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赵雅杰 穆维静 王睿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3期151-155,共5页
目的了解药物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RM)的发生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RM为主题词,检索2002年1月~2022年11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有关药物相关性RM的报道,剔除资料不全、重复案例、综述以及非药物所... 目的了解药物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RM)的发生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RM为主题词,检索2002年1月~2022年11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有关药物相关性RM的报道,剔除资料不全、重复案例、综述以及非药物所致、药物过量和中毒引起药物相关性RM的案例。统计分析文献筛选结果,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情况,引起药物相关性RM的药物分布及帕累托图,RM发生时间,转归情况。结果检索到药物相关性RM的原始报道个案321篇,剔除剔除资料不全、重复案例、综述、以及药物过量和中毒引起的药物相关性RM的案例40篇,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报道281篇,共计病例300例。300例药物相关性RM患者中,男性155例,占51.67%;女性145例,占48.33%,男女比例为1.07∶1;年龄3~93岁。300例药物相关性RM患者的原患疾病主要为高血脂、冠心病、感染性疾病等,其中14例既往有过敏史,76例有糖尿病,47例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34例存在低血钾,18例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300例药物相关性RM患者中单一用药所致的RM共计231例,占77.00%,涉及18类药物。帕累托图分析得出:累积百分比在0~80%之间的因素:血脂调节药、抗感染药,此类因素为A类因素,即主要因素;累积百分比在80%~90%之间的因素: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精神类药、抗肿瘤药,此类因素为B类因素,即次要因素;累积百分比在90%~100%之间的因素:非甾体抗炎药、降压药、利尿剂、麻醉及辅助用药、妇科用药、减肥药、激素及有关药、抗痛风药、降糖药、抗癫痫药、消化系统药、血管保护药、抗痤疮药,此类因素为C类,即最次因素。联合用药(2种及以上药物)所致的RM共计69例,占23.00%,其中大部分报道为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所致,共计59例,占85.51%。300例药物相关性RM患者中,RM发生时间<24 h共10例,占3.33%;1~10 d 117例,占39.00%;10~30 d 82例,占27.33%;1~3个月38例,占12.67%;3个月~1年12例,占4.00%;1~3年16例,占5.33%;>3年10例,占3.33%;不详15例,占5.00%。其中发生药物相关性RM最短时间为用药后20 min(1例),最长时间的则发生在用药后10年(3例)。300例药物相关性RM患者中,好转284例,占94.67%;致终身性肾功能损害1例,占0.33%;死亡7例,占2.33%;不详8例,占2.67%。结论多种药物可致RM,临床用药时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以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 药物相关性 用药安全
下载PDF
基层医院病区口服医嘱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穆维静 王睿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普仁医院事前干预病区口服医嘱的不合理情况,促进病区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22年1—12月住院药房药师记录在册的所有事前干预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帕累托图分析。结果2022年1—12月该院住院药师事前干预... 目的分析北京市普仁医院事前干预病区口服医嘱的不合理情况,促进病区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22年1—12月住院药房药师记录在册的所有事前干预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帕累托图分析。结果2022年1—12月该院住院药师事前干预的不合理医嘱共485例次,其中干预成功的452例次,成功率为93.20%;主要因素为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给药;次要因素为用法、用量录入错误、给药途径录入错误;一般因素为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药物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结论通过对病区口服医嘱进行事前干预,能明显提高医嘱整体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口服医嘱 事前干预 不合理用药 帕累托图分析
下载PDF
药物致5-羟色胺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穆维静 杨静 +3 位作者 任晓蕾 刘一 张海英 冯婉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致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我院1例疑似氟西汀致5-羟色胺综合征的病历,并通过检索1994~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文献报道以及我院氟西汀... 目的:探讨药物致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我院1例疑似氟西汀致5-羟色胺综合征的病历,并通过检索1994~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文献报道以及我院氟西汀致可疑5-羟色胺综合征共40例,其中14例是单用一种药物引起的,其余26例都是联合用药引起。5-羟色胺综合征大部分发生在用药24 h内(42.5%)。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大部分病例(95%)症状缓解。结论:药物引起5-羟色胺综合征时有发生,临床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能药物 5-羟色胺综合征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药物性肺损伤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穆维静 任晓蕾 +2 位作者 张黎 张海英 冯婉玉 《药品评价》 CAS 2015年第4期40-42,共3页
1例59岁男性患者,6个月前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400mg/d治疗。2个月前感冒后患者出现活动后气短,逐渐加重,胸部CT检查提示间质性肺炎,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考虑为甲磺酸伊马替尼所致,逐停用。给予糖皮... 1例59岁男性患者,6个月前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400mg/d治疗。2个月前感冒后患者出现活动后气短,逐渐加重,胸部CT检查提示间质性肺炎,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考虑为甲磺酸伊马替尼所致,逐停用。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逐渐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药物性肺损伤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穆维静 任晓蕾 张海英 《药品评价》 CAS 2013年第24期28-30,35,共4页
近年来,临床实践有许多药物都会导致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TdP)。本文通过对1979年-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个案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56个病例的一般情况、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发生时... 近年来,临床实践有许多药物都会导致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TdP)。本文通过对1979年-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个案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56个病例的一般情况、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发生时间及转归等,致Q-T间期延长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抗心律失常药、抗微生物药、抗组胺药。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一个月内出现,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临床医师应正确地认识药物致Q-T间期延长发生机制和易感因素,才能保证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延长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口服降压药应用合理性和安全性调查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晓 任晓蕾 +8 位作者 穆维静 毛柳英 马超 张锐 周应群 冯婉玉 王睿韬 胡扬 梁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口服降压药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收集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北京市6家综合性医院住院并使用口服降压药的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电子病历,由各...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口服降压药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收集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北京市6家综合性医院住院并使用口服降压药的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电子病历,由各医院参与本研究的药师填写课题组自行设计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的住院患者应用口服降压药重点监测研究调查表”。依据药品说明书,从日剂量、给药频率、肾功能不全时是否需要调整剂量、禁忌证、不良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对降压药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得到有效病例2 833例,男性1 730例,女性1 103例;年龄18~101岁,平均(61±18)岁;CKD分期为1期者314例(11.1%),2期526例(18.6%),3期1 117例(39.4%),4期423例(14.9%),5期453例(16.0%);高血压分级为1级者144例(5.1%),2级592例(20.9%),3级1 398例(49.3%),未分级699例(24.7%)。2 833例患者应用的口服降压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α/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和复方制剂其中单一用药者1 022例(36.1%),两药联用1 032例(36.4%),三药联用591例(20.9%),四药联用157例(5.5%),五药联用31例(1.1%)。各类降压药按用药品种计共用药6 038例次,居前3位者依次为CCB(35.11%,2 120例次),β受体阻滞剂(17.26%,1 042例次),利尿剂(16.23%,980例次)。单一用药者降压药选择基本合理,二、三、四、五药联用者使用不被指南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者分别占4.8%(50/1 032)、21.2%(125/591)、28.0%(44/157)和64.5%(20/31)。以血压达标率评估血压控制情况,采用血压<130/80 mmHg为达标标准,入院和出院时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1.2%(884/2 833)和29.5%(799/2 705);采用血压<140/90 mmHg为达标标准,入院和出院时血压达标率分别为53.6%(1 519/2 833)和64.4%(1 743/2 705)。2 833例患者中,共有903例患者(占31.9%)存在1 204例次用药不合理情况,居前3位者依次为日用药频率超过说明书规定(1 029例次,85.5%)、日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114例次,9.5%)和禁忌证用药(51例次,4.2%)。收集到2例降压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参与调查的6家医院CKD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情况基本合理,但在联合用药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存在超频率用药、超剂量用药、禁忌证用药和配合禁忌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高血压 降压药 安全性
原文传递
242例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病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任晓蕾 穆维静 +2 位作者 詹轶秋 张海英 冯婉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以临床实例出发探讨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9-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2例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病例中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抗... 目的:以临床实例出发探讨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9-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2例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病例中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等。大部分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有38例患者死亡。结论:多种药物可诱发药物相关性肺损害,临床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肺功能变化,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害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原文传递
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穆维静 任晓蕾 +1 位作者 张海英 冯婉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原因及常见致敏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我院1例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并通过检索1994-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综合文献报道以及我院...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原因及常见致敏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我院1例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并通过检索1994-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综合文献报道以及我院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共48例。100%的患者有用药史,97.9%患者出现了中高热,97.9%出现肝功能异常,18例谷丙转氨酶(ALT)超过正常上限10倍,22.9%出现肾功能异常,66.7%出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75%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有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时有发生,临床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病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穆维静 刘一 +1 位作者 黄婧 冯婉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年第3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关联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70~2013年国内外科技期刊数据库,对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文献中的患者年龄、性别、致 ADR 的药物、使用...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关联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70~2013年国内外科技期刊数据库,对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文献中的患者年龄、性别、致 ADR 的药物、使用方法、联合用药、使用时间、是否再次使用、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等资料。结果:共检索到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病例报告27例,其中有19例是单用一种药物引起的,其余8例都是联合用药引起;15例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发生在用药后1个月至1年内;剂量及累计摄入剂量均与胰腺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大部分病例症状缓解,其中2例死亡。结论:他汀类药物引起胰腺炎少见,但当患者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怀疑有胰腺炎症状时,提示临床医师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胰腺炎 不良反应 分析
原文传递
氟西汀致疑似5-羟色胺综合征
10
作者 穆维静 任晓蕾 +1 位作者 张海英 冯婉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23-224,共2页
1例72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后出现脑卒中后抑郁口服氟西汀(20 mg/d)24个月。用药18个月后突然发生全身震颤,无其他伴发症状,1 d后自行缓解,不遗留任何不适。用药23个月时又出现2次相似的全身震颤发作。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例72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后出现脑卒中后抑郁口服氟西汀(20 mg/d)24个月。用药18个月后突然发生全身震颤,无其他伴发症状,1 d后自行缓解,不遗留任何不适。用药23个月时又出现2次相似的全身震颤发作。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检查除外痫性发作和特发性震颤,考虑为氟西汀所致疑似5-羟色胺综合征。停用氟西汀后患者未再出现震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发作性震颤 5-羟色胺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