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通道螺钉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陈忠尧 罗刚 +2 位作者 杜兴 赵维康 税巍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506-511,共6页
目的 探讨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骨盆通道螺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采用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骨盆通道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9例。男性4... 目的 探讨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骨盆通道螺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采用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骨盆通道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9例。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16~73岁,平均41.6岁;其中道路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4例,砸伤1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B2.2型4例,B3.2型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骨折复位效果及术后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术中共置入20枚螺钉,平均2.2枚;置钉通道规划时间22~30min,平均25.8min;螺钉置入时间2~3min,平均2.6min;手术时间32~46min,平均37.2min。无一例进行导针调整,每枚导针置入透视次数3~7次,平均5.5次。术中出血量5~10 mL,平均8.9mL;本组患者术后均未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根据Matta骨折复位标准评价示骨盆通道螺钉置入位置均为优。结论 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骨盆通道螺钉技术螺钉置入的效率及准确性高,手术操作精细且微创,术中射线暴露的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处理骨盆环损伤的治疗中该技术存在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盆环损伤 不稳定骨折 机器人辅助 3D导航
下载PDF
MicroRNA对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 被引量:2
2
作者 税巍 胡侦明 王大武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非蛋白质编码调控小RNA,长度约为22nt。由于miRNA不编码蛋白质,限制了其生物学功能的应用。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关于miRNA调控单一组织的限制性转录,即一类编码一种转录因子,控制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 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非蛋白质编码调控小RNA,长度约为22nt。由于miRNA不编码蛋白质,限制了其生物学功能的应用。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关于miRNA调控单一组织的限制性转录,即一类编码一种转录因子,控制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个体生长发育,miRNA能对成骨分化过程产生正向、负向调控作用。本文就miRNA对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转录因子 成骨分化 调控
下载PDF
骨不连的成因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税巍 鲁晓波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1期1679-1682,共4页
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终止,称之为骨不连。根据X线及组织学的表现将骨不连分为肥大性、萎缩性及假关节形成等类型,是目前骨科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其成因主要有局部血供不足、感染和应力干扰等。本文系统阐述了骨不连的定义及分类,分... 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终止,称之为骨不连。根据X线及组织学的表现将骨不连分为肥大性、萎缩性及假关节形成等类型,是目前骨科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其成因主要有局部血供不足、感染和应力干扰等。本文系统阐述了骨不连的定义及分类,分析了骨不连的发生原因,阐述了骨不连的传统及现代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成因 治疗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正疆 税巍 +3 位作者 葛建华 马晓红 鲁晓波 卓乃强 《西南军医》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有移位的174例患者,进行Neer分类,122例二部分骨折和8例三部分骨折行三叶草钢板内固定,30例三部分骨折和3例四部分骨折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10cking p...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有移位的174例患者,进行Neer分类,122例二部分骨折和8例三部分骨折行三叶草钢板内固定,30例三部分骨折和3例四部分骨折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10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LPHP)内固定,而5例三部分骨折和6例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umeral head replacement,HHR)。结果内固定术后所有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肱骨头置换术后,假体未出现松动、脱位等现象。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Neer二部分骨折、多数三部分骨折及一些四部分骨折可采用钢板内固定,而部分三部分骨折、多数四部分骨折可根据情况一期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骨折内固定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三叶草钢板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对外科临床教育中技术手段革新的思考——后疫情时代的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娜 税巍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5期541-543,557,共4页
新冠肺炎疫情使医学教育必须做出适应性的变革。尤其外科的临床教育,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性显著增加。而疫情时期新颖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普及,也让包括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会议和在线课堂、教学资源的网络数据库、仿真模拟技术、虚拟... 新冠肺炎疫情使医学教育必须做出适应性的变革。尤其外科的临床教育,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性显著增加。而疫情时期新颖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普及,也让包括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会议和在线课堂、教学资源的网络数据库、仿真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移动设备等迎来了发展契机,并将持续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医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疫情 医学教育 教育技术 技术革新
下载PDF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阳运康 鲁晓波 +1 位作者 谭美云 税巍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或隐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28例,其中伴跟腱断裂或缺损9例。皮瓣切取面积8~26cm×4~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或隐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28例,其中伴跟腱断裂或缺损9例。皮瓣切取面积8~26cm×4~9cm,旋转点可达踝上2.0cm,跟腱损伤则同时修复。结果:经3~12月随访,28例皮瓣全部成活且外形美观。跟腱修复成功且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可同时修复跟腱,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相对切取范围更大,成活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隐神经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春晓 税巍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19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机器人在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选取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7级、2018级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人。试验组采用智能... 目的探讨智能机器人在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选取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7级、2018级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人。试验组采用智能机器人辅助临床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为(87.02±4.89)分,高于对照组的(80.59±5.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教学方法的赞同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机器人辅助临床教学有利于提高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质量,得到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外科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下载PDF
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8
作者 税巍 张喜海 +2 位作者 阳运康 谭美云 鲁晓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97-899,共3页
目的研究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锁骨内侧端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月,对13例锁骨内侧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男9例,女4例;年龄18~68岁,平均47岁。... 目的研究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锁骨内侧端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月,对13例锁骨内侧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男9例,女4例;年龄18~68岁,平均47岁。交通事故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2例。左侧5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骨折。受伤至入院时间1h~14d。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即刻X线片示骨折断端复位,内固定位置良好。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12周骨折达Ⅰ期愈合,平均8周。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及血管损伤、血气胸、内固定松动失效等并发症。锁骨内侧端解剖结构均恢复,外观及功能满意。根据Rockwood评分法评定疗效,获优11例,良2例。结论对锁骨内侧端骨折采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固定稳定、安全的优点,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内侧端骨折 T型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MicroRNA对成骨分化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税巍 胡侦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9-432,共4页
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具有组织特异性或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的非编码调控小RNA,长度范围在16~29 nt,平均长度22 nt。1993年首个miRNA lin-4在秀丽新小杆线虫时序性发育调控的研究中被发现[1]。但由于其不编码蛋白质,限... 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具有组织特异性或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的非编码调控小RNA,长度范围在16~29 nt,平均长度22 nt。1993年首个miRNA lin-4在秀丽新小杆线虫时序性发育调控的研究中被发现[1]。但由于其不编码蛋白质,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成骨分化 调控
原文传递
髂腰固定治疗Tile C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伴复杂骶骨骨折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谯波 倪卫东 +5 位作者 高志强 刘佳渝 罗刚 税巍 郭书权 蒋电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0-515,共6页
目的探讨髂腰固定治疗Tile C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伴复杂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4年5月— 2015年12月行髂腰固定治疗C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伴复杂骶骨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14~59岁,平均35.... 目的探讨髂腰固定治疗Tile C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伴复杂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4年5月— 2015年12月行髂腰固定治疗C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伴复杂骶骨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14~59岁,平均35.9岁。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C1型5例,C2型4例,C3型12例。骶骨骨折根据Denis分型:Ⅰ区5例,Ⅱ区7例,Ⅲ区9例,其中合并神经损伤1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骨盆垂直移位及复位情况。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复位质量、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7~26个月[(12.5±5.4)个月]。手术时间64~225 min[(108.0±49.4)min]。术中出血量150~3 000 ml[400(225~500)ml]。骨折愈合时间15~32周[(19.0±4.6)周]。术前骨盆垂直移位2.54~21.80 mm[(8.76±5.46)mm],术后垂直移位0~12.57mm[(4.20±3.22)mm](P〈0.05),骨盆垂直移位复位-4.45~17.86 mm[4.09(1.74~5.58)mm]。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3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末次随访Majeed评分51~98分,优9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2例术后出现深部感染,通过清创和敏感抗生素的使用,感染得到控制,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术后螺钉明显松动5例,无内固定断裂。4例因髂后上棘的髂骨螺钉突出而出现骶部异物感或不适。4例腰椎活动度部分受限,主要表现为前屈受限,其中3例已取出内固定,腰椎活动度恢复至正常。结论髂腰固定可重建Tile C型骨盆骨折垂直方向的稳定性,固定确切。术后螺钉松动发生率高,需常规取出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骨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两种治疗策略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卓乃强 葛建华 +2 位作者 税巍 李正疆 鲁晓波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7-720,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分别以LCP和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共98例,对术后手的握持力、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等方面进行回顾... 目的比较研究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分别以LCP和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共98例,对术后手的握持力、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评估和比较,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4~20个月,平均12.4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参照1990年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对于AO/ASIF分型C1、C2型骨折,LCP组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疗效优越(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桡骨远端C1、C2型骨折,可选择掌侧LCP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而对于远端粉碎严重的C3型骨折,选择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疗效相对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锁定加压钢板
原文传递
鲑鱼降钙素促进老年转子间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美云 郭杏 +2 位作者 税巍 王远辉 张忠杰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促进老年转子间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对照组20例,在相同的部位肌肉注射等量注射用生理盐水。自术后第1天开始,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用药后的第1、3个月复...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促进老年转子间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对照组20例,在相同的部位肌肉注射等量注射用生理盐水。自术后第1天开始,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用药后的第1、3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腰椎(L4)骨密度(BMD)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浓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第1、3个月X线评估发现,治疗组比同时期对照组的骨痂生成量多。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腰椎(L4)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钙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磷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2例出现面颈部潮红。结论:鲑鱼降钙素能显著促进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 转子间骨折 老年
原文传递
AO弹性髓内钉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粗隆下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正疆 税巍 +1 位作者 王远辉 鲁晓波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3-494,共2页
研究表明,2005年至2020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随着出生人数的增加,小儿骨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方法很多,如牵引、石膏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及闭合复位传统髓内钉固定等,但... 研究表明,2005年至2020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随着出生人数的增加,小儿骨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方法很多,如牵引、石膏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及闭合复位传统髓内钉固定等,但各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2.5~12.5岁小儿股骨粗隆下骨折36例,均采用A0弹性髓内钉(flexible intramedullary nail,FIN)治疗,效果满意,现就术中术后的一些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石膏外固定治疗 弹性髓内钉 小儿骨折 外固定架治疗 闭合复位 髓内钉固定 出生人数
原文传递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课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书权 谯波 税巍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课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在骨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人。对相同的骨科教学内容,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验... 目的 探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课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在骨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人。对相同的骨科教学内容,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验组接受基于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的微课教程。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学员对教学的反馈。采用SPSS 22.0进行 t 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学员相比,试验组学员理论知识成绩、手术理解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学员相比,试验组学员课堂兴趣满意度评分[(9.69±0.28)vs.(9.24±0.42)]、参与度评分[(4.38±0.43)vs.(4.03±0.62)]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课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成绩、临床技能,增加住培过程中的趣味性与学员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微课 骨科 规范化培训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邓昶 倪卫东 +3 位作者 郭书权 罗刚 税巍 谯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陈旧性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48.5岁(范围:23~6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陈旧性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48.5岁(范围:23~6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5.9 d(范围:22~183 d)。31例患者中,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类:横形+后壁骨折6例,前柱+后半横形骨折8例,双柱骨折12例,"T"形骨折5例。手术入路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其中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13例,延长的髂股入路+K-L入路4例,改良stoppa入路+K-L入路7例,腹直肌旁入路+K-L入路7例。复位情况与X线检查结果、临床结果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17年8月,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为36.0个月(范围:6~55个月)。术后4周、12周、6个月、12个月、18个月进行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等方式为主。通过计算得出复位效果与临床效果及X线片的结果成正相关(r=0.823、0.856,P值均〈0.05)。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分类:解剖复位11例(35.5%),满意复位13例(41.9%),较差复位7例(22.6%),优良率为77.4%。功能复位按Matta改良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分类:优8例(25.8%),良11例(35.5%),可8例(25.8%),差4例(12.9%);优良率为61.3%。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能够充分显露髋臼前后方,利于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松解及固定,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陈旧性 髋臼 入路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家兴 朱思政 +4 位作者 赵辰 黄伟 税巍 胡宁 陈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采用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治疗42例冻结肩患者。男13例,女29例;年龄45~56岁,平均52.3岁。左肩14例,右肩28例。病程5~18个月,平均11.1个月。主...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采用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治疗42例冻结肩患者。男13例,女29例;年龄45~56岁,平均52.3岁。左肩14例,右肩28例。病程5~18个月,平均11.1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伴严重疼痛。所有患者均排除肩峰撞击综合征及肩关节骨关节炎。术前肩关节活动度为前屈(93.2±15.4)°、体侧外旋(15.9±6.0)°、外展90°外旋(18.4±9.9)°,以及内旋达股骨大转子5例、臀部20例、S1水平17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7±1.7)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为(41.6±9.3)分。术后定期随访,测量肩关节主动活动度以及疼痛、功能评分,评价肩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肩关节前屈、体侧外旋、外展90°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3周内旋活动度均恢复至T_(6~12)水平,术后12个月与健侧相当(Z=–0.943,P=0.346)。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ASES评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延长,VAS评分及ASES评分均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可显著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是治疗冻结肩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关节镜 关节囊松解 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降低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述清 杨博文 +3 位作者 叶健 张孝华 税巍 倪卫东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局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行PFNA手术治疗的14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ITF)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静脉、局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行PFNA手术治疗的14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IT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93例,年龄65~100岁。根据氨甲环酸的使用方式分为静脉组、局部组和联合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手术切口愈合、胃肠道反应、血栓相关并发症等。结果静脉组、联合组显性失血量低于局部组,联合组隐性失血及总失血量低于静脉组和局部组,输血率及输血量联合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术后当天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ITF患者PFNA内固定围术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更利于减少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人 隐性失血 氨甲环酸 快速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