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逻辑——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的话语分析
1
作者
程虹谚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5期21-31,共11页
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的重要政治话语。利用Nvivo软件对新时代以来包含“自我革命”关键词的重要文献进行文本计量和话语分析,厘清“为何建构”“建构什么”“如何建构”三重逻辑。新时代建构自我革命话语是恪守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属性、...
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的重要政治话语。利用Nvivo软件对新时代以来包含“自我革命”关键词的重要文献进行文本计量和话语分析,厘清“为何建构”“建构什么”“如何建构”三重逻辑。新时代建构自我革命话语是恪守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属性、创新党的革命话语体系及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理论基础之逻辑使然。词频与词汇的分布、关联反映出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聚焦于价值立场、鲜明标识、发展导向和实践空间等维度。在建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引经据典、概念隐喻与修辞是提升建构效应与实践价值的有效策略。三重逻辑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共同铸就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样貌,映射出中国共产党思想观念的革新与行动转向的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自我革命
话语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在汉语语境中的生成与发展
2
作者
金家新
程虹谚
《思想理论战线》
2022年第5期69-78,共10页
任何概念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显示其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其演进机理对于现时代尤为重要。20世纪上半叶,经历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形态”概念虽然在汉语语境中的译法并不稳定,但中国知识分子始终致...
任何概念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显示其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其演进机理对于现时代尤为重要。20世纪上半叶,经历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形态”概念虽然在汉语语境中的译法并不稳定,但中国知识分子始终致力于从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视角解读意识形态概念,结合中国革命形式和实际需要丰富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经过再释、传播和接受等过程,使意识形态一词被赋予中国文化、政治、社会与现实意义,从“术语”逐渐转变为真正的“概念”,从漂浮于空中的语词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实践,获得了中国化的发展。随着术语层面的“汉语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通过报刊、教科书等载体得到广泛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形态概念与中国历史、文化和革命实际深入嵌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汉语语境
《共产党宣言》
原文传递
题名
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逻辑——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的话语分析
1
作者
程虹谚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5期21-31,共11页
文摘
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的重要政治话语。利用Nvivo软件对新时代以来包含“自我革命”关键词的重要文献进行文本计量和话语分析,厘清“为何建构”“建构什么”“如何建构”三重逻辑。新时代建构自我革命话语是恪守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属性、创新党的革命话语体系及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理论基础之逻辑使然。词频与词汇的分布、关联反映出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聚焦于价值立场、鲜明标识、发展导向和实践空间等维度。在建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引经据典、概念隐喻与修辞是提升建构效应与实践价值的有效策略。三重逻辑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共同铸就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样貌,映射出中国共产党思想观念的革新与行动转向的变更。
关键词
新时代
自我革命
话语体系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在汉语语境中的生成与发展
2
作者
金家新
程虹谚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思想理论战线》
2022年第5期69-78,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课择优资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应用”(SZKZY2019003)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22SKDJ004)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项目“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的要素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策略”(K22YG203113)
文摘
任何概念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显示其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其演进机理对于现时代尤为重要。20世纪上半叶,经历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形态”概念虽然在汉语语境中的译法并不稳定,但中国知识分子始终致力于从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视角解读意识形态概念,结合中国革命形式和实际需要丰富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经过再释、传播和接受等过程,使意识形态一词被赋予中国文化、政治、社会与现实意义,从“术语”逐渐转变为真正的“概念”,从漂浮于空中的语词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实践,获得了中国化的发展。随着术语层面的“汉语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通过报刊、教科书等载体得到广泛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形态概念与中国历史、文化和革命实际深入嵌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汉语语境
《共产党宣言》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逻辑——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的话语分析
程虹谚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在汉语语境中的生成与发展
金家新
程虹谚
《思想理论战线》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