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鞘内注射人参皂苷Rg_1对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谷氨酸转运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穆艳月 景原媛 于泳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不同剂量人参皂苷Rg1对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excitatory amino-acid transporter1,EAAT1)即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表达的影响,进以探...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不同剂量人参皂苷Rg1对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excitatory amino-acid transporter1,EAAT1)即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表达的影响,进以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吗啡耐受影响的机制。方法鞘内置管成功并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10μL(NS组),吗啡10μg(M组),吗啡10μg加人参皂苷Rg150μg(MG50组)、100μg(MG100组)、200μg(MG200组)和单独人参皂苷Rg1100μg(G100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吗啡每日2次,不同剂量人参皂苷Rg1每日1次,连续7天。动态检测各组大鼠50%机械缩爪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给药后第7天处死大鼠,取脊髓L3~L5节段,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GLAST表达水平。结果 M组在给药后第1、3天PWT显著高于NS组(P<0.05),随着用药天数增加,M组PWT逐渐缩短,到第7天与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志吗啡耐受的形成。MG100组PWT也呈下降趋势,但明显缓于M组(P<0.05)。G100组PWT高于NS组(P<0.05)。与NS组相比,M组脊髓背角GLAST表达下调(P<0.01),与M组比较,MG100组和G100组脊髓背角GLAST表达上调(P<0.05)。结论关节炎大鼠单独应用人参皂苷Rg1有轻微的镇痛作用,鞘内给予人参皂苷Rg1100μg有延缓吗啡耐受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LAST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吗啡 药物耐受性 佐剂性关节炎 谷氨酸 天冬氨酸转运体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l对炎性痛大鼠吗啡耐受时脊髓背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景原媛 穆艳月 于泳浩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l对炎性痛大鼠吗啡耐受时脊髓背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80~320g,采用右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制备炎性痛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2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6)...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l对炎性痛大鼠吗啡耐受时脊髓背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80~320g,采用右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制备炎性痛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2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6):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吗啡耐受组(M组)、人参皂甙Rgl组(G组)及吗啡复合人参皂甙Rgl组(MG组)。致炎后3d时M组、G组及MG组分别鞘内注射吗啡10μg、人参皂甙Rgl100μg及吗啡10μg+人参皂甙Rgl100μ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吗啡2次/d,人参皂甙Rgl1次/d,连续7d。分别于致炎前(T1)、鞘内给药前1d(T2)、给药1、3、5、7d(T3-6)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PWT)。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L3-5,节段脊髓组织,采用TUNEL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计算脊髓背角细胞凋亡率。结果与,T1时比较,4组T2-6时PWT降低(P〈0.01);与T2时比较,M组T3.4时PWT升高,G组和MG组T3-6时PWT升高(P〈0.05);与C组比较,M组和MG组PWT和脊髓背角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G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MG组PWT升高,脊髓背角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甙Rgl预防吗啡耐受形成的机制与降低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药物耐受性 吗啡 关节炎 实验性 细胞凋亡 脊髓
原文传递
阴道镜下阴道镜下R-WAY系统诊断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艳 谷彦军 +1 位作者 杨玉芳 穆艳月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9期744-746,751,共4页
【目的】探讨R-WAY诊断系统在阴道镜下诊断宫颈高级别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其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行阴道镜检查并经病理活检的病例390例,分别应用R-WAY系统和ASCCP2017标准判读检查结果,并比较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 【目的】探讨R-WAY诊断系统在阴道镜下诊断宫颈高级别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其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行阴道镜检查并经病理活检的病例390例,分别应用R-WAY系统和ASCCP2017标准判读检查结果,并比较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选取经病理确诊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浸润癌(HSIL+)的病例122例和低级别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病例89例,计数HSIL+和LSIL病变基底部血管密度及血管直径。【结果】R-WAY系统和ASCCP2017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1.80%和69.67%、89.55%和88.80%、80.00%和73.91%、96.00%和86.54%、81.35%和58.47%、90.26%和82.82%,其中R-WAY系统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ASCCP2017标准(P<0.001)。HISL+组和LSIL组病变基底部血管密度分别为(8.06±3.42)和(5.76±2.91)个/HPF、血管直径分别为(21.91±6.67)和(15.27±3.83)μm,HSIL+组均显著高于LSIL组(P=0.000)。伴有乳头状结构的LSIL组血管密度和血管直径分别为(9.50±1.68)和(19.73±4.79)μm,二者与HSIL+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WAY诊断系统可用于阴道镜下诊断宫颈HSIL+,HSIL+病变基底部血管改变是其理论依据之一,病变局部具有乳头状结构可能是阴道镜下过诊HSIL+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R-WAY 诊断系统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