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三复习中学生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1
作者 程良安 刘导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5-36,7,共3页
本文结合高三地理复习课堂的实际,从同类同理、同类旁理、旁类同理、旁类旁理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关键词 高三复习 地理迁移
下载PDF
其他学科之“石” 可攻地理之“玉”
2
作者 程良安 《地理教学》 1995年第4期36-36,共1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到地理教学中来,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讲太阳辐射的概念时,我结合学生初中物理课学习过的“能量的三种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进行讲解,通过新旧知识对比,
关键词 其他学科 地理教学 初中物理 讲解 学生 知识 传递方式 效果 对比 辐射
下载PDF
有效建立师生情感互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良安 《湖北教育》 2001年第9期19-19,共1页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和思想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文化知识和思想水平的提高。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有了思想问题时,最愿意倾诉的对象是同学和朋友。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互动机制 中学 学生 教师 教育方法
下载PDF
有效建立师生情感互动机制
4
作者 程良安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01年第9期19-19,共1页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和思想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文化知识和思想水平的提高。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有了思想问题时,最愿意倾诉的对象是同学和朋友。
关键词 互动机制 师生情感 学习成绩 违反纪律 思想工作 矛盾与冲突 学生成绩 思想问题 成绩下降 思想水平
下载PDF
在青年教师中提倡“课后备课”
5
作者 程良安 《湖北教育》 1996年第6期46-46,共1页
青年教师往往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有的才刚刚走 上工作岗位,因此在工作中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为更好地积累工作经验,我认为在青年教师中提倡“课后备课”很有必要。
关键词 青年教师 课后备课 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方案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经验 工作经验 教研活动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高效地理课堂学生行为的五大要件——关于“用教材教”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程良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4,共3页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取得较高的教育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才能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课堂呢?“用教材教”就是一种很好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取得较高的教育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才能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课堂呢?“用教材教”就是一种很好的高效课堂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学生行为 教材 实践 要件 高效课堂 教学任务 教学影响力
原文传递
一材多用 殊途同归——从两组相同材料的高考试题看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良安 王红计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0-61,共2页
2016年高考全国乙卷7-9题与2016年高考天津文综卷1-2题设问都以“贝壳堤”为材料作为切入口,配以相关的图像、文字材料,考查考生地理知识及地理素养。两卷虽主题材料相同,但考查知识的角度、材料呈现方式、设问角度、考查深度等方面... 2016年高考全国乙卷7-9题与2016年高考天津文综卷1-2题设问都以“贝壳堤”为材料作为切入口,配以相关的图像、文字材料,考查考生地理知识及地理素养。两卷虽主题材料相同,但考查知识的角度、材料呈现方式、设问角度、考查深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材料 高考命题 能力立意 高考试题 殊途同归 地理素养 地理知识 考查知识
原文传递
我亲历的冻雨奇观
8
作者 程良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69,F0002,共2页
2015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 在暖冬的大背景下,这场雪从去年冬季一直到1月29日上午8点都还没有下下来。一进教室,就听见学生喊:“老师,你欠我们一场雪!你昨天说今天会下雪,怎么到现在还没有?”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农业生产试题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蒋程程 程良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3-54,共2页
【命题背景】 高考关于“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命题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考查具体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考查具体农作物的生产区位条件。前者重在区域分析,如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4题第三问和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37题第三问... 【命题背景】 高考关于“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命题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考查具体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考查具体农作物的生产区位条件。前者重在区域分析,如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4题第三问和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37题第三问;后者重在农业生长、收获、销售等条件分析,如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第三问考查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条件 试题设计 2009年 社会经济条件 命题背景 区位因素 文综卷 区域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