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转化H2S-CO_(2)酸气制合成气的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余康 李民 +7 位作者 孙高攀 周鹏 谭金浪 王斌 王涛 穆晓亮 赵璐 房克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82-1790,共9页
H_(2)S和CO_(2)两种有害酸性废气常共存于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及石油化工等重要化工生产中,造成了工业设备及管线腐蚀,必须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催化实现一步转化H_(2)S-CO_(2)混合酸气制合成气,将具有强腐蚀性... H_(2)S和CO_(2)两种有害酸性废气常共存于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及石油化工等重要化工生产中,造成了工业设备及管线腐蚀,必须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催化实现一步转化H_(2)S-CO_(2)混合酸气制合成气,将具有强腐蚀性、毒性的H_(2)S和温室气体CO_(2)无害化,又产出合成气,完成了以废治废的酸性废气资源化再利用。研究了用于H_(2)S-CO_(2)一步转化制合成气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各参数对转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参数的对比研究,考察并揭示了比能量密度(SEI)、放电结构、放电频率、放电间隙以及放电区域长度等与H_(2)S-CO_(2)转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多管并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硫化氢 二氧化碳 低温等离子体 废物处理
下载PDF
改性硼酸钴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氧化脱氢性能研究
2
作者 钱贺明 穆晓亮 房克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结合物理研磨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钴含量的改性硼酸钴(CoB4O7)催化剂。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结果显示,改性硼酸钴催化剂的活性随着钴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反应温度为480℃的温和反应条件下,钴负载量(质量分数)为... 采用共沉淀法结合物理研磨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钴含量的改性硼酸钴(CoB4O7)催化剂。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结果显示,改性硼酸钴催化剂的活性随着钴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反应温度为480℃的温和反应条件下,钴负载量(质量分数)为30%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丙烷转化率(20.1%)和轻质烯烃(C_(2)=和C_(3)=)选择性(86.7%)。结合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认为向CoB_(4)O_(7)前驱体引入适量的钴可以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和表面电子密度,有利于催化剂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强催化剂对氧气的吸附活化能力;而添加过量的钴会导致BO_(4)和晶格氧(M—O)组分增多,促进丙烷的裂解并降低轻质烯烃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氧化脱氢 硼酸钴 钴含量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表征技术——以准噶尔盆地芳草湖地区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常少英 刘玲利 +3 位作者 崔钰瑶 王锋 宋明星 穆晓亮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47,共9页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结构特征难以识别,制约了该类沉积体的勘探开发。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芳草湖地区为例,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深化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采用"准层...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结构特征难以识别,制约了该类沉积体的勘探开发。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芳草湖地区为例,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深化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采用"准层序组内高低频旋回波形分离技术""、去除地层切片干涉效应技术"和"地质体与沉积背景属性融合技术"等3项技术,开展了浅水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研究,并总结了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发育多个四级层序,反映湖平面周期性变化;(2)下切水道、扇状砂体广泛发育;(3)白垩系清水河一段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3套储盖组合,是潜力较大的勘探层系。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助推了风险井位上钻,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为该区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对其他类似地区的薄砂层识别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下切水道 波形分离 去干涉效应 属性融合 清水河组 莫索湾凸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深层隐伏型岩溶储集体地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少英 穆晓亮 +2 位作者 曾溅辉 陈见伟 高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0-86,122,227-228,共10页
深层碳酸盐岩油藏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由于深部地震有效信号衰减大,有效信号较弱,地震分辨率较低,同时地层界面强反射屏蔽造成储层反射特征进一步减弱,储层与围岩间的弹性差异小,特征不易识别,有效储层往往呈隐伏状态,影响... 深层碳酸盐岩油藏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由于深部地震有效信号衰减大,有效信号较弱,地震分辨率较低,同时地层界面强反射屏蔽造成储层反射特征进一步减弱,储层与围岩间的弹性差异小,特征不易识别,有效储层往往呈隐伏状态,影响了油藏的高效勘探开发。针对深部储层的这些特征,基于GeoEast系统平台,形成了Q补偿偏移技术、子波分解去地层界面长波长效应技术、多频段敏感属性融合技术等三项关键技术。研究表明:①Q补偿偏移技术可以较好地补偿深层能量损失,提高地震分辨率;②子波分解去地层界面长波长效应可以去除地层响应特征对小尺度隐伏储层的屏蔽作用,恢复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③多频段敏感属性融合技术对于刻画隐伏型岩溶储层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这三项实用型组合技术是探测深部隐伏储层的重要手段,可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型储层 地震预测 Q补偿偏移 子波分解 敏感属性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CuFe负载介孔SiO_(2)催化剂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新略 穆晓亮 +2 位作者 韩念琛 王俊文 房克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5,共9页
Cu-Fe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中,而改进催化剂制备方法是改善催化剂反应活性和优化产物选择性的重要途径。采用水热合成法、超声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分别制备了一系列CuFe负载介孔SiO_(2)催化剂,并结合N_(2)吸/脱附、XRD... Cu-Fe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中,而改进催化剂制备方法是改善催化剂反应活性和优化产物选择性的重要途径。采用水热合成法、超声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分别制备了一系列CuFe负载介孔SiO_(2)催化剂,并结合N_(2)吸/脱附、XRD、TEM、XPS、H_(2)-TPR和CO-TPD表征,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与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溶液超声浸渍法制备的CuFe/SiO_(2)-IW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在较低的温度下更容易被还原,CO吸附能力较强,催化活性最高。此外,CuFe/SiO_(2)-IW催化剂具有最强的CO非解离活化能力,可以提高总醇选择性。同时,该催化剂表面存在较强的CuFe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C_(2+)OH的选择性。在240℃、5 MPa、空速为5000 h^(-1)的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为22.9%,总醇选择性为33.8%,其中C_(2+)OH占比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低碳醇 Cu-Fe基催化剂 介孔SiO_(2)载体 超声浸渍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