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分离技术在味精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程长平 田浩 +5 位作者 陈栋 楼亚男 张亚军 许为民 孙益民 谢柏明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目前,味精行业面临成本和环保的巨大压力,如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传统的味精工艺路线进行优化,降低味精综合生产成本是目前众多厂家必需思考的问题。已应用于众多行业分离浓缩方面的膜分离技术是实现味精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最... 目前,味精行业面临成本和环保的巨大压力,如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传统的味精工艺路线进行优化,降低味精综合生产成本是目前众多厂家必需思考的问题。已应用于众多行业分离浓缩方面的膜分离技术是实现味精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最佳选择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膜分离技术(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在味精行业中的应用,以期为味精生产企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液 膜分离 谷氨酸 脱色技术 味精母液
下载PDF
纳滤膜技术在味精二道母液脱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长平 许伟民 +3 位作者 孙益民 陈栋 楼亚男 谢柏明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8年第4期6-8,共3页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色素,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现有生产工艺中,采用的是活性炭进行脱色,这种工艺的弊端在于生产成本高,生产环境差等问题。本文结合杭州味精厂二道母液现场试验,介绍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味...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色素,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现有生产工艺中,采用的是活性炭进行脱色,这种工艺的弊端在于生产成本高,生产环境差等问题。本文结合杭州味精厂二道母液现场试验,介绍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味精二道母液脱色中的应用情况,为今后味精母液脱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分离技术 味精二道母液 脱色
下载PDF
液态深层发酵法生产米醋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长平 陈蔚青 沈明 《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3年第2期3-6,共4页
对以籼米为主原料进行液态深层发酵米醋的生产工艺、菌种及设备进行了探索。筛选出发酵各阶段的适宜菌株,确定了相关工艺参数,并利用标准型通风发酵罐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得率高于普通液态法工艺,产品质量符合国标,口感醇厚丰满。
关键词 液态深层发酵法 籼米 米醋 生产工艺 菌种 设备
下载PDF
味精生产节能降耗的探讨
4
作者 程长平 杨海晟 孙益民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前,我国味精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能源价格在逐年上涨,相应的味精生产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加之味精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价格与生产成本的上升不同步,味精生产企业效益滑坡,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味精行业的发展.如何细化管理,进... 目前,我国味精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能源价格在逐年上涨,相应的味精生产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加之味精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价格与生产成本的上升不同步,味精生产企业效益滑坡,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味精行业的发展.如何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味精生产技术指标,节能降耗,提高企业效益,使味精生产行业可持续发展,是味精生产的同行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效益 上涨 产品市场竞争 味精行业 能源价格 可持续发展 同行 味精生产 原辅材料 重影
下载PDF
用固定化酵母薯干带渣发酵生产酒精
5
作者 程长平 丁光明 《杭州化工》 CAS 1996年第4期13-17,共5页
用发酵法制取酒精,当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是游离酵母间歇或半连续发醇法,此法由于发酵周期长,发酵罐容积效率低(目前国内的一般水平0.8g-1.5g/L.h),因而能耗高,随着酒精产量的不断增长,造成设备投资,成本高等不良后果。
关键词 酒精 发酵法 固定化酵母 薯干带渣发酵
下载PDF
30M^3标准型通风发酵罐进行液态深层米醋发酵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蔚青 程长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0-32,共3页
本文报道了以 30M3标准型风发酵罐配合ND三级空气过滤装置为主体发酵设备进行液态深层发酵制醋的研究 ,分析了该罐较之自吸式发酵罐在保持纯种发酵、发酵条件和节能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研究证实 :在此罐中采用半连续分割工艺制醋 ,平... 本文报道了以 30M3标准型风发酵罐配合ND三级空气过滤装置为主体发酵设备进行液态深层发酵制醋的研究 ,分析了该罐较之自吸式发酵罐在保持纯种发酵、发酵条件和节能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研究证实 :在此罐中采用半连续分割工艺制醋 ,平均产酸达 6 31% ,酒精转酸率98 1% ,生酸速度 0 12 4 % /h ,主料出醋水平达 12 2 0kg醋 /kg米 (折合含醋酸 3 5 %成品计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型 发酵罐 米醋 发酵工艺 液态深层发酵 食醋
下载PDF
甘氨酸的生产与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许伟民 程长平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
介绍甘氨酸生产工艺的进展,并综述了甘氨酸在农药、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甘氨酸 生产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液态深层发酵法生产米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蔚青 程长平 《杭州食品科技》 1999年第2期16-22,17,共8页
关键词 米醋 液态深层发酵 发酵 食醋
下载PDF
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应用
9
作者 劳建民 肖华 程长平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4年第2期4-5,共2页
1引言 在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中,不论其生产工艺怎样,归根结底是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来完成的.谷氨酸发酵生产也不例外,因此,谷氨酸生产中菌种的优劣决定了其生产的好坏.但在工业生产中,随着谷氨酸菌种传代次数和增加,培养条件的改变... 1引言 在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中,不论其生产工艺怎样,归根结底是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来完成的.谷氨酸发酵生产也不例外,因此,谷氨酸生产中菌种的优劣决定了其生产的好坏.但在工业生产中,随着谷氨酸菌种传代次数和增加,培养条件的改变等,在生产上应用的高产优良菌株也会出现衰退,表现为生产性能(产谷氨酸量)的降低,为了防止退化,定期进行分离纯化,进行生产性能测定,从退化菌株中找出高产菌株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保证菌种性能优良,及时淘汰低产菌株,防止菌种的进一步退化,起到纯化、复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生产菌株 生产性能 选育 发酵生产
下载PDF
用豆粕、米渣制取植物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桦 沈明 +2 位作者 程长平 汤铭玉 朱力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0年第1期9-10,共2页
植物蛋白(简称HVP)以其柔和丰满的鲜美口感,在食品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文章介绍日本对HVP做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开发,在畜类加工、冷冻食品、水产加工、方便面汤料、膨化食品、酱油生产等食品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我国随着... 植物蛋白(简称HVP)以其柔和丰满的鲜美口感,在食品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文章介绍日本对HVP做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开发,在畜类加工、冷冻食品、水产加工、方便面汤料、膨化食品、酱油生产等食品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食品品种的日益繁多,水解植物蛋白的用量也攀升迅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 豆粕 米渣 制备 水解法
下载PDF
从僵谷氨酸的酸溶液中提取谷氨酸的研究
11
作者 喻红 程长平 孙振世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6年第2期7-8,共2页
冷冻等电提取的谷氨酸晶体,受发酵液质量及提取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晶的晶体形状是不同的,有α-型晶体,β-型晶体,γ-型晶体。众所周知,β-型结晶性状差,晶体附着母液多,结晶纯度低,严重影响谷氨酸的回收及谷氨酸的质量。因此,当提取... 冷冻等电提取的谷氨酸晶体,受发酵液质量及提取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晶的晶体形状是不同的,有α-型晶体,β-型晶体,γ-型晶体。众所周知,β-型结晶性状差,晶体附着母液多,结晶纯度低,严重影响谷氨酸的回收及谷氨酸的质量。因此,当提取过程中出现小范围β-型的谷氨酸结晶时,工业生产上将β-型结晶的谷氨酸调至pH0.5溶解后代酸加入其它好的发酵液中重新结晶的方法进行再回收。但当提取中出现大量,长时间的β-型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谷氨酸 酸溶液 谷氨酸 发酵工艺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味精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长平 田浩 +4 位作者 陈栋 许为民 楼亚男 孙益民 谢柏明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0年第3期35-38,共4页
膜技术目前在处理味精废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用超滤膜技术去除味精废水中的菌体;UF和NF系统相结合对味精废水进行处理;UF+RO为核心的双膜法处理味精发酵废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解决我国味精工业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提供了成... 膜技术目前在处理味精废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用超滤膜技术去除味精废水中的菌体;UF和NF系统相结合对味精废水进行处理;UF+RO为核心的双膜法处理味精发酵废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解决我国味精工业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提供了成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双膜法
下载PDF
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
13
作者 程长平 丁光明 张平波 《杭州化工》 CAS 1994年第2期11-14,共4页
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是近年来先进国家正在致力研究的生物工程技术。它与传统的游离酵母酒精发酵技术相比,具有细胞密度高,发酵速度快,设备生产能力高,不需频繁制备酵母,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我厂和浙江工业大学合作。
关键词 酒精 乙醇 发酵 固定化 酵母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大型立式自动化操控氧化线两酸无烟抛光工艺研究
14
作者 陈巍 程长平 +1 位作者 陈姣年 刘国永 《铝加工》 CAS 2018年第6期38-41,共4页
研究讨论了铝及铝合金大型立式氧化线两酸无烟抛光生产设备及操作工艺,并通过大生产现场的不断试验摸索,解决了大型立式氧化线两酸无烟抛光自动化控制工艺的一系列难题。该工艺的成功研发,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铝及铝合金抛光料的... 研究讨论了铝及铝合金大型立式氧化线两酸无烟抛光生产设备及操作工艺,并通过大生产现场的不断试验摸索,解决了大型立式氧化线两酸无烟抛光自动化控制工艺的一系列难题。该工艺的成功研发,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铝及铝合金抛光料的生产过程既先进、高效快捷又节能减排,真正地做到了铝及铝合金化学抛光生产工艺方面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氧化线 无烟抛光 连续自动化 废酸 抛光槽液 可循环回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