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P不整合双地层结构”的压实—离心流渗滤作用与油气富集——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祥超 齐洪岩 +3 位作者 陈扬 窦洋 郭华军 彭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0-982,共13页
为探讨大气淡水对不整合面上覆地层的渗滤效应,利用地震—地质综合剖面、储层物性、油—水等流体地球化学参数及试油、试采等资料,综合分析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地层结构及压实—离心流分布特征,揭示了在“T/C‑P不整合双地层结构”控制下,... 为探讨大气淡水对不整合面上覆地层的渗滤效应,利用地震—地质综合剖面、储层物性、油—水等流体地球化学参数及试油、试采等资料,综合分析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地层结构及压实—离心流分布特征,揭示了在“T/C‑P不整合双地层结构”控制下,大气淡水通过压实—离心流方式对T/P不整合面上覆地层进行垂向渗滤,导致玛东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充注程度较低。结果表明:玛东斜坡区T/P不整合面之上的百口泉组压实—离心流渗滤带的流体势方向与重力势方向相反,其成因与百口泉组底部富泥砂砾岩岩相及伴生的润湿水相的毛细管自吸作用密切相关;大气淡水主要沿着T/P不整合面之上百口泉组富泥砂砾岩内部的微细孔喉向上渗滤,形成自下而上流动的压实—离心流;压实—离心流垂向渗滤深度约为45 m,平面延伸距离约为28 km;压实—离心流的逆重力势方向流动特征导致百口泉组油气充注程度整体较低,油气主要富集于砂层组中上部物性较优的贫泥砂砾岩储层中。最后,“根据T/C‑P不整合双地层结构”的压实—离心流渗滤作用与油气富集特征确定百口泉组油层测井定量识别标准为lgRT>1.4Ω·m(电阻率RT>25Ω·m)、纵波阻抗IMP<9000 g·cm^(−3)·m·s^(−1);利用RT‑IMP联合约束油层定量预测图板预测了夏子街扇东翼(面积为98 km^(2))、玛东盐北扇(面积为104 km^(2))两个油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东斜坡区 百口泉组(T_(1)b) T/P不整合面 T/C不整合面 压实—离心流 重力—向心流 毛细管自吸作用
下载PDF
含浊沸石砂砾岩储层预测标准及潜在油气富集区优选——以玛湖凹陷东斜坡下乌尔禾组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孟祥超 陈扬 +5 位作者 谢义林 郭华军 罗鑫 窦洋 卢红刚 郭治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3,I0001,共14页
浊沸石是准噶尔盆地二叠系砂砾岩储层常见的胶结物,成岩成储作用复杂。以玛湖凹陷东斜坡下乌尔禾组为例,分析岩心、铸体薄片资料,采用X线衍射、电子探针能谱及RT—DEN联合约束反演等方法,构建含浊沸石砂砾岩储层测井定量识别图版,优选... 浊沸石是准噶尔盆地二叠系砂砾岩储层常见的胶结物,成岩成储作用复杂。以玛湖凹陷东斜坡下乌尔禾组为例,分析岩心、铸体薄片资料,采用X线衍射、电子探针能谱及RT—DEN联合约束反演等方法,构建含浊沸石砂砾岩储层测井定量识别图版,优选浊沸石溶孔砂砾岩储层油气富集区。结果表明:对于更靠近研究区湖盆中心的P 2 w 31油层,规模浊沸石溶孔储层的发育程度及油气富集条件更佳。含浊沸石砂砾岩储层预测标准为电阻率不小于20.0Ω·m,密度不大于2.46 g/cm^3,按照“垂向上,累计含浊沸石砂砾岩储层厚度大于6 m;平面上,单块面积大于40 km 2;含浊沸石砂砾岩储层厚度—主成藏期古鼻凸—通源断裂综合配置佳”的约束原则,P 2 w 31油层优选规模浊沸石溶孔油气富集区块4个、总面积201 km 2。其中,B、C区块为Ⅰ类潜在油气富集区;A区块西侧低井控区及D区块为Ⅱ类潜在油气富集区。该结果为玛湖凹陷斜坡区及其他盆地浊沸石溶孔储层定量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下乌尔禾组 浊沸石 砂砾岩储层 预测标准 油气富集区 离子交换性能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砂质碎屑流砂体新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厚刚福 曾德龙 +7 位作者 牛志杰 王力宝 宋兵 郭华军 单祥 窦洋 李亚哲 彭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49,共9页
为了弄清准噶尔盆地凹陷区是否发育有效砂体、岩性圈闭是否落实,基于岩心观察、重矿物分析、储层表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盆地盆1井西凹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以下简称三二段)古地貌、沉积微相、储层性质和含油气性,评... 为了弄清准噶尔盆地凹陷区是否发育有效砂体、岩性圈闭是否落实,基于岩心观察、重矿物分析、储层表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盆地盆1井西凹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以下简称三二段)古地貌、沉积微相、储层性质和含油气性,评价了砂质碎屑流砂体的岩性圈闭条件,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三工河组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盆1井西凹陷周缘三二段发育坡折带,坡折带之上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在燕山期构造活动的触发下,滑塌至坡折带之下的半深湖形成砂质碎屑流砂体;②砂质碎屑流砂体厚度大,垂向上具有“泥包砂”结构,侧向与前缘相砂体之间存在泥质分隔带,封堵条件较好,岩性圈闭条件优越;③砂质碎屑流砂体储层物性好,属于中等—较好的储集层,砂质碎屑流砂体整体含油气性较好。结论认为:①准噶尔盆地三工河组发育砂质碎屑流砂体,岩性圈闭条件优越,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②基于该研究成果,通过新钻井已取得了油气勘探重大突破,证实坡折带之下砂质碎屑流砂体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该区下一步最有利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盆1井西凹陷 早侏罗世三工河期 砂质碎屑流 岩性圈闭 油气勘探有利区
下载PDF
现代碱湖对玛湖凹陷风城组沉积环境的启示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力宝 厚刚福 +6 位作者 卞保力 李亚哲 窦洋 尤新才 郭华军 徐洋 邹志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3-922,共10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沉积环境,通过现代碱湖和主要碱矿进行调研,系统梳理了现代碱湖沉积特征,并与风城组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现代碱湖沉积对玛湖凹陷风城组沉积环境具有可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风... 为了进一步了解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沉积环境,通过现代碱湖和主要碱矿进行调研,系统梳理了现代碱湖沉积特征,并与风城组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现代碱湖沉积对玛湖凹陷风城组沉积环境具有可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风城组沉积期为一大型碱湖盆地,与世界上典型碱湖特征基本相近,自生矿物、沉积组合与演化过程大致相同,为形成于半干旱气候环境的闭流盆地,含碱层段一般为浅水环境成因,是碳酸盐型湖水蒸发浓缩的产物,与碱层互层的暗色细粒岩石不全为深水沉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二叠系 风城组 碱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侏罗系喀拉扎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司学强 袁波 +5 位作者 彭博 冀冬生 郭华军 唐雪颖 窦洋 李亚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9-398,共10页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深层储集层特征,在露头剖面观测基础上,结合录井、微量元素及重矿物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喀拉扎组沉积相标志、沉积相类型、物源方向、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开展研究。研究区喀拉扎组主要发育冲积扇...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深层储集层特征,在露头剖面观测基础上,结合录井、微量元素及重矿物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喀拉扎组沉积相标志、沉积相类型、物源方向、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开展研究。研究区喀拉扎组主要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相,平面上发育3个大型沉积体系,自西至东分别是齐古断褶带中段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齐古断褶带东段头屯河地区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阜康断裂带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纵向上,喀拉扎组表现为进积沉积序列,自下而上发育4个沉积旋回。喀拉扎组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主要受侏罗纪晚期天山造山带活动的控制,3个大型沉积体系在盆地内部形成了厚度超过200m的砂岩储集层,特别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分选好,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可与深层大型背斜构造相匹配,成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南缘冲断带 侏罗系 喀拉扎组 冲积扇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坳陷湖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一砂组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厚刚福 王力宝 +8 位作者 宋兵 曾德龙 贾开富 窦洋 李亚哲 彭博 郭华军 邹志文 司学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19-2531,共13页
为了明确坳陷湖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认识沉积体系展布规律,优选下一步勘探领域,以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为例,采用地层厚度法恢复了古地貌,细化了古地貌单元,并通过岩芯观察,识别了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古地... 为了明确坳陷湖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认识沉积体系展布规律,优选下一步勘探领域,以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为例,采用地层厚度法恢复了古地貌,细化了古地貌单元,并通过岩芯观察,识别了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古地貌单元与沉积微相叠合分析,提出了坳陷湖盆沉积期古地貌对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和岩性圈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中部三工河期为隆凹相间的古地貌格局,具有水下古低凸、水下古沟槽、古坡折和水下古平台等4类古地貌单元,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席状砂和砂质碎屑流微相。水下古沟槽充填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水下古低凸主体部位发育分流间湾相泥岩,古坡折之下的水下古平台发育砂质碎屑流砂体。水下古低凸翼部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向低凸方向超覆尖灭,水下古平台发育的砂质碎屑流砂体呈“泥包砂”结构,储层性质较优,岩性圈闭条件好,成藏条件优越,为下一步最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三工河组 古地貌 沉积体系 岩性圈闭
下载PDF
玛湖凹陷斜坡区KE89—MAh9古鼻凸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孟祥超 王小军 +3 位作者 陈扬 齐洪岩 窦洋 王爱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228,I0009,I0010,共14页
为探索玛湖凹陷斜坡区主扇之间低勘探程度区的油气勘探潜力及成藏模式,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在黄羊泉扇和克拉玛依扇之间新发现了KE89—MAh9二叠系古鼻凸;参考露头剖面,利用断层生长指数、地震时间切片、AE法声发射最大古应力值测定... 为探索玛湖凹陷斜坡区主扇之间低勘探程度区的油气勘探潜力及成藏模式,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在黄羊泉扇和克拉玛依扇之间新发现了KE89—MAh9二叠系古鼻凸;参考露头剖面,利用断层生长指数、地震时间切片、AE法声发射最大古应力值测定、FMI测井最大古应力方向测定等多种地球物理手段,综合分析古鼻凸的成因及演化过程;明确古鼻凸对三叠系百口泉组一段(T_1b_1)沉积及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古鼻凸顶面为T/P区域不整合面,由F1、F2两条同沉积逆冲断层夹持控制,由晚海西期近东西向逆冲推覆作用形成,最终受早印支期近南北向右行走滑作用改造而定型;古鼻凸南翼下倾部位T_1b_1段新发现"超覆线—迎烃面—通油源断层"配置条件良好的潜在油气富集区63.4km^2/12块,揭示了玛湖凹陷斜坡区存在地层超覆圈闭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KE89-MAh9古鼻凸 尖灭线 同沉积逆冲断层 地层超覆圈闭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白垩系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充填模式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厚刚福 宋兵 +9 位作者 陈扬 王力宝 曾德龙 贾开富 窦洋 李亚哲 陈希光 彭博 郭华军 邹志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82,共9页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是否发育低位体系域砂体、低位体系域砂体是否具有勘探潜力,对阜康凹陷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砂体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底...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是否发育低位体系域砂体、低位体系域砂体是否具有勘探潜力,对阜康凹陷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砂体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为三级层序界面,且阜康凹陷沉降中心附近发育多级坡折,为低位体系域砂体发育创造了条件,并提出大型坳陷湖盆坡折之下发育多期低位体系域砂体,岩性圈闭条件优越。低位体系域砂体厚度大、面积广、储层优,侧向封堵条件优越,且研究区发育深层和浅层两组断裂,在垂向上构成“Y”形组合,可沟通烃源岩和低位体系域砂体,证实研究区低位体系域砂体成藏条件优越,为下一步岩性油藏最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凹陷 清水河组 低位体系域 岩性圈闭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煤系砂岩储层粒度定量评价图版建立及油气富集区预测——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Aih12井区八道湾组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孟祥超 陈扬 +3 位作者 谢天寿 王爱霞 郭友哲 窦洋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5,共11页
为明确煤系薄层砂岩储层油气富集区展布,利用"地质主因分析—测井图版界定—地震定量预测"研究思路,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Aih12井区八道湾组为例,分析研究区16口井183个岩心样品的粒度刻度(岩心—铸体薄片交互验证)—... 为明确煤系薄层砂岩储层油气富集区展布,利用"地质主因分析—测井图版界定—地震定量预测"研究思路,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Aih12井区八道湾组为例,分析研究区16口井183个岩心样品的粒度刻度(岩心—铸体薄片交互验证)—测井归位,比较不同粒度储层塑性岩屑体积分数及压实减孔效应,建立基于自然伽玛曲线的煤系砂岩储层定量评价图版并预测油气富集区。结果表明:粒度为煤系砂岩储层质量的关键控制因素,物性、含油性较优的高效储层主要为粒度较粗的(含砾)粗砂岩和(粗)中砂岩;根据砂岩界定标准(38<GR≤80API)、高效储层界定标准(38<GR≤51API),通过自然伽玛曲线反演实现砂地比、高效储层平面展布预测,综合适中砂地比、高效储层和良好烃源岩—储层沟通条件等油气富集要素,优选A-F共6块油气富集区,累计面积为44.8km2,为准噶尔盆地及其他盆地煤系砂岩高效储层定量评价及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斜坡区 八道湾组 煤系砂岩储层 砂地比 高效储层 通油源断裂 评价图版 油气富集区
下载PDF
不同古地貌单元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特征及其意义——以准噶尔盆地夏盐地区三工河组二段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厚刚福 孙靖 +6 位作者 王力宝 李亚哲 李啸 沈金龙 窦洋 陈扬 韩守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5-833,共9页
为详细解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特征,探讨其岩性圈闭意义,采用多参数分析方法,对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育于不同古地貌单元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由于物性存在差异而对岩性圈闭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为详细解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特征,探讨其岩性圈闭意义,采用多参数分析方法,对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育于不同古地貌单元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由于物性存在差异而对岩性圈闭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三工河组二段发育古低凸和古沟槽2种古地貌单元,古沟槽发育反旋回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低凸翼部发育正旋回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正旋回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自下而上逐渐变差,在侧向对反旋回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储集体构成侧向遮挡,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性圈闭模式,将该模式应用到油田预探井井位部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三工河组 水下分流河道 正旋回 反旋回 岩性圈闭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祥 何文军 +4 位作者 郭华军 邹志文 陈希光 窦洋 彭博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36,共12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型页岩油资源丰富,是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研究了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的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特征及其相互关...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型页岩油资源丰富,是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研究了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的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包括粉砂岩类、泥页岩类、白云岩类等3类岩石;储集空间类型有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泄水缝、层理缝和构造缝;不同类型岩石经受的成岩作用有变化,导致了差异化的储集空间发育特征。认为以微米级残余粒间孔及长石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粉砂岩类物性最好,孔隙结构最优,是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最重要的“甜点”储层类型。风城组储层中普遍含凝灰质火山物质,火山玻璃的脱玻化与重结晶形成的晶间孔以及构造活动造成的破裂缝在3类岩石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造成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常具有孔-缝双重介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储集空间 成岩作用 风城组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散热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宇 李克彬 +3 位作者 窦洋 杨国涛 朱婉莹 郑权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18期19-20,共2页
在我国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半导体激光器所应用的功率逐渐升高,所以相应引发的散热情况成为了目前阻碍半导体激光器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原因.由于机器芯片的升温最终会使得激光器的工作性能不断降低,想要使得半导体激光器能够在大功率的工作... 在我国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半导体激光器所应用的功率逐渐升高,所以相应引发的散热情况成为了目前阻碍半导体激光器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原因.由于机器芯片的升温最终会使得激光器的工作性能不断降低,想要使得半导体激光器能够在大功率的工作原理下依旧保持持续稳定的工作性能,就只能让芯片的工作得到很好的散热,经过对半导体激光器中的芯片升温现象对半导体激光器各项功能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了芯片升温对半导体激光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半导体激光器在芯片升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 半导体激光器 方法
下载PDF
基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砂砾岩储层预测——以中拐—玛南地区上乌尔禾组为例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亚哲 王力宝 +3 位作者 郭华军 单祥 邹志文 窦洋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42,共9页
准噶尔盆地中拐—玛南地区上乌尔禾组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砂砾岩,具有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低的特点。砂砾岩储层的关键控制因素为泥质含量,根据泥质含量对上乌尔禾组砂砾岩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含泥砂... 准噶尔盆地中拐—玛南地区上乌尔禾组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砂砾岩,具有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低的特点。砂砾岩储层的关键控制因素为泥质含量,根据泥质含量对上乌尔禾组砂砾岩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含泥砂砾岩和富泥砂砾岩。利用单一的测井曲线难以有效识别研究区的泥质含量,根据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利用中子测井曲线和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的幅度差来拟合砂砾岩储层泥质含量曲线,再经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来预测砂砾岩优质储层的平面展布,实现了砂砾岩储层的定量化预测。经过钻井证实,这一方法预测结果符合率较高,油气显示良好,展示了本区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砂砾岩 泥质含量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上乌尔禾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致密油源储配置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厚刚福 宋兵 +5 位作者 倪超 陈薇 王力宝 窦洋 李亚哲 彭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8-1085,共8页
为查明源储配置对致密油富集的影响,优选下一步致密油潜在有利区,在岩心和薄片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地球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微米CT等测试,对川中地区大安寨段烃源岩和致密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已知油藏解剖,对大安寨段致密油源储配置... 为查明源储配置对致密油富集的影响,优选下一步致密油潜在有利区,在岩心和薄片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地球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微米CT等测试,对川中地区大安寨段烃源岩和致密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已知油藏解剖,对大安寨段致密油源储配置类型和平面展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源储互层式和上源下储式配置关系最有利于致密油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大安寨段发育旁生侧旁生侧储储式、源储互层式和上源下储式等3种源储配置,烃源岩为最大湖泛期泥页岩,有机质含量0.54%~2.32%,干酪根类型以腐泥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溶蚀孔洞和基质孔隙,分别发育于厚层介壳灰岩和中—薄层泥质介壳灰岩中,孔隙度0.38%~6.82%,平均1.67%,渗透率多低于0.1×10^(-3)μm^(2),为特低孔致密储层。现有勘探实践证明油田源储配置关系以源储互层式和上源下储式为主,秋林、仪陇、渠县、李渡和广安地区以该类源储配置关系为主,为下一步致密油潜在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大安寨段 四川盆地 烃源岩 源储配置 致密油
下载PDF
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成因——以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单祥 郭华军 +1 位作者 陈希光 窦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7,共9页
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储集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八道湾组储集层致密化机理。结果表明... 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储集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八道湾组储集层致密化机理。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储集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填隙物含量和高塑性岩屑含量的特征,经历了强压实作用、弱胶结作用和普遍的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强是八道湾组储集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因素,而八道湾组煤系酸性成岩流体造成的强流体压实效应,以及高塑性岩屑含量造成的强静岩压实效应是导致八道湾组强压实作用的主要原因;中粗砂岩—粗砂岩塑性岩屑含量低,虽然流体压实效应较强,但静岩压实效应弱,储集层物性好,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莫北凸起 莫索湾凸起 侏罗系 八道湾组 致密砂岩储集层 压实作用
下载PDF
玛南斜坡区风城组致密油藏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单祥 窦洋 +3 位作者 晏奇 陈希光 彭博 易俊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4-713,共10页
通过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高压压汞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斜坡区二叠系风城组二段致密油藏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岩相类型、孔隙类型以及孔隙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风城组为封闭咸化湖盆沉积,由陆源碎屑、火山... 通过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高压压汞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斜坡区二叠系风城组二段致密油藏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岩相类型、孔隙类型以及孔隙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风城组为封闭咸化湖盆沉积,由陆源碎屑、火山碎屑和自生矿物按不同比例混积形成的储集层,按照沉积构造、岩石组分和粒度,将储集层岩相划分为块状石灰质中—细砂岩相、块状白云质细砂岩相、纹层状白云质粉砂岩相和纹层状白云质泥岩相4类优势储集岩相;储集层孔隙类型有残余粒间孔、火山碎屑溶孔、矿物晶间孔、裂缝等,不同类型储集层孔隙直径和喉道半径差异较大。优势储集岩相是优质储集层形成的基础,溶蚀作用决定次生孔隙的形成,火山灰脱玻化形成长英质胶结物加剧储集层致密化,裂缝发育是油气高产的必要条件。研究区块状石灰质中—细砂岩相和块状白云质细砂岩相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细粒火山灰含量相对较低,物性和孔隙结构较好,是较优质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玛南斜坡区 风城组 致密油藏 储集层 岩相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新疆吐哈盆地鲁克沁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司学强 李亚哲 +1 位作者 王少霞 窦洋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3-814,共12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对吐哈盆地鲁克沁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相标志、物源方向、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梧桐沟组沉积时期,鲁克沁地区湖盆经历了由断陷湖盆向坳陷湖盆转换的过程。梧桐沟...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对吐哈盆地鲁克沁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相标志、物源方向、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梧桐沟组沉积时期,鲁克沁地区湖盆经历了由断陷湖盆向坳陷湖盆转换的过程。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东西两侧发育水下扇沉积,扇中水道形成多期叠置的厚层泥质砂砾岩沉积,砂砾岩分布面积大,物性较差。梧桐沟组二段和三段沉积时期,湖盆水体变浅,湖岸坡度变缓,研究区东西两侧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形成了几套厚10~15 m的砂砾岩沉积,分选性好于水下扇形成的砂砾岩,物性相对较好。相比较而言,扇三角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水下扇砂体顶部的含砾砂岩是较好的储集体。该研究成果将对鲁克沁稠油聚集带储集层预测及区带优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梧桐沟组 扇三角洲 水下扇 沉积相
下载PDF
俄罗斯北极地区前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18
作者 刘恩然 窦洋 辛仁臣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68-76,共9页
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系统研究俄罗斯北极地区前寒武纪的岩相古地理。俄罗斯北极地区前寒武纪共识别出半深海-深海区、浅海区、滨海区、冲积区和隆起剥蚀区5种古地理单元,其中,隆起剥蚀区沉积记录缺失;冲积区以砾岩+砂岩+泥岩和变质碎... 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系统研究俄罗斯北极地区前寒武纪的岩相古地理。俄罗斯北极地区前寒武纪共识别出半深海-深海区、浅海区、滨海区、冲积区和隆起剥蚀区5种古地理单元,其中,隆起剥蚀区沉积记录缺失;冲积区以砾岩+砂岩+泥岩和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滨浅海区沉积则以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碳酸盐岩、砂岩+泥岩+碳酸盐岩3种岩性组合为主,局部有蒸发岩、砾岩+砂岩+泥岩发育;而半深海-深海区为大洋。俄罗斯北极地区前寒武纪古地理以滨浅海区为主,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台地、西西伯利亚盆地、鄂霍茨克地块、楚科奇板块和巴伦支海北部地区;半深海-深海区的分布仅次于滨浅海区,此时西西伯利亚盆地尚未完全形成,其东侧为半深海-深海区;隆起剥蚀区分布范围小于半深海-深海区,主要分布在波罗的地盾及其周缘地区,以及东西伯利亚台地的阿纳巴尔地块和阿尔丹地盾地区;冲积区分布范围最为局限,仅在蒂曼-柏朝拉盆地中部发育。研究表明,俄罗斯北极地区广泛发育前寒武纪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和变质碎屑岩为主,部分构造单元中的前寒武纪地层已成为陆壳基底,前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可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供依据,为其余地质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北极 前寒武纪 岩相 古地理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重磁力场与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祺方 彭巍巍 窦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采用归一化总水平导数法对准噶尔盆地重磁力场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归一化总水平导数法能较好地反映磁力场异常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在准噶尔盆地的东北部区域,青格里底山断裂带和克拉美丽断裂带均呈现显著的垂直重力磁力场异常区... 采用归一化总水平导数法对准噶尔盆地重磁力场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归一化总水平导数法能较好地反映磁力场异常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在准噶尔盆地的东北部区域,青格里底山断裂带和克拉美丽断裂带均呈现显著的垂直重力磁力场异常区,在盆地的中部区域存在局部垂直负重磁力场异常区。准噶尔盆地为断陷盆地,断裂带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重磁力场普遍较强。在盆地的中部重磁力场普遍较弱,且存在部分负磁力场异常区。准噶尔盆地中南部地区整体表现为"东西宽,南北窄"的狭长重力负异常区,且在中央坳陷区内存在显著的垂直重力负磁力场异常区,这可能是由火山岩活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重磁力场 断裂带分布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地层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20
20
作者 袁超 周灿灿 +2 位作者 胡松 程相志 窦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1-2837,共7页
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源储一体"的特性使得对源岩特别是有机碳含量的连续定量评价尤为关键.利用岩心分析数据可获得精确的有机碳含量信息,但取心数据有限,不能获得连续的有机碳含量信息,且岩心分析... 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源储一体"的特性使得对源岩特别是有机碳含量的连续定量评价尤为关键.利用岩心分析数据可获得精确的有机碳含量信息,但取心数据有限,不能获得连续的有机碳含量信息,且岩心分析成本高、时间长,而高纵向分辨率的测井资料可提供沿井剖面的连续有机碳含量评价.根据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技术进展,将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单一测井间接评价方法、不同测井结合间接评价方法及地球化学测井直接评价方法,概述了不同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原理及典型实例,阐述了不同评价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含量 测井 评价方法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