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志敏 吴玛丽 +1 位作者 代芳芳 程艳香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40-50,61,共12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关键分子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o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关键分子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o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筛选艾迪注射液中中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筛选卵巢癌异常表达的基因,取交集后获得艾迪注射液作用于卵巢癌的可能靶点。接着对可能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和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靶点,对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进行实验验证,用50mg/ml艾迪注射液处理卵巢癌细胞后利用CCK-8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核心靶基因的表达。结果筛选到艾迪注射液作用于卵巢癌的可能靶点共13个。这些靶点主要富集于细胞凋亡、铂耐药和白细胞介素-17等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13个基因中,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为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 4,CLDN4)、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eptidase inhibitor,SLPI)和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包含5(baculoviral IAP repeat containing 5,BIRC5)。细胞实验发现,艾迪注射液能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促进卵巢癌保护性靶点BIRC5的表达,并显著下降卵巢癌危险因素CLDN4和SLPI的水平。结论艾迪注射液可能是通过影响CLDN4、SLPI、BIRC5这3个核心靶点的表达来实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抗卵巢癌和联合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卵巢癌 细胞增殖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卵巢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邓志敏 代芳芳 +1 位作者 刘华 程艳香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5期9-12,共4页
卵巢癌是危害性最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临床针对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复发率和化疗耐药率较高。纳米材料因具有无毒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具有精确靶向、控释药物、逆转肿瘤耐药、增强化疗效果... 卵巢癌是危害性最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临床针对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复发率和化疗耐药率较高。纳米材料因具有无毒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具有精确靶向、控释药物、逆转肿瘤耐药、增强化疗效果和减轻不良反应等一系列优点,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日益增多。本研究将纳米材料在卵巢癌化学、物理、基因、免疫和联合精准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卵巢癌未来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卵巢癌 靶向治疗 基因治疗
下载PDF
BMP4通过调控FOXO1影响RSA患者子宫内膜蜕膜化
3
作者 黄燕洁 代芳芳 +1 位作者 陈丽萍 程艳香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0期33-39,共7页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患者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uma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 hESCs)中的表达及对叉头盒转录因子1(forkhead transcri...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患者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uma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 hESCs)中的表达及对叉头盒转录因子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XO1)的调控。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SA患者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患者的蜕膜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和RT-qPCR分析蜕膜中BMP4的表达。利用hESC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通过转染慢病毒敲低BMP4,建立RSA细胞模型,蜕膜化后,通过CCK-8实验、倒置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形态及蜕膜化标志基因的表达。验证BMP4敲低是否影响FOXO1表达,并使用FOXO1抑制剂(AS1842856)进行回复实验,CCK-8实验、倒置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分析FOXO1与BMP4的上、下游关系。动物试验中,对孕鼠腹腔注射LPS诱导流产,检测BMP4在小鼠蜕膜中的表达,探究BMP4与小鼠流产的关系。结果 与HC组比较,RSA患者的蜕膜中BMP4表达量明显降低,敲低BMP4后,细胞蜕膜化异常,表现为增殖速度上升,细胞形态转变不明显,且蜕膜化标志基因表达下调。FOXO1为BMP4的下游调控分子,敲低BMP4抑制FOXO1表达,且BMP4可通过FOXO1调控蜕膜化,动物模型中,流产孕鼠蜕膜中BMP4表达量及胎盘重量显著降低。结论 BMP4在RSA患者和流产小鼠蜕膜中的表达下调,细胞实验中,BMP4可通过调控FOXO1的表达促进蜕膜化,BMP4异常低表达可能为RSA患者蜕膜化缺陷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BMP4 FOXO1 蜕膜化缺陷
下载PDF
含砷复方中药对慢性官颈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HPV负荷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程艳香 濮德敏 +3 位作者 刘嵘 李天 尹伶 廖书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含砷复方中药二黄散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对HPV负荷量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患者按感染hrHPV的情况分为hrHPV阴性组133例,hrHPV阳性组28例,分别接受二黄散(由雄黄、黄连、白矾、冰片、铅粉组成)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并比较治... 目的:观察含砷复方中药二黄散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对HPV负荷量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患者按感染hrHPV的情况分为hrHPV阴性组133例,hrHPV阳性组28例,分别接受二黄散(由雄黄、黄连、白矾、冰片、铅粉组成)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HPV-DNA的变化。结果:停药后第3次月经中期检查,总有效105例(65.21%);第6次月经中期复查,总有效129例(80.12%),其中,Ⅰ、Ⅱ、Ⅲ度宫颈糜烂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85.42%、64.91%,各程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Ⅰ、Ⅱ、Ⅲ度治愈率分别为32.14%、27.08%、17.54%,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8例感染hrHPV病毒的患者治疗后病毒负荷量明显下降,共11例转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停药后第3次月经中期复查,有5例出现hrHPv DNA转阴(转阴率为17.86%);第6次月经中期复查,hrHPV DNA转阴6例,转阴率为26.09%,累积转阴11例,累积转阴率为39.29%。29例CINⅠ级患者停药后于第6次月经中期阴道镜下活检,结果转化为细胞化生7例、细胞增生5例、炎性病变7例,总缓解率为65.52%。结论:二黄散对慢性宫颈炎有治疗作用,且随用药后时间的延长作用更明显,其中病变程度越轻疗效越显著。二黄散对HPV感染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能逆转CINⅠ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炎 HPV感染 二黄散 投药 局部 慢性病
下载PDF
利用补片行盆底修补围手术期应用雌激素的近期效应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程艳香 王琴 +3 位作者 胡敏 周利梅 洪莉 许学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81-2983,共3页
目的:探讨在补片盆底修补手术前后应用雌激素的近期效应。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因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接受补片(Mesh或Prolift)行全盆底修补术共99例住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OP-Q盆底器官脱垂分度及是否有雌激素使用... 目的:探讨在补片盆底修补手术前后应用雌激素的近期效应。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因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接受补片(Mesh或Prolift)行全盆底修补术共99例住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OP-Q盆底器官脱垂分度及是否有雌激素使用禁忌证分为4组:Ⅱ度实验组(43例),Ⅱ度对照组(21例),Ⅲ度实验组(22例),Ⅲ度对照组(13例),雌激素实验组手术前后均使用雌激素,对照组不使用雌激素。结果:平均手术时间,Ⅱ度实验组(70.3±19.2)min短于对照组(97.4±21.6)min(P<0.05),Ⅲ度实验组(88.6±14.7)min短于对照组(127.3±25.5)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Ⅱ度实验组(177.6±42.4)mL少于对照组(275.4±77.4)mL(P<0.01),Ⅲ度实验组(148.5±36.8)mL少于对照组(328.3±84.5)mL(P<0.01)。平均住院时间,Ⅱ度实验组(15.3±2.4)d少于对照组(20.5±3.1)d(P<0.05),Ⅲ度实验组(19.3±4.6)d少于对照组(23.2±5.8)d(P<0.05);差异主要表现在术前准备时间,其II度实验组、对照组和Ⅲ度实验组、对照组的术前准备时间分别为(7.4±1.8)d、(11.0±1.4)d(P<0.05)和(10.3±5.1)d、(14.7±3.2)d(P<0.05)。网片侵蚀例数,Ⅱ、Ⅲ度合计统计比较,实验组(1例)少于对照组(5例)(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现严重与应用雌激素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雌激素可以减轻网片盆底修补术对盆底组织的创伤、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 雌激素 补片 盆底修补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生物钟紊乱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6
作者 顾然 代芳芳 程艳香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和代谢疾病,然而目前PCO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生物钟相关基因及其相关通路共同构成了昼夜节律调控网络,中枢及外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和代谢疾病,然而目前PCO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生物钟相关基因及其相关通路共同构成了昼夜节律调控网络,中枢及外周生物钟共同参与调控生物体内多系统各种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数据表明昼夜节律紊乱与PCOS密切相关,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参与PCOS包括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代谢紊乱在内的病理过程。然而,目前关于昼夜节律紊乱与PCOS的相关报道尚少。深入研究昼夜节律紊乱与PCOS的关系,可为PCO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物钟基因 昼夜节律
下载PDF
TGF-β超家族信号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朱融慧 程艳香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181-184,共4页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是一种复杂的妊娠并发症,在育龄夫妇中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全世界女性的生殖健康。RSA的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基因表达异常、免疫失调、内分泌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临床上尚缺...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是一种复杂的妊娠并发症,在育龄夫妇中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全世界女性的生殖健康。RSA的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基因表达异常、免疫失调、内分泌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临床上尚缺乏RSA早期诊断标志物和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策略。因此,探索RSA发病的分子机制并寻找早期、高效的诊断和干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认为TGF-β超家族参与妊娠早期母体-胚胎界面多种细胞生物学活动,如细胞分化、增殖、黏附、侵袭和凋亡,与RSA密切相关。本文对TGF-β超家族相关分子和信号通路在RSA中影响滋养细胞侵袭和子宫内膜蜕膜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TGF-Β超家族 蜕膜化 滋养细胞 母-胎界面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影响HPV转阴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程艳香 江敬红 许学先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清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感染HPV患者分成实验组(辛复宁组)和对照组(淑润栓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剂),观察比较两组作用于阴道后...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清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感染HPV患者分成实验组(辛复宁组)和对照组(淑润栓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剂),观察比较两组作用于阴道后穹隆后对HPV转阴率,ELASA检测两组作用前后局部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结果:实验组HPV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IL-4、IL-10含量降低和IFN-γ、TNF-α含量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干扰素可以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加强免疫清除病毒作用,且辛复宁以独特制剂方式充分发挥其清除HPV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人乳头状瘤病毒 转阴率 免疫
下载PDF
留学生妇产科教学方法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程艳香 江敬红 +2 位作者 王卓然 张蔚 洛若愚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8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本科留学生 妇产科教研室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体制 临床医学专业 高中毕业生 发展中国家 对外交流
下载PDF
miR-216b通过靶向调控Beclin-1的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自噬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艳香 杨潇 陈干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54-958,共5页
目的研究miR-216b影响宫颈癌He La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转染miR-216b及应用其抑制剂后,利用GFP-LC3 sh RNA转染等方法检测He La细胞的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变化。结果 He La细胞转染miR-216... 目的研究miR-216b影响宫颈癌He La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转染miR-216b及应用其抑制剂后,利用GFP-LC3 sh RNA转染等方法检测He La细胞的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变化。结果 He La细胞转染miR-216b后,He La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受到抑制,LC3-Ⅱ的表达增加,细胞自噬受抑,而抑制mi R-216b的表达,自噬水平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miR-216b能够通过靶结合Beclin-1 3’UTR抑制Beclin-1表达从而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结论 miR-216b能够抑制宫颈癌He La细胞发生自噬,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6b 宫颈癌 自噬 BECLIN-1
下载PDF
HIF-1α及其靶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艳香 江敬红 +1 位作者 洛若愚 张蔚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3期245-247,264,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调节的靶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宫颈癌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糖蛋白(P-gp)在158例人宫颈上皮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调节的靶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宫颈癌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糖蛋白(P-gp)在158例人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结果NNC组、CIN组和ICC组中HIF-1α表达率分别为10.71%、37.50%、76.53%;VEGF表达率分别为14.29%、46.88%、70.41%;P-gp表达率分别为21.43%、37.50%、54.08%。HIF-1α和VEGF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三组间HIF-1α和VEGF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P-gp表达亦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NNC组与IC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NC组与CIN组及CIN组与IC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R=0.538,P=0.000),而与P-g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IF-1α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它不能独立调控宫颈癌多药耐药行为。HIF-1α和VEGF可以作为诊断宫颈癌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糖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含砷复方制剂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6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艳香 王琴 许学先 《河北中医》 2010年第10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观察含砷复方制剂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65例CI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64例于月经间期予含砷复方制剂局部用药,3d1次,6次1个疗程,最多限用4个疗程;对照组201例予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观察2组治疗期间... 目的观察含砷复方制剂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65例CI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64例于月经间期予含砷复方制剂局部用药,3d1次,6次1个疗程,最多限用4个疗程;对照组201例予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观察2组治疗期间和治疗3个月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结果对于CINⅠ级患者,2组疗效相当;治疗组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砷复方制剂可应用于CINⅠ级人乳头瘤病毒和(或)合并HPV感染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非典型增生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病理学 电外科手术 中药疗法
下载PDF
医学生的培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艳香 周利梅 丁锦丽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4期671-672,共2页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在创新意识、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培养现状,结合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从改革教育观念、培养医学生对医学的兴趣、主动性、创新意识及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 医学生 创新思维 医患沟通
下载PDF
CPPT课程改革下形成性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艳香 丁锦丽 蔡广琦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4期693-694,共2页
中美芝加哥教改借鉴芝加哥大学教学改革方式,以CPPT(Clinical Pathophisiology and Therapy)为核心课程进行试行教改,率先采用形成性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将课堂到勤情况、病案讨论表现、阶段测试、阅片考试、期末考试纳入评估内容,... 中美芝加哥教改借鉴芝加哥大学教学改革方式,以CPPT(Clinical Pathophisiology and Therapy)为核心课程进行试行教改,率先采用形成性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将课堂到勤情况、病案讨论表现、阶段测试、阅片考试、期末考试纳入评估内容,改变单一考核方式,全面客观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形成性评估 医学教育
下载PDF
羟喜树碱抗宫颈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艳香 陈干涛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羟喜树碱(HCPT)对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western blot、GFP—LC3 shRNA转染、Hoechst染色等对经HCPT处理后的HeLa细胞进行自噬和凋亡水平的观察。结果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的结果均提示,HCPT能够诱导HeLa... 目的探讨羟喜树碱(HCPT)对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western blot、GFP—LC3 shRNA转染、Hoechst染色等对经HCPT处理后的HeLa细胞进行自噬和凋亡水平的观察。结果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的结果均提示,HCPT能够诱导HeLa细胞中自噬相关基Beclin-1、p62以及LC3的表达增加,从而激活细胞自噬发生;除细胞自噬外,HCPT也可以造成细胞的凋亡,且凋亡出现在自噬触发之后。结论HCPT能够激活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自噬,进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喜树碱 宫颈癌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盆腔外滋养细胞肿瘤39例临床诊治分析
16
作者 程艳香 李彦博 +2 位作者 杨文武 洪莉 许学先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Ⅳ期滋养细胞肿瘤误诊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9例Ⅳ期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首诊确诊率64.1%(25/39),误诊率35.9%(14/39)。首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和其他科室... 目的探讨Ⅳ期滋养细胞肿瘤误诊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9例Ⅳ期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首诊确诊率64.1%(25/39),误诊率35.9%(14/39)。首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和其他科室及外院的误诊率分别为0(0/16)、76.5%(13/17)、16.7%(1/6);首诊时合并生殖系统症状的误诊率11.1%,无合并者误诊率91,7%;首诊距末次妊娠时间〉1年者误诊率53.3%(8/15),6月~1年者误诊率18.2%(2/11),〈6月者误诊率为0。39例患者完全缓解率为76.9%(30/39),其中首诊确诊者完全缓解率88.0%(22/25),首诊误诊者完全缓解率57.1%(8/14);确诊时血B—HCG值≤10^3mIU/ml者的完全缓解率为100.0%,〉10^5mIU/ml者的完全缓解率为65.4%(17/26);以上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期滋养细胞肿瘤的首诊误诊率高与其症状无特异性和临床医师认识不足有关,且影响预后,应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以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期滋养细胞肿瘤 化疗 误诊 完全缓解率
下载PDF
纳米雄黄混悬液诱导Siha细胞凋亡及对HPV16E6/E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嵘 濮德敏 +3 位作者 赵立波 程艳香 尹伶 李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HPV16E6和E7致瘤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纳米雄黄混悬液,应用不同质量浓度(6.25,12.5,25,50 mg.L^-1)的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于Siha细胞不同时间...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HPV16E6和E7致瘤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纳米雄黄混悬液,应用不同质量浓度(6.25,12.5,25,50 mg.L^-1)的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于Siha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雄黄混悬液处理组)和对照组(不加药物的细胞)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DNA Ladder形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改变;RT-PCR方法检测HPV16E6和E7的表达。结果:纳米雄黄混悬液25~50 mg.L-1处理Siha细胞48,72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增加,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电镜显示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凋亡细胞DNA Ladder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细胞凋亡率与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浓度呈明显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细胞呈G0-G1期阻滞。RT-PCR检测显示随着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浓度的增加,HPV16E6和E7的表达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结论: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于Siha细胞具有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PV16E6和E7致瘤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雄黄混悬液 SIHA细胞 细胞凋亡 HPV16E6 HPV16E7
下载PDF
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人宫颈癌细胞RCAS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嵘 濮德敏 +2 位作者 程艳香 尹伶 李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研究RCASl在纳米雄黄混悬液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态,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情况,EL... 目的:研究RCASl在纳米雄黄混悬液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态,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情况,ELISA检测RCA81蛋白量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纳米雄黄混悬液对HeLa细胞生长增殖有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25~50mg·L^-1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48~72h后,HeLa细胞出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ELISA检测表明HeLa细胞高表达RCASl蛋白,A值为(1.47±0.05),空白对照A值(0.139±0.015);25~50mg·L。。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48h后,RCASl蛋白的表达量A值分别降低为(0.423±0.021)和(0.146±0.018)(P〈0.01)。结论:纳米雄黄混悬液可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并使RCAS1蛋白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雄黄混悬液 HELA细胞 ELISA RCAS1蛋白
下载PDF
硫化砷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及COX-2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尹伶 濮德敏 +2 位作者 程艳香 刘嵘 李天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中药雄黄的主要成分硫化砷(As4S4)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s4S4(7.5~60mg/L),分12~60h5个时间点处理HeLa细胞,四甲基偶氮唑... 目的:体外研究中药雄黄的主要成分硫化砷(As4S4)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s4S4(7.5~60mg/L),分12~60h5个时间点处理HeLa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DNA梯状电泳检测凋亡的发生;Western blot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释放水平。结果:As4S4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P<0.01;As4S4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DNA电泳呈梯状条带;As4S4可明显抑制COX-2的表达,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As4S4明显抑制HeLa细胞PGE2释放水平,其值分别为(70.56±2.03)、(48.58±2.28)、(29.25±1.57)和(18.02±1.04)μg/L,与对照组(83.15±1.01)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4S4体外对HeL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HeLa细胞 砷剂/药理学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丁锦丽 杨朝纲 +2 位作者 朱俊勇 程艳香 王晓航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0期3731-3733,共3页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因素复杂,涉及妇科、泌尿、消化、神经、外科等多门学科,且易受心理因素的干扰,临床上以药物、手术及盆底康复治疗为主,但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慢性...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因素复杂,涉及妇科、泌尿、消化、神经、外科等多门学科,且易受心理因素的干扰,临床上以药物、手术及盆底康复治疗为主,但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它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明确慢性盆腔疼痛诊断、有效地进行治疗已成为广大患者的迫切需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 盆底康复治疗 诊治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