病发展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对近 3年的慢性脑血管病患者 10 0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发现随访 3个月、6个月、1年及 2年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6 0 %、11 1%、2 1 0 %及 42 8%。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高血压、家族卒中史、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流速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提示在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 ,可将高血压、家族卒中史、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血流速度作为识别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志 ,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流速度异常进行干预是改善慢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系统 缺血性卒中 预测 慢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老年人脑梗死与血糖、血脂关系分析
4
作者 孙光明 牛洪体 程永好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2 0 0 1年神经内科老年人 (>6 0岁 )的住院病例 ,经脑CT或MRI检查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测定血液的生化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2 0 0 1年神经内科老年人 (>6 0岁 )的住院病例 ,经脑CT或MRI检查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测定血液的生化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的胆固醇(CH)、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P >0 .0 5 ) ,低密度脂蛋白 (LDL)和血糖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老年人防治脑梗死的重点内容。降低LDL或提升HDL/LDL的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的脑梗死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血糖 血脂 合并症 高血压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
下载PDF
D-二聚体、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受体检测对慢性荨麻疹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程永好 班懋洁 +1 位作者 贺娟 李新新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imer)、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和受体检测对慢性荨麻疹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imer)、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和受体检测对慢性荨麻疹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D-Dimer、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入组时和2个月后D-Dimer、IgE抗体和FcεR 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个月后D-Dimer、IgE和FcεR I水平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imer、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FcεR I水平检测可有效诊断慢性荨麻疹疾病,并提示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特异性IGE抗体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FGF4水平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转归的关联性分析
6
作者 程永好 班懋洁 +1 位作者 贺娟 李新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2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水平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疾病转归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95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1∶1配对原则,另选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水平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疾病转归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95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1∶1配对原则,另选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RDX1、FGF4水平,并对比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血清PRDX1、FGF4水平,分析血清PRDX1、FGF4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联性。结果:研究组血清PRDX1、FGF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情程度为轻度患者清PRDX1、FGF4水平<中度患者<重度患者(P<0.05);预后良好患者血清PRDX1、FGF4水平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血清PRDX1、FGF4与AIS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PRDX1、FGF4水平变化与AIS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PRDX1、FGF4水平明显升高,二者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程度及疾病转归存在显著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过氧化还原蛋白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病情程度 疾病转归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新 梁莎莎 程永好 《包头医学》 202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PTC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且经病理确诊为...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PTC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且经病理确诊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结节直径、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TSH水平。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PTC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结节直径、TgAb、TPOAB、TSH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Ab、TPOAB、TSH水平是影响PT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gAb、TPOAB、TSH在PTC患者血清中水平较高,与PTC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促甲状腺激素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血清IL-4、hs-CRP、IL-17、及Ang-2浓度变化在支气管哮喘不同阶段患儿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永好 班懋洁 +1 位作者 贺娟 李新新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通过实验进行分析血清白介素-4(IL-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7(IL-17)、及血管紧张素Ц(Ang-2)浓度变化在支气管哮喘不同阶段患儿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9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治疗对象,其中45... 目的通过实验进行分析血清白介素-4(IL-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7(IL-17)、及血管紧张素Ц(Ang-2)浓度变化在支气管哮喘不同阶段患儿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9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治疗对象,其中45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对照组,46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同时在早晨抽取静脉血并送检至检验科离心,取上清液,放入仪器检测,分析血清IL-4、hs-CRP、IL-17、及Ang-2浓度变化。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观察组血清IL-4、hs-CRP、IL-17、及Ang-2浓度较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及炎症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IL-4、hs-CRP、IL-17、及Ang-2浓度增多,引发患者支气管哮喘发生,其浓度越大,支气管哮喘的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炎症因子 IL-4 HS-CRP IL-17 ANG-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