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 被引量:6
1
作者 窦立春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2-17,共6页
现代公民概念的最大缺陷是以国籍身份遮蔽精神归属,使公民患上"伦理缺乏症",导致公民在身—心、生活世界—意义世界、民族—国家等层面上的分裂,处于分裂状态下的公民成为原子式个体,在精神世界成为缺乏归属感的"空心人&... 现代公民概念的最大缺陷是以国籍身份遮蔽精神归属,使公民患上"伦理缺乏症",导致公民在身—心、生活世界—意义世界、民族—国家等层面上的分裂,处于分裂状态下的公民成为原子式个体,在精神世界成为缺乏归属感的"空心人",公民身份认同陷入困境。伦理认同是破解公民身份认同困境的关键。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是指通过伦理精神的努力对公民之"公"的伦理普遍性的认同,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公民之"公"伦理普遍性的客观存在;二是通过伦理精神对公民之"公"伦理普遍性的信念和追求。以此培育"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有精神"的公民,规避以国籍身份遮蔽精神归属的"伦理缺乏症",增强公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国家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身份 伦理认同 伦理精神
下载PDF
克隆人“能做”与“应做”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窦立春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31-33,共3页
有关克隆人的争议围绕“能做”与“应做”展开 ,“能做”与“应做”的问题实质上是科技与伦理的矛盾在克隆人身上的凸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论证表明 ,克隆人即使在技术上能做 ,在现实的伦理秩序层面也不应该做。这一结论并不是外界的强... 有关克隆人的争议围绕“能做”与“应做”展开 ,“能做”与“应做”的问题实质上是科技与伦理的矛盾在克隆人身上的凸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论证表明 ,克隆人即使在技术上能做 ,在现实的伦理秩序层面也不应该做。这一结论并不是外界的强加 ,相反 ,它是关于克隆人“能做”与“应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人 生命 精神家园
下载PDF
低碳价值观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窦立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8-20,共3页
全球性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归因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的过量排放。以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为主要能源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正在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并造成资源枯竭、环... 全球性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归因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的过量排放。以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为主要能源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正在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并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现象。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必须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选择过一种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人类的价值观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实践路径 低碳 二氧化碳气体 温室气体 生活方式 因素影响 气候变暖
下载PDF
生态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 被引量:2
4
作者 窦立春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4-187,共4页
生态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本质上是公民如何意识到与自然的共生性,由此形成对生态共同体的理解、坚守、认同和回归,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体观念和行为依据,养成一种内生型德性品质和生态自觉精神。生态公民的德性实现过程就是公民对生态共同... 生态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本质上是公民如何意识到与自然的共生性,由此形成对生态共同体的理解、坚守、认同和回归,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体观念和行为依据,养成一种内生型德性品质和生态自觉精神。生态公民的德性实现过程就是公民对生态共同体及其理念的内化和分享过程,其首要德性是关爱,关爱不仅可以实现全球伦理的生态共享,还能唤醒主体的道德良知,表现为自觉的伦理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民 伦理认同 生态德性
下载PDF
先秦儒家“忠恕之道”的伦理精神透视 被引量:5
5
作者 窦立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作为“仁之方”的“忠恕之道”,以其情感互动的伦理意蕴,关系定位和换位思考的伦理原理,忠信、宽容、相互尊重和人格平等的伦理前提,揭示了“内圣”何以能够“外王”的逻辑推理理路,解决了家族情感能不能、应不应该、可不可以推及社会... 作为“仁之方”的“忠恕之道”,以其情感互动的伦理意蕴,关系定位和换位思考的伦理原理,忠信、宽容、相互尊重和人格平等的伦理前提,揭示了“内圣”何以能够“外王”的逻辑推理理路,解决了家族情感能不能、应不应该、可不可以推及社会公共伦理的难题,提供了与儒学思想、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独特道德论证方式和道德思考方式,凸现了“忠恕践仁”的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忠恕之道” 伦理精神
下载PDF
论生态公民的伦理精神 被引量:1
6
作者 窦立春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4-166,183,共4页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且知行合一的动力就是伦理精神。伦理学维度中的"精神"指向"良知","伦理精神"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良知"。生态公民以生态共同体之和谐、稳定、美丽为出发点彰显了人类的"普遍性良知"与"共有之善",共善—幸福—和谐是其精神追求,集体记忆—主体觉醒—学会伦理地思考是培育生态公民精神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民 伦理精神 生态共同体 共善
下载PDF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边缘人”及其精神断裂—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认同难题 被引量:3
7
作者 窦立春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共2页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边缘化"及精神断裂的主要原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地共享现代性成果,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重要目标。本文认为身份认同通过个体对共体的承认以及...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边缘化"及精神断裂的主要原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地共享现代性成果,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重要目标。本文认为身份认同通过个体对共体的承认以及共体对个体接纳的双向互动过程,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伦理生活提供精神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困境及其应对 被引量:10
8
作者 窦立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8,共3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不易记忆、传播路径较单一以及知行分裂等难题。这些难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表达方式不够凝炼、对大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不够深入以及部分官员道德榜样力量式微等原因紧密相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不易记忆、传播路径较单一以及知行分裂等难题。这些难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表达方式不够凝炼、对大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不够深入以及部分官员道德榜样力量式微等原因紧密相关。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借用文化多元化推行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是:以更加凝炼的语言增强其亲和力;以双向互动的传播路径及唤醒式教育推进大众的主动认同;以内在修养与外在监管的方式提升德育工作者素养,重塑大众对道德榜样的道德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 应对策略
下载PDF
《道德经》之形上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窦立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13,共3页
《道德经》中由"道"及"德"、"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理念,沟通了先验世界与生活世界,实现了形上和形下的贯通。在形上层面,《道德经》表现为"道"的先验性、本体性、自足性和规律性;... 《道德经》中由"道"及"德"、"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理念,沟通了先验世界与生活世界,实现了形上和形下的贯通。在形上层面,《道德经》表现为"道"的先验性、本体性、自足性和规律性;在形下层面,《道德经》表现为"德"对"道"的分享、得道者得天下、天道与人道的贯通。形上和形下相互贯通体现为"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无为而治 形而上学
下载PDF
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在道德教育中的互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窦立春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7-80,共4页
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柯尔伯格公正伦理的研究对象为男性,其理论关注独立个体的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试图论证道德原则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主张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难题交给教师和学生共同... 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柯尔伯格公正伦理的研究对象为男性,其理论关注独立个体的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试图论证道德原则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主张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难题交给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公正评判委员会裁决。而吉利根和诺丁斯在道德教育中发出"不同的声音",她们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从"人的最基本需求"——关怀出发,通过具体道德情境中差异性主体间的交谈、对话、实践等方式在人际关系中构建"关系自我"。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在道德教育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我国道德教育的连续性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 关怀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诺丁斯关怀伦理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窦立春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第5期35-37,共3页
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从"关心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出发,提出情感互动、差异性回应、主体对话和情境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性化、标准化、权威化等问题提供了新... 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从"关心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出发,提出情感互动、差异性回应、主体对话和情境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性化、标准化、权威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为我国道德教育回归精神关爱的人文本性以及在实践体验中关注差异性互动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伦理 情感互动 情景体验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当前中国家庭同一性式微的伦理根源
12
作者 窦立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
当前中国家庭同一性解构的深层次根源是"伦"的退隐以及关于"伦"的观念的淡化,其直接原因是"理性"对"精神"的僭越。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将家庭成员解构成孤立的原子式个体,家庭成为个别性家庭成... 当前中国家庭同一性解构的深层次根源是"伦"的退隐以及关于"伦"的观念的淡化,其直接原因是"理性"对"精神"的僭越。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将家庭成员解构成孤立的原子式个体,家庭成为个别性家庭成员"利益的战场"。应对家庭同一性解构的伦理路径是:以生态哲学的方法,通过中西方伦理资源的互释以及对当前中国伦理关系"新五伦"的把握,以其共同倡导的"伦理性的爱"为切入点,实现家庭伦理关系的生态整合;以精神哲学的方法,揭示"理性"对"精神"的僭越,还原家庭伦理精神而不是理性在家庭伦理观念中的地位,从而在意义世界使家庭真正成为家庭成员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同一性 原子式存在 伦理性的爱
下载PDF
析“道德金律”的人际亲和力
13
作者 窦立春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经典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精神以道德的心理发生机制和人人间的心理联想律为基点,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换位思考及"人"、"己"之间身--心的反观,使己之语言行为的合理性在他人的言行中得以确... 经典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精神以道德的心理发生机制和人人间的心理联想律为基点,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换位思考及"人"、"己"之间身--心的反观,使己之语言行为的合理性在他人的言行中得以确证,在互相尊重、宽容、理解的基础上体悟自身的道德责任,从而表现出作为"道德金律"在人际关系调节中特有的亲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经典儒家 道德金律 忠恕精神 情感互动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婚姻自由的伦理合理性及其限度——基于黑格尔思想资源的研究
14
作者 窦立春 《社科纵横》 2012年第6期93-94,105,共3页
婚姻自由凸显了个体的自主性与自决性,其逻辑前提是意志自由,具有意志自由的"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婚姻家庭中的"我们",其内在规定性是"爱"。"意志自由"与"爱"构成了婚姻自由不可或缺... 婚姻自由凸显了个体的自主性与自决性,其逻辑前提是意志自由,具有意志自由的"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婚姻家庭中的"我们",其内在规定性是"爱"。"意志自由"与"爱"构成了婚姻自由不可或缺的两个逻辑前提。然而婚姻自由中的个体主观性正在消解自由本身的伦理合理性,并错误地将婚姻自由本质归结为性自由、契约自由或者单一性的偶然的爱,从而使婚姻家庭生活陷入危机。婚姻自由的合理性限度在于:个体对家庭的伦理认同。黑格尔的家庭伦理思想为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自由 伦理认同
下载PDF
德育认同危机及其化解路径
15
作者 窦立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9,共3页
德育应当体现社会善与个体善、社会伦理与个体德性的内在统一。但在德育实践中,经常出现两者的错位与断裂,从而引发德育认同危机,并直接影响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德育认同危机现实显现为:价值一元与价值多元的碰撞;其根源在于:伦理普遍性... 德育应当体现社会善与个体善、社会伦理与个体德性的内在统一。但在德育实践中,经常出现两者的错位与断裂,从而引发德育认同危机,并直接影响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德育认同危机现实显现为:价值一元与价值多元的碰撞;其根源在于:伦理普遍性与个体德性的断裂;其解决路径就在于,必须唤醒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个体在对民族共体的伦理认同中实现社会善与个体善的互动,在对民族认同的归属感中体悟德育的历史使命,并分享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认同危机 伦理普遍性 个体德性 集体记忆
下载PDF
低碳消费伦理观:为符号消费立法
16
作者 窦立春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消费模式的变化源于价值观的根本转变。低碳消费伦理观为消费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内在动力。低碳消费伦理观是一种健康、文明、适宜的消费价值观,是对奢侈消费、符号消费及异化消费的矫正,是对资本扩张逻辑和符号逻辑的内在约束,是整体性... 消费模式的变化源于价值观的根本转变。低碳消费伦理观为消费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内在动力。低碳消费伦理观是一种健康、文明、适宜的消费价值观,是对奢侈消费、符号消费及异化消费的矫正,是对资本扩张逻辑和符号逻辑的内在约束,是整体性和关系性伦理思维在消费观中的显现低碳消费伦理观从人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性思维出发,建构适宜的生态需求,并反馈至生产,形成低碳消费伦理观—生态需求—低碳生产之间的良性循环。低碳消费伦理观的实践需要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层面形成对高碳生产模式的内在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消费 符号逻辑 伦理观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道德哲学阐释
17
作者 窦立春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49-51,55,共4页
从历史角度,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以权为本、以物为本相对,表征人的启蒙和解放。以人为本之根本不仅仅在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更应指向主权在民的参政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道德哲学意义上,以人为本是一种实践思维和价值指向... 从历史角度,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以权为本、以物为本相对,表征人的启蒙和解放。以人为本之根本不仅仅在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更应指向主权在民的参政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道德哲学意义上,以人为本是一种实践思维和价值指向,是"单一性与普遍性"统一的道德主体的能动精神。在此意义上,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承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道德哲学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
18
作者 窦立春 《教育科学文摘》 2014年第6期44-46,共3页
“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消解 人的同一性是探讨“我们何以可能在一起”的伦理根基,所谓“同一性”是指人之为人的公共本质、实体性和内在规定性。但是,现代性价值观念却消解了这种“根”的意识,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同根意识”的和... “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消解 人的同一性是探讨“我们何以可能在一起”的伦理根基,所谓“同一性”是指人之为人的公共本质、实体性和内在规定性。但是,现代性价值观念却消解了这种“根”的意识,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同根意识”的和谐。在西方伦理资源中,人的同一性的消解表现为人的公共本质的弱化,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尼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根基 校园暴力现象 “同一性” 内在规定性 人之为人 价值观念 伦理资源 代表人物
下载PDF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 被引量:1
19
作者 窦立春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0-134,共5页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实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使个体冲动具有伦理合理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应对策略为:一是恢复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的伦理身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塑学校、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保障与呵护,使学校、宿舍成为学生的"生活之家"与"精神之家",唤醒学生的"集体记忆"和"同根意识";二是彰显教育的伦理本性,通过教育使个体行为超越人的自然冲动状态,实现个体自然冲动—义务—幸福的转化,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伦理同一性 任性与冲动 认同感
原文传递
生态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与德性养成
20
作者 窦立春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2-34,共3页
生态公民的伦理认同从微观层面看,是个体对自我道德人格和至善追求的生态考量和把握,它决定了自我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同;从宏观层面看,是指人类共体或地球共体成员共享的生态价值观,它是维系人类共体和谐有序的观念基础。生态德性就是... 生态公民的伦理认同从微观层面看,是个体对自我道德人格和至善追求的生态考量和把握,它决定了自我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同;从宏观层面看,是指人类共体或地球共体成员共享的生态价值观,它是维系人类共体和谐有序的观念基础。生态德性就是人类对生态共同体和谐秩序的一种信念与良知,是人们自觉、自愿、自主地按照生态规律思考、行动的品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的德性"和黑格尔对"习惯"的阐释对生态德性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民 伦理认同 生态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