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miR-126和线粒体成分及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1
作者 马艺萍 袁玉娟 +4 位作者 尼格热·阿力木 阿卜拉江·艾合麦提 马清玉 帕丽达·玉山江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88-2896,共9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但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目的探究内皮细胞微粒(EMPs)内含miR-126、线粒体成分、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9月...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但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目的探究内皮细胞微粒(EMPs)内含miR-126、线粒体成分、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AMI患者50例(AMI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50例(SCAD组)、健康者50例(Control组),AMI患者和SCAD患者均在本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健康者均经过本院体检中心的评估。收集三组外周血标本及一般资料,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粒的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EMPs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EMPs中miR-126的表达,ELISA检测EMPs中线粒体活性氧(ROS)及内含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P-选择素]的水平。结果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分离的微粒膜结构完整,直径在100~400 nm。与Control组相比,AMI组血浆EMPs中miR-126表达水平下降(P<0.001),ROS表达水平升高(P<0.001),VCAM-1表达水平升高(P=0.019),ICAM-1表达水平升高(P<0.001),E-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P=0.019),P-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26表达水平降低(OR=0.026,95%CI=0.003~0.210,P=0.001)是AMI的保护因素,ROS(OR=1.009,95%CI=1.005~1.013,P<0.001)、P-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OR=1.063,95%CI=1.022~1.105,P=0.002)是AM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miR-126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ROS诊断AMI的AUC为0.892,P-选择素诊断AMI的AUC为0.728,miR-126、ROS、P-选择素联合诊断AMI的AUC为0.950。结论EMPs中miR-126、ROS、P-选择素以及三者联合指标均对AMI有诊断价值,并且三者联合指标诊断价值最高,这表明其可能为AMI患者的潜在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 微粒 MIR-126 线粒体 黏附分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目标温度干预对热射病大鼠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的比较
2
作者 王彬 吴长东 +7 位作者 王萍 侯铭 哈斯叶提·吐尔逊 黄小鲁 申良红 里提甫江·买买提艾力 阿依古丽·牙生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3-236,241,共5页
目的 通过不同目标温度降温干预经典热射病大鼠,比较热打击大鼠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指标变化,探讨经典热射病适宜降温目标的选择。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NC)组和经典热射病(CHS)组、CHS0组(Tc℃)、CHS1组(Tc-1... 目的 通过不同目标温度降温干预经典热射病大鼠,比较热打击大鼠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指标变化,探讨经典热射病适宜降温目标的选择。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NC)组和经典热射病(CHS)组、CHS0组(Tc℃)、CHS1组(Tc-1℃)、CHS2组(Tc+1℃),每组各12只。CSH组大鼠麻醉后俯卧置于热环境模拟仓,当核心体温达到42.0℃建立热射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立即使用室温水浴降温,降至设定分组的目标温度后,使用动物体温维持仪维持体温3 h。空白对照组始终置于室温环境。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腹主动脉血标本,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酶标仪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OD值,按照公式或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酶的活性。结果 采用不同目标温度降温干预SD大鼠,实验结果表明:CHS0组IL-1β、IL-10、TNF-α、IL-6水平,CSH1组TNF-α、IL-6水平,CHS2组IL-10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HS1、CHS2组TNF-α、IL-6水平低于CHS0组,CHS2组IL-10水平高于CHS0组,IL-6水平低于CHS1组(P<0.05)。器官损伤指标CK、AST、ALT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 CHS1、CHS2组CK、AST、ALT水平低于CHS0组,CHS2组低于CHS0组(P<0.05)。LDH、Tbil水平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P>0.05)。结论 采用不同目标温度降温干预可减轻热打击所致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Tc+1℃组组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较轻。因此推测,Tc+1℃组降温干预可能对热打击大鼠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目标温度管理 炎症反应 器官损伤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红细胞计数比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马清玉 马艺萍 +3 位作者 袁玉娟 帕丽达·玉山江 尼格热·阿力木 穆叶赛·尼加提 《新疆医学》 2024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基线纤维蛋白原与红细胞计数比值(FRR)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27例行PCI治疗的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排除基线资料不全以及失访的患者,最终纳入990... 目的探讨基线纤维蛋白原与红细胞计数比值(FRR)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27例行PCI治疗的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排除基线资料不全以及失访的患者,最终纳入990例。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平均随访时间为35.1±26.2个月。根据FRR中位数分为2组:低组(FRR<0.666;n=495)和高组(FRR≥0.666;n=495)。利用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我们对FRR在追踪期间预测结果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通过Kaplan-Meier方法执行了生存率分析。结果两组间性别、吸烟、饮酒、PT、DBIL、TP、TBIL、ALB和GLO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FRR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FRR组(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FRR是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校正后的HR为5.740[1.916-17.196],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示,FRR、FIB和RB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0.616和0.377。通过结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的生存差异显著(P<0.05)。结论FRR与死亡独立相关,并可作为PCI术后CHD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计数 冠心病 糖尿病 死亡
下载PDF
miR-126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卡迪尔亚·依布拉音 麦迪乃姆·阿卜力孜 +1 位作者 刘柯 穆叶赛·尼加提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92-95,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尽管目前可通过药物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等再通治疗恢复缺血心肌的血供,但无法逆转已大量死亡的心肌细胞,且血流再灌注会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进一步加重心肌细胞损伤坏...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尽管目前可通过药物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等再通治疗恢复缺血心肌的血供,但无法逆转已大量死亡的心肌细胞,且血流再灌注会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进一步加重心肌细胞损伤坏死,甚至可能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目前临床尚无确切防治措施,寻找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治疗方法成为预后关键。近年来,在生物活性分子中,miRNA可调节机体细胞各种生物过程,如细胞凋亡、迁移、增殖、分化、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在MIRI中的调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重视。miR-126是在内皮细胞特异表达的miRNA,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可参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微小RNA-126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联性分析
5
作者 艾丽菲热·艾海提 马艺萍 +3 位作者 刘柯 麦迪乃姆·阿卜力孜 卡迪尔亚·依布拉音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目的 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 目的 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共计815例。根据SII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低SII组(n=349)和高SII组(n=350)两组;结局指标为术后发生V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II与AMI患者术后VA的关联,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评估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ROC曲线分析SII对术后VA发生事件的预测能力,同时进行亚组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在最终纳入的699例患者中,193例(27.6%)患者出现VA。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SI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AMI患者的VA发生风险增加0.72倍(OR=1.72,95%CI 1.32~2.24,P<0.001);与低SII组相比,高SII组AMI患者的VA发生风险增加1.42倍(OR=2.42,95%CI 1.44~4.07,P=0.001)。多变量校正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显示,SII与AMI患者再灌注后发生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P值=0.056)。ROC曲线分析,SII预测AMI患者PCI后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95%CI 0.704~0.795),敏感度70.9%,特异度71.5%。亚组分析提示,与<60岁、女性患者相比,高SII水平与≥60岁的男性AMI患者PCI术后VA发生风险的关联更强。结论 SII升高与AMI患者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增加存在明显相关性,且随着SII水平升高,VA发生风险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室性心律失常 关联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中miR-126和P-选择素及E-选择素水平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马清玉 马艺萍 +4 位作者 阿卜拉江·艾合麦提 尼格热·阿力木 帕丽达·玉山江 刘柯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00-605,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中miR-126、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探究其与AM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45例同期健康体...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中miR-126、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探究其与AM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基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和Genisi评分。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的EMPs,用PCR法检测EMPs中的miR-126表达水平,通过ELISA法测定EMPs中的P-选择素、E-选择素表达。结果AMI组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低于健康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在三支血管病变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与Genisi评分呈负相关。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水平在三支血管病变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P-选择素与Genisi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E-选择是AM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单独诊断AMI的效能较低,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联合诊断AMI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和E-选择素是AMI的危险因素。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联合对AMI有诊断价值,可作为AMI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微粒 MIR-126 P-选择素 E-选择素
下载PDF
单核细胞亚群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研究进展
7
作者 帕丽达·玉山江 尼格热·阿力木 +2 位作者 吐尔孙阿依·依斯提米拉 马艺萍 穆叶赛·尼加提 《新疆医学》 2024年第6期715-717,721,共4页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1]。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在心搏骤停的情况下[2]。受年龄、饮食、吸烟、肥胖等多重危险因素影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急剧增加,尤其是因ST段抬高...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1]。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在心搏骤停的情况下[2]。受年龄、饮食、吸烟、肥胖等多重危险因素影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急剧增加,尤其是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入院治疗的患者数量逐年攀升[3]。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生理过程复杂,涉及血管炎症、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闭塞等,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坏死[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闭塞 心搏骤停 住院死亡率 心肌细胞坏死 心血管疾病 血管炎症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急诊重症肺炎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效果分析
8
作者 王涛 张玉媛 +1 位作者 钱文娟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211-0214,共4页
研究急诊重症肺炎(SP)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06月-2024年0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诊SP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组50例,分析诊断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 研究急诊重症肺炎(SP)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06月-2024年0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诊SP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组50例,分析诊断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28d生存率、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PC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SP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诊断治疗,可有效的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氧合指数、炎症因子指标,缩短康复时间,建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肺炎 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 诊断治疗效果 氧合指数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重症超声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效果
9
作者 王涛 张玉媛 +1 位作者 钱文娟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61-0064,共4页
研究重症超声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效果。方法 抽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共计60例,按照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评估干预价值。结果 研究组复苏液量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P<0.0... 研究重症超声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效果。方法 抽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共计60例,按照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评估干预价值。结果 研究组复苏液量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24h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超声运用在脓毒症休克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中,可明确患者血压、心率相关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移动的参考,更建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超声 脓毒症休克 血流动力学监测 复苏液量 尿量
下载PDF
内皮细胞微粒miR-126与黏附分子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尼格热·阿力木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66-0169,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急症。内皮细胞微粒是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号转导的重要载体,携带表面抗原、蛋白质和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通讯中起关键作用。miR... 急性心肌梗死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急症。内皮细胞微粒是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号转导的重要载体,携带表面抗原、蛋白质和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通讯中起关键作用。miR-126是在内皮细胞中大量表达的miRNAs之一,是血管生成、血管修复、炎症激活和凋亡在内的几种内皮细胞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激活的内皮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如VCAM-1、ICAM-1、P-选择素和E-选择素在内皮下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允许它们黏附和转运到组织中,并增加微血管通透性。本文中综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内皮细胞微粒及其 miR-126介导组织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发现,并与明确内皮细胞微粒及其内含 miR-126 在调控黏附分子的表达,以及与病情进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微粒 MIR-126 黏附分子
下载PDF
“罗布人后裔”特定人群的生理特征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玛依拉·吾甫尔 穆叶赛·尼加提 +7 位作者 阿木提·司马义 韩伟 李峰 阿布力米提 陈凤辉 许国军 庞海玉 邱长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罗布人后裔"的生理特征。方法:用方便取样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居住的罗布人后裔中抽取594人,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测定获取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理及生化指标值。结果:"罗布人后裔&... 目的:探讨"罗布人后裔"的生理特征。方法:用方便取样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居住的罗布人后裔中抽取594人,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测定获取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理及生化指标值。结果:"罗布人后裔"血压异常率男性为47.1%,女性为45.4%,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体重指数≥28 kg/m2的比例高于男性,分别为41.2%vs.32.7%,男女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比例均高于女性,分别为36.6%vs.25.5%(P=0.003 7),9.7%vs.3.9%(P=0.003 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和三酰甘油的升高是罗布人后裔发生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初步结果表明,"罗布人后裔"的主要生理特征是高血脂、多肥胖和血压水平异常率高,而高血脂和肥胖可能是该人群高血压多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人后裔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肥胖
下载PDF
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5
12
作者 加娜提·安尼瓦尔 艾尔西丁·吾斯曼 +1 位作者 阿布都扎依尔·买买提 穆叶赛·尼加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 探讨高流量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87例AECOPD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HFNC治疗的44例作为HFNC组,使用无创通气(NIV)治疗的43例作为对照... 目的 探讨高流量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87例AECOPD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HFNC治疗的44例作为HFNC组,使用无创通气(NIV)治疗的4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48、72 h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患者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治疗24、48及72 h时的Pa O2较治疗前升高、Pa CO2、RR、HR、MAP及患者依从性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4、48及72 h时的Pa O2、Pa CO2、RR、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患者治疗24和48 h时的依从性好的患者人数多于NIV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患者治疗72 h时依从性好的患者人数多于N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对AECOPD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与NIV相当,但患者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血气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急性加重期 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下载PDF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对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凤霞 刘永国 +3 位作者 燕建锋 查额尔敦巴特 穆叶赛·尼加提 李国庆 《心脏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77-680,700,共5页
目的比较左西孟旦和米力农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急性发作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监护室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入住的HFrEF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66例)和米力农组... 目的比较左西孟旦和米力农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急性发作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监护室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入住的HFrEF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66例)和米力农组(56例),在常规心衰指南用药的基础上,使用左西孟旦或米力农的同时采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出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不同时段监测患者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在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均衡性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在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之间0(h)时CI、GEDVI、ITBVI、EVLW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左西孟旦组CI、GEDVI、ITBVI、EVLWI在0(h)、3(h)、8(h)、24(h)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米力农组0(h)CI与ITBVI除在0(h)与3(h)两结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CI、GEDVI、ITBVI、EVLWI结果在其余各时间段两两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CI、EVLEI在0(h)与3(h)、8(h)、24(h)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TBVI、GEDVI除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西孟旦组与米力农组均可改善血液动力学,不同时间段其改善效果不同,通过PICCO监测可有效评估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并协助评估临床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型 左西孟旦 米力农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出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维吾尔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CysC、ALT、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古孜丽 依力哈木·阿不力提甫 穆叶赛·尼加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8期2791-279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且年龄≥65岁的220例维吾尔族病人,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ACS组(150例)与非ACS组(70例)。根据Gensini积分将ACS病人分为低分组(0~29分)45例、中分组(30~59分)44例、高分组(≥60分)61例,比较各组CysC、ALT、TBIL、DBIL、IBIL水平及其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Gensini积分、CysC、ALT水平高于非ACS组,TBIL、IBIL水平低于非ACS组。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维吾尔族老年ACS病人血清CysC、ALT水平升高,TBIL、IBIL水平降低。Gensini积分与CysC、AL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4、0.415,P均<0.001),与TBIL、IBIL呈负相关(r=-0.360,P<0.001;r=-0.163,P=0.047)。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ysC、ALT水平升高,TBIL、IBIL水平降低是导致Gensini积分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维吾尔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CysC、ALT水平升高,TBIL、IBIL水平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老年人 维吾尔族 胱抑素C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红素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维吾尔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古孜丽 依力哈木·阿不力提甫 穆叶赛·尼加提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4期35-3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老年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住院行冠脉造影的年龄≥65岁的维吾尔族患者的基...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老年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住院行冠脉造影的年龄≥65岁的维吾尔族患者的基本资料、既往史、生化指标。根据ACS组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0~29分)44例、中分组(30~59分)29例、高分组(≥60分)60例,比较ACS组胱抑素C、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Gensini评分增加,维吾尔族老年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Gensini评分与血清胱抑素C、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0、0.514、0.603,P均为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清胱抑素C、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高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维吾尔族老年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冠脉病变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维吾尔族老年ACS患者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老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胱抑素C 尿酸 血浆纤维蛋白原 冠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血微粒内microRNA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玉娟 祖丽批亚·艾力 穆叶赛·尼加提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7期20-27,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血内微粒所含microRNA水平,探讨微粒作为microRNA的运载体在ACS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其中...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血内微粒所含microRNA水平,探讨微粒作为microRNA的运载体在ACS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其中ACS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收集研究对象冠状动脉血,离心得到微粒,然后经过芯片实验检测差异表达microRNA,并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冠心病组冠脉血微粒所含micro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MI组差异表达基因8个,上调5个,下调3个,UAP组差异表达基因18个,上调1个,下调17个。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血内微粒所含microRNA表达具有差异性,提示冠脉血内微粒microRNA可能与ACS发生急性血栓事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血 微粒 MicroRNA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脑病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玉娟 谷佩佩 +1 位作者 祖丽批亚·艾力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38-240,共3页
近30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应用逐渐增多,术中对比剂使用的剂量也随之增加,对比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对比剂肾病、对比剂脑病(contrast-induced encephalopathy,CIE)也受到临... 近30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应用逐渐增多,术中对比剂使用的剂量也随之增加,对比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对比剂肾病、对比剂脑病(contrast-induced encephalopathy,CIE)也受到临床更多的关注。CIE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是一种由于使用对比剂而导致的急性、自限性、预后良好的短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部分患者症状较重,甚至死亡,一部分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或者CT扫描成像可发现异常[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2579例,PCI术1587例,其中行PCI术患者中有2例患者考虑是CIE,经积极治疗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脑病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菲尔凯提·玉山江 李昊 穆叶赛·尼加提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373-376,共4页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据推测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为2.9亿,其中心力衰竭占据450万。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又分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近年来,HFpE...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据推测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为2.9亿,其中心力衰竭占据450万。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又分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近年来,HFpEF的发病率明显较HFrEF增加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常见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其中糖尿病是最常见合并症之一。在美国,糖尿病在HFpEF中的患病率约为45%,但人们对这一人群的特征和结果了解甚少,在中国更是这样。现总结几项HFpEF治疗临床试验的数据,这些数据都表明糖尿病与HFpEF的发病率和长期死亡率增加有关,并讨论了HFpEF和糖尿病中的几种常见病理机制,包括钠潴留、代谢紊乱、骨骼肌功能受损和潜在的治疗靶点。随着对合并HFpEF和糖尿病的理解的增加,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更好地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糖尿病
下载PDF
体外肺膜氧合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姑丽娜扎尔·艾比布拉 穆叶赛·尼加提 李国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636-641,共6页
目的总结及分析体外肺膜氧合(ECMO)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因ACS入院,并在ECMO辅助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 目的总结及分析体外肺膜氧合(ECMO)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因ACS入院,并在ECMO辅助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Cox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长的关系,并用OR值与相关因素与生存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强度,采用寿命表达计算总数的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图.结果20例ECMO支持下行PCI患者中16例成功置入冠状动脉支架,其年龄为43~76岁,平均年龄(61.4±9.1)岁,中位年龄为61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8.0±12.4)d;ECMO平均支持时间为(31.52±27.97)h,术后成功脱机16例(80%),生存出院16例(80%),术后6个月生存率85.0%,平均住院时间为(18.0±12.4)d,术后并发症(OR=3.486,95%CI 1.266~9.599)、ECMO支持时间(OR=1.05,95%CI1.010~1.106)、术后CK(OR=1.009,95%CI 1.001~1.017)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ECMO辅助行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其中死亡终点事件主要分布在术后30 d内,术后5例(71.4%)出现肺部感染,2例(28.6%)出现急性出血,1例(14.3%)出现心房颤动,1例(14.3%)出现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给予CRRT及呼吸机辅助治疗,1例(14.3%)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14.3%)下肢缺血性坏疽.结论 ECMO辅助PCI为ACS提供了有效治疗方式,严格把握ECMO辅助时间对治疗危重症ACS远期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肺膜氧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哈斯叶提·吐尔逊 肖春红 +3 位作者 艾尔西丁·吾斯曼 梁玥 穆叶赛·尼加提 吴长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530-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6MWT)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本院急诊科诊治的AECOPD患者60例,其中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30例(观察组),无右心功能不全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6MWT)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本院急诊科诊治的AECOPD患者60例,其中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30例(观察组),无右心功能不全的AECOPD患者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6MWT,比较6MWT测试前后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氧饱和度(SpO_(2))。[结果]观察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为(262.57±83.74)m.显著低于对照组(313.60±75.33)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16)。6MWT测试后HR、SBP、DBP均显著高于6MWT测试前,SpO_(2)显著低于6MWT测试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T测试后,两组HR、DB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36)。两组患者6MWT测试前后变化值(△)HR,△SBP、△SpO_(2)、△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MWD与SpO_(2)、△SpO_(2)、FEV1%pre、FEV1、FEV1/FVC均呈正相关(r=0.263.0.751,0.598,0.336.0.966.均P<0.05);与△SBP、△HR、PaCO_(2)均呈负相关(r=0.701.0.557,0.313,0.665.0.779.均P<0.05);与△DBP、FVC无明显相关(r=0.017.r=0.017.均P<0.05)。[结论]合并右心功能不全AECOPD患者心肺功能下降更显著,单纯6MWD可能不能更好区分运动前后心肺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并发症 急性病 心力衰竭/并发症 运动试验 呼吸功能试验 心脏功能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