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成年教授应用“五诊合参”中医诊断模式探析
1
作者 程苏灵 郑思敏 +4 位作者 卢威 李成年 杨云松 刘琼 王玲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1-35,共5页
中医四诊合参是传统中医辨病辨证的基本方法,在长期的医学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逐渐完善,人们健康观念愈加深入,加之临床辨证复杂化、模糊化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将现代医学检... 中医四诊合参是传统中医辨病辨证的基本方法,在长期的医学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逐渐完善,人们健康观念愈加深入,加之临床辨证复杂化、模糊化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将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融入中医诊断或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国医大师邓铁涛、梅国强等相继提出将现代医学检查手段作为“第五诊”理论,导师李成年教授紧密结合中医临床实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融入现代医学科技成果,探析“五诊合参”中医诊断模式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中医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守正创新与中医现代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诊合参 李成年 中医诊断模式 经验总结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何柬辨治痰病思路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思敏 程苏灵 +2 位作者 卢威 李成年 杨云松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5期220-223,共4页
明代医家何柬所著《医学统宗》记载了其对于明代医学考试试题“痰火郁病源形症脉治”的解答,何柬基于历代众多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对痰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何柬认为,临床可根据痰在不同脏腑的不同证候辨别... 明代医家何柬所著《医学统宗》记载了其对于明代医学考试试题“痰火郁病源形症脉治”的解答,何柬基于历代众多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对痰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何柬认为,临床可根据痰在不同脏腑的不同证候辨别明确痰邪之病位,还需结合痰形色质,从而准确、快速地制定治则治法,总结了不同脏腑痰邪致病的脉象,进一步为明确痰邪病发脏腑、寒热病性等奠定了理论基础。何柬深受朱丹溪思想影响,强调治痰以治脾为本、顺气为先,以顺气清痰为基本治法,常用二陈汤加香附、栀子、天花粉、瓜蒌、黄芩作为主方;针刺治疗常选用公孙、膻中、中脘、足三里为主穴。其诊疗思路与临证经验对现代中医治疗痰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证 何柬 古代医家 学术思想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中气”理论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特色探析
3
作者 胡尧琴 程苏灵 杨家耀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中气”理论是《四圣心源》的核心理论,黄元御认为中气乃脾胃升降的枢纽,中气健运则升降相宜,四维运转,中气不运则升降失司,百病乃生,治疗时当首重中气,此理论广泛运用于反胃、噎膈、鼓胀、便秘、泄泻、痢疾及吐血、便血等多种消化系... “中气”理论是《四圣心源》的核心理论,黄元御认为中气乃脾胃升降的枢纽,中气健运则升降相宜,四维运转,中气不运则升降失司,百病乃生,治疗时当首重中气,此理论广泛运用于反胃、噎膈、鼓胀、便秘、泄泻、痢疾及吐血、便血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之中,这对后世临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此从中气与四维的关系、中气与气血化生的关系及中气与水湿形成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其病机认识。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基于诸多医家对“中气”理论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出以扶阳抑阴为治疗大法,以健运中气为基础,注重调节四维运转、气血运行,同时注重协调肝脾关系的治疗特色,为临床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黄元御 四圣心源 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