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个娃娃菜品种在天祝县高海拔冷凉灌区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8
1
作者 孙艳霞 聂战声 +3 位作者 王道霞 马其彪 董立盛 窦尚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6-27,共2页
在天祝县高海拔冷凉灌区条件下,对3个娃娃菜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娃娃菜新品种金宝黄的风味、株型、紧实度以及产量、商品率、净菜率等性状均优于其它品种。
关键词 娃娃菜 品种对比 冷凉灌区 天祝县
下载PDF
新型钢架结构日光温室在高寒地区的性能观测 被引量:4
2
作者 聂战声 董立盛 +2 位作者 窦尚 马其彪 雷成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39-41,共3页
对新型钢架结构日光温室的保温、抗压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温室采光性能好、抗大风、抗雪压,但蓄热保温性能不及土墙温室。建议在高寒地区以喜凉蔬菜为主,尽量不要选用越冬茬。
关键词 新型温室 保温性 抗压能力 性能 高寒地区
下载PDF
硫铝酸钙在低铁水泥熟料中的二次形成
3
作者 窦尚 黎学润 沈晓冬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2,共7页
主要研究硫铝酸钙(C_4A_3$)在低铁水泥熟料中的二次形成过程,以找到最佳配方及烧成制度,使得硫铝酸钙在低铁水泥体系中得以共存。利用X线衍射(XRD)结合Rietveld定量方法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研究了SO_3含量、烧成制度对硫... 主要研究硫铝酸钙(C_4A_3$)在低铁水泥熟料中的二次形成过程,以找到最佳配方及烧成制度,使得硫铝酸钙在低铁水泥体系中得以共存。利用X线衍射(XRD)结合Rietveld定量方法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研究了SO_3含量、烧成制度对硫铝酸钙形成的影响,以及熟料中各物相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低铁情况下,C_3S较难形成。由于一次烧成过程中硫的损失以及自身中间相含量低,难以结合硫,故不易形成C_4A_3$。而熟料掺CaSO_4后进行二次热处理可获较好的效果。研究发现硫铝酸钙在低铁水泥体系中的形成温度区间为1 050~1 270℃,温度继续升高将会迅速分解,最佳处理制度是1 250℃保温处理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硫 硫铝酸钙 低铁水泥 形成过程
下载PDF
天祝县冷凉灌区羽衣甘蓝引种观察初报
4
作者 孙艳霞 聂战声 +3 位作者 王道霞 马其彪 董立盛 窦尚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9-30,共2页
在高海拔冷凉灌区起垄覆黑膜栽培条件下,观察了引进的6个羽衣甘蓝新品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在海拔2451m冷凉灌区露地条件下均可正常商品成熟,株型生长旺盛、丰满,折合产量27633~31800kg/km^2。
关键词 冷凉灌区 羽衣甘蓝 新品种 引种观察 天祝县
下载PDF
天祝县日光温室韭菜越冬茬栽培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道霞 董立盛 窦尚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71-72,共2页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高寒阴湿山区,气候冷凉,无霜期较短,霜冻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露地蔬菜生长期较短,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近年来,天祝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果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改变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蔬菜栽培...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高寒阴湿山区,气候冷凉,无霜期较短,霜冻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露地蔬菜生长期较短,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近年来,天祝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果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改变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品种单一的现状,我们于2011年在天祝县华藏寺镇岔口驿村,高原农业科技示范园日光温室引进种植韭菜品种胜利雪韭,通过对生育期进行人为调控,将韭菜上市时间控制在“元旦”、“春节”期间,产量可达6.21万kg/hm2,产值约37.27万元/hm2。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蔬菜 越冬茬栽培 天祝县 韭菜 技术 高寒阴湿山区 农业科技示范园 经济效益
下载PDF
3个胡萝卜新品种在天祝县高海拔冷凉灌区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齐万福 唐平基 +3 位作者 马其彪 窦尚 董立盛 刘桂兰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11期24-25,共2页
在天祝县高海拔冷凉灌区,对引进的3个胡萝卜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结果表明,牛顿F1折合产量为47 569 kg/hm2,商品率82.1%,综合性状好,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推广,幕田佳参折合产量为57 954 kg/hm2,商品率79.3%,可作为加工型品种推广。
关键词 冷凉灌区 胡萝卜 引种 天祝县
下载PDF
不同保护措施对新栽葡萄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7
作者 董立盛 陵军成 窦尚 《青海农林科技》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试验在干旱荒漠区,对新定植的红地球葡萄苗采用套袋、土袋、土堆3种保护处理,都显著提高了成活率、主梢长度、主梢地径。4月1日定植的苗木,生长80d和160d的调查结果都表现为土袋保护措施较好,而5月1日定植的苗木,套袋保护措施则表现... 本试验在干旱荒漠区,对新定植的红地球葡萄苗采用套袋、土袋、土堆3种保护处理,都显著提高了成活率、主梢长度、主梢地径。4月1日定植的苗木,生长80d和160d的调查结果都表现为土袋保护措施较好,而5月1日定植的苗木,套袋保护措施则表现较好。3种保护措施与对照间都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但3种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葡萄苗木 保护措施 成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