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钛比对TS-1分子筛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程灵超 郑博玄 +3 位作者 高希然 迪丽努尔·艾力 方亚平 艾沙·努拉洪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1年第1期37-43,共7页
对TS-1分子筛而言,它的各种物理性质影响其反应活性.通过调节和控制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能够提高产物选择性和收率,降低副产物,从而提高反应活性.本文考察了TS-1分子筛的硅钛比对甲醇羰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合成TS-1分子筛时,通过控制硅... 对TS-1分子筛而言,它的各种物理性质影响其反应活性.通过调节和控制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能够提高产物选择性和收率,降低副产物,从而提高反应活性.本文考察了TS-1分子筛的硅钛比对甲醇羰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合成TS-1分子筛时,通过控制硅源和钛源的比值得到了不同硅钛比的TS-1分子筛.结果表明:硅钛比大时(例如:硅钛比为64),TS-1沸石分子筛的非骨架钛含量和锐钛矿含量较少,甲醇羰基化反应效果较好;反应温度为300℃时,甲醇转化率为30%,乙酸甲酯和甲酸甲酯选择性之和为26%,反而硅钛比较小(例如:硅钛比为34和41)时,TS-1沸石分子筛的非骨架钛含量和锐钛矿含量较多,甲醇羰基化反应性能较差.甲醇转化率仅为5%,乙酸甲酯和甲酸甲酯选择性之和仅为4%.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之一是硅钛比大,TS-1沸石分子筛结晶完全、杂质少、孔道通畅;其二为钛分布合理,其三为所生成的中间产物可能继续进行反应生成二甲醚、乙醇及裂解生成CO2、CO、干气等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1 硅钛比 甲醇 羰基化 乙酸甲酯
下载PDF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疾病相关分子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听潮 周文轩 +3 位作者 程灵超 杜瑶 王暑 胡忠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7,共8页
背景与目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疾病(CKD)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伴随着一系列的钙磷代谢紊乱、骨软化症与小肠吸收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效果不佳,尚未发现理想的靶点分子。因此,本研... 背景与目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疾病(CKD)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伴随着一系列的钙磷代谢紊乱、骨软化症与小肠吸收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效果不佳,尚未发现理想的靶点分子。因此,本研究旨在寻找SHPT的疾病相关分子,从而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收集2017-202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理科5例新鲜正常甲状旁腺组织,15例SHPT患者甲状旁腺组织,其中2例正常甲状旁腺组织及5例SHPT患者甲状旁腺组织用于RNA转录组测序,获取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构建PPI网络和拓扑算法识别出核心基因;分别用qRT-PCR法与Western blot法验证核心基因在其余正常甲状旁腺组织与SHPT甲状旁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心基因在36例SHPT甲状旁腺组织石蜡标本与16例甲状腺手术误切的正常甲状旁腺石蜡标本中的表达。结果:RNA测序发现1 323个差异基因;构建PPI网络和拓扑算法,最终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其中,二肽基肽酶4 (DPP4)因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而被用于进一步的验证。qRT-PCR结果显示,SHPT患者甲状旁腺组织中DPP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甲状旁腺组织(P=0.005 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PT患者甲状旁腺组织中DP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甲状旁腺组织(P=0.006 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PP4在SHPT患者甲状旁腺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旁腺组织(P=0.006 9)。结论:SHPT患者的甲状旁腺组织中,DPP4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因此,DPP4可能参与SHPT的发生发展,或有望作为SHPT的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二肽基肽酶4 蛋白质相互作用图
原文传递
CD117阴性/CK7阳性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7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斌 程灵超 +3 位作者 尹红玲 刘保安 胡忠良 童阔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9-725,共7页
目的:探讨CD117阴性/CK7阳性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肾肿瘤(HOCT)、肾嗜酸细胞瘤(RO)和嫌色肾细胞癌(chRCC)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例)和湘雅二医院(2例)2012年至2... 目的:探讨CD117阴性/CK7阳性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肾肿瘤(HOCT)、肾嗜酸细胞瘤(RO)和嫌色肾细胞癌(chRCC)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例)和湘雅二医院(2例)2012年至2019年病理档案中7例LOT,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结果:7例LOT病例均为成人,年龄49~72岁(年龄中位数56.0岁,平均年龄60.7岁),肿瘤最大径2.5~6.0 cm(中位数4.3 cm,平均4.3 cm)。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发生于左侧3例,右侧4例。所有肿瘤均为孤立性病变,无Birt-Hogg-Dubé(BHD)综合征或嗜酸细胞瘤病临床病理背景。随访患者5例均无病存活(中位数69.0个月,平均64.6个月,随访时间23~95个月)。镜下观察,所有的LOT均界限清楚(7/7),3例有不完整的包膜。肿瘤主要表现为明显致密的小巢状及纤细的分支薄壁血管围绕瘤巢的生长方式(赋予其器官样结构),但在小巢间常可见到数量不等的腺腔(样)结构(7/7)。肿瘤也常有富含水肿性间质的疏松区,肿瘤细胞在其中呈网状、梁状或单个细胞排列(6/7)。致密区和疏松区常有局灶的出血(5/7)。此外,1例LOT的致密区有局灶的囊肿形成,1例疏松区有局灶骨化。LOT同一肿瘤细胞常有RO和chRCC的杂合/交界细胞学特征: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胞质,核卵圆形或圆形,核膜光滑,可见细小的核仁(RO特征)及细微的核周空晕,偶见双核(chRCC特征)。LOT典型的表现为CK7阳性和CD117阴性的免疫表型(7/7)。PAX8(5/7)、P504s(2/7)、波形蛋白(1/7)在LOT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而CK20、CD10、FOXI1均阴性。所有肿瘤均保留SDHB免疫染色。结论:LOT是一种罕见的、惰性的嗜酸细胞性肾肿瘤,具有同质性的RO和chRCC的杂合/交界细胞学特征,且与散发性HOCT有一定程度的临床病理重叠。LOT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提示其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肿瘤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病理学 临床 肾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