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矸石充填复垦地理化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66
1
作者 徐良骥 黄璨 +4 位作者 章如芹 刘会平 严家平 Helmut Meuser Lutz Makowsky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1-219,共9页
为研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农作物产量达到最佳时的覆土厚度及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金属分布状况,该文以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外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试验分析方法,选取不同覆土厚度50~60,60~70,70~80,80~90... 为研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农作物产量达到最佳时的覆土厚度及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金属分布状况,该文以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外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试验分析方法,选取不同覆土厚度50~60,60~70,70~80,80~90 cm的4类试验地块及对照地块对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根系分布、长势产量、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复垦地块各项指标与对照地块差异显著,劣于对照地块;煤矸石充填基质土壤理化性质较差;70~80 cm的厚度是煤矸石充填复垦造地较经济合理的覆土厚度。煤矸石复垦地重金属元素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复垦土壤及煤矸石基质中Pb、Zn、Cr元素含量处于安全水平;大部分监测的Cu、Ni、Cd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背景值,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对复垦土壤已构成潜在的威胁性,应予以重视;覆土厚度50~60 cm地块的煤矸石基质中Cu、Ni元素含量处于安全水平,煤矸石基质中Cd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土壤背景值,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应予以重视。结果表明70~80 cm的厚度是煤矸石充填复垦造地最佳覆土厚度;新庄孜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金属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未出现重金属污染情况,但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壤 重金属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煤矸石充填基质
下载PDF
充填与非充填开采条件下煤矿沉陷区耕地土壤质量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良骥 黄璨 +3 位作者 章如芹 严家平 Helmut MEUSER Lutz MAKOWSKY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41,共7页
为了研究煤矿井下充填开采是否能有效保护地表耕地土壤环境,保持土壤肥力,本文以皖北矿业集团公司五沟煤矿充填开采工作面与非充填开采工作面为试验区,在2个工作面对应上方地表分别划分试验区域和对照区域,进行采样、相关土壤指标检测... 为了研究煤矿井下充填开采是否能有效保护地表耕地土壤环境,保持土壤肥力,本文以皖北矿业集团公司五沟煤矿充填开采工作面与非充填开采工作面为试验区,在2个工作面对应上方地表分别划分试验区域和对照区域,进行采样、相关土壤指标检测及结果分析。试验区域(充填开采)包括:地表沉陷区坡脚B1处(点1?~点3?)、沉陷区坡面B2处(点4?~点6?)、沉陷区坡顶B3处(点7?~点9?);对照区域(非充填开采)包括:地表沉陷区坡脚A1处(点1~点3)、沉陷区坡面A2处(点4~点6)、沉陷区坡顶A3处(点7~点9)。每个区域分别在9个采样点内按照0~20 cm、20~40 cm和40~60 cm 3个土壤深度分层采集土样,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该区域小麦株高和经济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充填开采区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在3个土层的平均含量均高于非充填开采区域。试验观测期间,3月份B1处小麦株高小于A1处,5—6月B2和B3处小麦长势均优于A2和A3处,直至收割;小麦成熟时,充填开采区域经济产量高于非充填开采区。充填开采区域地块土壤含水量高于非充填开采区域。因此,本文认为充填开采比非充填开采更能保持开采区域上覆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但与正常土壤背景值相比,充填开采区域上覆土壤仍存在某些营养元素(如有机质及磷元素)含量不足的问题,其作为农耕地需要加强人工活动的影响,如增施肥料、加强田间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非充填开采 煤矿沉陷区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特征 小麦
下载PDF
海孜煤矿煤矸石充填复垦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荣振 章如芹 +1 位作者 朱楠 郭辉 《北京测绘》 2013年第6期86-88,82,共4页
以海孜煤矿为例,针对长期开采造成的大面积塌陷区,以及煤矸石利用率低,大量压占土地现象严重等问题,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选定的四个项目区进行煤矸石充填复垦工程。工程结束后,将恢复建筑用地30.55hm2,耕地367.44hm2,同时消耗煤矸石31... 以海孜煤矿为例,针对长期开采造成的大面积塌陷区,以及煤矸石利用率低,大量压占土地现象严重等问题,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选定的四个项目区进行煤矸石充填复垦工程。工程结束后,将恢复建筑用地30.55hm2,耕地367.44hm2,同时消耗煤矸石3153t,既解决了土地利用紧张的问题,又有利用保护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 煤矸石 充填复垦
下载PDF
两种复垦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如芹 马荣振 +1 位作者 徐良骥 高双 《北京测绘》 2013年第6期33-37,共5页
利用粉煤灰和煤矸石作为充填基质充填沉陷地覆土造地是治理采煤塌陷区的重要方法之一。为研究煤矸石、粉煤灰充填复垦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文以淮南上窑粉煤灰场复垦地和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粉煤灰复垦地... 利用粉煤灰和煤矸石作为充填基质充填沉陷地覆土造地是治理采煤塌陷区的重要方法之一。为研究煤矸石、粉煤灰充填复垦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文以淮南上窑粉煤灰场复垦地和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粉煤灰复垦地土壤样品、煤矸石复垦地土壤样品和对照地块土壤样品的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冬小麦产量等指标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复垦土壤pH值大于对照土壤样品,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呈强碱性,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pH值接近对照土壤;粉煤灰充填复垦地粉煤灰层土壤含水量明显大于对照土壤样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地煤矸石层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土壤样品;复垦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冬小麦产量低于对照土壤样品。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水解氮含量、有效钾含量低于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复垦土壤 煤矸石复垦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GPS静态测量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章如芹 徐良骥 高双 《北京测绘》 201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控制网,在这些方面,GPS技术已基本上取代了常规的测量方法,成为了主要手段。本文将以山南新区实习基...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控制网,在这些方面,GPS技术已基本上取代了常规的测量方法,成为了主要手段。本文将以山南新区实习基地GPS静态测量为例阐述GPS控制测量实际工作中关于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方面的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定位系统静态测量控制测量
下载PDF
煤矸石复垦地土壤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章如芹 徐良骥 +2 位作者 黎炜 高双 张姣姣 《安徽地质》 2013年第4期299-303,共5页
为检验煤矸石复垦地复垦效果,选取16个参数作为复垦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因子,建立考虑微量元素的肥力质量评价体系,应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土壤肥力因子的权重大小,并结合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土壤肥力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值,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 为检验煤矸石复垦地复垦效果,选取16个参数作为复垦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因子,建立考虑微量元素的肥力质量评价体系,应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土壤肥力因子的权重大小,并结合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土壤肥力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值,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复垦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垦地与正常农田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复垦土壤的质量在3年内得到了逐步的提高,耕作制度、施肥对表层土壤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复垦区土壤肥力略低于正常农田,复垦3年时,各层次复垦土壤肥力由上到下分别为正常农田对应层次的91.9%、89.6%、84.6%,表明复垦土壤质量已达到正常农田的90%左右,复垦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地 土地复垦 土壤质量 复垦效果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沉陷区土壤养分迁移响应
7
作者 王曦 黄璨 +3 位作者 章如芹 严家平 MEUSER Helmut MAKOWSKY Lutz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20-2525,共6页
为研究煤矿开采沉陷区域坡地土壤养分运移规律,采用室内降雨模拟方法,研究了降雨条件下沉陷区域坡地土壤养分随坡度变化的迁移规律、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在一定沉陷坡度范围内,土壤养... 为研究煤矿开采沉陷区域坡地土壤养分运移规律,采用室内降雨模拟方法,研究了降雨条件下沉陷区域坡地土壤养分随坡度变化的迁移规律、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在一定沉陷坡度范围内,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坡度增加而减少。同一采样点不同深度,接近地表处的土壤养分含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大幅度减小,深层土壤的养分含量随坡度变化的幅度不大。坡度大于0°的坡面土壤养分含量从坡顶到坡底呈增加的趋势,接近地表处土壤养分含量从坡顶到坡底大幅度增加,深层土壤养分含量从坡顶到坡底缓慢增加。坡度大于0°的坡面在坡底附近区域出现了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的富集现象。接近地表处土壤速效氮、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速效磷含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规律,接近地表处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降雨 坡地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