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肺损伤和血清SP-A、白细胞介素-10浓度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章利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肺损伤和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A,SP-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浓度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四川省自贡...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肺损伤和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A,SP-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浓度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氟比洛芬酯组,n=60)和0.9%氯化钠溶液预处理组(对照组,n=6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肺损伤指标、血清SP-A、IL-10浓度、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结果T1、T2、T3、T4时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的呼吸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的血清SP-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较0.9%氯化钠溶液预处理后心脏瓣膜置换术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肺损伤,降低患者的血清SP-A浓度,提升患者的血清IL-10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预处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损伤 SP-A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喉罩在气管切开术中的运用
2
作者 章利财 邱利权 +2 位作者 李强 卢彬 缪冬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8期2798-2800,共3页
目的观察喉罩用于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P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成人颅脑损伤术后需行PT患者38例,分为喉罩组(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19例,记录两组患者行PT前置入支气管镜3 min(T1)、PT时(T2... 目的观察喉罩用于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P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成人颅脑损伤术后需行PT患者38例,分为喉罩组(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19例,记录两组患者行PT前置入支气管镜3 min(T1)、PT时(T2)、PT完成后3 min(T3)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值,气管内结构可视化程度分级患者数,通气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行PT期间各时点Pa O2均有下降,Pa CO2均有上升,但ETT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L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内结构可视化程度,LMA组良好率为73.7%(14/19),明显高于ETT组的42.0%(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T组中3例发生气管导管滑脱,1例气管后壁划伤,重新ETT行PT,而LMA组中仅1例置入喉罩失败,行ETT后顺利完成手术。LMA组行PT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E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TT相比,LMA在气管内结构的可视化程度及避免因气管导管滑脱发生缺氧危险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清晰的视野不仅降低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面罩 气管切开术 插管法 气管内 颅脑损伤 麻醉 手术后期间 风险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