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诺曼·梅勒的写作技巧与艺术风格 被引量:1
1
作者 窦庆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在作品中大胆创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享誉文坛的小说:“非小说”的问世,开创了美国新闻体文学的先河;“后现代派小说”代替传统形式是其创作史上的一次戏剧性转变;以超然态度客观转述的记...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在作品中大胆创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享誉文坛的小说:“非小说”的问世,开创了美国新闻体文学的先河;“后现代派小说”代替传统形式是其创作史上的一次戏剧性转变;以超然态度客观转述的记实小说使写作风格又发生了变化,在文坛和传媒界博得好评如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手法 现实主义 后现代派 记实小说
下载PDF
新新闻主义作品《夜幕下的大军》写作技法的小说化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窦庆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在阐述新、旧新闻主义差别的基础上,以《夜幕下的大军》中小说化写作技法为例,分析其新新闻特征,指出新新闻主义因时而生,以质而胜,最后论述其作为新新闻主义作品所具有的形式和内容价值。
关键词 新新闻主义 《夜幕下的大军》 写作技法小说化
下载PDF
《裸者与死者》的存在主义表现 被引量:2
3
作者 窦庆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5-128,共4页
美国当代作家诺曼.梅勒的成名作《裸者与死者》,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题材,却表现了比战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梅勒通过危及自身的异己力量、没有目标和追求的虚无主义以及充满绝望和恐惧的悲观主义三个方面,践行了存在主义文学的... 美国当代作家诺曼.梅勒的成名作《裸者与死者》,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题材,却表现了比战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梅勒通过危及自身的异己力量、没有目标和追求的虚无主义以及充满绝望和恐惧的悲观主义三个方面,践行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思想。小说的存在主义表现,不仅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也对战后美国人民的心理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者与死者》 梅勒 存在主义
下载PDF
《刽子手之歌》中“刽子手”的双重含义解读
4
作者 窦庆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54-157,共4页
简要介绍了《刽子手之歌》的创作过程和故事梗概,分析了“刽子手”的双重含义,描述了主人公吉尔摩凄怆的心路历程,进而阐述了尊严对每个成员及整个人类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刽子手 双重含义 伸张正义 维护尊严
下载PDF
诺曼·梅勒笔下的爱情绝唱
5
作者 窦庆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7-50,共4页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完全以客观报道的手法在《刽子手之歌》中再现了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加里.吉尔摩和尼科尔的爱情过程经历了感官之爱、激情之爱和痛苦之爱这三个阶段,虽然两个人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是诺曼.梅勒通过这个真实的悲剧谱...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完全以客观报道的手法在《刽子手之歌》中再现了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加里.吉尔摩和尼科尔的爱情过程经历了感官之爱、激情之爱和痛苦之爱这三个阶段,虽然两个人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是诺曼.梅勒通过这个真实的悲剧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之爱 激情之爱 痛苦之爱 爱情绝唱
下载PDF
尼科尔——男性作家笔下悲哀的“第二性”——从《刽子手之歌》看诺曼·梅勒的创作意识
6
作者 窦庆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6-79,共4页
《刽子手之歌》是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重要作品,在小说中他根据真实故事塑造了尼克尔这一悲哀的“第二性”形象。在尼克尔身上既体现了作家的男性意识,表现在男性视角、男性叙事、男性话语三方面。同时作家又受到女性主义的影响,具有一... 《刽子手之歌》是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重要作品,在小说中他根据真实故事塑造了尼克尔这一悲哀的“第二性”形象。在尼克尔身上既体现了作家的男性意识,表现在男性视角、男性叙事、男性话语三方面。同时作家又受到女性主义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女性意识,从而表现出诺曼.梅勒复杂的创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之歌》 尼科尔 男性作家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英语词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7
作者 窦庆兰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76-77,共2页
文章强调了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传统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几种英语词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 语音 核心词 情景 多媒体
下载PDF
诺曼·梅勒成名作《裸者与死者》之象征、隐喻和讽刺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窦庆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7-49,共3页
美国当代作家诺曼·梅勒的成名作《裸者与死者》,真实再现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大众心理。小说中,象征、隐喻和讽刺手法是作家揭示小说主题的良好载体。梅勒用“军队”和“大山”分别象征强权势力和弱势群体;用隐喻的... 美国当代作家诺曼·梅勒的成名作《裸者与死者》,真实再现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大众心理。小说中,象征、隐喻和讽刺手法是作家揭示小说主题的良好载体。梅勒用“军队”和“大山”分别象征强权势力和弱势群体;用隐喻的手法赋予“裸者”和“死者”丰富的含义;用讽刺的手法表现了他对美国社会现状的不满。象征、隐喻和讽刺,不仅使小说的含义深刻、意味隽永,也赋予了《裸者与死者》永恒的文学魅力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 隐喻 讽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