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供者因素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1
作者 武坤 刘丹 +5 位作者 马晓波 贺振新 程沈菊 罗珊 曾云 聂波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供者因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发生aGVHD的患者为发病组,其余纳入未发病组。回顾性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供者因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发生aGVHD的患者为发病组,其余纳入未发病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者临床资料,分析供者因素对aGVHD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28例患者发生aGVHD,发生率为45.2%,其中Ⅰ~Ⅱ度为21例,Ⅲ~Ⅳ度为7例。发病组供者平均年龄(35.7±6.2)岁,明显高于对照组(27.1±3.8)岁(P<0.05);发病组供者、受体性别不同率、ABO血型不合率、HLA不全相合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病组(P<0.05);发病组供者白蛋白浓度、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数量与未发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供者年龄、供者、受体性别不同(男供女)、ABO血型不合、HLA不全相合是allo-HSCT后aGV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不同、ABO血型不合、HLA配型不全合均会使aGVHD发病提前(P<0.05)。结论供者因素对allo-HSCT后aGVHD发病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性别、血型、HLA配型需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前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因素
下载PDF
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科带教中的应用
2
作者 武坤 杨金荣 +4 位作者 聂波 李云涛 程沈菊 李艳红 史明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对血液科硕士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实习的50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传... 目的分析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对血液科硕士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实习的50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观察组采用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对比两组入科前、后理论知识与病例分析成绩考核结果差异,对比两组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入科后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科后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案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科硕士研究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稳固学科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并能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改善其对病例资料的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血液科 学术型研究生 理论考核 临床思维能力
下载PDF
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武坤 马晓波 +5 位作者 杨金荣 聂波 周强 程沈菊 罗珊 曾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9-22,124,共5页
目的检测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HPS组),根据患者... 目的检测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HPS组),根据患者处于急性期或缓解期分为急性期组(n=32)和缓解期组(n=28),根据患者结局分为存活组(n=51)和死亡组(n=9)。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血液中免疫活性细胞含量、血浆IL-8,IL-10和IL-6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细胞因子IL-8,IL-10,IL-6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HPS组NK细胞检出率(15.59%±2.81%)显著低于对照组(23.92%±3.92%),CTL细胞(31.07%±3.29%)、单核细胞(7.59%±1.84%)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2.53%±5.41%,5.16%±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69,11.224,8.728,均P<0.05)。HPS组血浆IL-6(83.2±9.8pg/ml),IL-8(104.8±14.3pg/ml)和IL-10(211.2±17.3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1±7.4pg/ml,16.5±4.3pg/ml,26.9±1.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24,62.382,115.630,均P<0.05)。急性期患者IL-6(99.8±7.5pg/ml),IL-8(127.6±12.9pg/ml)和IL-10(294.9±24.1pg/ml)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69.1±4.1pg/ml,84.8±6.6pg/ml,137.9±7.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4,16.477,34.908,均P<0.05)。死亡组患者IL-6(125.1±16.7pg/ml),IL-8(193.9±25.8pg/ml)和IL-10(474.7±65.3pg/m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75.8±6.3pg/ml,89.2±9.0pg/ml,164.7±18.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994,22.777,28.747,均P<0.05)。IL-6,IL-8,IL-10高水平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6.4±2.8月,14.7±3.8月,30.5±5.1月)明显低于低水平患者(24.7±5.3月,24.0±1.7月,55.3±4.7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29,23.608,35.411,均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HPS患者血浆IL-6,IL-8,IL-10水平呈下降趋势(t=5.025,17.395,8.337,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HBS患者血浆中水平升高,高水平血浆IL-6,IL-8,IL-10与HBS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
4
作者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 杨再林 +6 位作者 武坤 刘耀 陈双 程沈菊 蒋亭亭 李轶勋 彭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1793-1802,共10页
血液肿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都被认为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淋巴细胞亚群中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功能亚群调节性T细胞是细胞免疫检测的... 血液肿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都被认为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淋巴细胞亚群中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功能亚群调节性T细胞是细胞免疫检测的常用指标,广泛用于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估、疾病复发或转移风险预测及治疗指导等。为了更加深刻认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加强其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促进其规范地应用于临床,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内血液肿瘤和临床检验领域多位专家,制定了该专家共识。该共识介绍了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方法,归纳总结了其对血液肿瘤筛查、复发转移预警及预后评估、合并感染风险预警、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监测与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后监测、用药指导与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血液肿瘤患者的监测方案与随访时机选择做出了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免疫 血液肿瘤
下载PDF
qSOFA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坤 祝艳翠 +4 位作者 袁峰 杨金荣 程沈菊 李艳红 聂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简称CD64指数)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5例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恶性血液...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简称CD64指数)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5例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恶性血液病无感染患者45例(非感染组)作为对照。测定CD64指数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水平,评估患者的qSOFA评分。分析qSOFA评分、CD64指数与TNF-α、IL-6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流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qSOFA评分、CD64指数、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中死亡患者qSOFA评分、CD64指数、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患者(P<0.05);血流感染患者qSOFA评分、CD64指数与TNF-α、IL-6呈正相关(P<0.05)。qSOFA评分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637(95%CI:0.582~0.755),CD64指数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705(95%CI:0.695~0.813);qSOFA评分联合CD64指数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95%CI:0.831~0.926)。qSOFA评分、CD64指数、TNF-α、IL-6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qSOFA评分、CD64指数联合应用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恶性血液病 血流感染
下载PDF
沉默DNMT1减弱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坤 晋臻 +4 位作者 李轶勋 李昕 程沈菊 李艳红 郭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68-1774,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DNA甲基转移酶(DNMT1)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内抑癌基因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构建DNMT1 siRNAi质粒,将DNMT1 siRNAi转染至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 目的:探讨沉默DNA甲基转移酶(DNMT1)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内抑癌基因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构建DNMT1 siRNAi质粒,将DNMT1 siRNAi转染至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利用甲基化PCR检测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DNMT1基因后Wnt/β-catenin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DNMT1 mRNA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成功转染72 h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WIF-1基因处于完全甲基化状态,而实验组WIF-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MSP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未甲基化的WIF-1引物扩增出的PCR产物含量显著增加,而甲基化的WIF-1引物扩增出的PCR产物含量显著降低。转染成功48 h后,实验组的OD值、活细胞数及集落形成数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K562细胞中β-actin、myc、cyclin D1和TCF-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沉默DNMT1基因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逆转WIF-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水平,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人慢性髓系白血病 高甲基化 Wnt抑制因子-1
下载PDF
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坤 贺振新 +4 位作者 单建芝 程沈菊 李艳红 罗珊 聂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2905-2909,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后的感染可能性评分(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首发恶性血液病且行化疗的成年(≥18岁)... 目的探究改良后的感染可能性评分(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首发恶性血液病且行化疗的成年(≥18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感染结局分为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6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化疗前、粒细胞缺乏期mIPS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等指标并分析其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粒细胞缺乏期mIPS评分与化疗前比较明显增加,且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粒细胞缺乏期CD3^(+)、CD4^(+)、CD4^(+)/CD8^(+)与化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感染组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预测能力最佳,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mIPS评分、CD3^(+)、CD4^(+)、CD4^(+)/CD8^(+)单项指标的AUC分别为0.820、0.697、0.694、0.748,且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PS评分为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CD3^(+)、CD4^(+)、CD4^(+)/CD8^(+)为保护因素。结论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后续血流感染预防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可能性评分 T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血液病 血流感染
下载PDF
外周血miR-200c水平对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武坤 聂波 +4 位作者 李云涛 杨金荣 程沈菊 李艳红 史明霞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6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00c水平对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00c水平对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后是否发生aGVHD原则分为实验组(发生aGVHD)33例、对照组(未发生aGVHD)18例。抽取肘部外周血5 mL,RT-qPCR检测两组miR-200c,分析两组miR-200c表达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移植成功,且恢复造血功能,恢复时间为18 d,其中33例发生aGVHD,18例未发生aGVHD,发生率为64.71%;实验组在移植前、移植后7、14、及72 d时,miR-200c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aGVHD发生后外周血中miR-200c显著低于发生前(P<0.001);与aGVHDⅠ度相比,aGVHDⅡ度患者外周血中miR-200c表达下调(P<0.05),与Ⅱ度相比,aGVHDⅢ度患者外周血中miR-200c表达下调(P<0.001);miR-200c高表达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P<0.05);miR-200c对aGVHD疾病产生诊断价值较好。结论miR-200c水平降低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发生相关;随着aGVHD严重程度升高miR-200c表达水平降低,miR-200c低表达患者生存率较差。miR-200c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测aGVHD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MIR-200C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下载PDF
86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沈菊 聂波 +4 位作者 杨金荣 贺振新 李艳红 罗珊 武坤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5期6-9,43,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方案治疗,以CD34+细胞数...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方案治疗,以CD34+细胞数评价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水平,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血常规指标、动员采集时间、化疗时间、病程时间、是否输血等因素对采集数的影响。结果86例患者共行288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不同性别、不同动员时间、是否输血、不同白细胞水平的CD34+细胞采集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患者年龄、病程时间、化疗疗程、有核细胞水平是影响CD34+细胞采集数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病程时间越长、化疗疗程越多、有核细胞水平越低,CD34^(+)细胞采集数量越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时间、化疗疗程、有核细胞水平是影响CD34^(+)细胞采集水平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年龄大、病程时间长、化疗疗程多、有核细胞水平低的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效率较低,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应尽早进行动员,必要时需进行两次动员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 采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DNMT3a在氢醌致造血干细胞毒性中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武坤 聂波 +5 位作者 杨金荣 贺振新 程沈菊 李艳红 晋臻 史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氢醌(HQ)致造血干细胞毒性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造血干细胞HSPC-1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HSPC-1;B组:HQ干预HSPC-1;C组:B组+转染pcDNA3空载体;D组:B组+pcDNA3-DNMT3a。采用RT-qPCR法检测DNMT3...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氢醌(HQ)致造血干细胞毒性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造血干细胞HSPC-1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HSPC-1;B组:HQ干预HSPC-1;C组:B组+转染pcDNA3空载体;D组:B组+pcDNA3-DNMT3a。采用RT-qPCR法检测DNMT3a、PARP-1 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DNMT3a、PARP-1蛋白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细胞DNMT3a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ARP-1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5);C组与B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SPC-1转染DNMT3a后,DNMT3a mRNA及蛋白水平较B组升高,PARP-1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各组细胞转染DNMT3a后继续培养24 h, A组HSPC-1高密度生长,呈现的单核融合生长,B组及C组HSPC-1数目减少、生长缓慢;与B组和C组相比,D组细胞生长速度加快。MTT分析显示,B组各时间点HSPC-1细胞活力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转染24、48、72 h后D组细胞活力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组(P<0.001),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01)。结论:DNMT3a可能参与氢醌所致造血干细胞损伤过程,氢醌细胞损伤作用的发挥可能与DNMT3a表达受抑后对PARP-1活性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DNMT3a 氢醌 PARP-1 形态 凋亡
下载PDF
血小板去除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艳红 聂波 +3 位作者 杨金荣 程沈菊 罗珊 武坤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1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小板、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和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185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均以药物进行基础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小板、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和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185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均以药物进行基础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3,加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和对照组(n=92),比较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切、低切、血浆黏度4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0、0.109、0.313、0.362,P>0.05);治疗后,两组4项指标明显改善,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27、4.860、7.984、13.613,P<0.05)。观察组、对照组发生出血、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0%(4/93)和16.30%(15/92),观察组、对照组发生头晕、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5%(2/93)和14.13%(13/9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8.909,P<0.05)。结论血小板增多症在短时间内会加大患者多器官血栓性出血的风险,而采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进行治疗能更有效地清除体内多余血小板,降低患者的血黏度,从而避免和减轻并发症及其造成的威胁,并且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患者的药物使用时间,从而减轻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单采去除术 血小板增多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WNK1通过磷酸化激活MAPK7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12
作者 武坤 聂波 +4 位作者 周强 杨金荣 程沈菊 李艳红 曾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WNK1通过调控MAPK7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不同肿瘤细胞,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WNK1、MAPK7在不同血液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siRNA-WNK1至K562细胞,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WNK1通过调控MAPK7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不同肿瘤细胞,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WNK1、MAPK7在不同血液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siRNA-WNK1至K56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以及K562细胞中总MAPK7、磷酸化MAPK7表达的变化,通过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NK1的mRNA及蛋白在HL-60、THP-1、U266和K562细胞中均高表达,但是在K562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P<0.05),MAPK7的mRNA及总蛋白表达在HL60、THP-1、U266和K562细胞中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在K562细胞中磷酸化MAPK7的表达最高(P<0.05)。转染WNK1 siRNA的K562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增加(P<0.05)。转染WNK1 siRNA的K562细胞磷酸化MAPK7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但是总MAPK7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WNK1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能够促进K562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等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下游MAPK7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K1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白细胞单采去除术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作者 程沈菊 单建芝 +5 位作者 周强 聂波 杨金荣 李艳红 罗珊 武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1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观察白细胞单采去除术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20年6月接诊的271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36,单采去除术)和对照组(n=135,羟基脲),观察和... 目的分析观察白细胞单采去除术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20年6月接诊的271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36,单采去除术)和对照组(n=135,羟基脲),观察和比较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PT、APTT、TT、FIB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细胞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早期病死率、治疗持续时间比较显示对照组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单采去除术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降低改善效果较好,治疗效率更佳,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减轻患者的血液循环负担,能够降低其并发症率和早期病死率,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单采去除术 高白细胞白血病 凝血功能 血常规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李艳红 聂波 +5 位作者 罗丽 贺振新 杨金荣 程沈菊 罗珊 武坤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8例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血液科医师评估,然后采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 目的探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8例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血液科医师评估,然后采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水平变化,以及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次后,患者的RBC、Hb、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WBC、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低钙血症,1例为血容量不足,予以对症处理症状缓解。结论采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PV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红细胞增多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单采红细胞术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参与脓毒症炎症应答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武坤 赵凌峰 +5 位作者 王雨平 刘盼 程沈菊 杨潇 王英 祝艳翠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9-475,共7页
目的探讨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BKCa)参与脓毒症发病的机制。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28例)、普通感染者(25例)和健康体检者(25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KCa水平;并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BKCa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BKCa)参与脓毒症发病的机制。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28例)、普通感染者(25例)和健康体检者(25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KCa水平;并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BKCa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培养RAW 264.7细胞,用脂多糖(LPS)刺激,部分实验以尼日尼亚菌素(Nigericin)作为第二刺激信号构建脓毒症细胞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测定不同浓度LPS(0、50、100、1000μg/L)刺激后细胞BKCa的mRNA和蛋白表达。RAW 264.7细胞转染BKCa的小干扰RNA(siRNA-BKCa),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前体(pro-IL-1β),细胞培养液中caspase-1 p20、IL-1βp17,以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碘化丙啶(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情况,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凋亡蛋白Gasdermin D(GSDMD)表达以评估沉默BKCa对细胞焦亡的影响。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清BKCa明显高于普通感染者和健康体检者(ng/L:165.2±25.9比102.5±25.9、98.8±20.0,均P<0.05),且脓毒症患者血清BK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3,P=0.013)。用LPS构建脓毒症细胞模型,显示LPS呈浓度依赖地促进BKCα的mRNA和蛋白表达,1000μg/L刺激后细胞BKC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组(0μg/L)明显增加〔BKCa mRNA(2^(-ΔΔCt)):3.00±0.36比1.00±0.16,BKCa/β-actin:1.30±0.16比0.37±0.09,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caspase-1 p20/pro-caspase-1比值、IL-1βp17/pro-IL-1β比值均明显升高(caspase-1 p20/pro-caspase-1比值:0.83±0.12比0.27±0.05,IL-1βp17/pro-IL-1β比值:0.77±0.12比0.23±0.12,均P<0.05);但转染siRNA-BKCa后二者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caspase-1 p20/pro-caspase-1比值:0.23±0.12比0.83±0.12,IL-1βp17/pro-IL-1β比值:0.13±0.05比0.77±0.12,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镜下观察模型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LDH释放率、GSDMD表达明显增加〔LDH释放率:(30.60±8.40)%比(15.20±7.10)%,GSDMD-N/GSDMD-FL:2.10±0.16比1.00±0.16,均P<0.05〕;但转染siRNA-BKCa后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LDH释放率:(15.60±7.30)%比(30.60±8.40)%,GSDMD-N/GSDMD-FL:1.13±0.17比2.10±0.16,均P<0.05〕。脓毒症细胞NLR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NLRP3 mRNA(2^(-ΔΔCt)):2.06±0.17比1.00±0.24,NLRP3/GAPDH:0.46±0.05比0.15±0.04,均P<0.05〕;但转染siRNA-BKCa后NLRP3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NLRP3 mRNA(2^(-ΔΔCt)):1.57±0.09比2.06±0.17,NLRP3/GAPDH:0.19±0.02比0.46±0.05,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细胞NF-κB p65核转移明显增加(NF-κB p65/Histone:0.73±0.12比0.23±0.09,P<0.05);而转染siRNA-BKCa后细胞核中NF-κB p65表达明显下降(NF-κB p65/Histone:0.20±0.03比0.73±0.12,P<0.05)。结论BKCa参与脓毒症发病,其可能机制是激活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诱导炎症因子生成和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 脓毒症 核转录因子-ΚB NOD样受体蛋白3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
原文传递
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研究
16
作者 李轶勋 郭翀 +2 位作者 潘玉卿 程沈菊 武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118,共8页
目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并评价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2022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各121例患者资料,随机每组抽取100个病例样本数据为实验组,剩余21个... 目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并评价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2022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各121例患者资料,随机每组抽取100个病例样本数据为实验组,剩余21个样本数据为验证组。经单因素分析,确定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并将其纳入多因素分析,可得性别、Hb、MCHC和RDW⁃SD 4个变量为独立影响因素,并用这4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三个指标评估模型鉴别诊断效果。结果:单因素变量分析显示,RBC、Hb、HCT、MCV、MCH和MCHC值,缺铁性贫血组均低于地中海贫血组,RDW⁃SD值缺铁性贫血组高于地中海贫血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性别、Hb、MCH、MCHC和RDW⁃SD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SD值越高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越高,Hb和MCHC下降越明显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越高(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19.288-1.685X1+0.035X2+0.066X3-0.076X4。实验组的Logistic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1%;验证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2.4%。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的数学模型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LOGISTIC回归模型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许晨晨 李轶勋 +3 位作者 李姿璇 程沈菊 史明霞 武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分析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作为AML组(38例),另选取同期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骨... 目的分析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作为AML组(38例),另选取同期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骨髓穿刺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2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骨髓DNMT1的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及T淋巴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ML患者DNMT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ML患者DNMT1表达水平与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NMT1、T淋巴细胞因子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ML的诊断效能。结果AML组DNM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白细胞计数(WBC)≥5.0×10^(10)/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60%、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60%、乳酸脱氢酶(LDH)≥300 U/L、骨髓外浸润、染色体核型预后不良患者DNMT1表达水平分别高于WBC<5.0×10^(10)/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60%、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60%、LDH<300 U/L、无骨髓外浸润、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血清IL-2、IL-4、IL-10、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MT1表达水平与IL-2、IL-4、IL-10、INF-γ水平呈正相关(r=0.574、0.619、0.527、0.483,P<0.05),与TGF-β水平呈负相关(r=-0.47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NMT1联合IL-2、IL-4、IL-10、INF-γ检测诊断AML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711、0.756、0.726。结论AML患者的DNMT1表达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DNMT1与部分T淋巴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AML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T淋巴细胞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信使RNA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