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基化终产物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窦毓 刘乃丰 《中国微循环》 2004年第3期195-196,F003,共3页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组织因子 血糖
下载PDF
心房颤动ABC综合管理路径影响老年房颤缺血性卒中结局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黎黎 王伟 +1 位作者 窦毓 熊亚晴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病人中实施房颤综合管理(ABC路径)对缺血性卒中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29例新发缺血性卒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病人为病例组,匹配同期未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258例为对... 目的研究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病人中实施房颤综合管理(ABC路径)对缺血性卒中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29例新发缺血性卒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病人为病例组,匹配同期未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258例为对照组。按照性别一致、年龄±2岁进行1∶2的频数匹配。比较2组病人房颤的管理情况、基础情况、临床指标、共病及药物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BC路径对房颤病人缺血性卒中结局的影响。结果2组房颤管理方式,β受体阻滞剂、他汀药物、非维生素K拮抗剂使用率,血压、LDL-C水平,冠心病及既往卒中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冠心病、既往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DL-C后,与未抗凝管理的病人相比,抗凝管理的病人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降低63%(OR=0.37,95%CI:0.17~0.82),而ABC路径病人的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降低81%(OR=0.19,95%CI:0.08~0.47)。结论相比抗凝管理,ABC路径有进一步减少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缺血性卒中 ABC路径 抗凝管理
下载PDF
肾功能不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水平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敏 李凤丽 +2 位作者 窦毓 郭红梅 季鹏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Ⅱ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BP)控制水平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以医院为基础的随访观察研究,研究对象为2001年2月14日以来在江苏省老年医院就诊的CKDⅡ期的老年(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结局...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Ⅱ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BP)控制水平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以医院为基础的随访观察研究,研究对象为2001年2月14日以来在江苏省老年医院就诊的CKDⅡ期的老年(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结局变量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eGFR<60 ml·min^(-1)·1.73 m^(-2)(CKDⅢ期)为结局事件。自变量为研究对象的基线SBP控制水平,分析时将研究对象分为6个组,即S1(SBP<120 mmHg)、S2(120 mmHg≤SBP<130 mmHg)(参照组)、S3(130 mmHg≤SBP<140 mmHg)、S4(140 mmHg≤SBP<150 mmHg)、S5(150 mmHg≤SBP<160 mmHg)和S6(SBP≥160 mmHg)。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SBP控制水平与eGFR之间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入组381例,完成随访318例,随访率为83.46%。与参照组人群相比,其余各组人群由CKDⅡ期进展为Ⅲ期的风险显著增大,S1、S3、S4、S5、S6组HR值分别为2.67(95%CI:1.22~5.87)、2.78(95%CI:1.39~5.54)、2.49(95%CI:1.22~5.11)、4.02(95%CI:1.96~8.24)、3.59(95%CI:1.75~7.37)。女性相对于男性、年龄≥80岁人群相对于60~79岁人群更易发生肾功能减退。合并症中房颤为肾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2,95%CI:1.82~3.12,P<0.01)。结论:对于CKDⅡ期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将SBP控制在120~130 mmHg水平有助于延缓肾功能减退。合并房颤的CKDⅡ期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易进展为CKD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肾小球滤过率 收缩压
下载PDF
老年人心房颤动与衰弱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窦毓 熊亚晴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650-654,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70岁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3.7%~4.2%,超过80岁房颤患病率可高达10%~17%[1]。因房颤可导致脑梗死、心力衰竭等,老年房颤病人的卒中死亡风险、心血管死亡风险及...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70岁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3.7%~4.2%,超过80岁房颤患病率可高达10%~17%[1]。因房颤可导致脑梗死、心力衰竭等,老年房颤病人的卒中死亡风险、心血管死亡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均较非房颤者显著增加[2]。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临床症状群,通常表现为多个器官系统的生理能力下降,导致对应激的易感性增加,当发生应激事件(如急性疾病)时,衰弱人群易发生功能迅速恶化,导致跌倒、失能、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风险显著增加[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风险 全因死亡 急性疾病 心房颤动 器官系统 房颤者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2000年和2017年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田思雨 王志勇 +1 位作者 窦毓 徐斐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变化,为制定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2000年和2017年横断面调查的代表性数据进行分析,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主要研究变量... 目的了解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变化,为制定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2000年和2017年横断面调查的代表性数据进行分析,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主要研究变量为自报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对象中自报高血压病人的比例)、新检出高血压患病率(现场调查中检测出的高血压病人的比例)及总体高血压患病率(自报高血压患病率和新检出高血压患病率的合计)。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代人口学分布特征、患病率及不同人口学特征间患病率的差异。结果2000年和2017年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高血压总体患病率粗率分别为52.9%和65.8%(P<0.05)。两个年份中总体患病率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自报患病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而新检出患病率则呈下降趋势(P<0.05)。两个年份中男女性自报患病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0~79岁人群自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随时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结论南京市城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随时间上升显著,需要重点关注男性、70岁以上、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患病率 流行特征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影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樊垚 顾刘宝 +2 位作者 唐伟 杨俊 窦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0-1823,1833,共5页
目的:因他汀类药物在年龄≥75岁老年人群中的心血管一级预防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关注他汀用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自2010年起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自... 目的:因他汀类药物在年龄≥75岁老年人群中的心血管一级预防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关注他汀用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自2010年起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自愿参与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China Staged Diabetes Targeting Management,SDTM)的T2DM患者。截止2017年12月对4285例T2DM患者随访7.4年,随访期间基线年龄≥75岁患者共发生死亡事件172例。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1匹配,选择165例随访期间未死亡T2DM患者为对照。一般人口学信息、疾病史和用药史由护士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他汀用药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在总人群中他汀与死亡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在校正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他汀用药未降低T2DM患者总体死亡风险(OR 0.61,95%CI 0.36~1.01)。进一步按性别、冠心病疾病史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达标情况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仅在女性人群中,他汀用药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OR和95%CI分别为0.538和0.256~1.131,校正影响因素后OR(95%CI)为0.36(0.15~0.85),P<0.05。结论:在老年T2DM人群中他汀药物的使用并没有明显降低死亡风险,但是可能由于女性人群激素的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降低该人群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老年 T2DM 死亡风险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以“社区高血压小屋”为支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践与衍生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崔春 刘世晴 +7 位作者 莫永珍 王屹 郭红梅 窦毓 马东超 蔡静波 朱军 朱玫玉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9年第12期1622-1623,1626,共3页
目的:探讨在构建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区域内同质化护理服务的实践模式。方法:依托“社区高血压小屋”区域信息化标准管理项目,通过区域间护理实践,有效促进区域间护理服务的同质化。结果:区域间高血压护理服... 目的:探讨在构建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区域内同质化护理服务的实践模式。方法:依托“社区高血压小屋”区域信息化标准管理项目,通过区域间护理实践,有效促进区域间护理服务的同质化。结果:区域间高血压护理服务得到有效复制、顺畅运行,探索出同质化护理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结论:同质化护理服务可以依托互联网工具进行有效实践,并提出互联网+护理服务衍生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小屋 互联网 护理 衍生服务
下载PDF
75岁以上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阿兹夫定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智俊娜 吴玲 +2 位作者 谈震 窦毓 曲国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2208-2213,共6页
目的探讨阿兹夫定治疗75岁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例系统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应用阿兹夫定治疗的≥75岁COVID-19患者病例资料,对阿兹夫定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 目的探讨阿兹夫定治疗75岁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例系统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应用阿兹夫定治疗的≥75岁COVID-19患者病例资料,对阿兹夫定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名称、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关联性评价等)以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7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28例(37.8%)。28例患者中,消化系统症状者20例(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10例、腹泻7例、恶心呕吐2例、淀粉酶升高1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6例(血小板升高),泌尿系统(肌酐升高)3例,心血管系统症状(心动过速)2例,电解质紊乱1例;其中2例患者同时出现2个系统症状,分别为消化系统合并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合并心血管系统以及2例患者发生消化系统2个症状。发生1级不良反应26例(92.8%),2级1例(3.6%),严重不良反应患者1例(3.6%)。其中2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1例为不能耐受恶心呕吐停药,1例为严重肝功能损伤停药。结论阿兹夫定治疗75岁以上老年COVID-19患者安全性较好,主要表现为轻微的消化系统症状,以肝功能异常、腹泻较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老年患者 阿兹夫定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