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凝胶对银屑病大鼠皮肤损伤组织病理学及IL-6、PAR-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杨 陈艳 +3 位作者 魏东 张琴 程茂杰 宋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 研究苦参凝胶对银屑病大鼠皮肤损伤组织病理学及IL-6、蛋白酶活化受体-2(monoclonal antibody to 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维A酸组、苦参凝胶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 研究苦参凝胶对银屑病大鼠皮肤损伤组织病理学及IL-6、蛋白酶活化受体-2(monoclonal antibody to 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维A酸组、苦参凝胶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皮肤损伤病理改变、炎症细胞浸润评分、Baker评分及血清和皮肤组织中IL-6、PAR-2水平。结果 维A酸组和苦参凝胶各剂量组大鼠背部皮肤鳞屑、红斑较模型组有所减轻,苦参凝胶组大鼠症状减轻程度优于维A酸组。维A酸组和苦参凝胶各剂量组大鼠背部皮肤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苦参凝胶中、高剂量组改善程度优于维A酸组。炎症细胞浸润评分、Baker评分及IL-6、PAR-2水平测试,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苦参凝胶中、高剂量组较维A酸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苦参凝胶对银屑病大鼠皮肤损伤组织病理学表现及IL-6、PAR-2水平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凝胶 银屑病 大鼠 IL-6 蛋白酶活化受体-2
下载PDF
意境营造在茶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程茂杰 王旭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7期88-90,共3页
本文将以茶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相结合为切入点,结合茶禅文化深入研究如何在满足审美要求的基础上,为空间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对... 本文将以茶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相结合为切入点,结合茶禅文化深入研究如何在满足审美要求的基础上,为空间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修身养性功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茶禅空间的发展应运而生,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然而,当前茶禅空间的品质参差不齐,存在缺乏文化内涵支撑、过于追求形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茶禅空间设计布局的方向以及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禅空间 自然元素 人文精神 意境营造
下载PDF
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 被引量:2
3
作者 程茂杰 谢志宏 常建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共2页
右前臂伸侧一边界清楚的黑色不规则圆形结节,周围隆起,中央轻度糜烂、结痂图1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患者右前臂皮损。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瘤 色素性 右前臂
下载PDF
网状色素性扁平苔藓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茂杰 常建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6-287,共2页
报告1例网状色素性扁平苔藓。患者女,50岁。颈部、躯干及四肢对称分布大片网状棕褐色斑,及褐色斑基础上密集大小不等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局限性萎缩,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 报告1例网状色素性扁平苔藓。患者女,50岁。颈部、躯干及四肢对称分布大片网状棕褐色斑,及褐色斑基础上密集大小不等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局限性萎缩,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带状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噬黑素细胞。结合临床表现及皮损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色素性扁平苔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色素性 网状
下载PDF
妊娠期皮肤病用药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茂杰 常建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6,共3页
妊娠期的皮肤病用药选择至关重要。该文就妊娠期妇女的代谢特点、药物对胎儿的作用途径、药物对妊娠过程的影响以及常见皮肤病的妊娠期用药选择等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皮肤病 妊娠期 药物
下载PDF
汗孔瘤 被引量:2
6
作者 程茂杰 常建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5-476,共2页
患者男,72岁。 主诉:左上臂肿物30余年,并缓慢增大。 现病史:患者30余年前偶然发现左上臂出现一米粒大淡红色丘疹,不伴痛痒,以为蚊虫叮咬所致,未予重视。此后丘疹逐渐缓慢增至黄豆大,仍无特殊不适,偶有痒感,近日痒感加剧,... 患者男,72岁。 主诉:左上臂肿物30余年,并缓慢增大。 现病史:患者30余年前偶然发现左上臂出现一米粒大淡红色丘疹,不伴痛痒,以为蚊虫叮咬所致,未予重视。此后丘疹逐渐缓慢增至黄豆大,仍无特殊不适,偶有痒感,近日痒感加剧,于2009年8月28日至我院门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瘤
下载PDF
细胞型蓝痣1例
7
作者 程茂杰 杨敏 常建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5-225,共1页
患者女.19岁。左面颊蓝黑色结节19年。患者诉自出生左面颊即有一蓝黑色丘疹,随身体发育丘疹逐渐增大成结节。曾在外院诊断为色素痣,无自觉症状。因美观需要,于2010年3月16日至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 患者女.19岁。左面颊蓝黑色结节19年。患者诉自出生左面颊即有一蓝黑色丘疹,随身体发育丘疹逐渐增大成结节。曾在外院诊断为色素痣,无自觉症状。因美观需要,于2010年3月16日至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面颊一约豌豆大蓝黑色结节,质地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痣 细胞型
下载PDF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8
作者 程茂杰 宋志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5-326,共2页
患者男,35岁。主诉:右面部丘疹5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颊部出现数个粟粒大淡红色丘疹,此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部分融合,并逐渐累及下颌部,无明显自觉症状,寒冷刺激及摩擦时自觉患侧面部轻微针扎样疼痛,在当地... 患者男,35岁。主诉:右面部丘疹5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颊部出现数个粟粒大淡红色丘疹,此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部分融合,并逐渐累及下颌部,无明显自觉症状,寒冷刺激及摩擦时自觉患侧面部轻微针扎样疼痛,在当地医院曾诊断为“痤疮”,并以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于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下载PDF
探析马格利特矛盾空间的表现形式
9
作者 程茂杰 孙小娥 《西部学刊》 2023年第6期173-176,共4页
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终身致力于在绘画中表现其哲学思想,以独特的超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极深的影响,引发超越现实的世界图像革命。他的画作巧妙地运用了并置、置换、思维维度转换... 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终身致力于在绘画中表现其哲学思想,以独特的超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极深的影响,引发超越现实的世界图像革命。他的画作巧妙地运用了并置、置换、思维维度转换和错位的自动弥合等矛盾空间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绘画语言,不仅突破了传统绘画观念下关于空间和透视的约束,而且使绘画作品颠覆了传统的观看方式,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可以更大地发挥个人主观情感,与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格利特 语言特征 矛盾空间 思想内涵
下载PDF
火针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杨 宋琪 +1 位作者 程茂杰 孙源梅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7月我科治疗的21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治疗组(11例)。对照组口服米诺环素,治疗组...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7月我科治疗的21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治疗组(11例)。对照组口服米诺环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火针结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痊愈率为1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痊愈率为45.4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疗效优于口服米诺环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火针 半导体激光
下载PDF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玫瑰痤疮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辜东成 冯菊蕊 程茂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4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4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面膜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情况、安全性及停药后1个月、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总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评分相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油脂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油脂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油脂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停药后1个月、6个月复发率(11.29%、24.19%)低于对照组(25.81%、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玫瑰痤疮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皮肤生理功能,减小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中药面膜 玫瑰痤疮 疗效
下载PDF
木村病 被引量:28
12
作者 程茂杰 常建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lymphogranuloma)。该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以淋巴结、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1937年由我国金显宅等在中华...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lymphogranuloma)。该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以淋巴结、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1937年由我国金显宅等在中华医学会年会上首先报道,当时称为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lymphogranul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 中华医学会 病因不明 淋巴结 唾液腺
原文传递
性病门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琴 程茂杰 +3 位作者 蒋有让 冯林 江雪 王苏平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424-1425,1429,共3页
目的了解该科室性病门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Mg)感染情况,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采集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患者尿道或宫颈分泌物,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Mg RNA。结果性病门诊Mg阳... 目的了解该科室性病门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Mg)感染情况,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采集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患者尿道或宫颈分泌物,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Mg RNA。结果性病门诊Mg阳性患者18例,阳性率为7.93%,男性患者阳性率为9.24%,女性患者阳性率为6.4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中,单一感染者9例,其余为混合感染,其中Mg与沙眼衣原体(CT)合并感染者5例。结论 Mg感染在性别上无差异。Mg可单一感染,也可混合感染临床疗效不好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患者应考虑到Mg感染可能,莫西沙星治疗Mg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14
作者 戚东卫 龚娟 +1 位作者 程茂杰 冯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578,共3页
患者女,72岁。右侧腰腹部红斑、糜烂伴疼痛1年,院外一直诊断为带状疱疹。皮肤科情况:右侧腰腹部见单侧分布的浸润性红色斑块,散在点状糜烂、结节。结合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经放疗后皮损面积缩小,10个月后随访,病情... 患者女,72岁。右侧腰腹部红斑、糜烂伴疼痛1年,院外一直诊断为带状疱疹。皮肤科情况:右侧腰腹部见单侧分布的浸润性红色斑块,散在点状糜烂、结节。结合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经放疗后皮损面积缩小,10个月后随访,病情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同侧下肢肿胀。本病例皮损面积大,表现不典型,无原有皮肤病,临床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带状疱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